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位於中歐,地處東西歐和南北歐之間的咽喉地帶,東與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和俄羅斯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州接壤,西與德國相接,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臨波羅的海。
波蘭人極為聰明,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哥白尼、居裡夫人就誕生在波蘭。早在千年前,波蘭就是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封建王國,面積最大時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如若能統一延續到今天,那麼一定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然而,悲催的是一千多年來波蘭人實在是太能作,致使國家經歷三次亡國,最終淪為現在歐洲的三四流小國。
昔日強國
波蘭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夫舍等部落的聯盟。六世紀至十世紀中葉,就在波蘭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些公國、城邦,到1320年一個叫瓦迪斯瓦夫一世的大公,逐漸統一了這些公國、城邦,結束了波蘭地區近兩個世紀的割據分裂史,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
瓦迪斯瓦夫一世統一波蘭後,就帶領著兒子開始不斷擴張,吞併東歐地區的小國。徵戰到十四世紀中期,波蘭已是擁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的大國強國了。但當時在波蘭西部邊境的條頓騎士團成為波蘭一個強大的對手,他們佔據現在德國東部至奧地利一帶,軍事實力強大。並從1410年開始在波羅的海沿岸擴張,逐漸威脅到波蘭,並阻擋了波蘭稱霸之路。
波蘭王國十分清楚以自己的實力難以對抗條頓騎士團,於是尋找盟友。這樣地處波蘭北面的立陶宛公國成了波蘭的首選,兩國一拍即合併結了親,之後立陶宛的大公繼承波蘭和立陶宛的爵位,波蘭就成歐洲最早的共主聯邦,即波蘭立陶宛聯邦。
有了盟友的波蘭馬上與條頓騎士團宣戰,在坦能堡大打出手,最終波蘭以全殲騎士團近三萬人,大獲全勝。至此,波蘭聲威大震,國力強盛,到十六世紀時波蘭已發展成為東歐的強國,領土面積在歐洲居第三位,這其中包含現在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大片土地。
三次亡國
第一次亡國是因為民主玩過了頭。強大起來的波蘭活躍了兩百多年,就走到了盡頭,第一次滅亡的到來讓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過去。也許有人會問,波蘭那麼強大,怎麼說滅亡就滅亡了呢?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問題出在了國家制度上。
波蘭與立陶宛合併後,新成立的波蘭王國實際上是一個封建等級君主制國家,國家的核心權力機構掌控在貴族主導的兩院制議會。貴族階級在這個國家有著很高的權利,就連國王也是由原來兩國貴族選舉而產生的。
後來,貴族階級不斷壯大和膨脹,在波蘭王國鼎盛時期,就推行了「貴族民主制」,這項制度最主要的是以貴族中心。它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王位不是由血統繼承,而是通過貴族們的選舉產生。二是自由否決權,只要貴族議會內有一人反對,所決策的事情就不能通過。
這個太過民主的制度,最終給波蘭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正是這項制度,讓波蘭凡事都處在無休止的爭議之中,凡事難以最後作出決定,致使國家政策左右搖擺,威望下降,四面樹敵。平時還好,可是戰時常常因為貴族議會的爭辯而貽誤戰機,打敗仗成了常事。如此波蘭從17世紀中葉開始衰落,在這個過程中,其周邊國家悄然崛起,普魯士、沙俄和奧地利已經不再是當年波蘭的手下敗將,變得強大起來。1772年至1795年,波蘭被這三國分三次瓜分,最終亡國。
第二次亡國是靠拿破崙復國,又因其失敗而滅亡。在波蘭亡國十二年後,恰逢法國新帝拿破崙東徵西戰,1806年,拿破崙的法軍在耶拿戰役中打敗普魯士王國的軍隊,為此普魯士被迫割讓16萬平方公裡土地,這當中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這讓當地的波蘭人像看到了救世主一般,紛紛投到拿破崙的麾下,支持拿破崙成就霸業。
