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波蘭與德國近千年恩怨糾葛的格但斯克最終是怎樣歸屬波蘭的?

2020-11-30 下午歷史茶

格但斯克是波蘭語的叫法,而德國語則稱其為但澤。現在是波蘭濱海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波蘭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市形成龐大的港口三大城市聯合體。如今的格但斯克,以琥珀聞名,也是波蘭著名的旅遊城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格但斯克,卻因為斯拉夫人即波蘭和日耳曼人即德國兩大民族、兩大國家在近千年的反覆爭奪中,而名聲大噪,聞名於世。提起德國和波蘭的衝突矛盾,人們都會想到格但斯克或但澤,因為它承載著兩族兩國近千年的恩怨糾葛。

那麼,格但斯克何以成為波蘭和德國近千年反覆爭奪的焦點?最終又是怎樣歸屬波蘭的呢?

波蘭斯拉夫人最早定居建設的地方

斯拉夫民族起源於現代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谷一帶,但在中亞民族侵入使歐洲民族為免遭劫難不得不大遷徙躲避的情況下,斯拉夫人也加入了遷徙的行列,開始向東、向西、向南三個方向遷移,其中向西的一支就是西斯拉夫人,他們遷至現代的波蘭、捷克一帶就安頓下來。

公元966年,波蘭部落統一了周邊西斯拉夫的各個部落,建立了早期的封建農奴制國家。然而,波蘭國家一建立就面臨兇惡的外部環境。其中就有來自西部的德意志諸侯的威脅。

雖然當時德意志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但是波蘭的出現讓他們這些諸侯感到了威脅,所以就不斷地進攻波蘭。而在這個過程中,波蘭人漸漸接受了德意志地區的先進文化,慢慢丟掉了古斯拉夫語和斯拉夫多神教信仰,而信仰天主教,接受了拉丁字母重新改造了斯拉夫語而形成了今天波蘭語。也從此改變了斯拉夫傳統的語言和信仰。

與此同時,波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成了中東歐一支重要力量。這時的波蘭就萌生了佔據波羅的海地區,與德意志諸侯、北歐國家進行貿易的想法。而作為波蘭母親河的維斯瓦河入海口則成了波蘭通往波羅的海,聯通北歐經商的天然通道,當然更是波蘭最理想的出海口。

為了更加方便經商貿易,公元980年波蘭人就在維斯瓦河入海口建立起一座城市,作為波蘭通往波羅的海的停留之地。為安全起見還修建了城堡等防禦工事。到了公元997年,城堡雛形已現,這就是波蘭人的格但斯克,最早波蘭人定居的地方,史稱「格但奈茲」,由波蘭王國的波莫瑞地區管轄。

之後,這個地處維斯瓦河入海口的格但斯克,因有河岸三角洲和曲折海岸線等得天獨厚的條件,自然成為天然的良港,並發展為波蘭重要的航運和貿易中心。到公元14世紀初,格但斯克人口過萬,已是波羅的海沿岸乃至整個歐洲最繁榮的一座城市了。

條頓騎士團協議奪佔並更名為但澤

可是,繁榮的格但斯克城市也成了波蘭的強敵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條頓騎士團覬覦的地方。

從公元8世紀開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日趨尖銳。在中世紀的歐洲,羅馬教皇為維護基督教統治和對抗異教徒的擴張需要,羅馬教廷組成了十字軍。公元1099年,中東穆斯林正在窩裡鬥,十字軍就藉此機第一次東徵並獲勝利,教皇為鞏固勝利果實,組建了由自己親自領導的三大騎士團,這其中就有以日耳曼人為主體的條頓騎士團。

可是,事與願違,後期十字軍東徵並不順利,為此條頓騎士想找一地以謀生存,他們恰恰就看上富庶的波羅的海地區。1308年,條頓騎士團活生生地把繁華的格但斯克從波蘭手中奪走,從此,圍繞這座城市波蘭和條頓騎士團之間打了30多年拉鋸戰。然而並未分出勝負,無奈雙方在1343年達成暫時協議,波蘭把格但斯克轉讓給條頓騎士團。

在條頓騎士掌控期間,城市的主體人口波蘭人逐漸被日耳曼人所取代,城市改為德語名字「但澤」,「格但斯克」的波蘭語名也被取替。暫時的轉讓只是權宜之計,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1410年,在格林瓦爾德戰役中,波蘭重創條頓騎士團,條頓騎士團從此頹廢。1466年,格但斯克再次納入波蘭版圖。

