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電流控制模式的白光LED驅動晶片的設計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當前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巨大市場和發展潛力,使採用電池供電的

可攜式

產品的小

功率

、低功耗、高效率、小體積、輕重量的直流電平轉換器(DC/DC Converter)發展迅猛。對於許多應用於可攜式產品中的電子系統,如彩色

LCD顯示屏

、手機背光屏等,DC/DC是其非常理想的

電源

轉換器件。

  本文基於2μm 15V雙極型工藝設計了一種電流控制型PFM Boost DC-DC開關變換器晶片,通過採用低反饋電阻技術減小外部反饋電阻的損耗,並採用負載電流反饋技術調節系統佔空比以減小系統穩態時輸出電壓電流紋波係數。晶片採用Fixed-On-Time控制方式,當整個系統穩態時處於Boost PFM的不連續導通模式(DCM),而這種工作模式具有天然的穩定性。

  1 、電路系統結構設計

  系統採用如圖1所示典型的電流控制型PFM Boost DC-DC 變換器拓撲結構,虛線框內為晶片原理框圖,框外為外圍器件連接示意圖。其中,STDN為晶片的使能端,低電平時關斷整個晶片以降低靜態功耗;SENSE為輸出電壓反饋採樣端;VFB為負載電流反饋採樣端;DRIVE為外部功率開關控制端;基準電壓通過電阻分壓產生A2比較器的參考電壓VRA2;A1比較器的參考電壓為VRA1;A1和A2通過一個二端與非門控制一個暫穩態為1.7μs單穩態電路;輸出級DRIVE驅動外部功率管QT。

  

  系統將工作在兩個狀態:連續導通模式(CCM)和不連續導通模式(DCM)。VIN上電,STDN置高電平,基準源為A2比較器提供的比較參考電壓為VRA2。由於系統剛啟動,A1、A2輸出高電平,單穩態電路不觸發,輸出高電平,外部功率管QT導通。當VSENSE>VRA1,A1輸出低電平,單穩態電路觸發,DRIVE電壓迅速被拉低,開始給外部C2充電,在RS2兩端電壓未達到A2比較參考電壓前,系統將重複上述過程,系統工作在連續導通模式。當RS2兩端電壓超過A2比較電壓VRA2時,A2比較器輸出低電平,單穩態電路觸發,外部功率管關斷,從此時起1.7μs內L給C2充電,當L放完電後,C2開始放電,致使RS2兩端電壓仍然超過A2比較電壓,A2輸出低電平,單穩態電路持續輸出低電平,外部功率管繼續處於關斷狀態,系統工作在不連續導通模式。系統啟動升壓為連續導通模式,進入穩態後系統為不連續導通模式。

 2、 電路原理與設計

  2.1 開關限流控制電路

  圖1中A1比較器、單穩態觸發器、驅動放大器和外部開關管組成的環路為開關限流控制電路。假定單穩態觸發器輸出高電平穩態,外部功率管QT導通,二極體D截止,電感L中的電流線性上升。當電感電流較小時,限流電阻RS1上的壓降小於30mV,A1 比較器輸出低電平,不能觸發單穩態觸發器翻轉;而當電感電流上升至限流Ipk時,電阻RS1上的壓降達到VRA1,A1 比較器輸出翻轉,輸出低電平經與非門控制單穩電路進入暫穩態,外部功率管QT關斷。由於電感電流必須連續,因此電感L的感應電動勢為左負右正,二極體D導通,電感L開始對C2進行充電,輸出電壓VOUT上升。這一過程將持續1.7μs至暫穩態結束,單穩態觸發器重新回到高電平穩態,再次使QT重複上述的開關過程,直至最終VOUT達到額定輸出電壓。

  

  圖2為A1比較器電路,BIAS為偏置端,VA1為輸出端,VS為正向輸入端,SENSE為負向輸入端,即為外部電感電流Ipk檢測端。由於Q10、Q11、Q12偏置相同,故其提供的偏置電流相同。Q10、Q13、RS構成A1比較器正向輸入支路。由於VCC和VBIAS電壓為常數,Q13採用二極體連接方式,A點的電壓為VBE13+VS;由於Q13、Q14同為NPN管,其兩管的VBE閾值電壓相同,當VSENSE>VBE13+VS-VT(be)時,Q14截止,B點上升為高電平,Q15導通,VA1輸出低電平,通過控制與非門觸發單穩電路,外部功率管關斷,VSENSE迅速下降為0,Q14導通,B點被拉至低電平,Q15關斷,VA1輸出高電平,此時控制信號為與非門所屏蔽,不觸發單穩電路。電路進入1.7μs暫穩態,等待外部電感L放電結束。

