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鳥」白鶴現身地、新會區沙仔島「變形記」——昔日「爛地荒灘...

2020-11-28 中國江門

沙仔島生態環境日益改善,島上的鳥類越來越多,成為「候鳥花園」。 三江鎮河長辦供圖

   

□江門日報記者/皇智堯

新會區三江鎮西南面潭江江面,江水悠悠。乘著渡船,向不遠處望去,水線與一座小島「輕吻」,這裡便是由三江鎮沙仔場、聯和村和雙水鎮基背村組成的沙仔島,小島四面環水,與外界往來僅靠渡輪,島中部渡口距離三江鎮渡口約1.4公裡,與雙水鎮陸地距離約0.5公裡。

進入島內,路旁果木鬱鬱蔥蔥,花果飄香,昔日的「爛地荒灘」,變成了肥沃的農田,不少島民在此耕作。「這裡原來荒地很多,還有很多雜草,島內很多河流附近有不少水浮蓮和違章建築,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去年還有白鶴過來呢。」住在沙仔島上的島民、三江戰友護河隊隊員趙汝列說。

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後,三江鎮通過「五清」「清四亂」專項行動,並開展沙仔島治理工程系統治理,島內生態環境日益改善,島上鳥類越來越多,成為了「候鳥花園」。每到冬季,黃胸鵐、黑鳶、黑翅鳶、大白鷺、白鷺、蒼鷺、灰頭麥雞、綠翅鴨等40餘種野生鳥類都會來到這裡,與在田間地頭勞作的人們一起構成了一幅人與鳥類和諧相處的美景。

昔日「荒島」變「寶島」

目前沙仔島島上居民僅有幾百人,島內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魚塘汙水是最大的汙染源,那時候由於有些汙水垃圾直接排放到河裡,這裡的河流不僅發黑而且發臭,最差的水體甚至達到Ⅴ類。」三江鎮副鎮長陳活起回憶道,受汙染影響,昔日沙仔島大部分農田也是「爛地荒灘」,加之小島與外界來往交通不便,這裡儼然是一幅「荒島」景象。

「這兩年變化很大,特別是水浮蓮和違章建築都清理得乾乾淨淨,原來河堤垃圾也非常多,現在基本都沒有了。」趙汝列說。順著農田旁的小路走,一旁的小溪在陽光照射下,水面顯得十分明亮,棧橋周圍種滿花草,青蔥奪目。

這一切都離不開沙仔島治理工程的功勞。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後,當地以生態治理和碧道建設為主線,通過治理工程統籌實施堤防加固、生態環境提升、中心河環境提升等。其中,工程對沙仔島堤圍進行加固並鋪築瀝青堤面,長度約7.34公裡,提升堤圍護坡綠化、環境保潔;對中心河一河兩岸進行加固並鋪築瀝青堤面,對河流進行生態修復,對兩岸進行景觀綠化,長度約1.6公裡;對原休閒廣場景觀提升,提升面積約600平方米。

去年12月,9隻「神秘的客人」——國家級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突然現身沙仔島,這是我省首次觀察記錄到白鶴。「去年白鶴來的時候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來到這裡,這是生態環境改善給當地帶來好處最直觀的例子。」陳活起說,現在的沙仔島,儼然變成了一座生態環境優美的「寶島」。

「治水鐵軍」帶動島內「全民治水」

2018年,新會三江鎮成立了一支戰友護河隊,這支由退伍軍人組成的隊伍,紀律嚴整,依然保留著部隊的優良傳統,被村民稱為當地的「治水鐵軍」。

為壯大河道治理社會力量,三江鎮創新推出「人大代表+社工+戰友護河隊」的「3+」服務發展模式,發動退伍軍人為三江鎮各條河道治理、河道監管及環境治理提供服務。戰友護河隊每月不定期開展4次以上河道保潔與護河宣傳活動,向周邊居民群眾發放宣傳單張,倡導居民群眾保護環境,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以前島上有一位島民,在島上一處河邊蓋了鴨棚養鴨,生產的垃圾都往河裡倒,我們怎麼說他都不願意聽。」當時了解到情況的趙汝列,帶著戰友護河隊的其他成員對鴨棚主人進行走訪並做思想工作,由於護河隊在當地深受愛戴,這位島民最後自己將鴨棚拆了,同時還積極參與護河行動。「有時候當地村民有什麼困難我們也會去幫忙,時間久了大家對我們都很熱情,護河宣傳工作做起來也非常順利。」趙汝列說。

