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一道全國物理競賽題,這道初中應用物理題在所有人看來都會覺得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中學生出錯率卻奇高。
我們都知道,中學物理知識可以解答很多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問題。可是目前不少中學生在生活中都缺乏生活經驗、沒有過豐富的勞動經驗和經常動手製作小實驗的經歷。
這就導致了這部分中學生做應用物理題時,出錯率很高。
請看下面這道全國應用物理題:
本題對於多數有過類似生活經驗的人來說太容易了,看一眼就能選出正確答案A選項。因為這是人們使用斧頭、鐵鍁等類似工具時經常遇到的問題。人們都是用A選項這種方法操作的。
A選項所用的方法,其實是四個選項中利用斧頭慣性最好的一個選項!
慣性定義是: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慣性大小隻取決於物體質量大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具體解答是:斧頭和斧頭柄原來一起向下運動,當斧頭柄因撞擊而突然停止時,斧頭由於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下運動,斧頭就緊緊的套在了斧柄上。
此選項利用的不是斧頭的慣性,而是利用了斧頭柄的慣性。而且不便於操作。
此選項利用的也不是斧頭的慣性,而是利用了斧頭柄的慣性。而且不便於操作。
此選項利用的更不是斧頭的慣性,而是利用了斧頭柄的慣性。另外由於斧頭的重力太大,這種做法更容易導致斧頭脫落。
以上解釋是當年這道應用物理競賽題的解答。這些問題如果利用初中物理知識只能定性解答。
可是,這道題出來後引發了中學生朋友們的一系列爭論,爭論的焦點如何用物理知識嚴格解答以上四個選項中的斧頭誰套的更緊的問題。
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涉及到高中物理的加速度、速度、動能定理、衝量以及受力分析等知識。網友們可以試著解答一下。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見物思理的習慣吧,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