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2020年11月25日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2020-12-01 中國臺灣網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答記者提問。(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25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25日)上午10時在國臺辦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本次新聞發布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鳳蓮主持。以下為發布會全文實錄:

  朱鳳蓮: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發布會。下面開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到11月23日,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832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請發言人介紹臺商臺企參與大陸脫貧攻堅的情況。

  朱鳳蓮:11月23號,貴州宣布全省貧困縣摘帽,這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832個貧困縣已經全部「清零」。這個成果舉世矚目。在這個過程中,廣大臺胞臺商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積極回饋社會,以直接投資、技術引進、助力就業等形式參與了各地扶貧攻堅工作,為群眾增收、民生改善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看到,他們在廣西山區修建了500座「同心水櫃」,解決當地貧困群眾飲水難題;在遼寧彰武建立了上千畝西蘭花種植基地,產品遠銷東南亞;他們甚至在甘肅古浪沙漠地區引種火龍果,帶領當地群眾一起致富……這樣的例子很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832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中,位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甘肅省廣河縣今年2月實現脫貧摘帽,全國臺企聯、各地臺協和廣大臺商臺企積極參與其中。在產業、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實施了160多個扶貧項目,投入和捐贈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有42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基礎設施或修繕或新建,極大改善、提升了當地的教學條件;有10多家臺企和廣河縣籤訂了長期用工協議,組織輸轉勞動力8000餘人,創收近1.5億元,為廣河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作出積極貢獻。

  在我們的接觸當中,有臺商朋友說,「我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從臺灣鄉下過來,到了這邊就是一家人,不能光我一個人賺錢,要和大家一起、和當地鄉親們一起致富。」也有臺商朋友說,「兩岸一家親,兩岸關係好,兩岸人民才會好,臺商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當然要挺身而出,回饋社會。」

  在這些臺商朋友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大陸人和臺灣人是一家人,一起商量一起打拼(閩南語)。他們和鄉親們一起為美好生活打拼,充分體現了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情懷和擔當。我們為他們點讚,也期待更多的臺商朋友能夠參與進來。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島內業界及輿論普遍擔心,臺灣傳統產業將會陷入嚴重危機,並陷入對外經貿孤立的狀態,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一個現代、自由、高質量、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它的籤署標誌著當前世界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意味著成員之間在貿易、投資等方面都將實現高水平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必將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復甦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我們注意到,當前島內各界對於臺灣經濟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傳統產業可能因此遭受的衝擊感到擔憂。我們再次重申,歡迎臺灣同胞、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創業,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共享大陸發展的戰略機遇。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很多臺企表示希望多了解一下在大陸上市的政策規定以及相關的實際問題,據我們了解,臺資企業大陸上市政策說明會日前在武漢舉行,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情況。謝謝。

  朱鳳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支持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11月13日,國臺辦、證監會共同主辦臺資企業大陸上市政策說明會,這是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的切實舉措。證監會有關部門以及上交所、深交所相關負責人為在大陸各省市的100多位臺資上市企業和擬上市企業的代表作了政策解讀,並進行了交流互動。

  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可以募集到企業發展所需資金,也可以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更好地融入到大陸的經濟發展進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選擇在大陸上市。

  我們要強調的是,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他們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一樣的同等待遇。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採取有效措施為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營造更有利環境,支持臺資企業利用大陸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更好地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近期輿論高度關注大陸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這個議題。請問國臺辦對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目前有哪些規劃?在實施步驟等方面目前有哪些考慮?

  朱鳳蓮: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公然挑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絕不能容忍。我們將持續採取精準打擊措施,依法嚴懲「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那些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的「臺獨」頑固分子,包括在島內外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活動的首要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都必將依法受到人民的審判和歷史的懲罰。

  新華社記者:臺有關部門否決了中天新聞臺的牌照「換照」案,引發了島內各界強烈批評和質疑,請問對此有何評論?另外,臺灣陸委會近日也宣稱,禁止大陸駐臺媒體在臺租借使用攝影棚錄製製作談話性節目,違者將進行懲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注意到臺灣有關部門審查中天新聞臺「換照」案已經引起臺灣社會各界普遍質疑和強烈批評。正如臺灣輿論指出的那樣,民進黨當局此舉是用政治手段來打壓異己,相關部門完全是按照劇本演出,完成所謂的「政治任務」。

