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在即,日本中繼衛星成功入軌,卻暴露了隱藏實力

2020-12-06 海峽新訊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科學實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而我國在某些關鍵科學領域,甚至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例如中國的航天航空工業。根據媒體報導,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正式發射成功,同時,它會在月球西北部地區實現軟著陸,並且收集一部分月球地面上的土地,並且成功回到地球。

自從美國於42年前結束探月行動以後,這是人類在這近50年來又一次將航空探測器發射到了月球之上,並且帶回外太空星球的樣本。一旦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探月行動正式成功,那麼就意味著我國的整體航空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

日本同樣完成了其技術進步

而就在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月器正式發射成功的同時,日本通過h2A運載火箭也將其所屬的兩顆數據中繼衛星成功送到了預定軌道之中。而在當前的國際社會中,能完成火箭發射,並且成功運行衛星的國家還是少數,這從正面證明了日本的航空航天技術還是較為先進的。

而根據當前披露的消息來看,這次所發射的兩顆中繼衛星是日本歷史上最為先進的航天工具,而負責發射任務的h 2A運載火箭,其本身也是日本航空航天技術的結晶,已經完成了數十次發射任務。

雖然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已經達到了一個歷史先進水平,但是日本的成功也告訴了我們,我們不能放緩自己的發展腳步,只有不斷的努力才可以在該領域保持當前的國際優勢。

日本暴露了隱藏的實力

目前日本在整體的航空航天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較為先進的水平,但是日本長期以來都是美國的政治附庸,所以在自身的科技技術上也有所保留。此次兩顆中繼衛星的發射成功,也暴露出了日本隱藏的一些科學技術實力。同時,這兩顆中繼衛星也可以有效地加強日本整體衛星體系的運輸傳輸能力。

在之前,日本衛星因為其國家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在獲得消息方面,一直以來都有所滯,而這兩顆衛星可以有效地延緩信息滯後現象。這意味著日本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具備了人造衛星的發射能力,日本也可以對其他天體進行一定的科學探測,日本在世界範圍內的航空航天領域卻一直不顯山不漏水,背後也必然是有著其政治目的的。