  由於系統外圍電路的主要功率損耗來源於反饋電阻RS1和電感L的寄生串聯電阻,所以可以通過低反饋電阻技術來降低系統外圍器件功耗。即通過調節RS可以提供一個儘可能小的比較參考電壓VRA1(約為30mV),對於電感:

  

  當VRA1減小時,對於相同電感的Ipk,可以有效地減小RS1阻值,進而降低系統外圍器件功耗。

2.2 負載電流反饋電路

  圖1中,電感L、二極體D、負載、檢測電阻RS2、A2比較器組成的環路為負載電流反饋電路。VFB端為A2比較器反向輸出端,即負載電流檢測端。當系統進入暫穩態時,電感L通過二極體D給電容C2和負載供電。此時電感L給負載供電電流為Ipk,此時VFB端檢測電壓VFB達到最大為Ipk×RS2,大於A2比較器的正向參考電壓VRA2,A2 比較器輸出低電平,通過與非門控制單穩態觸發,關斷外部功率管,而此時系統已經進入暫穩態,外部功率管已經處於關斷狀態, A2比較器會持續觸發單穩態。隨著電感電流IL減小, 電容C2兩端電壓逐漸上升,當外部電感電流IL滿足式(2):

  

  這時電容C2開始對負載供電。當電感電流IL降為0,系統進入電感電流非連續模式,這時只有電容C2給負載供電,當負載電流ILoad小於IL0時,A2比較器輸出高電平,其控制信號為與非門所屏蔽,不觸發單穩態電路。此時外部功率管導通,開始給電感L充電。

  基準電路與A2比較器電路如圖3所示,左邊為帶隙基準電路,右邊為A2比較器。Q1~Q5和R1~R3組成帶隙結構,產生帶隙基準電壓VREF,VREF通過電阻分壓產生比較器考電壓VRA2。Q4和Q5的VBE之差為:

  

  其中,AE4、AE5為電晶體Q4、Q5的發射區面積,比值為N:1,得到基準電壓為:

  

  Q6~Q9和R6構成A2比較器,BIAS為偏置電壓,D點為正向輸入端,VFB為負向輸入端,VRA2為A2比較器的輸出端。A2比較器主要是根據負載電流大小,來調節佔空比大小,減小負載電流波動。

  由圖3可知,正向端參考電壓為:

  

  Q6、Q7偏置相同,Q8為二極體連接方式,當外部功率管導通時,VFB

  

  Q9截止,VA2輸出高電平,單穩態不觸發。當VFB>VRA2,Q9導通,VA2輸出低電平,觸發單穩態,關斷外部功率管。

 3 、模擬仿真結果

  採用2μm 15V bipolar工藝進行電路設計,電路各模塊和外圍元件的連結如圖4所示。外圍元件的取值為:L=22μH,RS1=40mΩ,RS2=15Ω,C1=2.2μF,C2=2.2μF。採用Hpsice電路模擬軟體對電路進行模擬驗證。

  在系統典型工作條件(VIN=3V,T=25℃,VOUT=10.8V)下,系統各端子的瞬態模擬輸出波形如圖4所示(典型情況下,系統大約只需200μs就達到穩定的輸出電壓)。表1為典型工作條件下電學特性的模擬結果。

  

  4 、晶片版圖設計

  雙極工藝相對於CMOS工藝具有噪聲小、速度快、驅動能力強等優點,擁有較高的精度。晶片採用2μm bipolar工藝設計,由於電路結構簡單,器件較少,版圖面積為0.67mm×1.28mm。

  本文設計了一種用於彩色LCD背光照明的白光LED驅動晶片。採用PFM控制模式低反饋電阻技術、負載電流反饋技術實現低功耗恆流輸出的設計目標。基於 2μm bipolar工藝仿真驗證,在20mA典型應用時,電流調整率達到0.02mA/V,效率為80.1%。晶片能在8V的電源電壓下穩定工作,最大靜態電流為152μA。該晶片擁有低功耗、電壓電流紋波係數小、成本低等優點。

