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質量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漂浮在太空,而不向下墜落?

2021-01-15 網易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所有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因此我們所看到的現象,掌握的規律,我們的常識和直覺都來自於地球表面。

  那麼我們在地球上最常會感受到什麼?看到什麼?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站在地面上有上下之分、有方向感,腳踩的大地是下,頭頂的天空是上;我們整天都會看到比空氣密度更大的物體下落到地面。

  所以我們就從中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重物勢必會從高處往低處墜落。

  這是為何?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兩個質量物體之間會產生引力作用,地球會對它引力範圍內的所有物體產生吸引力;

  

  因此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牢牢的站在地面上,我們的身體器官告訴了我們方向感,有質量的物體會在引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那麼地球的質量達到了60萬億億噸,如此龐然大物為什麼會漂浮在宇宙空間之中,它為什麼不會一直往下掉?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個問題,只是我們直覺上的一種誤解。

  首先在宇宙真空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方向,任何空間位置在物理上都是等效的,沒有所謂的上下、左右、前後之分,方向只是人為規定出來的,所以地球「往下掉」,這個問題並不成立。

  其次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物體為什麼會發生運動?

  

  相信你還記得牛頓第一定律,也就是慣性定律,說的是:一個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的情況下,它會一直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只有受到的淨力不為零的情況下,物體的狀態才會發生改變。

  在地球上物體下落到地面是因為這個物體受到了地球給它的引力,而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狀態就跟它所受到的力有直接的關係。

  要是地球在深邃的宇宙空間中,周圍沒有任何天體給地球施加引力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知道地球受到的力就為零。

  那麼地球本身就會在宇宙空間中處於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至於地球會向哪個方向勻速直線運動,這無關緊要,畢竟在宇宙空間中沒有所謂的方向一說。

  

  但我們知道地球並非處在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周圍有著太陽以及除地球以外的7大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和小天體。

  這些天體對地球來說,都會施加引力的作用,但太陽本身的質量就佔到了整個太陽系物質的99.8%,因此地球的運動主要受到了中心太陽的引力影響。

  所以說地球在宇宙空間中的運動狀態並非是靜止或者是勻速直線運動。它受到了朝向太陽中心的引力作用。

  按理來說,地球應該會被太陽引力拉向太陽,並落到太陽表面,像是一個物體受到地球引力落到地球表面一樣,但真實的情況是:

  

  地球在引力的作用下,繞著太陽沿橢圓軌道運動。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地球在受到太陽引力作用的同時,它還有一個垂直於引力方向的切向速度。這個速度保證了地球在向太陽中心墜落的時候,一直錯過太陽,不會於太陽相撞。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地球其實是在宇宙空間中下落,但下落的方向並非我們認為的南極方向或者是北極方向,而是太陽中心的方向。

  為了理解這個問題,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個例子也是牛頓當年做過的一個思想實驗,這個思想實驗叫牛頓大炮,是人類目前發射繞地衛星的理論基礎。

  

  我們垂直朝上發射一顆炮彈,也就是上圖中綠色的小球,那麼這個小球會受到一個朝向地球中心的引力,這個引力會導致小球的速度一直衰減,直到為零,然後又開始在引力的作用下加速墜向地球。

  因此垂直發射炮彈或者是火箭,是無法逃離地球引力的(至少以人類目前的能力是無法辦到的),也無法讓炮彈在軌道上繞著地球旋轉。

  所以想要讓炮彈繞地球轉或者離開地球就需要給炮彈提供一個水平上的初速度,超前發射炮彈。像下圖中的樣子。

  

  假設在一個高山上架炮,超前發射炮彈,炮彈在向前飛的時候,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往地面上落,如果炮彈初速度不夠的話,那麼炮彈就會飛行一段距離砸向地面。如上圖中的a和b。

  如果在給炮彈增加更大的初速度的話,當速度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7.9 km/s,那麼炮彈的軌跡就會變成C;

  這是因為地球是個球,它有一定的曲率,炮彈只要擁有了足夠的初速度,那麼它在落向地球的時候,這個速度就會使得炮彈不斷的錯過地球表面,最終繞著地球旋轉。

  如果速度再大一點,炮彈的軌跡就會變成D,如果速度再大,達到了第二宇宙速度11.2km/s,那麼它的軌跡就會變成E,直接逃離地球的引力控制。

  

  整個過程就和上圖中的一樣,這就是人類發射繞地衛星的原理,火箭先把衛星垂直推到足夠的高度,然後火箭會與垂直方向有一個夾角,給衛星提供足夠的水平速度,這樣衛星就可以繞著地球旋轉了。

  並不是我們認為的火箭是垂直把衛星送入太空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衛星還會因為引力而落向地面的。

  炮彈(衛星)繞地球的過程就跟地球和太陽一樣,地球也在朝著太陽墜落,但是地球軌道速度保證了地球總是會錯過太陽表面,所以地球不會與太陽相撞。

  

  如果降低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那麼地球的軌道就會發生衰減,它會更加靠近太陽,當地球的速度足夠低,地球就會在近日點落向太陽,與太陽相撞。

