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對華合作?波蘭呼籲歐盟轉投美國 法德發出不同尋常信號

2021-01-09 張殿成國際觀察

2020年12月30日晚,在經過長達7年多的「拉鋸戰」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然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後,波蘭就出來攪局。波蘭外交部呼籲歐盟放棄對華合作,轉而投向美國旗下,並強調「讓我們的跨大西洋盟友(美國)加入進來」,而一個「好的、平衡的協議要好於一個不成熟的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中歐完成投資協定談判,美國副國安顧問曾表示,美兩黨和政府領導人對此「感到困惑和震驚」,而波蘭顯然是在迎合美國。葡萄牙總理科斯塔表示,對美國的「小情緒」不以為然。他表示,歐洲必須成為一個自主的全球參與者,若歐盟為了與美國政府協調而阻止與中國的投資協定,這將會是一個「可怕的跡象」。而波蘭的不同態度則反映出,該國與歐盟的離心離德,企圖拉攏域外大國為自己撐腰壯膽的心態。

事實上,波蘭曾多次因此而多次吃虧,可惜波蘭人依然沒有吸取教訓。歷史上,波蘭曾在東歐稱霸一時,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把俄羅斯所在地區都曾被其統治國。18世紀後,俄羅斯日漸舉起,開始取得對波蘭的優勢。此後,俄連續三次夥同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尤其是拿破崙戰爭後,俄羅斯分得的土地最多,對波蘭人的鎮壓也最殘酷。二戰初期,蘇、德通過秘密協定,再次瓜分波蘭。二戰結束後,波蘭處在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前沿。蘇聯解體後,波蘭與諸多東歐國家一頭扎入西方陣營。相較於英法德「老歐洲」國家,波蘭對俄羅斯有著極深的恐懼。

事實上,早在2015年,波蘭就同歐盟有許多分歧。例如,波蘭認為,難民問題事關波蘭的福祉,屬於內政問題,所以拒絕接受歐盟的安排,甚至與歐盟對簿公堂。不過,波蘭仍希望通過歐盟獲得自身的經濟發展,並依靠北約保障本國的軍事安全。然而,波蘭只想從歐盟獲得利益,而不願承擔責任與義務的消極態度,讓其在歐盟中並不受待見。特別是在針對駐歐美軍問題上。在德國對美軍下達「逐客令」時,波蘭卻高調要將美軍請進來。為此,波蘭不僅將美軍基地命名為「川普堡」,而且還為美軍提供20億美元的經費。

然而,隨著美歐矛盾公開化和中歐關係增強,波蘭吸引美軍駐紮的投資將可能打「水漂」。波蘭在2020年美國選戰中,偏向於力挺川普,而最終勝利者卻是波蘭不願看到的拜登。波蘭呼籲歐盟轉投美國,明顯有向拜登獻媚的意味。不過,小小的波蘭根本無法令整個歐盟屈從於它獨自的利益訴求。同時,波蘭在中歐貿易協議中的攪局行為,將令其在歐盟內部被進一步孤立。此外,拜登上臺後,出於恢復美歐關係的考慮,也可能同波蘭保持必要的距離。

相較于波蘭發出的雜音,法德則發出不同尋常信號。法國總統馬克龍將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一道訪華,以儘快完成「中歐投資協定」的籤署。對於歐盟來說,美國可能會「軟硬兼施」破壞中歐經貿合作,而法德則希望儘快完成協定的籤署,以免夜長夢多。用路透社的話說,中國從不在政治和軍事上結盟,但在經濟上卻願意與其他國家結盟。對於歐盟來說,他們顯然希望搭乘中國高速發展的列車,這在全球都已形成了共識。

歷史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波蘭好像還沒有找準自己的歷史站位。不過,識時務者為俊傑,法德已經為它做出了好榜樣!

