災難電影《後天》:今天不自知,災難就在後天

2021-01-21 羅裡吧嗦的阿嘉醬

2009年,災難片《2012》橫掃電影圈,全球取得了八億多美金的票房,將災難電影再次帶到了一個熱度。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然而,在2004年,還有一部經典的災難片,論特效場面、災難前人性的刻畫以及人與自然的深刻思考,與《2012》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部電影就是《後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因為年代的關係,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是在網絡或電視上看到的這部電影,很少有人在大熒幕前進行觀看,這不得不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據悉,《後天》發行於2004年,全球票房取得了5.4億美元,在那個亞洲電影市場遠遠不如現在發達的時代,取得這樣的票房實屬不易。

電影《後天》主要講述了全球變暖帶來的惡劣氣候,繼而猶如多米諾骨牌效應似的引發了全球的自然災害。

電影雖然利用了誇張的方法,提前向人們展示了全球變暖帶來的「冰河時代」,但影片中不斷發生的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事實,無疑敲響了人們的警鐘:今天很美好,明天也可能相安無事,但任由事態發展下去,後天的不幸馬上就會來臨。

後天的特效逼真,場面弘大。冰雹、雨水、海嘯、冰天雪地,特別是海嘯吞沒紐約那一段,代入感極強,讓人看到了人類文明在自然面前是多麼不堪一擊。

然而,特效只是災難片的標配,如果只有華麗的特效,劇情和主題不達標,也只是失敗的作品。

《後天》最難能可貴的,是影片中體現的人文關懷和人與自然的深刻反思。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男主是個氣候學家,在宣揚自己觀點被副總統反駁時,卻能不卑不亢,絲毫不畏懼強權。

而男主自己同時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普通的丈夫。因為長年埋頭於工作,使小霍爾和父親一直存在著疏離狀態,可男主卻並不擅長處理父子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而小霍爾的刻畫,也深切符合學生的特點,叛逆、聰明、善良。

當父親告訴自己逃亡已經來不及時,他急切地向圖書館的其他人員告誡不要走,留在原地,可惜,從眾心理使大部分人都跟隨多數人做出選擇,只有一部分人選擇了留下,從而造成了後面的悲劇。

影片還穿插了小霍爾和同學蘿拉的戀愛,給電影沉悶的主題添加了少許的溫馨。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一直暗戀蘿拉的他,卻一直不敢向她開口。而看到別的男生和蘿拉在一起時,小霍爾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

然而災難來臨時,所謂的前程已經不重要了,所謂的面子更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讓愛人知道自己深愛著她。小霍爾在世界末日降臨後終於能敞開心扉,向蘿拉表明心跡。

而當蘿拉因為援救別人而受傷感染時,她的同學敢於去遊輪上獲取抗生素,也體現出了學生的智慧和勇氣。

本片關於人與自然的思考,才是全片的靈魂。

在電影中,一切災難的起源其實都來自於全球變暖,而全球變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毫無節制地開採資源和對環境的破壞。

為了經濟高速發展,人類犧牲了大量的自然資源,換來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代價卻是無窮無盡的後患。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而影片中對此也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因為自然災害的原因,美國本土的災民不得不大量偷渡到南方的墨西哥避難,而美國政府為了使發展中國家墨西哥接納自己的難民,也做出了免除墨西哥債務的外交措施。

過去的幾年,人類在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網際網路的普及,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應用,更多先進的藥物和疫苗被研製出來以延長人類的壽命,過去科幻片中發生的一切正在慢慢成為現實。

然而可悲的是,災難片中的情景也正在成為現實……

這幾年,地球的自然環境幾乎成為了人類的噩夢:2019年年末,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足足燒了數月,致使數十人和數以千計的動物殞命,更可怕的是,這場大火向空氣中釋放了3.5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著,近幾年全世界在節能減排上的努力,幾乎化為烏有,而這些二氧化碳,要完全被吸收,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成為了全人類揮之不去的陰霾,眾多行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量的企業公司破產,也催生了經濟的低迷,失業率的增加。截止目前為止,全球疫情累積感染6000多萬,累積死亡140多萬,幾乎是南京大屠殺的五倍,廣島長崎因原子彈死亡人數的三倍多……

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在自然面前,真的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今天我們不自知,不自省,任意妄為,明天可能相安無事,但後天災難可能就會毫無徵兆地前來。

