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夫費因斯主演《辛德勒的名單》史匹柏作品

2021-01-09 天生幸福

劇情講述的是,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親衛隊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工廠。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係。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目睹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賄賂結交軍官,在那些瘋狂屠殺的日子裡,他的工廠也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德國戰敗前夕,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裡,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整部片復古的拍攝方式與黑白的色調,非常的三,四十年代風格,導演透過這種另類的手法,寫實地呈現當時的故事,而另一個原因,也許是象徵著黑暗沉重的過去。《辛德勒的名單》與其他的納粹大屠殺電影不同的是,它是從一位德國資本家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戰場的角度來敘述。奧斯卡.辛德勒,一位遊走於德意志第三帝國與被迫害的猶太人之間的商人,他轉變的過程也是人性逐步被喚醒的過程。

視頻開頭一些猶太人在舉行安息日活動時,就出現了蠟燭。當片頭的彩色漸漸退去,燃燒的蠟燭漸漸熄滅,一縷青煙迸出燭芯,象徵著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焚毀的屍體。片尾的蠟燭,則象徵著辛德勒善行所帶來的溫暖。對史匹柏本人來說,這代表「一抹色彩,代表著希望的一串光芒」。德國軍人花天酒地的地方,一派的欣欣向榮。即使是黑白片,也能看到燈紅酒綠,只是剝了這層皮剩下的不外也就是無聲的黑白。突然間想起莎士比亞一句對生命的嘲諷:充滿了聲音和狂熱,裡面卻空無一物。

而在同個地區的另一個角落,是一群婦女和小女孩被送往集中營的場面,她們的頭髮被剃光、被凌辱,她們的眼神透露出絕望的恐慌。裸體的女人,掙扎的呼吸,還有她們用嘴去接水的表情,讓人感受到泯滅的人性、死亡的威脅,對她們來說,有可能下一秒就會命喪這裡,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接近。

整部電影裡最令人震撼的一幕,在整片黑白之中出現極其罕見的那深沉的紅,其實她的紅並不顯眼,不是那種耀眼的紅,而是很凝重的紅色。它承載的實在太多,是對歷史的痛訴,對命運的掙扎,對希望的嚮往,還有更多更多說不上的情感。史匹柏安排這個場景是用來紀念Zelig Burkhut所講的故事中的人物,Burkhut是普拉佐集中營的倖存者,他講述一位不滿四歲的女童在他眼前被納粹軍人殘害的故事。在接受採訪時形容這種經歷「會纏繞你一生都揮之不去」。

奧斯卡.辛德勒,原本只是一位不放棄任何發財機會的貪婪商人,他也抓緊機會地利用戰爭這一點,開設工廠大賺戰爭財,殊不知他所開設的這個搪瓷工廠,將會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從事不關己的冷血資本家,轉變成猶太人的避難英雄,會有如此的轉變,讓人覺得難得與佩服。但當然他也會面臨到一些問題,尤其是在之後的彈藥工廠,是繼續生產優良武器還是選擇生產劣質武器,這都意味著血流成河的代價,不管哪一邊都是,這個資本家面對的是生命與生命抉擇的難題。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被猶太人稱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導演是個猶太人,而副導演是集中營的倖存者。史蒂文·史匹柏最後把這部電影的所有個人盈利都捐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而史匹柏自己也說:「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像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間,我習慣用來逃避現實的攝像機面對現實了,在拍攝中我哭了,我每天都留下熱淚」,他以此片紀念600多萬猶太人。

剛看完也許會憎恨德國人,但這也都是過去的歷史,就連身為猶太人的史匹柏導演,也是用很平靜的方式來敘述這個故事,即使片中有許多泯滅人性的場面,也沒有訴諸於仇狠。或許也不需要用太過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以寫實的手法來敘述,就可以充分感受到災難的情境。鏡頭下的他們親身走過血淋淋的歷史,用他們的經歷囑咐了這個世界,別再重複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錯誤,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別用仇恨來劃下句號。

配樂方面,《辛德勒的名單》以悲壯的歷史故事作為基調,每個音符都道出了無盡的滄桑與感慨,每個樂章都讓人淚流滿面,藉由音樂感受到歷史,讓自己間接地成為歷史的受害者。電影中讓我感到極致哀傷的合唱曲,有如早期黑奴時期所唱的教堂靈歌,來自內心深處唱出人生的經歷、信仰的虔誠、歷史的悲壯與未來的嚮往,每一聲都穿透人心。其中有一段有趣的插曲是德國納粹軍在掃蕩猶太人貧民區的時候,好似結合槍聲和華麗跳動的古典鋼琴樂來做背景,納粹軍諷刺的對話來當作主題來呈現,聽起來就像是一場三重奏,雖然是極致的反差,但卻意外地和諧。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一卡這部《辛德勒的名單》,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來之不易!

