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質量達到60億噸,這是怎麼測出來的?

2020-11-22 騰訊網

物體的質量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物理概念,如果說測某樣東西的質量是多少,你一定會覺得非常容易,只要根據它大概的質量,放在相應的稱上,然後讀數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說要你測量地球的質量呢?我們是絕對不可能將它放在一臺巨大的稱上的;即使有,太空中沒有引力,這個方法也是不可行的。

事實上,這是通過一個實驗模型放大到天體上,再通過計算得出來的數值。我們知道,任意兩個物體之間都是存在引力的,只是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的質量都不夠大,我們感覺不到罷了。這個實驗就是根據這個定理為基礎設計的。

但是從這個理論被提出來,到真的有研究者準確地測定出地球的質量,中間隔了100多年的時間,而且在這100年中,是有很多研究者都進行過各種各樣的嘗試的,只是都沒有成功。最後是英國的一位學者卡文迪許通過實驗,先得出了常數G的值,以此為基礎就可以求出地球到底有多重。

這個實驗設計得非常簡單和巧妙:已知兩個小球質量分別為M和m,球心之間的距離r也一直,它們之間的引力會對扭轉二者位置中間的懸掛小球的鋼絲,測量偏轉角度後在帶入公式,就可以得出G的值。而小球的重力則為它和地球間的引力,以此計算出地球質量。在這個實驗中,研究者將各種可能的幹擾因素,如空氣流動等都排除掉了,得出的數值相當精確。