相關焦點

  • 一種升壓型白光LED驅動控制晶片的設計方案
    摘要 文章針對高亮度白光LED的驅動要求,提出一種適用於升壓型LED驅動電路的控制器設計方案。針對LED的電氣特性,晶片控制策略採用峰值電流模式控制並建立了小信號模型進行系統環路補償設計;針對LED的背光應用要求,在控制器中集成了模擬與數字調光(PWM Dimming)功能,具體介紹了數字調光模式的功能電路,其最大的調光比(Dimming Ratio)可以達到3000:1,為了滿足更高的效率要求,設計了無採樣電阻的控制電路,減少了外圍的器件並提高了系統的效率。
  • 大功率白光LED路燈發光板設計與驅動技術
    最後通過對各種白光LED驅動方案的比較,確定了白光LED最佳驅動方案為恆電流驅動脈寬調製(PWM)調節亮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7610.htm1 引 言LED是一種綠色照明光源,其主要優點是發光效率高。
  • 一款用於白光LED驅動的電流型電荷泵設計方案
    白光LED驅動的電荷泵主要有兩種類型:電壓模式和電流模式。相對於電壓模式可能造成每個LED亮度不匹配的缺點,電流模式每路單獨輸出恆定電流,使亮度可以較好地匹配,而且不需要外圍平衡電阻,大大節省了空間。
  • 基於電源管理晶片的RGB LED彩燈驅動控制方案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377.htm  本設計方案採用恩智浦半導體(NXP)的電源管理晶片、微控制器、I2C器件、LED驅動器件,為LED燈光系統設計提供全套的方案設計。
  • 白光LED的PWM驅動原理
    本文設計一種基於PWM的可調光LED驅動電路,可提供LED所需的電壓和電流,且具有色溫高白光LED的電學特性具有很強的離散性,而且白光LED是一種同態電光源,是一種半導體照明器件。它具有體積小、機械強度大、功耗低、壽命長,便於調節和控制以及無汙染等特徵,是一種有極大發展前景的新型光源產品。
  • 怎樣設計白光LED驅動?
    這些也將對白光LED背光碟機動電路的設計帶來挑戰:更大的屏幕代表了有更多的區域需要背光,因此必須提升驅動器件的整體效率;由於空間有限,所以必須在單一封裝中集成更多的功能;由於考慮的不僅是大小,厚度也必須縮減,特別是滑蓋與摺疊式造型的產品。
  • 各種白光LED專用驅動電路的特性對比分析
    定電流驅動的理由 白光LED使用電流驅動的理由主要兩項,分別是:1.白光LED的光度是以順向電流規範 白光LED的順向電壓通常被規範成「20mA時,最小為3.0V,最大為4.0V」,換言之若單純施加一定的順向電壓時,順向電流會作大範圍的變化。圖1是從A、B兩家LED廠商的產品中隨機取樣三種白光LED,進行順向電壓與順向電流特性檢測的結果。
  • 白光LED驅動在LCD背光上的應用解析
    他進而表示,不同功率和應用的LED需要專業對應的LED驅動技術。例如,LED屏幕和LED背光,需要精準的電流和時間控制技術來實現亮度和灰階特性,需要高效的灰度和色彩調製技術;而LED車燈則側重於快速點亮、更嚴格的光衰控制、大功率可靠性和色溫控制技術,使用環境更為惡劣。 盧世勇認為,LED主要應用市場是照明和背光。
  • LED電源設計及經驗彙編
    隨著LED照明的發展,led驅動電源的入行者人數在激增。其中有從其他電源設計或者電子行業轉行而來,但更多的確是眾多的新入行者。OFweek電源網小編在這裡整理前人經驗,摘錄匯總led電源的常見設計思路、問題與注意事項。希望對新進者有所幫助...
  • 製作白光LED的幾種方法
    目前,常見的用LED晶片產生白光的方法有三種: ·在led藍光晶片上塗覆YAG螢光粉。在LED藍光晶片上塗覆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釔鋁石榴石)螢光粉,晶片發出的藍光激發螢光粉後可產生典型的500~560nm的黃綠光,黃綠光再與藍色光合成白光。利用這種方法製備白光相當簡單,便於實現且效率高,資金投入不太大,因此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其缺點是螢光粉與膠混合後,均勻性較難控制。
  • 手機白光LED驅動電路的設計方法及實現
    舉例來說,白光LED被認為是彩色顯示設備的理想背光照明,但在為這些新型LED設計電源時,我們必須注意其本身的特性。本文對手機白光LED驅動電路分析和解決。  LED驅動設計的新要求  LED在具體的使時,要注意驅動電路的選用。LED 驅動電路除了要滿足安全要求外,另外的基本功能應有兩個方面:一是儘可能保持恆流特性,尤其在電源電壓發生±15%的變動時,仍應能保持輸出電流在±10%的範圍內變動。