相關焦點

  • 拉爾夫·費因斯談《辛德勒的名單》角色塑造
    拉爾夫·費因斯談《辛德勒的名單》角色塑造 時間:2020.04.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辛德勒的名單》背後有哪些冷知識?史匹柏堅決不要工資
    後來,託馬斯·肯尼利出版了小說《辛德勒的名單》,一舉奪得布克小說獎。這時,史蒂文·史匹柏在《紐約時報》上看到了一篇《辛德勒的名單》的書評,史匹柏頓時被辛德勒的故事震驚了,他很好奇:「是什麼驅使一個男人傾其所有去挽救那些無辜的生命呢?」
  • 因為拉爾夫·費因斯
    No.32 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我真正在乎的是,作為一個演員,我的作品是否被人喜歡。」儘管拉爾夫·費因斯這樣說,但大家依然十分喜歡他飾演的角色和他帥氣的本人。《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伏地魔」就是他最受歡迎角色之一,因為他的存在,電影的正邪衝突才顯得愈發強烈。
  • 影人專輯|拉爾夫·費因斯
    巧的是,電影中飾演伏地魔的英國演員拉爾夫·費因斯也是唯一一位在百老匯劇院以哈姆·雷特一角獲得美國戲劇界最高榮譽——託尼獎的男演員。 現年53歲的拉爾夫·費因斯於1993年出演《辛德勒的名單》而走紅,劇中冷血殘暴的納粹黨衛軍軍官為其帶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高峰——次年他便憑藉在電影中的精彩演出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 灰色的世界 閃光的人格《辛德勒的名單》,黑白血腥的震撼
    歡迎來到百家號(歡歡講影視)我們今天講述的:辛德勒的名單(美國·1993)導演:史蒂文·史匹柏主演: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獎項:第6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第51屆金球獎最佳影片,第4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本、最佳攝影
  • 拉爾夫·費因斯丨有多邪惡 就有多優雅
    似乎這個潛法則已經開始生效,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腦海裡一一閃過,而拉爾夫•費因斯卻是一個例外。畢竟,第78屆奧斯卡,《不朽的園丁》榜上有名,儘管得獎的是蕾切爾•薇茲,但相信拉爾夫•費因斯在該片中的表現也不會讓眾多影迷失望,影片故事清潔設計趨於老三段的模式恐怕才是最大的敗筆。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 《辛德勒的名單》幕後那些事,伏地魔十分敬業,紅衣女孩真有其人
    《辛德勒的名單》是一部總時長超過3個小時的史詩級黑白電影。整個電影籌備了10年之久,導演史蒂文 史匹柏講述了一個根據真人事件改編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叫奧斯卡 辛德勒,這個德國商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救了1000多名波蘭猶太人性命。
  • 不管有沒有鼻子,他都是這世上最帥的反派——拉爾夫費因斯
    拉爾夫費因斯,1962年12月22日出生於薩福克郡,演員、導演、製片人,畢業於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這位是真正的科班出身,且全家都是從事藝術行業,其中和他一樣成為演員是弟弟約瑟夫·費因斯。沒錯,就是在小辣椒格溫妮絲·帕特洛成為最年輕奧斯卡影后的《莎翁情史》中,飾演年輕莎士比亞的那位。弟弟很厲害,哥哥更牛掰。
  • 「伏地魔」拉爾夫·費因斯心甘情願為他「獻身」
    提起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的名字,相信大朋友和小朋友們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宅家觀影的這一個多月以來,他的經典作品正在被全國各地的電影愛好者反覆品鑑。比如幫他奠定文藝男神之位的《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和《不朽的園丁》,以及陪伴無數80後和90後長大的《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他顛覆性的「伏地魔」造型成為一代人心目中永遠的童年陰影。