至此,波蘭領土已有100多萬平方公裡,成為歐洲的一個大國。但是這時的波蘭貴族有些得意忘形,通過議會規定,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頒布法律。此後又搞了「自由選王制」,接著又實行「自由否決權」,導致波蘭在200多年間陷入癱瘓,國力大減。

然而,擁有大片領土的波蘭和其位居通往西歐、北歐和東歐重要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早已讓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垂涎。而這時的普魯士繼承了條頓騎士能徵善戰的傳統,已是德意志境內一個強大軍事王國。從1772年5月至1795年1月,普魯士與沙俄、奧地利三次瓜分了波蘭,從此,存活800多年的波蘭就此亡國,消失了123年之久。

在這當中,波蘭的格但斯克自然是又成普魯士的但澤。到了1871年德國統一,但澤也就自然成了德國的一座城市。並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仿效當年條頓騎士的做法,驅逐波蘭人,遷入德國人,使得這裡的主體人口又發生了逆轉,德意志人成為但澤的主體人口。

名為國際聯盟管轄實為波蘭控制的但澤自由市

在兩次工業革命的助力下,統一後德國的發展突飛猛勁,很快成為了令歐洲乃至世界不可小覷的工業大國和軍事強國。而且擴張之心日益膨脹,也想像英法俄那樣擁有龐大的殖民地,並想要按國家實力強弱來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

德國的種種表現,讓歐洲的傳統大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英法俄等國感到威脅近在咫尺,而德國在殖民地擴張、壯大海軍、擴大貿易等方面劍指頭號強國英國。面對德國如此咄咄逼人,迫使本也有矛盾的英法俄走到一起達成了三國協約。而德國則與傳統盟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奧斯曼帝國構成了同盟國。

兩大陣營的形成,預示著戰爭就要爆發。1914年,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遇刺為導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1918年11月,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徹底失敗。

作為一戰主要發起國的德國受到了嚴厲的制裁和懲罰。德國與協約國在1919年籤訂的《凡爾賽條約》,讓德國所有海外殖民地丟失,本土的七分之一喪失。這當中就涉及到但澤的所有權問題。

因為按照美國極力主導的民族自決原則來劃分,波蘭就是一個內陸國家。但是為了整治德國,協約國有意在德國東部和東普魯士之間沿著維斯瓦河劃出一條寬約80公裡的地帶,讓波蘭從此通往波羅的海,就是所謂波蘭走廊,同時把但澤港定為自由市。名義上由國際聯盟直接管轄但澤,但事實上是由波蘭全管。

如此劃分德國當然強烈不滿。因為設立波蘭走廊以及但澤自由市人為把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分割開來,從此兩地不再相連,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的聯繫成為難題。再有當時但澤的主體居民為德國人,波蘭人僅為3%。所以依照民族自決原則,它理應歸德國,可是協約國不準但澤民族自決。

《凡爾賽條約》讓戰敗的德國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其中就有國家利益嚴重受損,民族自決權被無情剝奪。這讓德國人的復仇之心深埋心中。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讓德國經濟雪上加霜,社會矛盾加劇,而這時主張復仇和日耳曼優秀論的納粹黨得到了民眾的擁護,並通過大選成為德國的第一大黨。

納粹黨上臺後,在英法只顧忙乎自己應對經濟危機之時,大力發展經濟,大肆擴軍備戰。於1938年先後拿下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7月30日,德國又與波蘭談但澤的事,沒有獲得滿意的結果。9月1日,就以收回但澤和波蘭走廊為藉口,閃擊波蘭。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10月波蘭亡國,但澤重新回到德國手中。

波茨坦協定和歷史性一跪但澤又成了格但斯克

滅了波蘭之後,德軍進展相當順利,相繼又拿下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等國。1940年6月佔領法國之後,德國又對英國和蘇聯宣戰,致使其兵力分散。在盟軍和各國的頑強抵抗下,最終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結束。

根據1945年籤訂的《波茨坦協定》,德國和波蘭之間的領土又重新進行了劃分。其中,東普魯士的南部、奧德尼斯河以東的德意志領土以及但澤港口全部劃給了波蘭。

如此,這座城市1945年之後又恢復了它的波蘭名字格但斯克。而當地的德國居民在二戰後期又被蘇聯和波蘭攆到了奧德尼斯河以西的德國領土,新遷來的波蘭人又取代德國人成為了格但斯克的主體居民。

