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2020-11-10 宇宙觀察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誰在「託著」地球?

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被什麼東西「託著」,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

不僅如此,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太陽系其他天體,以及包含上千億顆恆星的星系們,在視覺上都「懸浮」於宇宙中。

於是乎,宇宙中的真實和人類習以為常的「常識」發生了碰撞。

地球飄在宇宙中?

學過基本物理的都知道,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前總是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此刻我們腳下的地球正在以30km/s的速度繞太陽公轉,可謂是「坐地日行八萬裡」

從物理角度來看,地球上的物體之所以依附於地表,是因為地球的質量中心位於地核,所以物體都在被地核「吸引」著。

但在宇宙中,地球的「下面」並不存在什麼質量中心,僅此一點地球就喪失了「下墜」的理由,但事實遠沒有這麼簡單...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在牛頓基於觀測和實驗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中,引力是一種無視距離的「瞬時力」,且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越大,小質量物體會被大質量物體引力所吸引,比如質量小的蘋果墜向質量大的地核,質量小的月球繞質量大的地球公轉,於是牛頓認為上到天體運行下到日常生活,引力是影響一切的。

但礙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局限性,牛頓並沒有弄清楚引力的來源,只能把它當做一種「固有屬性」來看待,而且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太陽消失的一瞬間地球就會被甩出去。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物理學深入微觀世界擴展宏觀世界,只適用於低速宏觀運動狀態下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開始出現誤差,導致當時的物理學家們無法解決包括水星近日點攝動在內的一系列問題。

基於以上原因,愛因斯坦開始嘗試把引力併入狹義相對論,以光速不變且不可被超越為基礎,最後推導出了一套適用於近光速且強引力狀態下的「廣義相對論」。

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固有屬性」,而是成為了「質量扭曲時空產生的幾何跌落效應」,通俗來說就是所有質量小的物體,都在向質量大的物體跌落。

廣義相對論下的宇宙圖景

在愛因斯坦看來,地球並沒有漂浮在太空中,而是一直在向太陽跌落,因為太陽質量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所以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其他天體都受到太陽質量造成的時空彎曲影響,一直繞太陽公轉或者說向太陽跌落

就像人造衛星速度達到11.2km/s,就可以繞地球公轉而不墜入地球一樣,地球近30km/s的公轉速度也產生了足夠的「離心力」來對抗太陽引力,而且在幾乎沒有阻力的太空中,地球可以長時間保持公轉速度,進而就可以一直繞太陽公轉而不墜入太陽,對於水星和金星這些比太陽還靠近太陽的天體來說,它們只能用更快的公轉速度才能平衡太陽引力,來保證自己不墜入太陽。

總體而言,天體以及天體系統的公轉過程就是跌落過程,繞誰公轉就是在向誰墜落,之所以沒有墜落只是因為速度合適罷了。

宇宙俄羅斯套娃

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公轉,銀河系繞室女座超星系團質量中心公轉,室女座超星系團繞巨引源公轉。

可以看出小到星球大到超星系團,宇宙中天體們的運動完全是一致的,都是在引力支配下的無限循環或者套娃而已,區別只在於天體或者天體系統的大小,本質上都是在被引力支配。

物質決定時空如何彎曲,時空決定物質如何運動

同樣按照廣義相對論,光子在宇宙中並不是按照直線飛行的,而是按照「測地線」飛行,這樣一來如果前方有大質量天體存在,那麼光線就會被彎曲,特殊情況下可以形成引力透鏡,而如果前方天體質量超過某個極限,那麼光線就會偏折成一個閉環,從而無法飛出該天體的引力範圍,這樣一來該天體在可見光範圍內就不可見了,就變成一個黑洞了。

腦海中合理的宇宙模型

要想想像出正確的宇宙圖景,首先要忘掉看到的一切「宇宙科普畫面」,因為它們都是二維的,而宇宙至少是三維的。

在三維的宇宙中,天體並不是把時空「壓出了凹陷」,而是造出了一個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吸引源」,所以周遭所有物質都會被天體吸引並且靠近它。