那麼我們費力得測出地球的質量又有什麼用呢?事實上,我們現在能成功地發射各種衛星,宇宙飛船等就是因為我們精確掌握了地球的質量,這樣才能計算出,我們要到達不同的軌道要使得這些飛行器的速度達到多少。可以說在這個實驗之後,我們在航天領域才能獲得這樣的成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是如何測量出地球的質量約為60萬億億噸的?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母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從太空觀看地球,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如此美麗,因為在整個地球表面上,大約有71%以上的面積是被海水覆蓋的,只有剩下的29%為陸地面積,根據最新的測量顯示,地球的質量約為60萬億億噸。
  • 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靠什麼力量懸浮的?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個正常人,想要從拿起一顆花生、一個蘋果、一顆籃球都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如果將這個物體換做汽車、高樓等質量比較大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應該沒人能做到!那麼,咱們所生活的這顆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誰又能將它舉在太空中呢?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它能夠「漂浮」空中?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這麼重的質量,為什麼不往下掉,究竟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託著地球,不讓它忘下掉落呢?這個問題是不是讓你困惑不已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地球不往下掉的神秘面紗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在生活中基本上不會關心,一個物體拋向空中,為何它會落下來,覺得這也太平常了,誰又會去花心思研究這些呢?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飄在太空中,而不墜落呢?
    ,但其實地球等天體的質量非常的大,為什麼它們能夠不墜落的飄在太空中呢?要知道,地球的質量是非常龐大的,現在全球總人口差不多70億左右,計算按平均體重每個人65公斤來算,光人類就已經有4550億千克了,但也才4.55億噸,而1798年時,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地球質量差不多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粗略換算一下,地球的質量竟高達60萬億億噸。
  • 地球60萬億噸,地球的重量是如何測量出來的?歷史上有人「稱過」
    地球它又大又圓,承載宇宙奧秘,對於人類而言,對它有著無止境的探索與發現,如果你問:世界上第一個稱量地球重量的人是何許人也?小編告訴你,他是應該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他經過深入探究,利用牛頓的測量萬有引力常數的扭稱實驗算出了地球質量。
  •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地球上面的所有的物體,都會受到這樣的一個力,而墜向地心,而且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也會越大,但是對於地球本身來說,地球的質量就達到了60萬億億噸,在這樣的質量之下,地球應該也會出現一個下墜的樣子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是誰在「託舉」地球,60萬億億噸的質量,為何不往下墜?
    有句話叫做坐地日行八萬裡,這句話的意思是坐在地上不動一天,就相當於行走了八千裡,這是地球自轉的結果,如果你坐在赤道上地球轉一圈,正好是行走了8萬裡的距離。其實關於這當中星球的轉動問題,一直有一個疑惑在困擾著大家。宇宙中究竟有怎樣的神秘力量呢?
  • 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噸,為何能懸浮在半空中?是誰在支撐著它?
    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噸,為何能懸浮在半空中?是誰在支撐著它?眾所周知,宇宙是非常奇妙的,它有著無數的未知等待著我們的探尋。在蒼茫的宇宙之中,地球卻是尤為特殊的一個。不僅因為地球上有人類,更是有著眾多的生命。然而,關於地球的種種謎團,你又是否知道呢?
  • 地球質量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漂浮在太空,而不向下墜落?
    這是為何?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兩個質量物體之間會產生引力作用,地球會對它引力範圍內的所有物體產生吸引力;    那麼地球的質量達到了60萬億億噸,如此龐然大物為什麼會漂浮在宇宙空間之中,它為什麼不會一直往下掉?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個問題,只是我們直覺上的一種誤解。  首先在宇宙真空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方向,任何空間位置在物理上都是等效的,沒有所謂的上下、左右、前後之分,方向只是人為規定出來的,所以地球「往下掉」,這個問題並不成立。
  • 60萬億億噸!地球質量這麼大,為何還能漂在宇宙中不往下掉?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差不多60萬億億噸。按照日常生活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在被什麼東西「託著」,否則肯定會往下掉,但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太空中的。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地球沒有向下掉?
    就拿地球來說吧,1968年,美國的阿波羅8號曾經在環繞月球的軌道的上,朝著地球拍照,這張照片後來也被叫做:地出。 比如:2017年10月2號,人類的探測器OSIRIS-REX飛行到距離地球大概500萬公裡的地球,然後朝向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給地月系統拍攝了一張全家福。在這張全家福當中,地球和月球就好像是浮在太空中的一樣。
  • 地球重量60萬億億噸,宇宙質量只有28克?他的實驗是否有依據?
    宇宙中的環境是10分兇險的,我們可以在地球上平安的生存,是非常的幸運。雖然我們仍在尋找「第二地球」,但都沒有太理想的成果。在整片宇宙中,一顆小小的地球質量就達到了60萬億億噸,太陽的直徑更是抵得上地球的109倍。在整片銀河系中,比太陽還大的星體更是數不勝數。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5.972*10^24千克,換算成噸再四捨五入下大約是六十萬億億噸!這就是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就是這樣,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就靜靜的漂浮在太空中,這一點即使是扁平地球的擁戴者也無法否認,但地球卻並不是真正的漂浮,因為即使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能告訴我們的,也絕不是漂浮!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換算成噸再四捨五入下大約是六十萬億億噸! 這就是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就是這樣,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就靜靜的漂浮在太空中,這一點即使是扁平地球的擁戴者也無法否認,但地球卻並不是真正的漂浮,因為即使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能告訴我們的,也絕不是漂浮!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誰在「託著」地球?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被什麼東西「託著」,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
  • 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何種力量讓它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人們每天都過著忙碌的生活,當行走在地面上時,人類總是可以和大地親密地接觸,為何不會漂浮在空中呢?相信應該很少有人會考慮這個問題,同樣的問題用在地球上,為何60萬億億噸的地球,不會下落,反而漂浮在太空中呢?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
  • 地球的黃金儲量超60億噸,只要技術達到,一人可以擁有一噸黃金
    但是近期有的科學家卻指出,地球上的黃金儲量其實有60億噸。如果按照地球上的人口有60億來算的話,那麼可以說一個人就可以擁有一噸的黃金。但是實際上,每一個人並沒有擁有一噸黃金,黃金的價格還是一樣的貴,那麼為何科學家會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