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用在同為斯拉夫兄弟的波蘭和俄羅斯之間,一點都不為過。
近日來,美國駐波蘭大使巴赫曾表示,由於德美之間難以達成一致,原本部署於德國的核武器,將可能應波蘭的邀請,遷至波蘭境內。
此舉招致俄羅斯極大不滿,因為這樣一來,就相當于波蘭把俄羅斯死對頭美國的核武,請到了俄羅斯的眼皮底下,和當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如出一轍。
波蘭的這一舉動,無疑會招致俄羅斯的強硬回擊,據報導:俄戰略火箭軍司令對波蘭發出核警告,一旦戰爭爆發,波蘭首都華沙將成首個核攻擊目標。
原本是同宗同源的斯拉夫國家,波蘭為何不惜得罪俄羅斯,選擇親近和投靠美國,還仰仗美國的保護呢?
一、東斯拉夫和西斯拉夫的淵源。
斯拉夫這個民族起源於今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谷,早在公元四世紀的歐洲大遷徙中,他們分為三支向三個不同方向遷徙,其中向西的分支到了現在的波蘭、捷克地區,稱為西斯拉夫人;向東的分支則成為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祖先,也稱東斯拉夫人;另外一支則翻過喀爾巴阡山脈 ,來到巴爾幹半島,形成今天巴爾幹諸國的先輩南斯拉夫人。
後來,靠近羅馬帝國的波蘭人丟掉了斯拉夫語和多神教,改用拉丁字母和信仰天主教;而基輔羅斯的東斯拉夫人也拋棄了原始的語言和信仰,接受了拜佔庭帝國的東正教和傳教士西裡爾創造的西裡爾字母,也就是俄語的前身。
這樣一來,唯一聯繫東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的古斯拉夫語和多神教信仰,就此被斬斷,原本同胞兄弟的波蘭和俄羅斯漸行漸遠。
二、擴張結下世仇。
或許在西方人眼中,俄羅斯處處期負波蘭人。其實,不顧同宗同源血脈親情,挑起兩國世仇的始作俑者,恰恰是三次被滅國的波蘭。
16世紀時,波蘭和俄羅斯同時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當時,波蘭西邊是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南邊是奧斯曼帝國,北邊是波羅的海。要想擴張,只有俄羅斯是唯一的方向。
1569年,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合併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實力大增之後,波蘭人利用俄國人應付韃靼人和瑞典王國分身乏術的時機,大兵壓境,迫使俄國將今天西烏及白俄北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波蘭。
更為過分的是,1610年,俄國因王位繼承發生內亂,波蘭軍隊竟然佔領了其首都莫斯科,雖然俄國成功將波蘭軍隊趕出,但烏克蘭和白俄的土地又一次被波蘭蠶食。兄弟間的梁子就此結下。
三、三次被滅國之恨。
1618年波俄戰爭結束後,波蘭由盛轉衰,俄國卻不斷壯大,這時波蘭就成為俄國向歐洲腹地擴張的攔路虎。加上波蘭曾攻陷莫斯科,因此俄國的唯一目標,就是消滅波蘭。什麼斯拉夫兄弟,早已拋到了腦後。
從1772年到1795年,俄國聯合奧地利和普魯士,對波蘭進行了三次瓜分,並對亡國後的波蘭愛國貴族、藝術家和平民進行殘酷的迫害和鎮壓,波蘭人對俄國人恨之入骨。
1917十月革命後,蘇聯廢除了沙皇三次瓜分波蘭的條約,當年參與瓜分波蘭的奧地利和德國也行將戰敗,波蘭在英法幫助下成功復國,但波蘭並不滿足於巴黎和約劃定的邊界,它要恢復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前的波俄邊界,在它的意識裡,只要曾經佔有,必須天長地久。
於是波蘭趁蘇聯內戰之際,發兵進攻蘇聯,並將十萬蘇聯戰俘盡數屠殺。疲於兩線作戰的蘇聯,只得按波蘭的要求,對烏克蘭和白俄的領土進行了重新劃分。
德國閃擊波蘭後,為了拿回波蘇戰爭中失去的土地,蘇聯再一次出兵,和德國瓜分了波蘭。波蘭再次亡國。
二戰結束後,蘇聯雖然拿回了白俄和烏克蘭失地,甚至還佔了波蘭一些領土,但蘇聯所佔德國的西裡西亞、但澤自由市等經濟發達的工業重鎮,卻補償給了復國的波蘭,波蘭的土地面積不減反增,而這一切,全仰仗美英西方列強。
波蘭的每一次亡國,都與世仇的俄羅斯有關,而每一次復國,又全靠美英等西方國家幫助,這就讓波蘭更加敵視俄羅斯,而對美英等國心存感激.為了取得足夠的安全感,波蘭只能抱緊世界強國的大腿,甘當東歐棋子。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也是唯一能遏制俄羅斯的軍事存在,面對虎視眈眈的北極熊,波蘭無論出於軍事需求還是國家安全方面,都需要美國的保護。
因此,為了對抗俄羅斯,波蘭不惜出錢出物,主動邀請美國駐兵,還請求將德國排斥的核飛彈基地,遷至波蘭.這樣一來,不僅能與美國更親近,自己也算是有核一族,可謂一舉兩得。
(參考資料:《波蘭和俄羅斯的五百年恩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