如今,走進沙仔島村居,家家戶戶的門口小路都乾淨整潔,原來令人詬病的小溪和河流,再也不是垃圾的「裝填場」了,而是變成了魚兒的「遊樂場」。

   

   


相關焦點

  • 廣東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
    中新社廣州12月16日電 (記者 程景偉)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經專家現場核查,近日飛抵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場社區的9隻陌生候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資料圖:白鶴。
  • 他救白鶴一命,白鶴救全村300多人
    君山後湖地處東洞庭湖,上世紀70年代還是鳥類的天堂,由於亂捕濫殺,候鳥紛紛逃離,白鶴更是一去不復返,昔日熱鬧的湖區變得一片死寂。面對環境的變遷,曾經舉過獵槍的張厚義很痛心和愧疚,當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後,他成了一名鐵桿環保志願者。1992 年11 月21 日,張厚義駕船駛到君山後面的褲襠灣時,猛地發現前方的蘆葦叢裡有兩個小青年端著獵槍瞄準一隻站在水邊的大白鳥。
  • 最美海島變形記:福建嵛山島月亮灣從「垃圾」灣變網紅度假地
    最美海島變形記:福建嵛山島月亮灣從「垃圾」灣變網紅度假地 嵛山島芒壋村景點——月亮灣  人民網 資料圖新華社福州10月10日電 因為4年前的一次生態轉型
  • 好書推薦:《變形記》—一隻「甲蟲」的悲哀
    —卡夫卡《變形記》是奧地利作家弗蘭茲·卡夫卡創作的中篇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格利高裡·薩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銷員,常年在外奔波,用微薄的薪金支撐整個家庭的開銷。但當格利高裡某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突然變成一隻巨大的甲蟲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格利高裡不僅丟掉了工作,家人對它的態度也從同情、憐憫變成嫌棄、噁心,最終格利高裡在自責中結束自己的生命。
  • 全球極危、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現身梁子湖
    11月24日,鄂州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在梁子湖監測到24隻白鶴據專家介紹,這是幾十年來在鄂州梁子湖首次發現白鶴。  白鶴是全球瀕危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級。1989年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996年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白鶴一般棲息於開闊的平原沼澤草地和湖泊沿邊地帶。白鶴是對棲息地要求很高,對淺水溼地的依戀性很強。東部種群在俄羅斯的雅庫特繁殖,喜歡大面積的淡水和開闊的視野。
  • 《變形記》中,薩姆沙變成大甲蟲之後,生活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作家就像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內心敏感的他,洞察著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脆弱性,用小說《變形記》表現了出來。薩姆沙是小說《變形記》中的主人公,就像每天的上班族一樣,他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銷員。作為家中的長子,上有年邁退休的父母,下有不諳世事的妹妹,他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如果每天的生活就是那麼忙碌那也沒什麼,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意外多多,驚喜總是在你沒有防備的時候出現。
  • 韶關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全球僅存四千餘只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1月20日下午,有民眾在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一處河邊淺灘上,發現3隻「白色大鳥」正在覓食,後經鳥類專家比對、鑑定,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據介紹,這是粵北地區首次發現白鶴。  1月21日,當地發現的白鶴數量已增至11隻。
  • 白鶴亮翅
