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允許帶上太空!但「宇宙走私」屢禁不止:看俄航天員各顯神通

2020-11-12 不為君王唱讚歌

繼上次吳京所拍攝的戰狼大火之後,他所參與的賀歲大片《流浪地球》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小編對其也是讚不絕口。其中一個鏡頭展現的是在太空帶酒的內容,酒在空間站裡算是違禁品,但是依舊出現在了空間站裡邊,其實,以前也有很多的太空人偷偷帶酒到太空上,宇宙「走私」很頻繁,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各顯本領的俄羅斯航天員吧。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加林加時代也是不允許航天員帶酒到太空的,以前在太空由於酒精的存在發生過災難,還有就是酒精喝其他的氣體結合容易破壞設備,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就在這裡就是禁止攜帶的東西。不過,總會有一些按耐不住的航天員違規,並且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進行宇宙走私。

在1997年的時候,應該是我們所知道的最早有航天員帶酒上太空的事情了,為了能給空間站裡的另一位航天員過生日,就有一位航天員將酒藏在血壓計裡邊帶到了太空;還有一種就是文件夾帶酒的方式,當時的航天員格列奇科為了能夠喝上酒,專門製作了一種外表看起來是書,其實是盒子的東西,只要將酒裝滿這個盒子,就不會發出聲響,也就不會被發現,最後他們也成功的將酒帶到了太空上邊;還有一種就是減肥的辦法,大家也都知道,航天員的體重是被嚴格測量的,而為了不被發現,太空人沃爾克和他的同伴酒通過減肥的方式來攜帶酒。

由此看來,為了能夠在太空上喝上酒,這些太空人也是費盡了心思,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要求並沒有那麼嚴格了,有時也是需要酒精的。