電影畫龍點睛之筆是在結尾處,當風暴褪去、人類劫難後,位於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在看地球時,發現地球從未如此乾淨,美麗。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

阿嘉寫在最後,讓我們好好愛護地球母親吧,不要逼迫她做出自淨行為後,我們才後知後覺。

因為人類還不自知,災難就在後天。

相關焦點

  • 今天的《後天》,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什麼?災難和人性的考驗
    2004年的《後天》是災難片影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幾年前帶給我的是震撼,今日震撼過去了,享受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標準的災難片從來都是在災難中考驗人性。無論如何,喚起世人尊重保護自然的自覺性,電影也沒有用絕對的絕望塑寫悲情,而仍舊篤信著人類終有一天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 美國災難電影《後天》原版高清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 災難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日語 / 法語 / 阿拉伯語 / 西班牙語上映日期: 2004-05-28(中國大陸/美國) / 2004-05-17(墨西哥城首映)片長: 124分鐘又名: 明日之後 / 末日浩劫 / 明日過後 / 末日世界   劇情簡介: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後天》《2012》等,人類能避免末日的災難?
    末日災難電影,一直在電影市場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而通常的末日災難都可以歸結為科幻,本篇小編帶你看幾部典型的末日災難科幻電影,同時分析下這樣的災難是不是真的會發生,自己我們人類如何應對。電影《後天》中被凍住的自由女神像《後天》上映於2004年,講述的是由於溫室效應使得北極冰層融化,導致 「溫鹽環流
  • 好萊塢十大經典災難片《後天》也僅僅只能排名第2位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十部經典災難片。小編儘量涵蓋了各種災難題材的電影,如果沒有你心目中的影片,可以給小編留言討論哦!第十名:《活火熔城》豆瓣評分6.9,上映時間1997年,關鍵詞火山。好萊塢災難片的特技效果,都真實得讓人恐慌至極。
  • 電影《後天》中的地理小知識
    電影《後天》講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影片後面霍爾教授的那句話引人深思;「人們能渡過上一個冰川時期,也能渡過這一個,關鍵看我們能不能從中吸取教訓。」
  • 全球排名前九的災難電影,《後天》只排第九,《鐵達尼號》第五
    第九名:《後天》《後天》是由著名災難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拍攝,豆瓣評分高達8分,該片年講述的是美國氣候學家傑克發現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會讓地球回到冰河世紀的嚴寒,但是他的提醒沒有引起重視,最終不可阻擋的災難發生了。
  • 好萊塢史詩級災難大片《後天》告訴你下雪有多可怕
    在全國各地一片瑞雪兆豐年的景象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起了20世紀福克斯當年的那部電影《後天》,這部探討溫室效應對地球影響的電影一直是毒君心目中災難片排行前三。不同於其他災難題材,溫室效應就像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人類頭頂,《後天》抓住了這一點大做文章,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席捲全球時,紐約這個昔日的文明前沿所發生的故事。
  • 最後的救贖——觀電影《後天》
    《後天》是一部科幻類的片子,我覺得這部片子非常有教育意義,他講述了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從而阻擋北上暖流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後天》是一部電影,它是虛構的,可我卻覺得十分貼近我們的生活。     全球變暖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可是又有誰知道全球變暖的原因呢?又有誰在乎過全球變暖的原因呢?
  • 電影《後天》:值8.2分嗎?
    我去看了著名的災難片《後天》,但是看完之後,我有一個問題:《後天》是不是因為他對人類的警示作用和令人震驚的災難場景而在某個閥門上得了高分?驚心動魄的災難場景描述和細緻真實的災難場景使整部影片通過了災難電影標準的分類,然而災害不僅是惡劣的氣候和破壞性的自然災害場景,更應該在災難面前刻上人性的印記。雖然影片的一些片段中不乏對人性的描寫,但事先沒有自然的情感鋪墊,人民鬥爭的場面越來越僵硬。
