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做過此物理實驗的中學生,瞬間選對答案!勝過做百遍習題!

2020-12-06 物理畢業班

中學生朋友們都知道,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主的自然學科,中學物理中的幾乎所有物理規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加上科學推理而得出的。因此,物理實驗的作用和重要性是做再多遍物理習題都無法替代的!

題海或許能產生高分,但是很難培養出創新能力!而實驗卻能激發想像力,對中學生的各種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提高非常重要!

因此,對於中學生來說,如果有機會觀察實驗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深入思考;如果有機會動手親自操作實驗更要及時抓住這種難得的機會,認真動手做物理實驗!

實際上,做一遍實驗所獲得的經驗和印象比單純的做物理實驗題要深刻的多!而且物理實驗很有趣、同時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其效果遠遠超過習題的千篇一律的練習!

今天,我們講一個平時物理經常考查的,中考也曾經考過的一種物理光學題。

先看下面這個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再看下面這道中考物理題: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題

本題第一問,由於「物距」大於「像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生活應用是照相機或者攝像機。

本題第三問,光屏向右移動後,所成的像成像在光屏的前方,要想再次成清晰的像,必須把光線發散,凹透鏡有發散作用,所以選擇近視鏡!

本題第二問,也就是今天要說的重點:如果把凸透鏡擋住一部分,光屏上所成的像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如果中學生們有機會做這個實驗,只要拿出任何東西擋住一部分凸透鏡,觀察像的變化,就能瞬間得出結論!

看一下下面真正的實驗圖吧。

用紙板擋住一小部分凸透鏡,所成像比原來稍微暗一些

用紙板擋住一半凸透鏡,所成像比剛才又稍微暗一些

用紙板擋住一多半凸透鏡,所成像比剛才又暗一些

只留出一小部分凸透鏡,所成像比特別暗

類似的現象

我們可以發現,不管凸透鏡被擋住多少,燭焰所成的像卻一直是完整的,大小形狀都不變的,但是擋住的越多,像越暗!這是由於透過凸透鏡的光線少了!

類似,如果用其他任何物體擋住凸透鏡,甚至把凸透鏡摔碎後用其中的一塊來做實驗,都會得當以上結果!

所以,剛才中考物理題的第三問結果也就出來了,應該選D。

最後一幅圖比較有意思的是,如果燭焰被風吹的往左飄,則燭焰的像往右飄。這是因為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時,其倒立的含義是360度範圍內全方位倒立!不只是上下倒立、左右倒立!

類似,中學生朋友們可以發揮想像力,做出很多驗證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能動手的一定不要只動眼!

中學生朋友們,為了美好的明天,加大油!