相關焦點

  • 加加林時代不許帶酒?流浪地球這個梗藏這些故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春節檔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諸多細節讓觀眾津津樂道,其中那句「你知道為什麼加加林時代不許帶酒上太空」更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太空中的禁酒令真的存在嗎?可影片中俄羅斯航天員藏酒的熟門熟路又是怎麼回事呢?歷史上,太空與美酒之間一直保持著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飲酒有風險「加加林時代不許帶酒」,其實來自於慘痛的教訓。
  • 《流浪地球》中帶酒上太空是真的?「禮炮七號」的太空人都帶酒了
    《流浪地球》中帶酒上太空是真的?「禮炮七號」的太空人都帶酒了2018年春節熱鬧非凡,各家歡慶,許多好電影都趕上春節檔上映,前不久和大家見面的《流浪地球》可謂是成為2018年的春節檔最佳收穫者了,票房和人氣雙豐收,到現在老鐵們估計也能從各瀏覽器丶微博丶朋友圈中看到有關這部電影的梗或者小視頻等。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也是一個不錯的梗,是電影中,俄羅斯太空人馬卡洛夫的說的一句話。
  • 「太空之年」,用獨特視角帶孩子讀懂宇宙航天——「給孩子的太空書...
    無論是對於中國還是世界而言,2019年都將會是重要的「太空之年」。近日,由科普漫畫作家宋海東編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出版上市,旨在以獨特的視角和專業有趣的方式,帶孩子讀懂宇宙航天。
  • 第4163回:俄東方航天發射場,普列謝茨克發射場
    其負責俄邦各項空間科學與載人航天計劃,同時繼承前俄修的太空計劃。俄航天使用了原俄修太空計劃中研究及研製的太空科技和火箭發射場。這些火箭發射場大多位於哈薩克斯坦,它們都是由俄邦晸府與哈薩克斯坦晸府籤訂長期租約所維持和使用。俄航天控制了俄邦所有的民用太空計劃,包括了有人駕駛的和無人駕駛的非軍用太空飛行器。在俄修時期遺留下來的技術資本至今仍在給其提供幫助。
  • 俄航天集團:俄ART-XC望遠鏡結束第二次巡天觀測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消息,俄「光譜-RG」太空天文臺結束第二次巡天觀測。 據悉,「光譜-RG」太空天文臺2019年7月13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同年10月飛抵工作地點,位於距地球150萬公裡的拉格朗日L2點,即太陽與地球的引力平衡點。
  • 美國公布航天強國排行,日本躍入前三甲,中美俄3國誰被擠掉?
    人類對宇宙的憧憬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從嫦娥奔月這樣的古代傳說中我們也能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飛天夢從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我國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中成為了如今的"航天強國"。日本的技術確確實實是處於世界前列,甚至是遠超於中美俄三國的。
  • 俄航天署指責中國成製造太空垃圾最多的國家
    環球網記者朱盈庫報導,據俄新網7月30日報導,俄羅斯航天署新聞處發布消息說,中國已經成為在近地宇宙空間製造太空垃圾最多的國家。俄航天署官方網站周五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根據統計,40%的太空垃圾是中國製造的。美國的太空垃圾佔27.5%,俄羅斯佔25.5%,其他國家佔7%」。
  • 中俄航天準備展開強強聯合,俄航天員已準備好乘中國飛船飛往太空
    【引言: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4日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稱,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羅戈津在《共青團真理報》的廣播直播中稱,「我們已準備好乘坐美國和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向太空。中國人可能也準備好搭乘我們的飛船,美國人也會繼續乘坐『聯盟號』飛船。
  • 俄太空人介紹太空食品 稱筷子也可能幫助進食
    連線俄羅斯莫斯科分演播室記者陸彪,昨天請到了索洛維耶夫先生進行對話,先後五次蘇聯和平號空間站,進站次數最多的人,是世界航天史上重要的人物。現在連線莫斯科分演播室陸彪。索洛維耶夫介紹一下,第一次在太空看到太空的是什麼樣的狀態?  索洛維耶夫:首先還是應當祝賀所有參加這次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的同行,起飛非常成功,祝賀你們。
  • 上百度App看《宇宙生活指南》 聽大咖聊你不知道的太空知識
    2020年註定會在中國航天史上留下美麗的刻度: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即將啟動,嫦娥五號將實施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面對這些不一般的成就和即將開始的旅程,你做好一個合格吃瓜群眾的準備了嗎?
  • 上百度App看《宇宙生活指南》聽大咖聊你不知道的太空知識
    2020年註定會在中國航天史上留下美麗的刻度: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即將啟動,嫦娥五號將實施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面對這些不一般的成就和即將開始的旅程,你做好一個合格吃瓜群眾的準備了嗎?
  • 俄用天文望遠鏡繪製宇宙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日前宣布,俄德「光譜-RG」天體物理太空天文臺ART-XC天文望遠鏡完成俄航天史上在硬X射線電磁輻射頻譜區的首次全天空觀測。望遠鏡設計者之一、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雷射物理研究所科學設計部負責人格裡戈羅維奇(Sergey Grigorovich)說:「在ART-XC望遠鏡獲得的宇宙圖中發現了數百個新X射線源,之前從未有人在我們的銀河系內外見到或記錄到它們。其中有星冕活躍星、雙黑洞系統、中子星、白矮星、銀河系中心的超大黑洞、類星體和其他空間物體。」
  • 俄用天文望遠鏡繪製宇宙圖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日前宣布,俄德「光譜-RG」天體物理太空天文臺ART-XC天文望遠鏡完成俄航天史上在硬X射線電磁輻射頻譜區的首次全天空觀測。望遠鏡設計者之一、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雷射物理研究所科學設計部負責人格裡戈羅維奇(Sergey Grigorovich)說:「在ART-XC望遠鏡獲得的宇宙圖中發現了數百個新X射線源,之前從未有人在我們的銀河系內外見到或記錄到它們。其中有星冕活躍星、雙黑洞系統、中子星、白矮星、銀河系中心的超大黑洞、類星體和其他空間物體。」
  • 首顆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VR體驗館航天主題帶你上太空
    中國科學家發現首顆系外行星被命名望舒 VR體驗館航天主題帶你上太空2019年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中國科學家發現首顆系外行星也被賦予了非常具有中國古代傳統神話色彩。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
  • 《流浪地球》帶酒上太空是真是假?其實加加林時代蘇聯人常這麼幹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流浪地球》春節檔上映到現在還熱度不減,很多分析文章點評文章將電影中的梗都已經拔了個遍。這裡就不再重複啦,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梗,是影片中俄羅斯太空人馬卡洛夫的一句話。老馬對吳京飾演的中國太空人說:「你知道加加林時代的俄國人怎麼把酒帶上太空的嗎?」並在吳京的太空背包裡面放了一瓶酒。當然,最後這瓶酒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蘇聯人難道真的帶酒上太空了嗎?沒錯,大劉不虧是蘇聯粉,連這個老梗也知道。蘇聯時代的航天員不但帶酒上太空,還不止一個人帶過酒呢?
  • 如果只能帶一件私人物品太空旅行,你會帶什麼?
    去年我們舉辦了一場「地球回憶+太空漫遊」的主題派對,用音樂和視覺藝術致敬未來主義。剛好有些到場的人問何時再辦一場跟宇宙旅行相關的派對,就做了一個小回訪。問題剛好是標題所說:如果你有機會前往太空旅行,只能帶一件私人物品,你會帶什麼。
  • 俄航天集團專家提議使用電磁炮彈向太空發射衛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16日消息 俄羅斯《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體信使》雜誌刊文披露,俄國家航天集團的主要科研機構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TsNIIMash)專家提議使用電磁炮彈載體發射小型衛星。俄航天集團學者稱,「但這在當時還是科幻,現在已經有了150年前所沒有的新技術和新材料,這一理念已經可以實現。『太空大炮』與其他非火箭抵達太空方法不同的有利特點是現代技術水平原則上已經能夠實現。」線性磁軌炮被稱為是這種衛星發射的方案之一,這是一種發射管(帶有滑軌加速裝置和攜帶衛星的炮彈載體),部署在2000至3000米高的山上,還有一個發電量達10兆瓦的電站。
  • 看膩了好萊塢太空片 俄羅斯電影再現真實航天傳奇
    給你4000萬元人民幣,要求拍成一部太空大片———這個命題大概許多人會拒絕。但俄羅斯電影做到了。日前,《太空救援》 在國內公映,為看膩了好萊塢太空片的中國觀眾,展示了人類宇航史上另一脈真傳。觀眾很容易將 《太空救援》 與《地心引力》 作比,因為兩部不約而同講述了「太空失聯」的困境。
  • 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原標題: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9日宣布,俄航天部門4月19日發射的「生物型-1M」生物實驗衛星當天攜帶壁虎等多種實驗生物返回地球。  俄飛行控制中心說,該衛星的返回艙降落在奧倫堡市東北方向約100公裡處。
  • 蘇聯太空人在太空上到底有沒有酒駕空間站?
    戰鬥民族也不例外,理論上講,太空中嚴禁飲酒。但是,想喝也是不可能不喝的。為了喝上那一口美酒,俄羅斯太空人們各顯神通,真可謂花樣百出。書狀酒盒素描圖看來,太空人帶酒上太空,在當時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把酒帶上太空,其實只成功了一半,等到酒妥妥的進了肚子裡,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