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
一根羽毛和一隻大象最明顯的區分就是重量,地球上的每個物體都有重量,只是大小不一樣罷了。例如高空拋物,越重的物體下落速度越快,越輕的物體雖然下落速度慢,但也會掉落到地面上。在世界上,任何一個物體都不可能莫名其妙的懸浮在空中,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地球在徒步旅行者的眼中,是一個漫長的道路,讓人感到一絲絕望。有趣的是,地球似乎與自然界中的規律相悖。
眾所周知,地球的體重達到60萬億億噸,任何物體被地球壓著,都有可能被它壓扁,以它這樣的重量不可能懸浮在宇宙中,事實卻與結果相反,它從來沒有下墜過的痕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是一大很玄妙的問題。按照正常的走向,以地球的體重本該匆匆墜落,它卻懸浮在宇宙中,從來沒有動搖過。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
地球懸浮在宇宙中力量支撐是什麼?
其實這需要用經典力學才能夠解釋清楚,地球的上與下定位是極其明確的,無論處於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我我們腳下方向是下體方向,頭上是上體方向,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話題。之所以定性為下是由地球的引力決定的,只要有質量的物體,都存在著一定的引力,兩個物體間經過引力作用,會向地心移動,任何物體在不受其他力的作用下,都會朝著地心方向墜落,想要克服地心引力,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
舉個例子,地球的引力無時無刻都在將蘋果往下拉,一個小孩子卻能任意的舉起一個蘋果,可見抗衡引力比較容易,正因為引力,所以一架重達16噸的直升機需要藉助螺旋槳的支撐才能夠實現平衡,唯有這樣才能讓它在空中懸起,也間接的說明一個問題,上與下的方向是由引力方向決定的,將這一話題引申到宇宙,又是怎樣的一種解釋呢?
地球懸浮或與引力有關
宇宙沒有方向,對一個空間而言,有上下之分,它實際上並非空無一物,存在著引力,有引力也有了方向之分。地球不是靜止不動的,它一直圍繞著太陽運行每秒30公裡左右,它的原動力來自於形成初期的原行星盤,通過這一段慣性一直運行下去,說的更簡單明了些,地球繞行太陽產生的離心力,與向內的太陽引力間達到所謂的平衡。
物體在做慣性運動時,會很快停下來,因為空氣中存在著阻力和摩擦力,宇宙的環境近乎於真空,地球運動時不會受到阻力的影響,所以仍然保持著慣性運動,一直圍繞著太陽井然有序的運行,在宇宙中從來沒有墜落過的痕跡,這就是地球能懸浮在宇宙中的原理。你們認為地球能懸浮在宇宙中,還有其他原因嗎?可以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