相關焦點

  • 無法參加法德四代坦克項目,波蘭升級主戰坦克,要採購800輛K-2
    波蘭現在在歐盟裡算是首屈一指的裝甲力量,因為不只是地緣上,波蘭人從民族感情上就恨俄國人恨的厲害,加上最近烏克蘭的情況,波蘭就更加提防俄羅斯人了。 但是法德拒絕了波蘭人的加入,因為法德不信任波蘭。一方面波蘭在法德眼裡不算"歐洲人",它是斯拉夫人。另一方面由于波蘭極端反俄的立場,因此它和美國走的很近,可以說緊抱美國大腿。法德擔心美國借著波蘭這個白手套,當攪屎棍把MGCS項目搞黃了。因為美國一直不希望歐洲聯合起來,尤其是軍事方面。最好歐洲永遠受到美國"保護",和美國戰車綁在一起。
  • 波蘭前國防部長:波蘭正經歷自波蘭第一共和國解體以來最嚴峻時刻
    波蘭前國防部長安東尼·馬切列維奇(Antoni Macierewicz,2015年至2018年在任)在接受波蘭「電臺-24」電臺採訪時說:「今天的波蘭正經歷著自波蘭第一共和國解體以來最嚴峻的時刻。我們在抵禦外敵入侵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但我們的一些政客卻吃裡扒外。」
  • 因為50架飛機,法國和波蘭「友誼的小船」翻了
    摘要:據外媒8日報導,波蘭取消訂購50架「獰貓」直升機合同,在華沙與巴黎之間引發外交危機。面對俄羅斯對東部歐洲的威脅,法國在波蘭部署了軍機和坦克,現在「將重新考慮與波蘭的國防合作」。法國總統奧朗德決定,推遲13日訪問波蘭的計劃。出於同一原因,與這筆軍火合同有重大關係的法國國防部長勒德裡昂也取消訪問華沙的計劃。法國外長埃羅也取消之前宣布的將於訪問波蘭的計劃。法國總統奧朗德對只購買美國軍火的歐盟成員國發出警告,呼籲歐盟所有國家為參與歐盟整體國防付出努力。
  • 2號大國打響反美第一槍,多個盟友國轉投俄軍,美國野心慘遭粉碎
    S-400防空飛彈系統,只可惜,即使動用制裁威脅也沒有用,土耳其依舊還是與俄羅斯達成了合作,成功引進一批裝備,現如今,印度為了增強軍事力量,也從俄羅斯那裡完成採購。 03.盟友相繼「叛變」,轉投俄軍陣營?
  • 波蘭與俄羅斯有很近的親緣關係,為何波蘭投到美國的懷抱中
    (美國駐波蘭大使巴赫)波蘭的這一舉動,無疑會招致俄羅斯的強硬回擊,據報導:俄戰略火箭軍司令對波蘭發出核警告,一旦戰爭爆發原本是同宗同源的斯拉夫國家,波蘭為何不惜得罪俄羅斯,選擇親近和投靠美國,還仰仗美國的保護呢?一、東斯拉夫和西斯拉夫的淵源。
  • 歐盟採用中國的紅外線熱像儀,為何德國如此激烈反對?
    部分德國政客指責歐盟這一行為,因為海康威視是美國所列入「黑名單」中的一員,歐盟也不應當與這些被美國稱作是「侵犯人權」的企業展開合作。海康威視海康威視大家或許不是很耳熟,但是這家企業既然能被美國列入「黑名單」,說明其有著不亞於華為中興等企業的影響力,才能讓美國如此忌憚。
  • 美國撤軍波蘭接招 專家:新的地緣衝突或起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下令9月前從德國撤出9500名美國軍人,並將在德美軍人數從目前的最高52000人限制到25000人以下。此後,川普與到訪美國的波蘭總統杜達舉行會談,川普表示,波蘭提出希望增加駐波美軍規模,美國可能會將部分從德國撤出的美軍部署至波蘭。
  • 法德封城、美國「放棄控制」!中國有可能二次爆發疫情?鍾南山解讀
    近日法德兩國相繼做出封城舉措,從疫情最新數據來看,除了少數南半球國家以外,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確診數量都居高不下,甚至出現高反彈風險的警示。鍾南山說,目前我國已經在新冠疫情的防控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措施,只要繼續加強警惕,2次爆發不會存在。 截至北京時間30日下午2點46分,全球新冠疫情確診數累計已達到4503萬例,波及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死亡人數已有118萬餘人。
  • 歐盟警告波蘭:停止在原始森林大肆伐木行為
    歐洲聯盟27日向波蘭發出警告,如果不停止在一處原始森林大肆伐木的行為,會在歐洲法院吃官司。  法新社報導,按照歐盟委員會的說法,這是對波蘭的「最後警告」,要求它停止在比亞沃韋扎森林大規模砍伐樹木。這座森林損毀「嚴重」且「不可恢復」,考慮到它帶來的威脅,歐盟只給波蘭政府一個月時間作出回應,而非通常的兩個月。
  • 技經觀察|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報告《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稱跨大西洋國家面臨著中國帶來的經濟、安全和價值觀挑戰,並應為此制定協調、有效的跨大西洋對華戰略。報告提出跨大西洋國家應把戰略重點放在六大關鍵優先事項;報告認為,可以通過成立「跨大西洋協調理事會」,促進討論和協同行動,實現國家間的戰略兼容性與協調性。