然而,事情至此仍沒有完。因為《波茨坦協定》讓二戰後的德國和首都柏林被美蘇英法四大國分區佔領。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和國際利益的競爭,德國成為了美蘇之間及兩大陣營對峙的前沿。從而使德國存在了代表西方陣營的聯邦德國和代表東方陣營的民主德國。民主德國當然是承認戰後的德波邊境。而聯邦德國既不承認民主德國,更不承認戰後的德波邊境,這也讓聯邦德國處境十分尷尬。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1970年,前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開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波蘭之旅,籤署了規定兩國關係正常化的《華沙條約》,雙方聲明承認戰後德波兩國之間的邊界,從此彼此再無領土要求,今後也不會再提出任何領土要求。

至此,勃蘭特這歷史性的一跪,讓德波冰釋前嫌,困擾德波25年的邊境問題徹底解決,進而波蘭和德國關于格但斯克的爭議也告結束。

相關焦點

  • 《波蘭格但斯克建築風景》鐵叫子-協助拍攝
    格但斯克(波蘭名:Gdańsk),德國稱但澤(Danzig),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也是該國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Gdansk)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
  • 攻略篇:格但斯克,波蘭自由發祥地
    格但斯克(Gdansk)位處波羅的海南部,又是通入東歐內陸的河口,自古以來都是波蘭北部最大商貿海港,主城面積不大,慢慢走的話,一整天便足夠了。然而這麼嬌小的城市,卻是世界兩件歷史巨變的漩渦中心:第二次大戰的引爆點及東歐鐵幕崩圍的源頭。來到波蘭怎能不到此地一遊呢?
  • 琥光流轉的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曾是斯拉夫人最早的定居地,古稱「格但奈茲」,是當時的著名商港。1308年,條頓騎士團徵服格但斯克後,這裡逐漸發展成為漢薩同盟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16至18世紀,格但斯克已是歐洲最大的商港、手工業和文化藝術中心之一。   格但斯克是波蘭最理想的出海口,也是聯結東普魯士地區和德國大部分領土的咽喉要地。
  • 去波蘭旅遊 買這些東西就對了|琥珀|格但斯克|華沙|波羅的海_網易...
    然而,當我們訪問波蘭時,我們強烈建議購買典型的當地紀念品。由于波蘭地區差異很大,你也會有很多不同的產品可供選擇。最具象徵意義的當然是琥珀了,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各種形式和形狀的琥珀。格但斯克是購買琥珀最好的地方。格但斯克位于波羅的海海濱的北部,世界上60%的琥珀首飾都來自這裡。
  • 格但斯克,德國稱但澤,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
    格但斯克(波蘭名:Gdańsk),德國稱但澤(Danzig),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也是該國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Gdansk)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市形成龐大的港口城市聯合體--三聯城。
  • 歐洲杯舉辦城市及球場——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也是該國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位于波羅地海沿岸,是波莫瑞省首府,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市形成龐大的港口城市聯合體——三聯城。
  • 小思愛旅行:在波蘭的格但斯克,你可以看到和做的最棒的事情
    格但斯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是波蘭的主要海港,也是波蘭最大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它擁有幾個重要的歷史景點,如皇家大道,著名的波蘭國王長廊街,還有歷史悠久的大教堂,中世紀的港口和大量涼爽的咖啡館。聖多明尼克集市。舉辦聖多明尼克博覽會無疑是這個城市最悠久的傳統之一。
  • 波蘭與俄羅斯有很近的親緣關係,為何波蘭投到美國的懷抱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用在同為斯拉夫兄弟的波蘭和俄羅斯之間,一點都不為過。近日來,美國駐波蘭大使巴赫曾表示,由於德美之間難以達成一致,原本部署於德國的核武器,將可能應波蘭的邀請,遷至波蘭境內。
  • 「琥珀之都」格但斯克的中國情緣( 1 / 12 )
    它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處城鎮,沿海岸線一字排開,共同構成龐大的港口城市聯合體,即當地人所稱的「三聯城」(大格但斯克),人口總數已逾一百萬。格但斯克是波蘭造船、石油化工、機械和食品加工工業中心,是重要海港和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科學、文化、藝術、高等教育中心。格但斯克還因歷史上多次爆發工潮而成為波蘭第二大政治中心。