1809年在波蘭中部拿破崙建立了華沙公國,波蘭就此第一次成功復國。出於報答,波蘭人對拿破崙忠心耿耿。在拿破崙徵俄戰役中,波蘭借道給法軍,提供軍需物資,保障法軍在波蘭休整,與法軍並肩作戰,一直打到莫斯科。
波蘭對拿破崙一直忠心不二,在拿破崙戰爭走下坡路的後期,波蘭還一直盡力在東歐拖住普魯士與沙俄。然而這份忠心還是在拿破崙滑鐵盧一戰中灰飛煙滅。
當然,波蘭人的華沙公國也在1814年9月18日至1815年6月9日歐洲國家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會議,決定恢復拿破崙戰爭時期被推翻的各國舊王朝及歐洲封建秩序中,再次被俄普奧三國所瓜分。
第三次亡國是生也德國死也德國。波蘭亡國百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又給了波蘭一次復國的機會。
1916年,德國要承受兩線作戰壓力,為減輕壓力,擴充軍隊,德國向波蘭人承諾在戰後幫助復國,這對于波蘭人吸引力太大了,所以大量波蘭人踴躍到德軍服役。德國人兌現諾言,波蘭人於1918年成功復國。
然而,20多年後波蘭又再一次滅亡,而滅它的正是成就它的德國。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迅速侵佔波蘭大部領土。1940年9月17日,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命令60萬蘇聯紅軍攻佔波蘭東部,就是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至此,波蘭第三次滅亡。直到1989年,波蘭才徹底穩定下來,直至今日。
惡果輪迴
人們頭腦中一定會畫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什麼波蘭這麼慘總是遭到別國欺負呢?縱觀波蘭三次滅亡史,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波蘭的遭遇繞不開它的兩個近鄰——俄羅斯和德國。
前文說到,波蘭在走向強盛之初遇到了一個強敵——條頓騎士團,在與立陶宛結盟打敗騎士團後,不僅讓其賠償巨款,還把普魯士一分為二,西普魯士併入波蘭王國,東普魯士仍由騎士團統治,並稱臣于波蘭國王,成為波蘭的附庸國。後來騎士團經過世俗化變革成為普魯士公國,這就是後來的德國。
而俄羅斯與波蘭本就同根同源,同為斯拉夫人。但同胞兄弟的兩國在走向強大選擇對外擴張之時,卻不約而同都把對方作為了自己擴張的方向。最有影響的是在1610年至1612年兩年間的利沃尼亞戰爭,波蘭軍隊佔領了俄國首都莫斯科,從此兩國的梁子就算結下了。所以,在波蘭內亂發生之時,曾受到其傷害的德國與俄羅斯就聯合起來往死裡整波蘭!
還一個問題也許有人不明白,那就是德國既然幫助波蘭第三次復國,為什麼後來德國又把波蘭給滅了,而蘇聯怎麼也參與其中了呢?
蘇聯參與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在1918年,波蘭已經消失了一百多年,藉助德國復國後那也是野心勃勃,對德國與其同盟國給它劃定的臨時波蘇線極不滿意。昔日強盛的榮光讓復國的波蘭有些忘乎所以,急於恢復到1722年的第一次瓜分波蘭之前的波俄邊界。於是波蘭趁新生的蘇維埃俄國立足未穩,攻下白俄羅斯,後來蘇聯紅軍反攻到波蘭首都華沙,但波蘭騎兵立下了汗馬功勞,打敗紅軍,還俘獲八萬紅軍。
因此,波蘭拿到了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蘇聯喪失了大片土地。而波蘭俘獲的八萬紅軍在關押期間死亡近兩萬人,波蘭說是自己國家剛剛復國條件太差造成的,蘇聯對這個解釋自然不會滿意,就是類似這樣的原因,為日後蘇聯與德國瓜分波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德國要滅了這個一手扶起來的波蘭也是有理由的。前文說過,波蘭在1918年復國後,確實有些得意忘形,開始作死,為獲得出海口霸佔了原屬德國的但澤走廊,這樣就把東、西普魯士給分開了。而且還公然支持協約國,緊跟法國對德國實行封鎖和遏制,以得到英法的保護。
到1933年希特勒上臺掌控德國,德國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1938年,吞併奧地利和捷克後,成為歐洲最危險和最強大的國家。但波蘭人依然沒有在乎,還仗著英法的支持不斷挑釁德國,聲稱能在三天內佔領德國,在1939年初竟然屠殺了但澤地區的數萬德裔居民,這讓德國人的怒火衝天。所以,在二戰一開始德國就第一個滅了波蘭。
綜上所述,波蘭可謂悲催可憐至極,但同時也狂妄可恨透頂。所以才有這樣可悲可嘆的過往,實在令人吹噓!如今的波蘭,靠著抱離自己隔山吊遠的美國大腿渡日,以討好、獻媚、整事來博得美國主子的歡心。俗話說不作死就不能死。這話好像就說的是波蘭,因為到如今波蘭也沒有改掉能作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