    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站的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從這個冬天開始,生性謹慎的白鶴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收割過的稻田覓食。說真的,水邊的白鶴和田裡的白鶴,完全不像同一種生物。在田裡覓食的時候,它們土了吧唧灰撲撲的,實在不美。我們外地人沒見過世面,乍一看,也就鴨子堆裡的一隻大鳥而已。
  • 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
    我國南海四大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開發好後遠勝馬爾地夫。今天我們來談談四大群島中東沙和西沙群島的最新情況。一、東沙群島NO.1 東沙島 有機場(跑道長1700米寬30米)島嶼面積:1.8平方公裡東沙島居東沙環礁的西側礁盤上,面積1.8平方千米(包括1965年填平的淺湖面積),北距汕頭市140海裡。東沙島為自西北向東南向的碟形沙島,長約2.8千米,寬約0.7千米,是南海諸島中面積第五的島嶼,僅次於南沙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和西沙永興島。
  • ​山水人城 和諧相融 | 「全球極危」動物白鶴現身梁子湖
    11月24號上午,鄂州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副站長張和平和同事在梁子湖巡查時,驚喜地發現,在湖區中心一片溼地上來了幾位新客人。來梁子湖做客的是全球瀕危動物——白鶴,這也是鄂州梁子湖幾十年來首次發現白鶴。
  • 中國南海吹沙填海造奇蹟,越南也效仿造島,結果怎樣?
    因此,填海造島工程也得到大量國外學者的認可。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精衛填海的神話傳說。海洋一直是中華民族要徵服的領土之一。在現代,隨著我們國家各種先進技術的發展,把精衛填海從神話變成了現實。吹沙填海造地是許多國家無法完成的技術,但中國做到了,還一次性建了八個奇蹟般的人工島。
  • 廣東這島景色堪比世外桃源,被譽為江門之星,有水上威尼斯之稱
    廣東江門有個小景點,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沒有人不讚嘆它的美,那就是廣東新會石板沙,石板沙被譽為江門之星,這個小島四面環海,風景優美,它有農田、花卉、水果等景觀,還有歷史悠久的漁民之家,數不清的特色美食小吃,非常熱鬧,遊客稱之為水上威尼斯,今天說的是廣東這島景色堪比世外桃源,被譽為江門之星,有水上威尼斯之稱。
  • 《變形記》的主人公到底變成了一隻什麼蟲子?
    《卡夫卡中短篇小說全集》中文版,期待能從《變形記》的文本本身獲得確切的結論。而《變形記》的初始版本是卡夫卡用德語寫就,我們從古登堡計劃和 Kindle 圖書館獲得了《變形記》在公共領域的德文版本。
  • 47歲裘德·洛現身街頭為兒子慶生,昔日花花公子變禿頂大叔,女兒...
    裘德身體力行地向世人證明,顏值和實力在男演員身上也可以並存! 據《每日郵報》報導,當地時間9月12日,裘德帶著家人和朋友一起現身倫敦街頭為兒子魯迪(Rudy)慶祝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2019年,白鶴被定為江西「省鳥」。10月27日下午,首批7隻白鶴安全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較去年提前了整整30天。11月19日,據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和江西師大、南昌大學環保志願者觀測,抵達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越冬的白鶴,已接近2800隻。
  • 重慶涪陵舉辦白鶴梁文化節 舞蹈詩《白鶴梁》首演
    9月22日晚,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式現場。新華網發(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王龍博 劉文靜) 「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日前在重慶涪陵舉行。活動旨在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展示「兩江福地•神奇涪陵」的美麗山水和人文魅力。
  • 青島:城市年輕幹部「變形記」!
    在這場持續了三個小時的座談會上,王清憲勉勵全市年輕幹部率先提升「三化一型」素質能力,勇當青春之島創業之城的生力軍。透過城市「一把手」的表態,關於青島為什麼需要年輕幹部以及需要什麼樣年輕幹部的答案,都已躍然紙上。在這座青春之島、創業之城,一場關於城市年輕幹部的「變形記」,正悄然上演。
  • 全球極危、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鶴」現身鄂州梁子湖
    11月24日,鄂州市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巡護監測時在梁子湖湖面監測到24隻白鶴,同時在旁邊灘涂及其附近水面發現有300餘只鸕鷀在一起棲息和覓食。省觀鳥協會鳥類專家及時趕赴梁子湖進行了實地監測和確認,據專家介紹,這是幾十年來首次在鄂州梁子湖發現「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