  第二個問題,兩岸媒體是增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的橋梁和紐帶,在當前新冠疫情影響下,更需要發揮媒體溝通兩岸的作用。我們一貫是支持兩岸媒體新聞交流與合作,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求,切實保障臺灣媒體、記者在大陸採訪的權益,提供相應服務和保障。民進黨當局找藉口,搞「雙標」,不斷阻撓限制大陸媒體記者在臺駐點輪換,多數大陸在臺駐點記者現在已經連續工作將近一年時間,對相關媒體記者本人以及他們的家庭造成嚴重困擾。這種做法極不負責任,也極不人道。現在民進黨當局還威脅要處理大陸駐點媒體,我們對此強烈譴責。

  民進黨當局應當停止無理刁難大陸在臺駐點媒體和記者,儘早恢復大陸在臺駐點記者的正常輪換,保障他們的正當權益。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據中評社報導,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22日率團抵達臺北,預計將在臺灣停留三天。據了解,此行在於加強美臺的情報交流與布局。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堅決反對臺美之間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

  中國臺灣網記者:近日臺灣又有人鼓吹制定所謂「代理人法」,修改所謂「反滲透法」,並加重罰責,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一小撮「臺獨」分子不甘寂寞和失敗,頻頻利用所謂「修法立法」等手段恐嚇參與兩岸交流的臺灣民眾和團體,企圖進一步限縮打壓兩岸正常的往來活動,損害兩岸民眾利益福祉,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其險惡用心不可能得逞。兩岸民眾要交流、要合作、要發展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我們正告這些「臺獨」分子,多行不義必自斃,最終難逃正義的審判。

  中新社記者:據悉,施正屏間諜案已經作出判決,請發言人予以說明。謝謝。

  朱鳳蓮:據了解,11月24日安徽省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施正屏間諜案作出一審宣判,認定施正屏犯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二萬元。人民法院嚴格依法審理案件,充分保障了施正屏的各項訴訟權利。

  總臺央廣記者:22日臺灣舉行「秋鬥」遊行,多個島內民間團體痛批民進黨當局罔顧人民,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注意到了有關情況。民進黨當局出於一黨之私,完全置臺灣人民利益福祉於不顧,已經引起公憤。公道自在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深圳衛視記者:臺灣與美國日前舉行了所謂「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雙方籤署了所謂「經濟合作備忘錄」,確立以後每年都會進行「經濟對話」,請問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朱鳳蓮:我們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以經貿為由發展官方往來。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民進黨當局以「經濟對話」為由倚美謀「獨」,不會得逞。

  香港中評社記者:臺灣地區被RCEP排除在外,島內有學者建議深化ECFA才是關鍵,希望進一步達成ECFA相關貨貿、服貿協定,關於ECFA未來談判的前景和信心,新聞發言人有何建議?

  朱鳳蓮:十年前,兩岸是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兩岸企業和民眾帶來巨大利益。民進黨為謀求政治私利,以種種手段幹擾限制兩岸經貿交流合作,號稱要與大陸經濟「脫鉤」。他們蓄意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結果就是導致臺胞臺企直接喪失了本應享有的發展先機,嚴重損害臺胞臺企的發展利益。

  我們再次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也是兩岸協議籤署和執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如果民進黨當局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

  人民政協報記者:我們注意到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日前發布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0月,核准赴大陸投資較上年減少了31%,但是投資金額達到4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9%。還有一組數字是今年1至10月,臺灣投資大陸的金額達到了47.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請問發言人如何看待這兩組數字?

  朱鳳蓮:今年以來,兩岸經貿合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逆勢增長,說明兩岸經貿合作是符合兩岸同胞利益要求,給廣大臺胞帶來巨大實惠。這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

  央視海峽兩岸記者:有輿論擔憂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會影響臺灣民眾到大陸來交流的安全感,進一步限縮兩岸交流交往,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針對的是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只有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同胞利益福祉才能得到維護和增進。

  說到兩岸交流,我們始終敞開兩岸交流合作的大門,一如既往歡迎廣大臺灣同胞以各種形式參與兩岸交流合作,共享大陸發展機遇。各地各部門不僅會切實保障廣大臺灣同胞的合法權益,還將持續出臺有利於臺灣民眾來大陸交流、工作、學習的政策措施,促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與感情交融。

  新華社記者:第二次提問,臺灣各界對於臺灣未能加入RCEP表示了擔憂和憂慮,但是民進黨當局卻宣稱臺灣未能加入RCEP的原因是因為大陸設下了要求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障礙。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前提,只有回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道路上來,兩岸才能共享發展和繁榮,臺灣才能在國際上共享偉大祖國的尊嚴和榮耀。

