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浪漫與文藝總是令人無限嚮往,但物價和籤證總讓人少了點說走就走的勇氣,玩心不死的我最近就瞄上了冷門的歐洲小國--波蘭。
波蘭雖然很低調,但它的美絲毫不輸歐洲一線城市。這個一直被忽略的中歐古國,也有厚重的歷史與文化,五彩繽紛的建築,迷人而充滿活力的小鎮以及浪漫古典的歐式風情......
然而,這裡的物價可一點不像歐洲。一杯啤酒1歐元;一個漢堡2歐元;人民幣四五百就能住上星級酒店;一個城市景點玩遍,門票加起來可能都還沒九寨溝的門票貴......物價基本與國內持平甚至更低,性價比完勝!
再告訴你們幾個冷門知識,著名物理學家居裡夫人、音樂教父蕭邦、現代天文學創始人哥白尼以及10月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都誕生在這個文藝小國裡。這裡的人對音樂的熱愛,可一點不輸維也納。
除了上述優點外,波蘭還有一個超級附加分。這裡美女如雲,盛產超模,一出門就可能會被滿街的大長腿和迷人電眼傾倒。
波蘭全年天氣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11月的秋葉更是美得不像話。比起其他國家,這裡的治安還會給你滿滿的安全感。這樣的波蘭,你心動了嗎?
自帶中世紀風情的波蘭,南有典雅古城克拉科夫;東有華麗小鎮盧布林;西有滄桑舊府波茲南;北有熱情海港索波特;居中的首都華沙更是不能錯過。這個充滿韻味的中歐古國,只要求你放滿腳步,其它,隨性~
華沙:蕭邦的故鄉
很多人將華沙譽為北部的巴黎。這個浴火重生的古城,處處都是名勝古蹟,既保持著傳統東歐文化底蘊,又不乏明快現代的都會風情,自有一股獨特的溫文爾雅之氣。造訪涅槃重生的華沙老城
老城是華沙的精華與縮影。它是二戰後波蘭人民捐錢捐物,按照14-18世紀的樣貌恢復重建的「新」古城。一磚一瓦都保留著戰前的的模樣,厚重的歷史感和濃濃的中世紀韻味很是迷人。
五顏六色的房屋建築,歡快演奏的街頭藝人,各色各樣的店鋪......老城帶著一種親切的人情味,歡聲笑語,熱鬧而溫暖,散發著一種新生的力量。沿途還有居裡夫人博物館、城堡廣場、美人魚雕像等景點,可以逛個一天。在蕭邦公園聽一場露天音樂會
瓦津基皇家公園在波蘭久負盛名,將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建築與英國園林風格相融合,美而不凡。園內宮殿、樓閣、池沼、草地錯落相間,很值得慢慢逛,細細賞。
這裡有個巨大的蕭邦雕像,很多國人也會將這裡稱為「蕭邦公園」。每年五月至九月底,蕭邦紀念碑下都會舉行傳統的鋼琴演奏會,連當地人都恨不得每天都來打卡,仿佛音樂就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如果你錯過了這裡的音樂會,可千萬別錯過這裡的秋天。每年11月開始,這裡的楓葉就會紅遍,整個公園就如一個童話世界一般夢幻,走進便不想再出來。
打卡網紅大學
華沙大學現在已經成為了新晉網紅打卡地。這裡不僅誕生了音樂詩人蕭邦、以色列國父古裡安、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等名人,校園更是美出一種新境界,很值得特地來此一遊~
校園圖書館的屋頂花園是個拍照聖地。2000平米的空中花園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玻璃小房子在花叢中非常夢幻。這裡還可以眺望大教堂和維斯瓦河,觀看日落,景觀非常好。
克拉科夫:中世紀歐洲首都的範例
克拉科夫是一座能讓波蘭人民驕傲的城市,曾經是波蘭首都,是中世紀輝煌的經濟、學術、文化和政治中心。這裡的老城完整保存了舊城風華,有著不輸布拉格的浪漫與溫馨,是個風情萬種的城市。在大集市廣場坐馬車巡遊
克拉科夫的中央廣場是這裡的心臟。當地人會在這裡散步、喝咖啡,這裡溫馨而有活力,可以感受地道的波蘭風情。你可以坐上一輛馬車,慢悠悠地將整個廣場逛遍,融進這兒自在無束的節奏裡。
廣場上磚紅色的聖母瑪利亞教堂是克拉科夫的標誌。有時間的話一定要等到日落時分,漫天都沁滿一種暖紅色,將整個廣場籠罩,美到犯規。
著名的白色紡織會館也在此處,現在已經改成了商場和博物館,各種手工藝品商店和文藝的咖啡小館引來無數遊客駐足,聊天發呆好不愜意。在這裡,仿佛趕時間就是犯法的!