  • 感受下日本25年來最強颱風災難瞬間 央視:電影《後天》重現
    感受下日本25年來最強颱風災難瞬間 央視:電影《後天》重現 快看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05日 13:29 A-A+
  • 經典影片推薦—《後天》,災難電影的經典之作之一,請節約資源,愛護地球!
  • 《後天》21世紀最佳的災難片之一
    這是一部超過三十八萬人評價,豆瓣仍然取得八點三高分的電影。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前十年裡最好看的災難片,沒有之一。故淵傾情推薦《後天》。好戲正式開場,南極洲冰架上,科考隊正從幾十米的冰層下抽取冰心樣本用於研究。突然冰架上豎條裂痕蔓延開來,還沒等到這個男人有所反應,冰架猛地向下陷落,關鍵時刻,漢克衝出來把他拉住。為了拿回重要的研究樣本,漢克跨過裂縫,有驚無險地跳了回來。
  • 《後天》是電影還是預言?也許人類即將迎接「第五次冰河世紀」!
    如果你是一位災難片愛好者,那你一定不能錯過《後天》。2004年上映的電影《後天》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災難片,是災難片影史上的重要裡程碑,也是21世紀前十年裡災難片中的NO.1。《後天》講述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造成兩極冰川大量融化,阻斷了溫鹽環流,使得高緯度地區氣溫下降,引發全球氣候異常……最後,地球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冰川時代」。電影的故事是老套的災難片模式,科學家發現災難,政治家不以為然,普通人到處逃亡,男主一行用專業知識自我拯救。
  • 世界十大災難電影
    災難一直是一個難以表現的電影題材,它既不像喜劇片輕鬆幽默又不像劇情片故事決定一切,災難電影不僅要在表現手法、人物塑造和矛盾衝突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又要將觀眾充分引入到災難的氛圍當中,達到畫面與情感的雙重爆發,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 全球變暖導致整個北半球進入冰期,梳理《後天》中最震撼的鏡頭!
    一、前十的災難片《後天》在豆瓣上獲得了超過36萬人評價,取得了8.2分的高分,超過了93%的災難片。災難片在整個電影大家庭中是屬於數量比較少的,在《後天》前面的7%的災難片僅有9部,也就是說,《後天》的豆瓣評分在所有災難片中位列第10名。那麼,前9名災難片都是哪些神作呢?
  • 研究表明,災難大片《後天》裡的現象,真的發生過
    你看過2004年上映的美國災難大片《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麼?最近,科學家證實了,該片內描述的一個現象真的曾經在地球上發生過。該片描述了全球進入冰川期的災難性後果,而導致這一切的,在影片內解釋為大西洋環流受到氣候影響而停止,也就是俗稱「暖輸送帶」,學名「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的環流,它將海洋在熱帶獲得的熱量經北美墨西哥地區(即墨西哥灣流)向格陵蘭和西歐北歐輸送,並一路向大氣釋放熱量,為沿岸國家帶來溫暖的氣候,如果它停止,後果很顯然就是本來能被它供暖的地區,失去了一大熱源,因此《後天》內將科幻化後,描述為停止的
  • 預告片來了 | 這部災難大片=2012+後天+獨立日+地心搶險記+龍捲風
    經歷了多次波折的華納災難片《天降浩劫》終於曝光了首款先行版預告片,正如影片籌備過程的「多災多難」一樣,視頻中的地球遭遇了海嘯、颶風、雷暴、極寒等各種災害,大廈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場面浩大。這支先行版預告片頗有《2012》《後天》《末日崩塌》等典型災難片的範兒,毀滅場景令人讚嘆。
  • 四部超震撼災難電影,看完不敢再看第二遍
    災難題材的電影一直很受觀眾的反思我們可以從片中可以看到現在的人類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顯得是多麼的脆弱和不堪一擊。在此,你會看到人們的絕望希望和脆弱。至今為止不論我們說自己科技多發達,但在面為未知的災難時,人類依舊是毫無還手之力今天給大家帶來幾部超震撼,災難題材電影,看完你會發現人類是多麼脆弱,整個地球家園也是那麼脆弱第四部《末日崩塌》豆瓣前美國大兵雷蒙德·蓋恩斯(道恩·強森 Dwayne Johnson 飾)在結束硝煙戰火的生涯後,而今成為洛杉磯消防局的直升機救援人員。
  • 電影推薦:大自然的兇猛之極,你無法直面的恐懼,災難片高分盤點
    自然災難片往往都會有較為宏大場面, 視覺衝擊感會比較強,而一部好的災難片是要能引發思考。今天我也為大家整理一些較為經典自然災難片,我儘量會推薦更多不同的類型,對於災難片在豆瓣要獲高分還是比較難的,下面自然災難片基本不低於7.5分。
  • 2012世界末日電影:十大災難片推薦(組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2012世界末日電影:十大災難片推薦(組圖) 2012-12-16 11:17 來源:人人影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