  關於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以往在兩岸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兩岸雙方曾就此展開過接觸,臺灣方面是有過機遇的。但是,大家看到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一手破壞了這樣的局面。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得到維護,兩岸政治互信不復存在,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損害臺灣經濟的惡果就會一步一步顯現。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臺灣空軍一架F-16戰機11月17號起飛後失聯,正當臺灣全力搜救的時候,大陸網際網路上出現一則謠言,稱失聯飛行員向大陸方面投誠,已經在廈門機場降落,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朱鳳蓮:我想說明兩點,第一,大陸的網際網路是開放的,也是依法管理的。第二,民進黨當局和島內個別勢力趁機煽風點火,惡意炒作,企圖轉移焦點,藉機挑動兩岸敵意和對抗,實屬別有用心。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請問「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什麼時候會公布?目前有媒體點名蘇貞昌在清單上,蘇稱,他的聲望會越打越高,而有些人不在名單之內反而生氣。請問大陸提這個清單的用意是什麼?是否想到會造成其他的後果?謝謝。

  朱鳳蓮: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長期以來挑動兩岸對立,破壞兩岸關係,危害臺海和平,大家是看得很清楚的。這筆帳是一定會清算的。

  臺灣東森新聞雲記者:根據今天的消息,美國環保署長本來原定12月訪臺,但是因受國內壓力,且包機費用太高,目前暫定延期。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什麼看法?

  朱鳳蓮: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同中國臺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我們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不要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日本廣播協會記者:日前,臺灣「自造潛艇」正式開工,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民進黨當局妄圖搞武力對抗,以武謀「獨」註定是要失敗的,越是搞事情,越是離自我滅亡不遠。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如果明年春節後,真的發生大陸在臺駐點媒體記者過完年返臺無法入境的情況,導致他們無法返回工作崗位,請問國臺辦會不會考慮對大陸駐點臺灣媒體也作出同樣的反制措施?謝謝。

  朱鳳蓮:兩岸媒體是增進兩岸同胞了解的橋梁和紐帶,在當前兩岸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更需要發揮媒體溝通兩岸的作用。我們不會做「拆橋」「毀路」的事。

  彭博新聞社:大陸研究制定的「臺獨」頑固分子清單,針對的是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請問極少數有沒有具體數字?有哪些人?在臺灣地區以外的「臺獨」分子是否會被列入清單?謝謝。

  朱鳳蓮:那些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的「臺獨」頑固分子,包括在島內外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行動的首要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都會依法受到制裁。

  臺灣聯合報記者:施正屏被判刑四年,請問他是否表示上訴或服從判決?另外,能否介紹當時被央視曝光的其他間諜案涉案人員目前的情況?謝謝。

  朱鳳蓮:我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給大家通報。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大陸一旦公布「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如果臺灣方面也開始公布所謂支持大陸的人員清單。雙方「互設清單」會不會更加影響兩岸民間交流?謝謝。

  朱鳳蓮:對於民間交流的擔心,我剛剛已經跟大家解釋過了。堅決打擊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制止「臺獨」分裂行徑,是維護臺海和平,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應有之義和必要條件。我們說,正義的審判從來不會缺席,就是這個意思。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美國大選之後,臺海之間的形勢有一些微妙變化。比如,美國印太司令部情報業務指揮官低調訪臺,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剛取消訪臺。是不是可以認為,中美關係以及臺海形勢得到緩解。發言人對此有有何評論?謝謝。

  朱鳳蓮: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我們要求美國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重妥善處理臺灣問題,這個態度是一貫的。奉勸民進黨當局停止挾洋自重,充當外部反華勢力的「棋子」,只會給臺灣民眾帶來災難。

  臺灣聯合報記者:上周有一艘大陸漁船在澎湖海域救起臺灣4名海洋調查人員,發言人可不可以介紹一下具體過程和細節?臺灣相關部門說,因為這4名調查人員上過大陸漁船,他們回臺後必須進行14天隔離。發言人對此有什麼看法?

