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科學實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而我國在某些關鍵科學領域,甚至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例如中國的航天航空工業。根據媒體報導,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正式發射成功,同時,它會在月球西北部地區實現軟著陸,並且收集一部分月球地面上的土地,並且成功回到地球。
自從美國於42年前結束探月行動以後,這是人類在這近50年來又一次將航空探測器發射到了月球之上,並且帶回外太空星球的樣本。一旦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探月行動正式成功,那麼就意味著我國的整體航空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
日本同樣完成了其技術進步
而就在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月器正式發射成功的同時,日本通過h2A運載火箭也將其所屬的兩顆數據中繼衛星成功送到了預定軌道之中。而在當前的國際社會中,能完成火箭發射,並且成功運行衛星的國家還是少數,這從正面證明了日本的航空航天技術還是較為先進的。
而根據當前披露的消息來看,這次所發射的兩顆中繼衛星是日本歷史上最為先進的航天工具,而負責發射任務的h 2A運載火箭,其本身也是日本航空航天技術的結晶,已經完成了數十次發射任務。
雖然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已經達到了一個歷史先進水平,但是日本的成功也告訴了我們,我們不能放緩自己的發展腳步,只有不斷的努力才可以在該領域保持當前的國際優勢。
日本暴露了隱藏的實力
目前日本在整體的航空航天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較為先進的水平,但是日本長期以來都是美國的政治附庸,所以在自身的科技技術上也有所保留。此次兩顆中繼衛星的發射成功,也暴露出了日本隱藏的一些科學技術實力。同時,這兩顆中繼衛星也可以有效地加強日本整體衛星體系的運輸傳輸能力。
在之前,日本衛星因為其國家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在獲得消息方面,一直以來都有所滯,而這兩顆衛星可以有效地延緩信息滯後現象。這意味著日本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具備了人造衛星的發射能力,日本也可以對其他天體進行一定的科學探測,日本在世界範圍內的航空航天領域卻一直不顯山不漏水,背後也必然是有著其政治目的的。
從日本本身的太空飛行器製造工藝來看,日本想要研發飛彈也並不困難,日本隨時有將這些民用工業轉化到軍事工業的實力,但這也值得國際社會警惕,畢竟最近日本也一直在試圖提高自身的自衛隊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