  • LED區域照明驅動電源及聯網智能化LED街燈控制系統
    另一方面,高亮度白光發光二極體(led)在性能和成本等方面持續改進,非常適合區域照明應用,並且提供一些HID所不具備的優勢,如方向性更好、色彩質量更佳、環保,並且其開啟和關閉能夠更方便地控制,便於自動檢測環境光從而改變亮度;此外,LED的可靠性也更佳,利於降低維護成本及總體擁有成本。
  • 一種基於OTA的降壓型LED恆流電路
    摘要:設計了一種LED恆流驅動電路,晶片內部電路由誤差放大模塊和PWM波形產生模塊組成,外部電路為一個BUCK型恆流電路。誤差放大模塊中採用了一個跨導放大器,將採樣電壓與基準電壓做比較,產生誤差電流,反饋電容作為跨導放大器的負載,產生了誤差電壓信號。
  • 基於白光LED的一種新型光電器件—卡燈
    1 白光LED的最新進展  06年12月,日本日亞化學工業發布正向電流為20 mA 時、發光效率達到150 lm /W 的白色LED,其發光效率達到了提高演色性後的螢光燈的約昭和電工集團(SDK)研究出一種製造氮化鎵(GaN)基及其他氮化物基優質複合半導體的新工藝,主要用於藍色和白色LED。2007年2月, Philip s Lumileds宣布LED外延技術( ,基本解決白光大功率LED光效隨電流攀升而下降的問題,可令光效隨驅動電流的增加而增加。
  • LED路燈驅動及智能調光系統設計與實現
    LED 調光可以節能,高亮度白光LED 的驅動和調光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本文在這方面進行了些研究, 並設計了一款帶有功率因數校正的LED 路燈驅動和智能調光系統。  2 LED 特性、驅動要求及調光方式  LED 的理論光效為300lm /W.目前實驗室水平達260lm /W,市場化水平在120lm /W 以上。
  • LED可控恆流源驅動系統設計方案
    供電電源的穩定性主要取決於LED驅動電路設計,恆流源驅動是最佳的LED驅動方式,採用恆流源驅動,LED上流過的電流將不受電壓、環境溫度變化,以及LED參數離散性的影響,從而能保持電流恆定,充分發揮LED的各種優良特性。目前廣泛採用的恆流源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線性電源改進型恆流源,另一種是開關電源式恆流源。
  • 電流對白光LED光學特性的影響
    以功率型白光LED為代表的半導體照明新興產品,其在照明市場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獲得白光LED常用的途徑是在藍光LED晶片表面上塗覆一層$螢光粉(YAG:Ce3+)。功率型LED與普通LED相比,晶片尺寸較大,需要更大的驅動電流,以發出更明亮的光,但伴隨著產生更多的熱量會對功率型白光LED的光學電學參數及器件的穩定性有影響。
  • 三基色LED驅動原理及IC線路設計
    WS2703 晶片是專門為LED 驅動應用設計的晶片,可以應用於LED 顯示系統,特比適合多離散點的級連應用.WS2703提供了3 個恆定電流驅動輸出,驅動電流最大為50mA.WS2703 晶片包括串行移位寄存器和輸出寄存器.經串行移位寄存器,串移輸入轉為3bit 並行輸出,並把該輸出作為輸出寄存器的輸入.串移寄存器和輸出寄存器由不同的時鐘信號控制,並且都是在時鐘信號的上升沿有效.WS2703 將控制信號驅動後輸出,該輸出可作為後級電路的輸入信號.
  • 一種基於FPGA的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控制電路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2432.htm  目前檢測和控制電路實現主要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以數位訊號處理晶片(DSP)為核心,由於DSP的速度越來越快,使得DSP成為很多數據處理和信號檢測方案的首選,但在時序控制方面是其瓶頸,由於時序控制精度和速度直接影響光纖電流互感器的檢測精度
  • LCD面板的LED背光碟機動方案設計
    他進而表示,不同功率和應用的LED需要專業對應的LED驅動技術。例如,LED屏幕和LED背光,需要精準的電流和時間控制技術來實現亮度和灰階特性,需要高效的灰度和色彩調製技術;而LED車燈則側重於快速點亮、更嚴格的光衰控制、大功率可靠性和色溫控制技術,使用環境更為惡劣。 盧世勇認為,LED主要應用市場是照明和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