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早間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材料科學 ·
有史以來最黑的材料誕生
近期,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意外發現了一種「超黑」材料,比目前已知的最黑物質要黑10倍。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為了讓碳納米管在鋁表面生長,研究團隊把鋁箔浸泡在鹽溶液中,除去了表面的氧化層。這時,當碳納米管在鋁表面生長,產生的新材料的電學和熱學性能都有顯著提高。更加出乎意料的是,其顏色非常黑:進一步測量發現,這種材料可以吸收99.96%以上的入射光,成為有史以來最黑的材料。
· 天文學 ·
哈勃常數可能存在新解
天文學家通過測量遙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來推測宇宙膨脹的速率,即哈勃常數。目前,哈勃常數的數值存在明顯的分歧:通過兩種方式得出的數值分別為67和74km/(s·Mpc)。根據最近發表在《科學》的研究,德國天文學家使用引力透鏡效應,測量了遙遠天體的光度變化,並推算出了更大的哈勃常數:82.4(±8.3)。如果哈勃常數確為82.4,這意味著宇宙年齡只有114億年,遠小於目前的推測(138億年)。不過,研究者也承認新研究僅僅使用了兩種引力透鏡,因此數字可能存在很大誤差。
· 細胞生物學 ·
骨鈣素驅動應激生理反應
近期發表於《細胞·代謝》上的研究發現,面對危險時的應激生理反應,即心跳呼吸加快、葡萄糖運輸增加等,是由骨骼釋放的骨鈣素驅動的,而非之前認為的腎上腺素。研究者發現,面對壓力的小鼠和人類血液中骨鈣素水平會激增,給小鼠注射骨鈣素也會引發應激反應。骨鈣素基因缺陷的小鼠在面對危險時不會產生應激反應,而缺乏腎上腺素的動物卻仍能產生應激反應。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骨骼素才是應激反應的必要條件。
· 天文學 ·
科學家發現一日「進食」三餐的黑洞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最新研究中,西班牙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航天局「XMM-牛頓」望遠鏡,發現在距離地球2.5億光年處的GSN 069星系中心,存在以9小時為周期的X射線爆發現象,爆發期間的X射線噴射強度比安靜期間高約20倍。研究人員推測,這是GSN 069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釋放的X射線。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這種罕見的「進食」現象的確切原因。
· 航天 ·
美國下一代火星車完成首次旋轉測試
美國下一代火星車「火星2020」近日順利完成首次旋轉測試,以確定其重心。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表示,這項測試對於確保「火星2020」明年順利前往火星極為關鍵。「火星2020」明年春天還將進行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旋轉測試。按計劃,「火星2020」將於明年7月發射升空,2021年2月在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澤羅隕石坑登陸,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可能曾有生命存在的跡象。(新華社)
· 健康 ·
紐約州頒布緊急行政令,禁售調味電子菸
在美國政府宣布將出臺調味電子菸禁令後,上周末,美國紐約州州長Andrew Cuomo頒布了一項「緊急行政令」,禁止在該州銷售調味電子菸。紐約州也將成為繼密西根州之後,第二個頒布調味電子菸禁令的州。該行政令的目的是在正式法規出臺之前,儘可能降低電子菸對未成年用戶的健康危害。此外,如果發現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菸草和電子菸產品,該商家將面臨刑事處罰。
文:吳非、王語嫣、馬一瑗、謝汝雨
編輯:楊心舟、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