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澄清服貿協議及封殺五月天等熱點 兩岸服貿協議無投資移民內容

2021-01-15 第一財經

針對近日臺灣內部對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下簡稱「服貿協議)的擔憂行動,在昨天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協議沒有開放大陸勞工赴臺工作、投資移民臺灣等內容,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好協議,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引發輿論爭議需從臺灣內部找原因。馬曉光說,沒有人願意看到兩岸關係再折騰、再走回頭路,也沒有人願意看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受到幹擾。

□回應熱點

1

協議為何會引起爭議?

輿論多認為應從臺內部找原因

針對為何服貿協議在臺灣社會引發對立的問題,馬曉光表示,服貿協議是一個體現了互利雙贏的好協議,大陸方面在協議中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為什麼會有這個事情發生?我也注意到兩岸大多數輿論,包括一些國際輿論,都認為這需要從臺灣內部找原因。」

在回答服貿協議如在臺不獲通過會給兩岸經貿帶來什麼影響的問題時,他說,20多年來兩岸經濟合作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不同程度地為兩岸經濟發展和民眾福祉作出了貢獻。「和則兩利,分則兩害」,兩岸同胞都不願意看到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被幹擾。

2

協議會產生哪些擔憂?

協議未涉及投資移民開放勞工

在應要求闡述服貿協議對臺灣的利好時,馬曉光指出,服貿協議是一個經濟協議,經濟自由化、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的一體化進程,兩岸都不能置身於事外。兩岸經濟發展可帶來互補互利的實際功效,可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只要我們以平靜的心態,認真讀一讀相關的條文,種種擔憂事實上是可以化解的」。

針對「大陸勞工開放以後就可以大舉入臺」「花4.8萬就可以投資移民臺灣」等訛傳,馬曉光昨天也作了澄清,指出這些臺灣社會疑慮的問題是不存在的,服貿沒有開放大陸勞工赴臺工作的內容,臺灣當局對大陸的移民政策也只在婚姻關係條件下。

3

臺灣明星遭大陸封殺?

公眾人物言行受社會民意檢驗

關於《環球時報》社評主張大陸應公開表達決不跟臺灣再次談判服貿協議的立場,馬曉光說,大陸的輿論也是多元化的。大陸對臺方針政策在大陸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老百姓從「兩岸一家親」的感情出發,積極支持我們採取各種措施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兩岸互利雙贏。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希望臺灣社會也能夠深切體會大陸民眾的感受。」馬曉光說,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的福祉,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我們不希望兩岸經濟合作進程受到影響。

針對有媒體報導的,在大陸頗有人氣的五月天、張懸等臺灣藝人捲入反服貿事件,被大陸封殺,馬曉光表示,公眾人物的言行自然會受到社會民意的檢驗。我們希望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多接觸、多交流,消除誤會,增進相互的了解和感情。

4

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

不願見到兩岸關係再走回頭路

談及未來會否因臺內耗或對立導致兩岸無法籤署任何協議,對兩岸關係會有什麼影響,馬曉光指出,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今天的局面得來不易,雙方都應共同珍惜和維護。「沒有人願意看到兩岸關係再折騰、再走回頭路,也沒有人願意看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受到幹擾。」馬曉光說。

對於此事是否會影響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馬曉光表示,張志軍訪臺時間和具體安排,雙方尚在溝通協商。

目前,海基、海協兩會之間各項會晤交流、日常的會晤工作、各項交流互動都在正常進行。

□專家分析

協議總體對臺灣非常有利

昨天,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服貿協議實際上是兩岸相互開放服務市場的一個協議,總體上對臺灣非常有利,因為大陸的市場比臺灣大,放開後對島內業已飽和的服務業是一個「找出路」的機會。

張文生介紹,從開放的程度看,大陸的開放度比臺灣要高,臺灣開放64個比大陸的80個少,且其中近30個是目前已經開放的;從開放的條件看,實際上也不對等,大陸對臺灣的開放基本高於WTO待遇,而臺灣對大陸的開放實際上有很多限制,等同或低於WTO待遇。

為何服貿協議具有濃厚的「大陸讓利」特色?張文生指出,大陸考慮兩岸市場不平衡的實際情況,不可能要求臺灣以相同條件進行開放,出於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的角度推動彼此開放。

對臺部分產業衝擊可補救

「對臺灣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獲得大陸廣闊的市場,進一步跟國際市場接軌」,張文生指出,通過對大陸開放市場,臺灣可取得更有利的條件進一步與其他地區、國家籤署貿易方面的協議,也可讓國際上的產業通過臺灣這個通道到大陸來,有利於臺灣更好融入國際市場。

「一些產業擔心一旦開放會遭到大陸比較雄厚的資金實力的衝擊,這種顧慮也是臺灣社會的現實」。張文生提到,這已在談判中顧及到,比如可採取緊急磋商機制、限制性條件等補救性措施。

