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經過西伯利亞上空,無意間發現一條「黑色河流」?什麼情況

2020-12-05 一輝好劇

現在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我們已經可以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環境中季節變化再也沒有那麼明顯了。取而代之的就只有炎熱的夏天,冰冷的冬天。而這樣極端的天氣就是由全球變暖現象所引起的。

我們知道美國NASA一直都有觀察地球的習慣,而在衛星經過西伯利亞上空時,他們無意間發現了一條「黑色河流」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曾經在西伯利亞的Kolyma河清澈見底,但是現在變成了「黑色」。這是由於全球變暖現象而出現的情況,一般在每年的六月就會出現。

因為全球變暖,西伯利亞的這條河的凍土層出現了融化,融化的凍土將大量的懸浮沉積物和有機物質帶到北冰洋的區域 ,這些物質是河水變黑的元兇,更可怕的是不久的將來北冰洋的水也會變成「黑色」。

Kolyma 河下面是連續永久凍土層,通常在6月的時候排放量達到最大,在冰雪開始融化之後,Kolyma 河每年平均排放約136立方千米的水,這些水就會成為流入北冰洋的六條最大的河流之一 ,而排放的這些水都是汙水。

永久凍土的穩定性可以對地球氣候溫度起到很大的幫助,現在融化的強度越來越大,失去穩定的融化系統會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