  • 高歌:2017年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的關係似向相反方向發展
    進入2017年後,波蘭、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繼續堅持上述立場,匈牙利的立場更為強硬。2月,匈牙利決定在匈牙利和塞爾維亞邊境修建第二道圍牆。3月,匈牙利把移民危機狀態延長半年。6月,歐盟委員會針對波蘭、匈牙利和捷克拒不履行接收配額內難民的義務,向三國發出「正式通知函」,啟動違規程序。7月,作為違規程序的第二步,歐盟委員會向三國發送「有理由的意見」。然而,三國並未因歐盟施壓改變立場。
  • 拜登還沒上臺,歐盟就琢磨與美國「冰釋前嫌」聯手抗中
    報導截圖這份名為《歐盟—美國全球變化新議程》(a new EU-US agenda for global change)的草案文件共有11頁,呼籲歐盟國家和美國在稅收問題上握手言和,聯手塑造數字監管環境,包括在反壟斷執法和數據保護方面採取共同舉措、在敏感的外國投資篩查方面開展合作等等。
  • 波蘭及匈牙利同意折衷建議支持歐盟預算案!歐盟峰會或放大招
    12月10日,波蘭及匈牙利表示原則上同意歐盟輪值國德國提出的折衷方案,支持包括復甦基金在內的新歐盟財政預算案。這不僅為歐盟的七年預算生效鋪平了道路,而且還掃清了7500億歐元復興基金計劃的障礙,有助於歐元區經濟復甦。
  • 歐盟抨擊趙立堅推文「不負責任」,呼籲避免兩國緊張關係升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布有關澳大利亞士兵圖像的推特帖文後,歐盟表明相關帖文「不負責任且不敏感」,已經就此事向中國副外交部長表達關切。歐盟同時也呼籲北京重新修復與澳大利亞的對話,避免兩國緊張關係升級,以及升級對澳大利亞出口貿易制裁的施壓。
  • 歐盟為什麼要開間諜學校
    「永久結構性合作」的防務合作機制,其中一所由希臘牽頭、設立在賽普勒斯的歐盟情報學校,備受矚目。  「抱團取暖」是迫於美國壓力嗎  關於歐盟為什麼成立間諜學校,英國《衛報》認為,此舉措發生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分別呼籲建立歐洲軍隊之後的大背景下,說明隨著川普政府對北約盟國不友好的加劇,歐盟各國在防務政策和態度上正在發生轉變。
  • 德外長稱中國莫分裂歐盟、雙方不屬一個圈子 被批拖中德合作後腿
    「誠如俄羅斯、中國、美國在國際領域裡面各有一套。跟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保持更緊密的工作關係是自然的事,」馬斯說。歐盟應該尋求與上述國家的進一步合作,就像我們最近與日本籤訂自貿協定一樣。」 馬斯聲稱,中國不屬於這個圈子。 觀察者網注意到,這位德國外長已經不止一次向外界警告中國的影響力。早在今年6月,路透社就曾刊文《馬斯呼籲需警惕中國分裂歐盟的企圖》。
  • 歐洲核工業組織呼籲歐盟重視核能地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歐洲核工業組織(European Nuclear Industry)向歐洲官員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政策的一致性和明確信號以促進新核電廠投資和交付政策。信中呼籲制定相關政策,以允許建設大型反應堆和小型堆、維護現有反應堆,並允許現有核電廠保持長期運行。2020年3月9日,歐盟技術專家組(TEG)發布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稱,由於核電無法滿足六大環境目標中的其中兩個,不應被納入分類方案中,這意味著核電不應被視為歐盟投資目的中的「可持續能源技術」。
  •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逝世:他筆下的歐盟困局與出路
    歐盟委員會面對這種情況,除了有氣無力地發出一點警告,根本束手無策。公眾輿論開始對歐盟的運作甚至包括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等歐盟機構(歐洲議會除外)的能力產生了質疑。解體的危險如果在民眾面前拿不出具體可行的歐洲一體化目標,當前的歐盟體制將有可能分崩離析。這樣說並不是要嚇唬膽小的人,因為這件事情發生的機率相當高。歐盟解體的威脅發出了幾種信號。在這裡我會提到其中四種。
  • 歐洲緊緊束縛住雙手,俄羅斯絆住腳步,美國衰落成必然趨勢?
    歐洲不願意對華開展制裁措施 根據弗裡德裡希·默茨的預測,美國新上任的總統拜登在對歐洲的政策上可能會做出緩和舉動,可美國是絕對不會放棄對歐洲的控制權,這讓大多數歐洲國家感覺,美國的「優待政策」就好像是施捨一般,倒不如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