  朱鳳蓮:我是從媒體上看到了有關報導,我為這些施救者點讚。至於你提到事件的細節,我這邊不掌握。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2020年11月26日新聞發布會
    邀請函各有關新聞單位:省政府新聞辦定於 2020年11月26日(星期四)下午3:00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政府辦公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
  • 2020年11月26日時事新聞摘抄:近期時政熱點新聞匯總、時事新聞
    在此,山東社區公益崗考試網給大家整理了2020年11月26日時事新聞摘抄:近期時政熱點新聞匯總、時事新聞,希望大家認真備考。每人每科加收不得超過50元,2020年12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5、11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海爾智家等山東20家企業上榜。6、11月25日,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頒獎典禮在山東煙臺召開。7、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印發山東省省級旅遊度假區管理辦法的通知》。
  • 時政熱點:2020年11月26日時事政治、熱點新聞簡短匯總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會每日給大家搜集整理國際國內時政新聞熱點和山東省內時政新聞以及歷史上的今天,供大家閱讀整理。下面我們看下11月26日時政熱點: 11月26日,星期四,農曆十月十二國內新聞1、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25日在京召開。
  • 早間播報【2020年11月25日】
    早間播報【2020年11月25日】 2020-11-25 0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11月26日時事新聞播報
    時事政治網今日為你提供:2020年11月26日時事新聞播報。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筆試考試會涉及到時事政治,中公教育每日為大家整理當天時事新聞,請大家收藏關注。國內要聞習近平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強調,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
  • 文字實錄|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北極星固廢網訊:11月30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將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介紹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2020年01月15日 10: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5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視頻丨《延安新聞》2020年11月24日
    視頻丨《延安新聞》2020年11月24日 時間:2020-11-25 19 視頻丨《延安新聞》2020年11月24日
  • 2020年11月25日時事新聞播報
    時事政治網今日為你提供:2020年11月25日時事新聞播報。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筆試考試會涉及到時事政治,中公教育每日為大家整理當天時事新聞,請大家收藏關注。國內要聞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2020年11月25日央視新聞聯播精選內容一覽
    中商情報網訊:11月25日《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有:1、習近平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強調 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 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2、李克強同主要國際經濟機構負責人舉行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3、韓正與俄羅斯副總理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4、今年摘帽貧困縣抽查開始啟動。
  • 《新樂新聞》11月25日
    《新樂新聞》11月25日 2020-11-26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字實錄|生態環境部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9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將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總結回顧2020年重要生態環境工作進展,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考慮,並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2020年12月新聞發布會實錄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2日    發布地點:市政府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蕪湖市應急管理局主持人:市應急管理局政策法規科副科長孫健文   發布人: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宋玉輝
  • 時政熱點:2020年11月25日時事政治、熱點新聞簡短匯總
    下面我們看下11月25日時政熱點: 11月25日,星期三,農曆十月十一國內新聞1、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3、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4、24日凌晨,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拱承斜拉橋——常益長高鐵沅江特大橋拱承斜拉橋拱塔順利合龍。5、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前10月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超3300億元。
  • 陸委會稱地理上臺灣不是大陸一部分 國臺辦:該補補課
    陸委會稱地理上臺灣不是大陸一部分 國臺辦:該補補課 2017年05月25日 11:23:29  來源:中國臺灣網
  • 2020年11月19日時事新聞播報
    時事政治網今日為你提供:2020年11月19日時事新聞播報。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筆試考試會涉及到時事政治,中公教育每日為大家整理當天時事新聞,請大家收藏關注。國臺辦發言人18日應詢表示,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公然挑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絕不能容忍,對他們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依法予以打擊,目的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廣大臺灣同胞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印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規定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 全文實錄 | 瀋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
    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日,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瀋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單偉民出席發布會,介紹我市今年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和12月份工作安排,並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市委宣傳部外宣新聞處處長楊鑫雨主持發布會。
  • 大陸漁船救起臺灣4名海洋調查人員 國臺辦:點讚
    海外網11月25日電 11月25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問,上周有一艘大陸漁船在澎湖海域救起臺灣4名海洋調查人員,發言人可不可以介紹一下具體過程和細節?臺灣相關部門說,因為這4名調查人員上過大陸漁船,他們回臺後必須進行14天隔離。發言人對此有什麼看法?朱鳳蓮回答,我是從媒體上看到了有關報導。我覺得要為這些施救者點讚。至於你提到事件的細節,我這邊不掌握。
  • 【庫倫新聞】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2020/11/25農曆十月十一星期三普查標準時點是11月1日零時。10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間,普查員將佩戴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普查機構統一頒發的證件入戶開展工作。為節省登記時間,請您提前了解家(住所)中每一位成員的公民身份號碼、受教育程度、外出成員的現住地址等基本信息,並在家中留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向普查員申報,以保證普查登記的準確性。
  • 全文實錄 | 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