這是一個雙方互利互惠的協議,在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的過程中,勢必臺灣的某些產業、行業會獲利多一些,另一些會獲利少一些,但總體上對臺灣經濟發展,尤其是高端服務業的發展有利,帶來的衝擊也是可以補救、降低的。

民進黨誇大渲染不良影響

「大陸民眾到臺灣去,導致臺灣大規模失業是不現實的」,張文生指出,民進黨等有意誇大服貿協議對臺灣的影響。實際上很多反對者並未認真了解服貿協議本身的內容,去真正研究將給臺灣帶來的影響。張文生認為,部分人反對是與民進黨渲染ECFA相關協議不良影響有關。

他指出,ECFA談判一直在臺灣有爭議,民進黨等甚至要求「公投」,在選舉過程中也進行了辯論,但事實上臺灣

各行各業對兩岸經濟合作有強烈要求,尤其對工商業來說非常急需,因此民進黨最後採取一邊反對,一邊不得不讓協議通過的「策略」。

張文生認為,其間臺灣當局實際上採取了一些措施,如跟「立法院」溝通、送審,通過聽證會等向臺灣社會解釋,符合相關條文的規定,從程序上來說並沒有太大問題,作為經貿談判不可能全程公開,這是談判的慣例,部分反對者的要求有不合理之處。

>>連結

服貿協議

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舉行的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期間,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籤訂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是2010年6月29日籤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續協議之一。

協議旨在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雙方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及便利化,繼續擴展服務貿易的廣度和深度,增進雙方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

服貿協議有4章24條及兩個附件,規定了兩岸服務貿易的基本原則、雙方的權利義務、未來合作發展方向、相關工作機制等,明確兩岸服務市場開放清單,在早期收穫基礎上更大範圍降低市場準入門檻。

服貿協議的核心內容是兩岸開放承諾144條,涉及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100多個服務行業,其中大陸開放80條,臺灣開放64條。