相關焦點

  • 做不做物理實驗真的沒啥區別?初中生從實驗中的收穫影響深遠!
    真正去做物理實驗的機會其實是在身邊的生活中!在家裡、在路上、在天上、在地上、在思想中,最後才是在物理課堂上、在物理實驗室!   實際上,我們一直在說,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最終應用於生活中!物理知識就在身邊,在身邊的各種器材、現象中。初中物理中所學到的各種力學、電學、聲學、光學、熱學知識幾乎遍布於學生們的身邊生活之中,為何不仔細觀察、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動手操作,或者動手拆解、組裝、做一做物理實驗呢?
  • 17cm高的中學生,只有1斤重,1秒走10米!這樣做物理題不覺荒謬?
    在中考物理題中就有這樣一類習題,一般作為選擇題的第一道題,通常形式是估測情況,專門考查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是否符合實際情況。而這類題中的錯誤選項大都不符合常識,非常荒謬。相信初三的學生們都遇到過不少這類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呢?其實,真正的答案「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 大學物理實驗課後習題及答案
    中公教師網小編為考生整理了大學物理實驗課後習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牛頓環的各環是否等寬?密度是否均勻?解釋原因?因為環是由空氣劈上下表面反射的兩束光疊加幹涉形成的。劈的上表面變化在橫向是不均勻的,故光程差也不是均勻變化的。所以各環是不等寬的環的密度也不是均勻的。
  • 中考物理好題歸納:一道電學實驗題,幾乎概括了全部電學精髓!
    而電學和力學是中考物理複習的重中之重!誰能克服這兩座大山,誰就一定能取得優秀的物理成績!電學習題中,尤其以電學壓軸計算題和電學實驗題為最難做題之最!很多初三的同學們最喜歡做的就是選擇題,其次是填空題和作圖題,當做到實驗題時,多數同學就開始打怵,做到計算題時就莫名緊張。
  • 中學生們卻因她把物理作業做到吐!
    中學物理力學部分,有一種最常見的物理實驗裝置,伽利略、牛頓都因她而偉大,中學生卻因她而作業做到吐!之所以用「她」而不用「它」,是因為她孕育了太多偉大!她是一種物理實驗裝置!這種實驗裝置非常簡單,生活當中也最常見,但是正如絕大部分的偉大物理發現都是從大多數人最司空見慣卻視而不見的生活物理現象中發現的一樣,她是平凡的,卻偉人伽利略和牛頓做出了常人做不到的偉大發現!這個似乎很神奇的物理實驗裝置,就是生活中最為常見而卻很神奇的「斜面」!
  • 好萊塢大片既視感:絢麗的中學生化學實驗
    將複雜的科學原理,運用直觀的視覺形式呈現出來,作為猿輔導推出的第一期科學可視化視頻,它將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展現24個重要的中學化學實驗反應現象,以及一系列中學化學結構模型的超高清圖片。這些視頻和圖片都將在9月的猿輔導秋季班課中與全國中學生見面,並將免費共享給全國的學校和老師,用於日常課件或教學使用。
  • 物理老師最想做成功的一個課堂演示實驗!卻經常失敗!
    物理是一門很有趣並且非常有用的學科,唯一的缺點就是物理題太難做了。導致物理成為中學各學科中最難的學科。也進而導致中學生們普遍怕學物理,見了物理老師就高興、見了物理試卷就打怵成為普遍的現象。雖然物理試題非常難,但是幾乎無一例外的,中學生們都特別喜歡物理實驗課,喜歡物理老師的演示實驗,更喜歡自己能夠動手操作實驗。物理實驗正是物理很有趣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物理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
  • 「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南師附中摘金奪銀
    向辛勤付出的物理競賽教練房頤、王道平老師表示感謝!向所有支持物理競賽的教職員工表示感謝!下面讓我們來聽聽獲獎同學的競賽經歷:去年重慶決賽的景象似乎還在眼前,轉瞬間,今年上海的決賽已經隨著頒獎典禮上「Let it go」的歌聲圓滿結束。從「省一」到省隊,再到全省第一,兩年多的物理競賽生涯,如夢一般地伴隨著我的青春。
  • 五道中考物理題突破力學第一大難點!瞬間解決易錯難題
    p=ρgh】根據壓強定義式p=F/s,推導出均勻實心柱體的壓強公式p=ρgh,此公式既適用於液體,也適用於均勻實心柱體!本題採用此公式,可以瞬間得出p與h成正比,而與其他任何量無關!因此本題答案選A。但是很多學生錯選了C,他們以為A對地面的壓力比B對地面的壓力大,而A的底面積也大,因此想當然地以為二者壓強相等!
  • 做此初中物理題必備四大能力!欠缺任何一個都會導致失分!
    這是一道非常考驗初二學生的耐心、細心、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識圖能力的初二物理綜合性力學習題,對於初二的多數同學們來說,這樣一道物理期末題不算簡單、也不算難。可是稍不留意就可能造成失分。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本題出錯最多的就是錯選了A選項,也有少數同學選了B、C選項。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道物理題吧。本題首先要認真審題,找出關鍵字眼,然後要讀懂圖像、識別出每個圖像的物理意義。比如說「勻速」!為什麼有很多學生錯選了A呢?
  • 為何物理課本不把此實驗設計的更完美?別高估初學者學習能力!
    如果初中的同學們仔細研究對比一下物理課本上面的實驗和平時做過的物理試卷中的實驗的話,會發現一個秘密,此秘密臨近中考畢業的初三同學們更清楚。這個秘密就是:物理課本上的實驗似乎並不是最完美的,有不少甚至是有缺點的,反而不如很多習題中的實驗更完美。