凍土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例如甲烷,二氧化碳 ,在加快全球變暖的同時還會攜帶很多細菌,專家表示永久凍土融化會導致曾經出現過的「超級細菌」捲土重來。所以我們以後要注意環境保護,不然傷害的只能是我們自身,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出現黑色河流,還在不斷湧進北冰洋,氣候學家極為擔憂
    引言:在我們的印象中,一條河流如果出現了黑色或者深褐色的顏色,那麼這條河流應該受到了較多的汙染。前段時間美國人造衛星監測到了西伯利亞地區有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就出現了「變黑」的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呢?
  • 衛星拍到西伯利亞出現黑色河流,每年流入北冰洋136立方千米
    隨著全球氣候的溫度變化,世界各個地方也開始出現極端天氣,例如位於西伯利亞的Kolyma河甚至出現了「黑色」河流,根據美國宇航局的報告指出,「黑色」河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冰川在融化的過程中攜帶了汙染。甚至有衛星圖像顯示,這樣的「黑色」河流並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每年六月份都會出現一次,而此時的Kolyma河基本呈現深褐色和黑色。
  • 衛星圖像發現「黑色河流」,研究員:再不重視將會帶來一場大災難
    因為如果說以前我們還能感受到四季變化的情況,那麼現在我們是感受不到這種微妙的溫差變化了,也就是說在一年之中,或許我們較為明顯感受到溫度變化的也就只剩下夏天和冬天了。像這種極端的天氣,已經很明顯的影響到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了,根據美國航天局的報告指出,位於西伯利亞的Kolyma河,再一次出現「黑河」河流的情況嗎,這是由於冰雪融化並攜帶汙染造成的,而這樣的情況,幾乎在每年的6月份都有所發現,從衛星圖像中可以看到整個Kolyma河都是深褐色和黑色,這樣的「壯舉」著實讓人震驚。
  • 衛星在西伯利亞發現黑色河流,每年往北冰洋流入136立方千米
    比如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條名為Kolyma的河流,它的河水每到6月份就會變黑。在衛星圖上,這條河流就好像國畫中的潑墨一樣,看上去讓人十分震驚。Kolyma河本來是清澈透明的,每年的夏天是河道的枯水期,此時河道的沉積物質很容易被衝刷,進而使得河水中的營養物質增多,而且由於氣候變暖,一些來自永久凍土中的懸浮沉積物和有機物質隨著凍土的融化而被釋放出來,匯入河流之中,使得河水的顏色變深。隨著溫度的上升,藻類開始在富含營養物質的河水中瘋狂的生長,河水顏色變深也就不足為奇了。
  • NASA衛星拍下「黑色河流」流入北冰洋,是被汙染了嗎?
    下圖看上去像是某種抽象的水彩畫,但它其實是地球上實實在在的景觀——2019年6月,美國宇航局(NASA)的Landsat-8衛星對準北極圈內,觀測到了位於俄羅斯北部的勒拿河三角洲。深黑色的河水像是被汙染了一般,流向仍然被封凍著的北冰洋,因此構成了一副詭異而抽象的畫面。
  • 西伯利亞發現多個神秘巨洞:最深52米、未解之謎
    這一切讓我們知道,這個位於西伯利亞北極區中部的坑洞在形成時經歷了多麼劇烈的過程。從空中俯瞰,新鮮暴露的泥土在綠色苔原和周圍黑色湖泊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圓柱形坑洞內部的土層和巖石几乎是黑色的。當科學家來到洞口的時候,其底部已經形成了一個水池。
  • NASA發現地球磁場出現奇怪的「塌陷」,衛星如果經過上空可能會導致...
    不過科學家在過去十年來,發現地球的磁場正在漸漸「塌陷」,甚至可能要分裂。至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目前科學家都說不出所以然來。生命能夠當地球上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與太陽的距離合適、我們的星球有豐富的液態水(但不會多到覆蓋所有的陸地)、我們的大氣層又好又厚,保護我們免受太空中的輻射和危害。
  • 科學家將在土星最大的衛星上尋找河流三角洲
    研究泰坦星上的河流三角洲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弄清楚這些衛星的神秘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麥可·馬拉斯卡並沒有參加此項研究,他表示,研究三角洲將有助於科學家弄清有機分子是如何在該衛星大氣、河流、海洋及地下循環的,並可能進入其內部水域的海洋。在那裡,有機分子可能會混合到液態水海洋或深冰中的鹽水微穴中,這可為泰坦星內部深處的生命創造一個潛在的棲息地。
  • 11月精彩地球衛星照片:亞馬遜流域大暴雨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在11月,美國宇航局的觀地衛星捕捉到大量地球衛星照片,包括赤潮爆發、南美洲的冰川和亞馬遜流域上空的積雨雲等等。以下是美國宇航局11月精彩地球衛星照片。
  • NASA在火星上發現一條呈藍色的河床,這其實是河流的淤泥?
    目前人類對於火星的了解已經遠遠超過其它行星,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地面上有火星車在探索,而火星的軌道上還有探測衛星在運行,但這顆星球上依然存在大量的未解謎團,前不久來自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揭開了火星上存在藍色河床的原因,並且還證實了在遠古時期火星表面曾大部分區域都是被水淹沒的。
  • 繼北極出現新島嶼後,衛星拍到西伯利亞火災畫面,需要重視
    這些年來,氣候變暖似乎已經是一個趨勢,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天氣,不過,和一般地區相比,南北極地區的升溫情況似乎更加明顯。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期刊的研究表明,科學家發現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幾乎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也比較快,其中西伯利亞地區更是經歷了「8萬年一遇」高溫,最高氣溫一度達到38℃。
  • 太空衛星發現北極圈石油洩漏地點!原因是北極永久凍土融化?
    據最新消息,俄羅斯一家工業發電廠的2.2萬噸石油產品洩漏到北極圈的一條河流中。據初步估計,該地區受到汙染後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復甦。這是人類太空衛星從太空拍攝的北極圈漏油的圖像,拍攝到了5月31日和6月1日在Ambarnaya河上行駛的石油。這是一張從北極圈漏油的太空拍攝的照片,兩顆歐洲衛星在北極圈發現了災難性的漏油。這次漏油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 俄羅斯科學家稱UFO撞擊彗星引發西伯利亞大爆炸
    科學家最近進行的研究結果再次掀起了人們對1908年俄羅斯西伯利亞大爆炸之謎的爭論。  一名俄羅斯科學家宣稱,他在現場找到了來自外星球的UFO(不明飛行物)或是飛碟與彗星相撞後留下的殘骸。  結論  1908年,一顆彗星與一個神秘飛行物在距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10公裡的上空相撞導致了那次威力強大的爆炸。
  • 黑騎士衛星13000年前已懸浮在地球上空!
    成功拍攝到黑騎士衛星( Black Knight Satellite ),據推測自13000年前就懸浮在地球上空。自蘇聯於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後,多國爭相開始發射用於通訊、導航和探索等各種用途的人造衛星。其中最大的一個,可以說是長達100米寬的國際空間站。但即便如此,它也無法和「黑騎士衛星」相提並論。
  • NASA衛星通過瑞典東南沿海上空,發現海面上有一幅怪異圖案
    在地球近地軌道上,環繞著大量高科技人造物,有正常工作人造衛星,,有廢棄衛星,還有大量太空碎片,據悉,正常人造衛星接近兩千顆,在21世紀今天,它們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通信,定位導航,地球環境監測,氣象觀測,宇宙探索,互聯組網等,而作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美國,擁有著近千顆人造衛星,幾乎佔可用衛星數量的一半。
  • 2萬噸柴油洩露到北極圈河流!太空清晰可見
    據最新消息,俄羅斯一家工業發電廠的2.2萬噸石油產品洩漏到北極圈的一條河流中。據初步估計,該地區受到汙染後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復甦。這是人類太空衛星從太空拍攝的北極圈漏油的圖像,拍攝到了5月31日和6月1日在Ambarnaya河上行駛的石油。這是一張從北極圈漏油的太空拍攝的照片,兩顆歐洲衛星在北極圈發現了災難性的漏油。這次漏油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 西伯利亞的離奇巨坑:究竟是什麼?
    這讓我們知道西伯利亞北極中部的這個大坑洞形成時爆發的力量相當之猛烈。 從空中俯瞰,爆炸後新露出的泥土與周圍綠色苔原和黑色湖泊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圓柱形坑洞內部露出的土層和巖石几乎是黑色的,當科學家到達此處時,洞底已經有了積水,成了水池。
  • 美國上空出現不明火球,究竟是什麼?
    今年以來,關於太空火球的事件和視頻層出不窮,並且多數情況都是無意間拍攝到的畫面,而就在本月,美國上空又出現了不明火球,引起了廣大網友議論。熱議的內容也非常有意思,並不是說為什麼美國會出現這種事情,而是為什麼這種事都出現在了美國,甚至也包括了不明飛行物,也都是在美國出現的。這才是讓網友最百思不解的地方。那麼這次的火球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史上第二次,中俄「衛星」可能相撞,位置:南極上空
    一直追蹤太空垃圾的LeoLabs發出警告,一個已經半解體狀態的俄羅斯火箭和廢棄的中國火箭,即將在南極南部的大西洋上空相撞,兩個太空垃圾的總重量超過2.8噸,它們將以14.7千米/秒的相對速度相撞,即將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碎片,恐將形成一大片低軌道碎片雲,對附近軌道飛行的衛星造成極大威脅!
  • 史上第二次,中俄「衛星」可能相撞,位置:南極上空!
    一直追蹤太空垃圾的LeoLabs發出警告,一個已經半解體狀態的俄羅斯火箭和廢棄的中國火箭,即將在南極南部的大西洋上空相撞,兩個太空垃圾的總重量超過2.8噸,它們將以14.7千米/秒的相對速度相撞,即將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碎片,恐將形成一大片低軌道碎片雲,對附近軌道飛行的衛星造成極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