聆聽瓦維爾山的傳說
瓦維爾山是維斯瓦河左岸的一座石灰巖小山,海拔只有228米,與老城相互依偎著。
坐落在山上的哥德式建築--瓦維爾城堡曾是波蘭王室的居所,使得瓦維爾山成為中世紀波蘭的象徵。這裡分為皇室、陵墓、軍庫等多個部分,有很多細節都見證了波蘭的歷史進程,可以細細觀賞。
下山路線十分有趣,被叫做穿越龍穴。據說幾百年前這裡盤踞著瓦維爾龍,遊客走出洞穴時,它就會噴出一團熱氣向遊客告別,也是個特別的體驗了。
離開龍穴沿著河岸會來到卡齊米日區,這裡有復古文藝的小巷、庭院、酒吧或舊書店。每個店鋪門面都能拍下來當壁紙,悠哉漫步總能遇見意外的驚喜,文藝青年必去!
佛羅茨瓦夫:古樸浪漫的波蘭威尼斯
佛羅茨瓦夫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莊嚴地坐落在奧德河岸邊,被稱為「波蘭威尼斯」。這裡有130座橋,連接著12個小島,到處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粉色房子,連路邊的煤氣燈至今仍需人工點亮,莫名有些可愛~
尋找小矮人
這個城市的神奇之處在於奇妙的小矮人遍布了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每個身高不足一尺,有著屬於自己的小矮人社會。細心的話,能發現包括商人、銀行家、街頭藝人、郵遞員各種身份,實在太令人好奇。
這個城市還建立了一個官方網站,記錄了每一個小矮人的名字、背景和故事。每年九月還會有「小矮人大閱兵」。到了冬天,當地居民還會給他們穿戴上圍巾手套,萌翻全場~
登上座堂島俯瞰河景
座堂島是佛羅茨瓦夫古老的街區之一,也叫大教堂島,主教座堂就建於此地。穿過Tumski橋,就能參觀整個島。可以試著攀登至教堂頂部,俯瞰城市以及河景,美不勝收。
夜晚的座堂島非常漂亮,有時間的話可以來此欣賞一下夜景。教堂,流水,精美的橋在夜晚的燈光下璀璨而曖昧,倍有感覺。索波特:浪漫的海濱小鎮
索波特是一個明媚的海濱小鎮。即便入了秋,吊帶和短褲在這裡也不鮮見,大概是因為海濱總是不缺陽光吧。這裡是一個健身和度假勝地,著名的索波特國家歌唱節也令其備受矚目。這裡也有跳舞的房子
索波特有間奇特的房子,歪七扭八的模樣宛如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童話屋子。大家還給它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叫「哈哈屋」。
據說設計師是因為喜歡當地的插畫家Jane Marcin Szancer的作品,才將插畫元素運用到房子的設計中。
去歐洲最長的木製碼頭看日落吧
索波特碼頭不僅是波蘭還是歐洲最長的木製碼頭。從岸邊綿延入海,總長650米。與相愛之人攜手在落日餘暉中一直向前走去,不要太浪漫!