相關焦點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在太空中旋轉,而不向下墜落呢?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東西需要託著,要不然就下沉了,但我們的科學家行開始研究太空開始到現在,地球好像一直是懸浮的,而且宇宙中,其他的上千億顆恆星的星系們,在視覺上也是「懸浮」於宇宙中,咋回事那。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飄在太空中,而不墜落呢?
    當從太空中看行星等天體,或者在太空中拍攝的天體照片,感覺好像包括太陽地球等天體都是飄浮在太空中一樣
  • 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
    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越來越深,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在科學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一些問題已經被我們用科學解決,但有關地球自身的問題,我們卻有很多都搞不清楚,就比如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這個問題相信是很多人都好奇的。
  • 太陽和地球都非常重,為何它們不向下墜落,而是飄在太空中?
    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億噸,太陽的質量更是達到了2000億億億噸,這麼大的質量,按理說非常重,為什麼它們可以懸浮在太空中,而不是向下墜落呢?太陽系中行星的公轉軌道基本上都處於同一個平面,看起來似乎地球等行星懸浮在太空中。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能飄在太空中,而不會向下墜落?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誰在「託著」地球?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被什麼東西「託著」,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不向下墜落,而是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是附著在地面上的,就算想離開地面,也要藉助一些工具,而且也不能長時間離開,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可以得知,地球上的萬物都受地心引力的吸引,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就越重,那麼我們的地球足足重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60萬億億噸,這麼重的一個球體,為什麼在太空中是懸浮的狀態,沒有往下墜呢?
  •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地球上面的所有的物體,都會受到這樣的一個力,而墜向地心,而且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也會越大,但是對於地球本身來說,地球的質量就達到了60萬億億噸,在這樣的質量之下,地球應該也會出現一個下墜的樣子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能夠飄著不墜落?究竟是靠什麼支撐?
    如果隨手扔掉一個東西的話,那麼這個東西在重力影響下墜入地面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大家不會產生什麼分歧,然而有些人卻非常的好奇,那就是地球這麼大一個星球,為什麼不會向下墜落呢?真空中有什麼貓膩嗎?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地球有多少重?這個問題讓17世紀的科學家一臉懵逼,不過在牛頓給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後,一切變得豁然開朗,牛頓的描述簡單到令人髮指:「兩個質點之間的吸引作用力,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平方反比」。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地球有多少重?這個問題讓17世紀的科學家一臉懵逼,不過在牛頓給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後,一切變得豁然開朗,牛頓的描述簡單到令人髮指:「兩個質點之間的吸引作用力,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平方反比」。
  • 地球總重60萬億億噸,卻還能漂浮在太空中,為何不向下墜落?
    除了宏觀上利用各種人造衛星等航空航天設備和宇宙望遠鏡來探索宇宙之謎,還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和一些原子對撞機、顯微鏡等設備來擴展對整個宇宙微觀環境的認識,宏觀微觀角度全方位把握。除了外太空的奇妙未知世界中恆星、星系以及宏大的宇宙結構,對於微觀世界深處的錯綜複雜我們也頗有所獲。
  • 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何種力量讓它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人們每天都過著忙碌的生活,當行走在地面上時,人類總是可以和大地親密地接觸,為何不會漂浮在空中呢?相信應該很少有人會考慮這個問題,同樣的問題用在地球上,為何60萬億億噸的地球,不會下落,反而漂浮在太空中呢?
  • 60萬億億噸!地球質量這麼大,為何還能漂在宇宙中不往下掉?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差不多60萬億億噸。按照日常生活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在被什麼東西「託著」,否則肯定會往下掉,但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太空中的。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一根羽毛和一隻大象最明顯的區分就是重量,地球上的每個物體都有重量,只是大小不一樣罷了。例如高空拋物,越重的物體下落速度越快,越輕的物體雖然下落速度慢,但也會掉落到地面上。
  • 地球質量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漂浮在太空,而不向下墜落?
    所以我們就從中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重物勢必會從高處往低處墜落。  這是為何?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兩個質量物體之間會產生引力作用,地球會對它引力範圍內的所有物體產生吸引力;    那麼地球的質量達到了60萬億億噸,如此龐然大物為什麼會漂浮在宇宙空間之中,它為什麼不會一直往下掉?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個問題,只是我們直覺上的一種誤解。  首先在宇宙真空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方向,任何空間位置在物理上都是等效的,沒有所謂的上下、左右、前後之分,方向只是人為規定出來的,所以地球「往下掉」,這個問題並不成立。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地球沒有向下掉?
    一些人類的探測器曾經拍攝過這些天體的樣子,從照片當中,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好像是飄在太空當中。就拿地球來說吧,1968年,美國的阿波羅8號曾經在環繞月球的軌道的上,朝著地球拍照,這張照片後來也被叫做: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