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大蔥,因產於山東濟南章丘而得名,它「高、大、脆、甜」,宜生吃,有「水果大蔥」的美譽,又被稱為「蔥中之王」。
經過了300多天的呵護,這裡的大蔥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在章丘繡惠的農田裡,47歲的宋光寶正忙著收穫大蔥,刨蔥可是個技術活,必須使用特質的工具--條钁。這個條钁,钁頭就長達半米,一钁下去,既要讓周圍的土壤鬆弛,又不能觸碰大蔥長達半米的根莖,在土壤中的水分尚未揮發之前,慢慢連根拔起,蔥須、蔥白、蔥綠,每個部分都要確保完好無損。這裡產的大蔥品種主要是大梧桐和氣煞風兩種;因蔥高、味脆甜、杆白、營養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一張煎餅,一根大蔥,蘸上面醬,即成一道簡單又樸實的美味;蔥白洗淨切段剁成碎末,與雞蛋均勻攪拌,以花生油炒制,散發出誘人的芳香。 蔥油鯉魚、大蔥炒雞蛋、煎餅卷大蔥,簡單幾道菜,鮮美的滋味,豐富的營養是汗水的結晶,是豐收的饋贈。
經過篩選、包裝,一捆捆經過精心打扮的大蔥整齊的堆放在一起,等待著送往遠方,高品質的章丘大蔥受到市場的青睞,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如今,章丘區大蔥種植總面積達到了12萬畝,年產量達到6億公斤,實現年產值7億多元,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