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各種類型的題裡面,大部分屬於比較常規的題,是初中生朋友們在學習新課時就會練習到的,也是物理老師常說並且常常強調的題型;另外也有些屬於拐彎題,有些需要動手,否則就難以得出正確答案,有些是在常規題的基礎上稍加改動,但是這種題如果墨守成規就會導致失誤!
今天我們以兩道中考物理題為例,說一下初中生朋友們做物理題時普遍存在的兩大缺點!
由於初中生朋友們普遍存在這兩大缺點,導致了很多本不該做錯的物理題卻出錯了,這樣的錯誤如果出現在中考題中,那可真是太遺憾了!
這兩道中考物理題如下:
上面這道中考物理題說的是水平向左運動的小球在鏡子中的像是向什麼方向運動的,這道題出錯率很高,超過半數的初中生都錯了!竟然還有學生認為像也水平向左,甚至還有學生認為小球是水平向右移動的!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超過半數的學生都出錯了呢?
很顯然,我們平時訓練的常規題都是靜止的物體,然後可以畫出此靜止物體的像,依據的原理是平面鏡成像特點,也就是根據物與像關於鏡面對稱原理畫出來的。
可是,改成了運動的小球以後,這部分學生就開始胡思亂想了,而且,不約而同的出現了一個大缺點:
「不動手畫圖,只動腦想當然」!
這樣的缺點太嚴重了!直接導致了最滑稽但是其本人又找不到正解還自以為是的錯解!
正確的解答方式是如上圖所示:
找出小球運動時的幾個不同位置,然後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對應像的位置,然後,把這幾個像依次相連,就畫出了像運動的軌跡,從而判斷出小球在鏡中像的運動方向!
當然,有些初中生空間想像力非常好,能直接在腦中構建出此圖,這類同學可以迅速得出答案,也就無需再畫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道中考物理題:
初中生朋友麼們都知道,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為了證明此像是虛像,在常規題型中往往是在鏡子後面放一個不透明的白紙或者說光屏,然後看這張白紙或者光屏上是否有像,很顯然,是不可能存在像的,如果有的話那就見鬼了!大部分初中生對此深有印象,牢記在心,也因此形成了墨守成規的習慣,本題中的C選項,雖然說是在鏡子後放一個不透明的木板,但是小貓並不是看木板上是否能夠成像!可是多數學生都還沒有仔細思考C選項的下半句,就相當然的以為小貓在看木板上的像了,他們都錯以為既然題意中說小貓能看到,那很顯然C是錯誤的呀!
事實上,C選項的後半句並沒有像平時的習題那樣,而是說小貓人能看到它的像,是說能看到鏡子中的像,是指這個木板擋不住鏡子中的像!而不是說看不到木板上的像!
此題給我們的啟示是:
做任何物理題都不要墨守成規,不要受原來類似題的影響,不要死記硬背題,更不要在題意還沒仔細看完整、不假思索的情況下就誤以為是原來的問題!也就是說越是遇到熟題,就要愈加小心!要提醒自己,這類看似熟題,卻有可能成為陷阱題!甚至有可能其答案是與原答案完全相反的!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勤於動手、仔細審題、善於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吧,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