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2020-11-30 中國臺灣網

國臺辦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基本情況及2020年預期

2020年01月15日 10: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5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中國臺灣網記者:請發言人簡要介紹2019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基本情況,對2020年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有何預期?

  馬曉光:2019年,在大陸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背景下,各地區各部門著力落實落細「31條措施」,國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進一步出臺「26條措施」,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去年,兩岸貿易額再度突破2000億美元。據海關總署統計,1至11月,兩岸貿易額為2070.6億美元。臺商來大陸投資持續增長。據商務部統計,1至11月,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4765個,同比增長7.9%;實際使用臺資金額15.2億美元,同比增長26.8%;投資領域從製造業進一步向服務業延伸。此外,廣西、四川、湖北等地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為臺商臺企到中西部發展提供新的平臺。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我們積極組織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取得新進展。

  新的一年,我們將持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中國臺灣網 劉洪羊)

[責任編輯:劉洪羊]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兩岸智庫學術論壇是兩岸智庫交流的重要的平臺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介紹道,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21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舉行。
  • 國臺辦2020年11月25日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到11月23日,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832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請發言人介紹臺商臺企參與大陸脫貧攻堅的情況。  朱鳳蓮:11月23號,貴州宣布全省貧困縣摘帽,這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832個貧困縣已經全部「清零」。這個成果舉世矚目。
  • 國臺辦澄清服貿協議及封殺五月天等熱點 兩岸服貿協議無投資移民內容
    我也注意到兩岸大多數輿論,包括一些國際輿論,都認為這需要從臺灣內部找原因。」在回答服貿協議如在臺不獲通過會給兩岸經貿帶來什麼影響的問題時,他說,20多年來兩岸經濟合作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不同程度地為兩岸經濟發展和民眾福祉作出了貢獻。「和則兩利,分則兩害」,兩岸同胞都不願意看到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被幹擾。
  • 國臺辦: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與大陸經濟增長率先由負轉正密不可分
    1月13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發布會上介紹有關情況。當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
  • 四川綿陽梓潼文昌祖庭獲批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圖為四川綿陽梓潼文昌祖庭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1月13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新批准設立的四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情況,分別為四川綿陽梓潼文昌祖庭、福建龍巖長汀汀州客家首府、泉州安溪清水巖和江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
  • 國臺辦2020「年終總結」來了!
    兩岸關係發展「要準備走曲折的路」,更要及時復盤,克難前行。臨近歲尾,又到了「年終總結季」。在12月30日的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朱鳳蓮對2020年兩岸關係發展情況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2020年,那就是「不平凡」。這其中既有前所未見的「不平凡」挑戰,更有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同創造的「不平凡」成果。2020年的兩岸關係面臨至少三項重大挑戰。
  • 國臺辦:"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網6月29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9日上午在國臺辦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回答現場記者提問。安峰山表示,「九二共識」是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就如何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當時雙方均表明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其基本事實和全部過程是十分清楚,不容置疑的。
  • 國臺辦:民進黨執迷不悟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石龍洪、劉歡、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應詢指出,民進黨為謀求政治私利,幹擾限制兩岸經貿交流合作,號稱要與大陸經濟「脫鉤」。他們蓄意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導致臺胞臺企直接喪失本應享有的發展先機,嚴重損害臺胞臺企發展利益。
  • 國臺辦:「九二共識」基本事實和全部過程不容置疑
    國臺辦:「九二共識」基本事實和全部過程不容置疑 2016年06月29日 10:2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蔡英文稱兩岸效仿朝韓溝通 國臺辦:臺灣問題純屬中國的內政
    【環球網綜合報導】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請問發言人關於泉州軍演、軍機繞臺和多米尼加與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的事情,大陸是不是針對賴清德的務實「臺獨」說而採取的行動,而不是針對蔡英文所說「賴清德是要強調務實的那一面,並不是心存惡意或其他想法,他就是一個蠻誠實的人。」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一、兩岸經貿合作的局限自2008年以來,兩岸在堅持並承認「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前提下,開展了一系列經濟、人文交流活動,兩岸經貿合作邁入高速發展時期,兩岸經濟領域交流取得了重大突破,開啟了兩岸交流的新篇章。
  • 關於廈門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
    二、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任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市轉型攻堅、提速發展的關鍵之年。啟動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立法研究,辦好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等活動。深化友城合作、僑胞往來,拓展教育、旅遊交流合作,推動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二期建設。  2.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貫徹落實國家26條措施,全面提升臺胞臺企同等待遇。進一步放寬臺企市場準入,深化臺灣人才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職稱)認定,為臺胞提供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
  • 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是因為「脫中」?我們拿數字說話
    圖片來源:網絡日前,韓國《朝鮮日報》發表了一篇報導說,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全球兩千萬人口以上經濟體的第1名,並稱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臺灣與大陸「對抗」,關鍵在於臺灣「脫離」中國(大陸)」。根據臺當局「財政主管部門」自己的統計,中國大陸(含香港)去年1月至11月仍是臺灣出口第一大市場,佔臺灣總出口額43.8%,為近20年最高,貿易順差近800億美元,若以新臺幣換算超過2萬億元,佔GDP超過1成,由此來看,中國大陸仍是臺灣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事實勝於雄辯。過去一年,大陸佔臺灣佔出口額四成多的比重,這能夠叫「脫離」大陸嗎?
  • 國臺辦: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定論
    2020年12月25日,據中國臺灣網報導,臺灣戰略學會日前公布了一份民調,這份民調顯示,有高達90.4%的臺灣民眾認為,「和平相處」才是最適合描述兩岸關係願景的關鍵字,而主張兩岸「停止交流」與「對抗衝突」的臺灣民眾則分別佔4.4%和2.6%。
  • 交流兩岸名詞術語 促進科學文化繁榮
    海峽兩岸有著血脈同根的傳統文化,兩岸科技界共同繼承和弘揚傳世至今的科技、文化遺產,對於加強兩岸精神紐帶,增進文化認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二是消除兩岸交流屏障。在過去幾十年隔絕的情況下,兩岸對科技發展產生的新概念、新技術,分別按照各自的理解和方式定名,造成了許多名詞術語上的不一致,帶來許多交流上的困難。為增進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破除交流上的障礙是必由之路,科技界尤為如此。
  • 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 朱衛東談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不確定性與確定性的博弈
    年兩岸關係走勢將是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博弈,偶然性與必然性的奇特組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資深臺灣問題專家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具體分析,新的一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出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其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而影響未來四至八年兩岸關係的進程。
  • 「反中」促進經濟?「臺獨」分子不清醒
    導讀:據了解,在2020年11月,臺灣「行政機構」將臺灣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提高為2.54%,這意味著去年臺灣經濟發展狀況已經超乎預期 日前,有家韓國媒體在報導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時妄稱,臺灣之所以能夠成為2,000萬人口以上經濟體的第一名,原因是與中國大陸保持「割裂」關係。
  • 蔡英文連任,「武統臺灣」聲音高漲,國臺辦霸氣回應:民進黨逼的
    國臺辦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回答記者提問。馬曉光在答問環節表示,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此外,針對蔡英文勝選之後,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聲音迅速升高的情況,馬曉光表示,這是被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倒行逆施逼出來的,他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要把臺灣和兩岸關係帶向何方。
  • 新年第一天,蔡英文盼兩岸對話?國臺辦第一時間撕下「臺獨」畫皮
    2021年第一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照例發表元旦講話,其中受到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除了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外,就是兩岸關係。據《海峽導報》報導,在談及兩岸關係時,蔡英文依舊老調重彈地宣稱「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只要大陸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