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2020-12-01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有多少重?這個問題讓17世紀的科學家一臉懵逼,不過在牛頓給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後,一切變得豁然開朗,牛頓的描述簡單到令人髮指:「兩個質點之間的吸引作用力,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平方反比」。

從理論上來看,只要拿個鐵球稱一下,然後測量幾個參數,就能計算出地球的質量了,但有一個問題,萬有引力定律公式中有一個係數,儘管牛頓未精確給出,但大家都知道這個係數也就是萬有引力常數必須精確測量!

從牛頓同時代的科學家挖空心思想要測量出準確的萬有引力常數,甚至利用山體的鐵球的吸引作用來測量,但最終都敗在一個精巧設計的扭稱上,大家都傳聞扭稱是卡文迪許的專利,但其實這個天才的設計是由約翰·米歇爾(英國科學家)設計的,只是還未完成實驗就去世了,卡文迪許是他的好朋友,結果撿了個大便宜!

當時測得係數已經非常精確,而由此係數測得地球質量精度也非常高,地球大約是5.972*10^24千克,換算成噸再四捨五入下大約是六十萬億億噸!

這麼重的東西居然能浮在太空中?

這就是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就是這樣,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就靜靜的漂浮在太空中,這一點即使是扁平地球的擁戴者也無法否認,但地球卻並不是真正的漂浮,因為即使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能告訴我們的,也絕不是漂浮!

因為牛頓就用萬有引力定律推導出了克卜勒行星運動的橢圓軌道,這是第谷觀測了一輩子、克卜勒套了N久的行星運動軌道就被牛頓給推導出來了,所以萬有引力能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自由落體運動,還有地球的繞日公轉運動!

因此地球在太空中是無法漂浮的,它在高速運動,否則它就會被太陽的引力拖走,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萬有引力剛好和地球圍繞太陽的圓周運動產生的「離心力」剛好相等,所以地球不會掉落太陽,也不會逃離太陽,如果兩者質量不會發生大的改變的話,那麼它們將一直運動下去。

地球是怎麼動起來的,到底誰推了它一把?

有人說是上帝推了一把!但很明顯這個答案是錯的,真正能提供第一推動力的依然是物體之間的引力,一片塵埃雲最初的自轉運動就來自萬有引力作用下的測地線運動,這個測地線的軌跡和它們之間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參數是有關的,只有100%理想的情況下才會直直的撞上去,所以太陽內天體的公轉運動來自於早期星雲物質的引力坍縮。

有真正靜止的天體嗎?

答案是沒有,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太陽系繞著銀心公轉,銀河系朝著巨引源運動,巨引源被宇宙膨脹拉的更遠,因為我們已知所有的天體都在宇宙中,而宇宙自大爆炸以來就一直在高速膨脹中,所以在這個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是真正靜止的,連空間本身都在膨脹中!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又說明了什麼?

其實經典力學已經夠用了,但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說明,經典力學所依賴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會變化的,宇宙處處都一樣,但因為這個假設,所以牛頓力學在計算水星軌道的時候就出錯了,因為事實上的空間和空間都會受到強大的質量影響。

水星進動問題就是這樣發生的,因為水星軌道的繞日公轉軌道橢圓偏心率比較大,它所經過空間,在近日點和遠日點時扭曲程度差異比較大,因此這個進動累積到百年就會變得明顯不是計算和測量誤差,而是像一根刺一樣橫亙在科學家心中。

為此曾經以人肉計算機美譽的法國天文學家勒維耶(計算出了海王星的軌道)認為水星軌道內有一顆祝融星在影響水星,但始終找不到這顆行星,而1916年愛因斯坦推出廣義相對論這個問題得以迎刃而解。因為不是行星的影響,而是空間和時間都被太陽巨大的質量給扭曲了!

宇宙處處是引力陷阱

所以牛頓經典力學早已告訴我們地球為什麼不會掉落,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則告訴時間、空間和質量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宇宙中的上下怎麼判斷?

其實宇宙中是沒有上下的,所以根本就沒有上下!但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習慣上下了,那麼怎麼來區分宇宙中天體的上下呢?