  • 拉爾夫·費因斯:演蕭伯納的唐璜 獨家
    新製作由曾主演《辛德勒名單》、《英國病人》、《布達佩斯大飯店》等影片的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領銜,從2015年3月登臺英國國立劇場,到5月17日完成了最後一場。拉爾夫·費因斯被稱為英國演技派的頭號人物「就這麼演完了,我們都很難過。這簡直讓人難以承受。」在5月15日的觀眾見面會上,拉爾夫捂著心口表示。
  • 拉爾夫·費因斯生涯十大電影
    作為一個演員,所帶來的作品是否被人喜歡,是他真正在乎的事。拉爾夫·費因斯,他不僅做到了商業文藝作品兩開花,而且無論正邪角色,都備受觀眾喜愛。溫馨提示:排名依據作品質量、演員表演、評分等因素排列,僅供參考,不代表客觀事實。
  • 「伏地魔」的扮演者 拉爾夫·費因斯 喜愛中國文化
    拉爾夫·費因斯伏地魔的扮演者 「哈利·波特」的熱度經久不散,而這兩天在網絡及微博中,最大的熱點是「伏地魔」。他還演過《辛德勒的名單》等電影,曾到中國拍過戲,喜歡中醫按摩。「他曾出演《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生死朗讀》等眾多優秀影片,兩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也是唯一在百老匯劇院以哈姆雷特王子一角獲東尼獎的男演員。他是《哈利·波特》系列裡面的『伏地魔』——拉爾夫·范恩斯。是的,他很帥。」
  • 拉爾夫·費因斯:最誘惑的「英國病人」
    1993年主演由克里斯多福·梅勞爾執導的劇情片《一個危險的男人:阿拉伯後的勞倫斯》;12月與連姆·尼森、本·金斯利聯合主演了劇情片《辛德勒的名單》,他在片中飾演納粹軍官戈倫,影片上映後一共取得了1.496億美元的票房。
  • 《伯爵夫人》主演拉爾夫.費因斯憶上海拍片經歷[圖]
    今天,著名影星拉爾夫.費因斯迎來了43歲的生日。作為一名英國演員,費因斯的從影之路卻遍布全球。日前,由他主演的新片《伯爵夫人》在紐約和洛杉磯首映,《今日美國》、《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均給予了較高關注。
  • 《辛德勒的名單》導演是猶太人?竟拒絕與演員握手!
    相信有很多人看過這樣一部電影,電影名字叫做《辛德勒的名單》。對於這種真是事實為題材改編的電影,小編有很大的興趣解說一下!相信不只是小編看過這部電影,小編也相信,這部電影一定會給你們很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對電影中黨衛隊集中營長官阿蒙.哥特那兇狠、貪婪、嗜殺成性的人留下了很大的影響吧,據稱英國的演員費因斯由於將這個劊子手演藝的活靈活現到了現實,導致了電影的導演直言拒絕跟他握手。
  • 他成就了《辛德勒的名單》
    這是布蘭科·拉斯蒂格憑藉《辛德勒的名單》獲頒奧斯卡獎時的開場白。昨天,拉斯蒂格在家中去世,享年87歲。除了《辛德勒的名單》,他還是《角鬥士》、《漢尼拔》、《黑鷹墜落》、《美國黑幫》等電影的製片人。 拉斯蒂格(左)、史匹柏(中)在1994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
  • 「伏地魔」拉爾夫·費因斯加盟《王牌特工》 講述特工機構的起源故事
    DoNews互娛9月30日消息(記者 邢一依)據媒體報導,「伏地魔」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將出演電影《王牌特工》系列的前傳。 其他劇情還處於保密狀態,而拉爾夫·費因斯飾演的則是機構裡的第一位特工。從已知的消息來看,故事或許和英國歷史上的愛德華三世的三子蘭開斯特公爵有關。
  • 前傳曝光預告片,初代「王牌特工」拉爾夫·費因斯亮相
    電影由《哈利·波特》系列的反派伏地魔的扮演者拉爾夫·費因斯、出演過《沉睡魔咒2》的新人演員哈裡斯·迪金森主演,預告中,瑞斯·伊凡斯飾演的反派也正式亮相。>>>《王牌特工》前傳電影改檔,挪到明年9月上映距離上一部《王牌特工》電影《王牌特工2:黃金圈》上映已過去快3年時間了,本片將更聚焦於「起源」的故事,一手打造《王牌特工》系列的名導馬修·沃恩回歸執導。
  • 因為對《哈利·波特》一無所知 拉爾夫·費因斯差點拒絕出演伏地魔
    拉爾夫·費因斯,因飾演《哈利·波特》中的黑魔頭伏地魔而被許多人熟知,他將這個標誌性的角色演繹得十分出色,但實際上,他差點就拒絕了出演伏地魔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