從日本本身的太空飛行器製造工藝來看,日本想要研發飛彈也並不困難,日本隨時有將這些民用工業轉化到軍事工業的實力,但這也值得國際社會警惕,畢竟最近日本也一直在試圖提高自身的自衛隊作戰能力。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在即,日本中繼衛星成功入軌,暴露背後隱藏實力
    我國在11月24日進行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在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屆時將會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實現軟著陸,在著陸後會展開在月球「挖土」的動作,隨後會將2千克的樣本帶回地球。
  • 日本成功將2枚數據衛星送上太空,是眼紅中國的嫦娥五號?
    圖為H2A火箭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中國嫦娥五號剛要上月球挖土,日本就橫插一腳,立即在本土展開了航天行動,此次日本巨頭三菱公司與航空機構,利用H2A火箭43號機,將一枚「數據中繼衛星1號」和一枚「光數據中繼衛星」送入軌道,發射任務取得成功,那麼日本成功將2枚數據衛星送上太空,難道是眼紅中國的嫦娥五號嗎?
  • 實力打臉美登月聯盟:月球挖土黨嫦娥五號將出發,它在哪裡登陸?
    6次成功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帶回了382千克月球巖石,對於了解月球的性質與起源,做出了不少科學成就!現在中國人自己的月球採樣探測器馬上就要出發了,吃瓜群眾們很是關心它將在哪裡登陸,如何採樣,帶回多少巖石,怎麼樣回到地球?
  • 挖土黨嫦娥五號將出發,實力打臉美國登月聯盟,它將在哪裡登陸?
    6次成功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帶回了382千克月球巖石,對於了解月球的性質與起源,做出了不少科學成就!現在中國人自己的月球採樣探測器馬上就要出發了,吃瓜群眾們很是關心它將在哪裡登陸,如何採樣,帶回多少巖石,怎麼樣回到地球?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回歸之際,日本探測器太空「挖土」,搶先中國一步?
    據日本NHK電視臺12月8日報導,日本通過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採集小行星"龍宮"上的土壤樣本,目前「隼鳥2號」的回收艙已經從澳大利亞運回。據專業人士分析稱,無人探測器帶回的樣本,暫時還不能確定是否是小行星上的產物。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斯諾登稱阿波羅登月作假,現在有答案了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美俄持續關注,專家:中國躋身航天強國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是美國完成的,50年前的阿波羅計劃多次被人質疑作假,但隨著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現在該「謎團12月2日據中國航天消息,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在經過一周的環月飛行、以及近月制動等任務後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探測器上攜帶的攝像清晰回傳了整個軟著陸過程,這也讓中國成為第三個成功實施了月面軟著陸探測器的國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背後上市公司的價值待挖掘
    作者:時代財經 莊俊朗 編輯:王薇薇正在四川跟全國各地的文旅搶丁真之時,甘肅文旅發了條微博——「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它的獨特之處在哪裡?」結果評論被「群嘲」:別挖土了,快挖人吧。夾雜在「丁真」、「辛巴」等一眾熱搜之中,「嫦娥五號」的存在感似乎被削弱了。事實上,「嫦娥五號」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小三部曲中的最後一步。完成之後,嫦娥工程「大三部曲」中的「探」基本成功落幕,也為第二部曲的「登」,也就是載人登月,做好了鋪墊。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是繼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完成之後,開啟的第三步「回」的探測器,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2007年,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3天後進入月球環繞軌道展開科學探測,並成功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第一步「繞月」順利完成。
  • 嫦娥五號即將出發上月球挖土,實力打臉美國登月聯盟,會在哪登陸
    美國的通過探月,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不僅是登月成功美國先後有6次成功載人登月,一共帶回了近382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成為了世界探月的先鋒。在談到嫦娥五號的時候,我們來回顧一下嫦娥四號,相信大家今天依然對嫦娥四號的發射和登陸記憶猶新,2019年元月30日嫦娥四號成功地登上了月球,而這次的登陸與往常不一樣,選擇的登陸地點是在月球的背面,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動作,因為這裡之前都沒有被任何探測器執行過登陸任務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阿波羅計劃被質疑作假?NASA宣布重磅決定
    嫦娥五號帶起登月浪潮,美NASA宣布二次登月,日本民眾歡呼了 嫦娥五號的順利發射,在全球似乎吸引了一股登月浪潮。
  • 嫦娥五號將登月挖土,阿波羅計劃被質疑作假?NASA宣布新決定
    嫦娥五號引起登月浪潮,美NASA宣布二次登月,日本民眾歡呼嫦娥五號的順利發射,在全球似乎吸引了一股登月浪潮。據專家透露稱,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會在未來登陸月球進行挖土任務。就在嫦娥五號在國際上引起了一番熱議之後,很多網友曾質疑阿波羅登月「作假」的話題再次被提了出來,很多網友認為在50年前,阿波羅登月計劃就被質疑作假,這場有30萬人參與的登月工程似乎是一場世紀「騙局」。不過,就在近日,美國NASA航天局再次宣布重磅決定,將準備進行第二次載人登月,這一回日本國內的民眾首先歡呼了,菅義偉則拍手稱讚。
  • 嫦娥五號如何回家,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挖土"?"嫦娥之父"解答
    就在「嫦娥五號」即將完成首次月球「挖土」任務之際,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採訪,詳細解讀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現在與未來。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到地球?歐陽自遠院士表示,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後,在環月軌道停留幾天,等待月地轉移窗口。在實施月地轉移入射機動後,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中國嫦娥五號順利「挖土」!美國欲共享信息,轉身還找上私企幫忙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提升,中國已成為外太空探索領域的佼佼者。 最近中國在月球又有了突破性進展——12月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挖土」取樣工作。 中國嫦娥五號挖土成功接下來,經過一系列既定工作流程後,嫦娥五號會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屆時,中國將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成功實現這一探月計劃的太空國家。
  • 嫦娥五號將前往月球「挖土」,您想知道但不容易找到的信息在這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美國提出過分要求,斯諾登: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俗話說得好,十年磨一劍,也許在其他國家看來,我國嫦娥五號登月工程只是短短數十天一來一去的簡單過程,可事實上為了見證這令人驕傲的一刻,我國的整個科學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絲一毫的鬆懈都不敢有所以,嫦娥五號只要能夠成功地完成探月任務,從月球表面順利取樣帶回,這便是對於我國萬千科研人員的莫大安慰。當然,過程不參與,很多國家卻也是緊盯著嫦娥五號的成功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