協議明確在籤署後,雙方應各自完成相關程序並以書面通知另一方,協議自雙方均收到對方通知後次日起生效。

相關焦點

  • 國臺辦:民進黨執迷不悟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石龍洪、劉歡、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應詢指出,民進黨為謀求政治私利,幹擾限制兩岸經貿交流合作,號稱要與大陸經濟「脫鉤」。他們蓄意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導致臺胞臺企直接喪失本應享有的發展先機,嚴重損害臺胞臺企發展利益。
  • 蔡英文「消費」五月天挨批:政治選舉黑手伸進演藝圈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蔡英文傳出將於12月底出席五月天的演唱會,島內不禁擔心五月天會因此遭大陸封殺。據臺灣《中國時報》10月31日報導,五月天成立20周年,原定從12月21日至明年1月4日在臺灣舉行10場演唱會,後因為門票很快售罄,又宣布加開感謝場。
  • 民進黨明知服貿談判絕非黑箱 攪混水
    臺灣《中國時報》26日社論說,我們非常清楚,反對「服貿協議」人士訴求的「反對黑箱作業」並非事實。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回溯相關資料可以發現,在談判前及談判期間,臺當局相關部門曾與島內金融、遊戲、會展、海運、印刷、美容、餐飲、旅遊、廣告、物流等產業代表,總共舉行110次小型座談會。
  • 馬英九表示打掉服貿是巨大的錯誤,任內最大遺憾,奉勸蔡英文重啟
    馬英九感慨道,「兩岸本來可以共榮,但現在卻像仇人」,必須恢復互信,因為兩岸關係惡化對農業、工業及觀光業都有影響,當局應該接受「九二共識」,「在共存共榮基礎上,儘快通過擱置的服貿協議,並與對岸進行貨貿協商」。馬英九同時對蔡英文當局的「2025非核家園」提出批評。
  • 也學蔡英文消費五月天?五月天要開「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也學蔡英文消費五月天?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臺灣樂團五月天要開「好好好想見到你」 演唱會,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今天(26日)在臉書發文稱「阿扁也好好好想見到五月天」,並問「不知道是否可以去?」島內網友諷刺陳水扁稱:(你)手不抖了就可以回監獄了。
  • 國臺辦2020年11月25日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在這個過程中,廣大臺胞臺商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積極回饋社會,以直接投資、技術引進、助力就業等形式參與了各地扶貧攻堅工作,為群眾增收、民生改善作出積極貢獻。  香港中評社記者:臺灣地區被RCEP排除在外,島內有學者建議深化ECFA才是關鍵,希望進一步達成ECFA相關貨貿、服貿協定,關於ECFA未來談判的前景和信心,新聞發言人有何建議?  朱鳳蓮:十年前,兩岸是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兩岸企業和民眾帶來巨大利益。
  • 國臺辦:兩岸智庫學術論壇是兩岸智庫交流的重要的平臺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介紹道,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21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舉行。
  • 國臺辦:沒有「九二共識」的「地基」,何來兩岸對話的「大廈」?
    新華社資料圖 國臺辦今天(11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民進黨當局領導人一再聲稱「願促成兩岸之間有意義的對話」,如果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又想要推動兩岸對話,是否有機會?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沒有「九二共識」的「地基」,何來兩岸對話的「大廈」?企圖繞開「九二共識」,任何交往對話都是無從談起的。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玩文字遊戲,欺騙島內民眾。
  • 國臺辦發布會聚焦「九二共識」、抗戰史觀等熱點
    國臺辦發布會聚焦「九二共識」、抗戰史觀等熱點 2015-09-16 15:47:22中新社發 張浩 攝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電 (鄭巧 楊程晨)國臺辦例行發布會16日在北京舉行,發言人馬曉光重申「九二共識」的重要性,並就「習奧會」會否談及臺灣問題等回答記者提問。
  • 卑詩PNP(省提名商業類移民)申請者僅50%履行協議,要嚴查?多數是中國"太空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家園網 www.iaskca.com卑詩PNP商業移民過去4年履行協議成功率約為50%,顯示不少太空人無法實際留在本省營商。溫哥華移民律師辛湉王(Steven Meurrens)周四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表示,通過《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取得的數據顯示,過去4年履行協議的卑詩PNP商業移民共有233宗個案,只佔籤署協議數目(493)的47%。
  • 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2020年01月15日 10: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5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新年第一天,蔡英文盼兩岸對話?國臺辦第一時間撕下「臺獨」畫皮
    2021年第一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照例發表元旦講話,其中受到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除了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外,就是兩岸關係。據《海峽導報》報導,在談及兩岸關係時,蔡英文依舊老調重彈地宣稱「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只要大陸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據悉OPEC+就達成減產協議取得一定進展,但...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據悉OPEC+就達成減產協議取得一定進展,但尚未板上釘釘;① OPEC+在達成減產協議方面取得了進展,這成為繼本周初談判失敗後出現的第一個積極跡象。② 據代表透露,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這幾個主要成員國過去幾天進行了直接磋商,任何潛在的妥協細節尚不得而知,也無法預判這種進展是否能最終轉變為減產協議。
  • 英國移民|假期學習脫歐協議?這個新年,英國人過得非同一般
    倫敦跨年煙花關於封鎖下的新年假期怎麼度過,英國首相鮑裡斯此前也給出了建議——希望民眾在節日期間讀一讀英國脫歐協議!金樂移民為大家理出了英國正式脫歐後關於生活、留學、投資、移民等方面的影響,如果你對英國移民留學生活感興趣,就快跟隨小編拿小本本記好吧!1. 英國將發行新的醫保卡脫歐後英國將發行一款名為「英國全球健康保險卡」(GHIC)的新醫保卡,具體細節尚在討論。
  • 南加州投資移民詐騙案頻發 如何走出龍蛇混雜現狀?
    中國僑網12月4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近年來投資移民案頻發,僅南加州地區一年內,就爆出多起投資移民詐騙案。涉及上百受害人、資金逾千萬的案件時常發生,如今投資移民亂象下,投資人該怎樣區分,如何甄別?  移民局此前的數據顯示,超過80%的投資移民申請人來自中國。
  • 蔡英文為2016大選鋪路 兩岸路線是最後一哩路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民進黨杯葛議事,服貿協議遲遲不能生效。反服貿「太陽花」學運中的關鍵人物後又被爆料是蔡英文的青年軍。郭泰麟反問,蔡英文不是稱要概括承受ECFA嗎?  服貿協議是ECFA後續協商的重要成果,兩岸多輪磋商,業界期待已久。接下來,蔡英文在服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上的做法與立場,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 蔡英文語調放軟了,稱願促進兩岸對話?國臺辦回應
    並且指出希望蔡英文能夠認真思考內部的不同主張,真正把「在野黨」當作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而不是批判「在野黨」提出的兩岸關係處理辦法,來轉移自己執政不力的焦點。而藍營民意代表陳以信卻認為蔡英文確實希望兩岸關係穩定。因為隨著美國新總統的上臺,中美關係會發生改變,蔡英文也需要對兩岸政策進行調整。
  • 國臺辦:"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網6月29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9日上午在國臺辦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回答現場記者提問。安峰山表示,「九二共識」是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就如何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當時雙方均表明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其基本事實和全部過程是十分清楚,不容置疑的。
  • 儋州吸引客商協議投資425億元 投資窪地磁力盡顯
    在2017海南綜合招商活動中吸引客商協議投資425億元儋州:投資窪地磁力盡顯本期熱點海南日報那大7月3日電 (記者易宗平 通訊員韋雪梅 王敏權)儋州持續發揮強有力的「窪地效應」。儋州市招商部門匯總數據顯示,在2017海南綜合招商活動中,該市吸引了省內外客商籤約多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達到425億元。
  • 民法典後《離婚協議》這樣寫!(2021離婚協議範本)
    這是近期的社會熱點議題。其中,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方面的新規定更是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篇針對婚姻家庭領域內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結婚、離婚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這些新規定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1、協議離婚設置三十天冷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