  • 波蘭丨今年的聖誕,為什麼你要到波蘭的集市去看看
    波蘭香腸?這些都是波蘭才能夠找到的聖誕特色啊!看夠了其他歐洲國家的聖誕市集,是時候來體驗一下最地道的波蘭聖誕喜慶集市了。 圖片來源:格但斯克市 克拉克夫 在波蘭,最古老或許也是最著名的聖誕集市,在克拉克夫的中央集市廣場。
  • 波蘭vs北愛爾蘭賽前消息:波蘭火力穩定
    周日006 歐洲杯     波蘭VS北愛爾蘭   周日深夜,歐洲杯分組賽繼續進行,身處C組的波蘭將在中立場法國奈斯迎戰北愛爾蘭。前者的陣容比北愛爾蘭更具星味,而且他們近期各項賽事也保持著較位穩定的攻擊火力,波蘭本輪當然值得支持。
  • 二次世戰揭秘:波蘭戰役裡德國是怎樣運用閃電戰的
    最終,在古德47歲的時候,德軍建立了三個裝甲師團,這三個師,正好是依託他的理論建立的。這個裝甲師主要的特點,就是非常的敏捷,為師裡大量的坦克配備了很多摩託部隊,就是為了跟上坦克的速度。閃電戰的第一次應用是二戰時對波蘭的第一仗。波蘭戰役,也稱為波爾戰役,是二戰歐洲區的起點之戰。德國將此次作戰的代號命名為《白色方案》。
  • 波蘭的消失與重現,從蘇德密約看納粹德國的結局
    德國早在1917年就開始研究同時向波蘭和法國進攻的「紅色方案」。1939年3月31日,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宣布對波蘭進行無條件軍事援助,以打擊德國自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之後一天天增長的野心。在這種情況下,以昔年「紅色方案」為模板,德國參謀部制定了只進攻波蘭一方的「白色方案」。
  • 美國撤軍波蘭接招 專家:新的地緣衝突或起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下令9月前從德國撤出9500名美國軍人,並將在德美軍人數從目前的最高52000人限制到25000人以下。此後,川普與到訪美國的波蘭總統杜達舉行會談,川普表示,波蘭提出希望增加駐波美軍規模,美國可能會將部分從德國撤出的美軍部署至波蘭。
  • 波蘭是一塊「網絡智商試金石」
    從這兩方面來說,波蘭無疑是成功的。撰文〡葉克飛前日,波蘭大選塵埃落定,現任總統杜達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勝,成功連任總統。在外界看來,波蘭這次總統選舉是一次路線之爭,現任總統安傑伊·杜達代表的是民粹主義路線,而他的挑戰者,現任華沙市長拉法烏·恰斯科夫斯基則代表自由路線。
  • 波蘭,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國度,你知道哪裡是必須去的嗎?
    導語: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國度——波蘭。你知道講到波蘭的哪些城市是一定要去的嗎?別著急,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好好看看這個國家。提到波蘭,你一定會想到蕭邦,哥白尼,居裡夫人,琥珀……波蘭作為一個消費和中國不差上下的國家,的確是值得旅遊的地方。
  • 東普魯士作為德國的龍興之地為何如今成為了俄羅斯和波蘭的領土
    此後條頓騎士團對普魯士地區發起了長達近200年的東徵運動,在這一過程中先後建立託倫、馬林堡、庫爾姆、埃爾平等要塞。到16世紀時大量德意志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和歐洲其他民族紛紛湧入普魯士,條頓騎士團迫使當地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語。此後古普魯士人被同化於德意志人,古普魯士語也逐漸消失。定居於此的德意志人沿用了普魯士之名,但其實他們和古代的普魯士人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 波蘭夾在俄羅斯與德國之間,關係不好,歷史原因是什麼?
    但如果說一個「最」恨俄羅斯的國家,可能是波蘭。波蘭對俄羅斯的恨,那是侵入靈魂的。波蘭人曾經說過:波蘭最大的悲哀,就是離上帝太遠,離俄羅斯太近。在歷史上,波蘭曾經三次被滅國,次次都有俄羅斯(含沙俄、蘇聯)的參與。當然,波蘭不會承認二戰時,波蘭因蘇聯而復國。也不會承認是蘇聯幫助波蘭拿到了奧得河以東的大片土地,這裡在二戰時是德國的地盤。
  • 中歐協定達成,撕下了波蘭的偽裝:果然還是「親美反中」
    波蘭與歐盟的恩怨糾葛事實上,波蘭和歐洲曾經有過一段非常甜蜜的蜜月期,當時,蘇聯剛剛解體,波蘭和其他蘇聯的衛星國一樣都處於一片狼藉的狀態,這個時候,歐盟向波蘭伸出了橄欖枝,表示願意向波蘭提供物資和援助,來幫助波蘭恢復經濟。波蘭大喜之下,整合了國內的資源,加入了歐盟,在歐盟的幫助下,波蘭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當然,歐盟也收穫了很多好處,雙方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 冷門的歐洲小國波蘭,20歐一天玩盡興!
    這樣的波蘭,你心動了嗎?,莊嚴地坐落在奧德河岸邊,被稱為「波蘭威尼斯」。 琥珀小鎮一日遊 離索波特僅20分鐘車程的格但斯克有著明快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