作為一個遊樂碼頭,這裡分為木製步行渡頭和溫泉廣場兩部分。各種文化活動都會在這附近舉辦,廣闊的大海和怡人的海灘以及可愛的大白鵝都令人對此著迷。
琥珀小鎮一日遊
離索波特僅20分鐘車程的格但斯克有著明快亮麗的色彩,空氣中也洋溢著海邊獨特的悠閒氣息。這裡曾經長期被德國控制,所以房子的風格有點像德國但又帶著點荷蘭的影子。
這裡雖小,卻幾乎可以用華麗來形容。一排排豔麗的彩色建築整齊劃一,與運河之景合併成一幅油畫,吸引著人的視線。
港口每周都有大型郵輪停靠,老城也總是很喧鬧。格但斯克還有一個受人矚目的原因就是這裡盛產琥珀,產自波羅的海。著名的琥珀一條街總是擠滿淘寶的人。近百家攤位出售著產自波蘭的琥珀和蜜蠟,很值得留作紀念。
扎科帕內:滑雪者的天堂
扎科帕內是波蘭冬日的滑雪勝地,有著「冬都」的稱號,現在去正當時。火箭少女的綜藝《橫衝直撞20歲》就是在這裡取的景,它的美一點輸瑞士!遇見一場冰雪奇緣
扎科帕內的雪季很漫長,城內修建了很多個滑雪場,五十多個滑道以及各種出色的滑雪設施。初中高級各種雪道完備,就算新手也可以大膽嘗試。關鍵是,這裡的價格只有瑞士阿爾卑斯的一半,可以說是相當誘人了。
除了滑雪,這裡還有很多露天溫泉。你可以體驗在大雪紛飛中泡溫泉的奇妙感覺,一定很難忘~
去山中探險吧
除了滑雪,這裡還很適合探險。在扎科帕內每天有開往morski oko的班車,入口處可以選擇坐馬車,然後到達這個巨大的山中湖,親見時相當震撼。冬季結冰時還可以在湖面上走。
喜歡登山的還可以直接在此徒步tatra山脈。這裡人少景美,而且橫亙在波蘭和斯洛文伐克之間。你可能走著走著,另一隻腳就踏進了另一個國家的土地上,十分奇妙。
波蘭的餃子名為pierogi,有一種歡宴的意思。個頭比我們的大很大,裡面填滿了肉末、剁碎的酸菜、蘑菇、幹奶酪或水果等餡料,口感很獨特。但人家不蘸醋......
波蘭的民族菜叫「必高思」,又被稱為獵人燉肉,是用多種蘑菇、肉類和酸菜混合在一起燉煮而成的。一般節禮日波蘭人民都會吃這道菜,可見其多有代表性。
這個長得很像披薩的食物叫做Zapiekanka。這是在上世紀物資匱乏年代下的產物,本著有啥吃啥的原則烹飪。現在物資一充足,Zapiekanka就被整得講究而豐盛,雞肉塊、羊奶酪、酸黃瓜、香菇、甚至薯條,變化層出不窮。你會感覺,這不是一個麵包,而是放在麵包上的一盤菜!
波蘭人民很愛喝湯。大麥湯就是他們的心頭好之一,素食為主,料很足。洋蔥的香氣加上大麥仁和土豆的粉糯,基本上讓人無法抗拒,而且我表示聽著就很養生啊......
波蘭香腸真的屬於深藏不露型。用新鮮香料調味後,煙燻到恰當顏色、味道和香味,煮湯、焗烤、砂鍋或是直接做冷盤都令人驚豔,請不要錯過。
不得不說波蘭人民的口味跟我們也太像了。對酸菜愛得深沉不說,對於炸豬排的喜愛也是不輸我們上海。不過它們的炸豬排簡單粗暴,豬肉餡加上調料,裹上麵粉煎炸,香氣四溢,配上酸菜解膩也是絕了~
甜食控們看過來!花樣繁多的pancake內可鹽可甜,果醬、烤雞肉、各種蔬菜甚至水果,奶油都可以搭配,只想說波蘭人民對於吃可太有創意了。景色不輸德瑞意,物價與國內持平,就連美食口味都跟我們差不多。波蘭,我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