右手定則,伸出右手,四指指向天體自轉方向,然後再伸出大拇指方向就是天體的北極,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上方,太陽系黃道面的上下是以太陽自轉方向為基準的,所以當有人告訴你某顆行星的軌道會穿過黃道面時,你就知道啥時候是上,啥時候是下了。

相關焦點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在太空中旋轉,而不向下墜落呢?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東西需要託著,要不然就下沉了,但我們的科學家行開始研究太空開始到現在,地球好像一直是懸浮的,而且宇宙中,其他的上千億顆恆星的星系們,在視覺上也是「懸浮」於宇宙中,咋回事那。
  •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地球上面的所有的物體,都會受到這樣的一個力,而墜向地心,而且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也會越大,但是對於地球本身來說,地球的質量就達到了60萬億億噸,在這樣的質量之下,地球應該也會出現一個下墜的樣子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換算成噸再四捨五入下大約是六十萬億億噸! 這麼重的東西居然能浮在太空中? 這就是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就是這樣,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就靜靜的漂浮在太空中,這一點即使是扁平地球的擁戴者也無法否認,但地球卻並不是真正的漂浮,因為即使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能告訴我們的,也絕不是漂浮!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飄在太空中,而不墜落呢?
    當從太空中看行星等天體,或者在太空中拍攝的天體照片,感覺好像包括太陽地球等天體都是飄浮在太空中一樣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地球飄在宇宙中?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能飄在太空中,而不會向下墜落?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
    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越來越深,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在科學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一些問題已經被我們用科學解決,但有關地球自身的問題,我們卻有很多都搞不清楚,就比如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能懸浮於太空中,反而不墜落深淵,這個問題相信是很多人都好奇的。
  • 太陽和地球都非常重,為何它們不向下墜落,而是飄在太空中?
    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億噸,太陽的質量更是達到了2000億億億噸,這麼大的質量,按理說非常重,為什麼它們可以懸浮在太空中,而不是向下墜落呢?太陽系中行星的公轉軌道基本上都處於同一個平面,看起來似乎地球等行星懸浮在太空中。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誰在「託著」地球?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被什麼東西「託著」,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不向下墜落,而是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是附著在地面上的,就算想離開地面,也要藉助一些工具,而且也不能長時間離開,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可以得知,地球上的萬物都受地心引力的吸引,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就越重,那麼我們的地球足足重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60萬億億噸,這麼重的一個球體,為什麼在太空中是懸浮的狀態,沒有往下墜呢?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地球沒有向下掉?
    一些人類的探測器曾經拍攝過這些天體的樣子,從照片當中,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好像是飄在太空當中。就拿地球來說吧,1968年,美國的阿波羅8號曾經在環繞月球的軌道的上,朝著地球拍照,這張照片後來也被叫做:地出。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一根羽毛和一隻大象最明顯的區分就是重量,地球上的每個物體都有重量,只是大小不一樣罷了。例如高空拋物,越重的物體下落速度越快,越輕的物體雖然下落速度慢,但也會掉落到地面上。
  • 地球質量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漂浮在太空,而不向下墜落?
    所以我們就從中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重物勢必會從高處往低處墜落。  這是為何?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兩個質量物體之間會產生引力作用,地球會對它引力範圍內的所有物體產生吸引力;    那麼地球的質量達到了60萬億億噸,如此龐然大物為什麼會漂浮在宇宙空間之中,它為什麼不會一直往下掉?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個問題,只是我們直覺上的一種誤解。  首先在宇宙真空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方向,任何空間位置在物理上都是等效的,沒有所謂的上下、左右、前後之分,方向只是人為規定出來的,所以地球「往下掉」,這個問題並不成立。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能夠飄著不墜落?究竟是靠什麼支撐?
    如果隨手扔掉一個東西的話,那麼這個東西在重力影響下墜入地面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大家不會產生什麼分歧,然而有些人卻非常的好奇,那就是地球這麼大一個星球,為什麼不會向下墜落呢?真空中有什麼貓膩嗎?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它能夠「漂浮」空中?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這麼重的質量,為什麼不往下掉,究竟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託著地球,不讓它忘下掉落呢?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往往一個物體沒有了支點就會一直往下墜落,比如從飛機上扔下一個籃球,籃球失去了飛機這個支點,它就會一直往下墜落,直到砸下地面,然後反彈起來,但最終它也會慢慢的「躺」在了地面上那我們的地球下方究竟又是什麼呢?地球「飄」在空中沒有任何支點,它為何不像籃球一樣往下墜落,直到找到一個支點呢?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什麼它可以漂浮在太空,不往下墜落?
    所以我們就從中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重物勢必會從高處往低處墜落。這是為何?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兩個質量物體之間會產生引力作用,地球會對它引力範圍內的所有物體產生吸引力;因此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牢牢的站在地面上,我們的身體器官告訴了我們方向感,有質量的物體會在引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 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何種力量讓它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人們每天都過著忙碌的生活,當行走在地面上時,人類總是可以和大地親密地接觸,為何不會漂浮在空中呢?相信應該很少有人會考慮這個問題,同樣的問題用在地球上,為何60萬億億噸的地球,不會下落,反而漂浮在太空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