  如果增加地球的軌道速度的話,那麼它會與太陽錯過的越來越多,也就是軌道變得越來越大,會逐漸的遠離太陽。

  這就是《流浪地球》中人類把地球帶離太陽系的原理,給地球加速,它就會離開太陽系。

  所以總結一些,地球確實在宇宙中下落,但方向是太陽中心,為什麼不撞向太陽,是因為地球有一個很高的速度,保證了地球能夠錯過太陽表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在太空中旋轉,而不向下墜落呢?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東西需要託著,要不然就下沉了,但我們的科學家行開始研究太空開始到現在,地球好像一直是懸浮的,而且宇宙中,其他的上千億顆恆星的星系們,在視覺上也是「懸浮」於宇宙中,咋回事那。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飄在太空中,而不墜落呢?
    ,但其實地球等天體的質量非常的大,為什麼它們能夠不墜落的飄在太空中呢?要知道,地球的質量是非常龐大的,現在全球總人口差不多70億左右,計算按平均體重每個人65公斤來算,光人類就已經有4550億千克了,但也才4.55億噸,而1798年時,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地球質量差不多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粗略換算一下,地球的質量竟高達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不向下墜落,而是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是附著在地面上的,就算想離開地面,也要藉助一些工具,而且也不能長時間離開,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可以得知,地球上的萬物都受地心引力的吸引,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就越重,那麼我們的地球足足重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60萬億億噸,這麼重的一個球體,為什麼在太空中是懸浮的狀態,沒有往下墜呢?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什麼它可以漂浮在太空,不往下墜落?
    所以我們就從中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重物勢必會從高處往低處墜落。這是為何?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兩個質量物體之間會產生引力作用,地球會對它引力範圍內的所有物體產生吸引力;因此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牢牢的站在地面上,我們的身體器官告訴了我們方向感,有質量的物體會在引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 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何種力量讓它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人們每天都過著忙碌的生活,當行走在地面上時,人類總是可以和大地親密地接觸,為何不會漂浮在空中呢?相信應該很少有人會考慮這個問題,同樣的問題用在地球上,為何60萬億億噸的地球,不會下落,反而漂浮在太空中呢?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它能夠「漂浮」空中?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這麼重的質量,為什麼不往下掉,究竟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託著地球,不讓它忘下掉落呢?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往往一個物體沒有了支點就會一直往下墜落,比如從飛機上扔下一個籃球,籃球失去了飛機這個支點,它就會一直往下墜落,直到砸下地面,然後反彈起來,但最終它也會慢慢的「躺」在了地面上那我們的地球下方究竟又是什麼呢?地球「飄」在空中沒有任何支點,它為何不像籃球一樣往下墜落,直到找到一個支點呢?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廣義相對論下的宇宙圖景在愛因斯坦看來,地球並沒有漂浮在太空中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地球上面的所有的物體,都會受到這樣的一個力,而墜向地心,而且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也會越大,但是對於地球本身來說,地球的質量就達到了60萬億億噸,在這樣的質量之下,地球應該也會出現一個下墜的樣子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能飄在太空中,而不會向下墜落?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
    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越來越深,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在科學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一些問題已經被我們用科學解決,但有關地球自身的問題,我們卻有很多都搞不清楚,就比如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這個問題相信是很多人都好奇的。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一根羽毛和一隻大象最明顯的區分就是重量,地球上的每個物體都有重量,只是大小不一樣罷了。例如高空拋物,越重的物體下落速度越快,越輕的物體雖然下落速度慢,但也會掉落到地面上。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地球有多少重?這個問題讓17世紀的科學家一臉懵逼,不過在牛頓給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後,一切變得豁然開朗,牛頓的描述簡單到令人髮指:「兩個質點之間的吸引作用力,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平方反比」。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換算成噸再四捨五入下大約是六十萬億億噸! 這麼重的東西居然能浮在太空中? 這就是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就是這樣,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就靜靜的漂浮在太空中,這一點即使是扁平地球的擁戴者也無法否認,但地球卻並不是真正的漂浮,因為即使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能告訴我們的,也絕不是漂浮!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能夠飄著不墜落?究竟是靠什麼支撐?
    如果隨手扔掉一個東西的話,那麼這個東西在重力影響下墜入地面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大家不會產生什麼分歧,然而有些人卻非常的好奇,那就是地球這麼大一個星球,為什麼不會向下墜落呢?真空中有什麼貓膩嗎?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地球沒有向下掉?
    既然牛頓已經統一了這兩者,要知道地球的質量達到了60萬億億噸,為什麼地球就可以懸浮在太空當中,而不是像在地球上的物體一樣往下墜? 牛頓理論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牛頓的理論來入手。在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物體都向下墜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轉使得物體有「離心力」共同導致的,這個合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 地球總重60萬億億噸,卻還能漂浮在太空中,為何不向下墜落?
    時至今日我們在地球所能看到的,就是在繁星滿天組成一條被我們稱作「銀河」的玉帶,橫跨黑暗的天空。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古代的各種創世故事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與科學理論毫不相關,也不屬於任何關於宇宙結構的新認知,只是寄託了人類美好的想像和消除了對於大環境的畏懼感。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太陽和地球都非常重,為何它們不向下墜落,而是飄在太空中?
    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億噸,太陽的質量更是達到了2000億億億噸,這麼大的質量,按理說非常重,為什麼它們可以懸浮在太空中,而不是向下墜落呢?太陽系中行星的公轉軌道基本上都處於同一個平面,看起來似乎地球等行星懸浮在太空中。
  • 物體因重力垂直下落,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如何懸浮於太空中?
    他用重力向人類解釋為何物體會垂直下落,那在宇宙中,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會漂浮在太空中呢?難道太空中有種神秘力量在控制著地球嗎?  當今世界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類也在太空中不斷探索,當人類離開地球表面,進入太空中時重力消失不見,並且氧氣也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