  • 只要看一眼,就能立刻知道凸透鏡成像特點,中考物理必考送分題!
    距離中考已經不足一個月,對於初三的同學們來說,今天所要說的是一個看起來最簡單,但是一旦做題就會經常出現各種問題的經典物理題型!此類經典題就是「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相關應用!可以說,這類物理題所涉及的實驗是所有初中生最感興趣,也最愛做的實驗!
  • 一個物理實驗視頻引發的激烈爭論!答案到底是什麼?
    前兩天我製作了一個物理實驗視頻,沒想到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此視頻按照中學物理知識,幾乎一多半網友的答案都與物理答案相左了。這個物理實驗視頻其實來源於物理課本,其內容說的是「用細線把很乾淨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記住測力計的讀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後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會增大到一定程度才能脫離水面,產生此物理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 2019初三物理分子熱運動習題及答案整理
    初三物理分子熱運動習題及答案整理 1.年初福州森林公園的梅花開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沙塵暴起,塵土滿天」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6.關於聲音和物質結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相同 B.原子核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 C.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可以聽到聲音 D.課上是通過實驗和推理的方法得出了「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 7.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的是B
  • 初中生做物理題普遍存在兩大缺點!是太懶?還是太墨守成規?
    在初中物理各種類型的題裡面,大部分屬於比較常規的題,是初中生朋友們在學習新課時就會練習到的,也是物理老師常說並且常常強調的題型;另外也有些屬於拐彎題,有些需要動手,否則就難以得出正確答案,有些是在常規題的基礎上稍加改動,但是這種題如果墨守成規就會導致失誤!
  • 用此三法複習初三物理,期末考試不得滿分,也必定九十分以上
    在最後複習階段,一定要把物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平時物理老師經常強調以及曾經補充過的全部知識點、書中的各種插圖、各種探究實驗、演示實驗以及一些重要的課後習題,都重新有選擇、有重點地去研究一遍!  這是最後階段必須要做而且至少要做一遍的關鍵方法。
  • 一把斧子引發的物理爭論!這類中學生出錯率奇高!解釋完整的更少
    今天說一道全國物理競賽題,這道初中應用物理題在所有人看來都會覺得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中學生出錯率卻奇高。我們都知道,中學物理知識可以解答很多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問題。可是目前不少中學生在生活中都缺乏生活經驗、沒有過豐富的勞動經驗和經常動手製作小實驗的經歷。這就導致了這部分中學生做應用物理題時,出錯率很高。請看下面這道全國應用物理題:本題對於多數有過類似生活經驗的人來說太容易了,看一眼就能選出正確答案A選項。
  • 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初中物理成績
    去年的中考還歷歷在目,今年的中考又即將來臨,在此,我談談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初中物理成績,做一個學法指導的分享:短時間內如何提高物理成績。一、我們必須要清楚中考物理考什麼從考試分值比例來講:聲光熱24%,電與磁31%,力和機械33%,物質和能源%(當然各地考試分值比例不盡相同)。但也可以看到,我們有必要把時間稍微向電與磁、力和機械傾斜。
  • 一道難倒多數初學者的中考物理題!若不深入研究,定會再次犯錯
    這是一道中考物理電學題,對於真正認真地深入研究過這類題的同學來說,應該不算難題,可是,對於多數初學者來說,如果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道題,那就幾乎無從下手了。初三的同學們在學習電學知識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習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道電學實驗題。
  • 課本秘籍:高中化學必修+選修全套人教版課後習題答案,人手一份
    許多同學覺得課本習題沒有用處,所以在做課後題的時候總是馬馬虎虎寫完就ok,但事實上,課本才是所有應該學習的精華。有一個好的課本複習計劃對成績太有幫助了,一定要把課本熟悉熟悉。2018年高考全國2卷的理綜卷子的化學選擇題,有一道題考的就是化學書上的裝置圖,很簡單的實驗原理,內容是人教版化學必修2當中有機化合物那部分的實驗裝置,大概是甲烷與氯氣反應的實驗裝置圖,當年高考的時候考的就是這道題。所以,一定要看教材!一定要看教材!一定要看教材!重要的事說三遍,所有考試科目的教材都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