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隨手扔掉一個東西的話,那麼這個東西在重力影響下墜入地面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大家不會產生什麼分歧,然而有些人卻非常的好奇,那就是地球這麼大一個星球,為什麼不會向下墜落呢?真空中有什麼貓膩嗎?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思維沒有轉過這個彎來,我們在地球上做各種實驗的時候,雖然會利用真空環境去測驗無空氣摩擦的情況下物品墜落的速度,但是宇宙當中的真空,和地球地面上的真空可並不是同樣的。
因為我們在地球上所感受到的重力,事實上應該是地球質量對我們產生的引力,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按照物理學的概念,質量越大引力就會越大,因此地球才能夠將像我們一樣微小的物體牢牢吸附在表面上,而我們所感受到的「下」事實上都是指向地球中心。
而在茫茫宇宙中,不同星球之間的距離其實是非常遙遠的,因為如果距離很接近的話,質量較小的星球就會被較大的星球所吸引,具體的案例我們可以看一下月球繞地球公轉的樣子。月球比我們的質量更輕,於是被地球拉住不停地做圓周運動。
而在地球的周圍,其他的星球雖然也有很多,甚至有一些質量比我們更加龐大,但是我們都處於相對安全的距離當中,彼此之間的引力不會互相拉動,在宇宙當中的相對位置也就是比較穩定的,並不會因為引力產生兩個星球相撞的結果。
所以說物體向下墜落,這樣一個看上去是真理的概念,如果將其應用範圍擴大到宇宙層面,就變成了一個謬誤。這樣的理論,那應該在念書時候的政治課上學習過吧,如果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銀河系行星之間的關係,肯定會得出更多靈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