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六代洛克菲勒傳世家訓:沒有體驗過不幸的人,反而是人生的不幸

2021-01-18 布一定通古

富六代洛克菲勒傳世家訓:沒有體驗過不幸的人,反而是人生的不幸

最近在研讀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書信,學到了不少精闢的人生道理。雖然商人的逐利行為不符合我的基本信仰,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他說得很透徹。我們也可以看出,為什麼他的家族因為祖先的智慧而富了六代以上。

他在生意上打敗了許多人,這使人們對他褒貶不一。他討厭別人說他愛錢。他說他一點也不喜歡錢,但他喜歡賺錢。否則,他不會捐出三分之一的財產。他會用各種方法賺錢,回報社會。

我特別欽佩他的一點是,他總是尊重每一個人,包括他的員工。

他從不責怪員工,而是尊重員工,認真傾聽員工的意見。他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負責任。一旦他遇到這樣的僱員,他將立即被解僱。

這是當老闆的人,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他充滿智慧的思想也使他成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把洛克菲勒唯一的崇拜對象:

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他曾說過很少有富二代在離開世界時仍是富有的,因為他們生來有錢,所以沒有奮鬥的動力。

兒子幼時,他一直沒讓他知道自己家多有錢,在他長大以後,更是常常寫信教導他人生道理,富過六代,就是這麼來的。

一起來看看他說過什麼:

1,沉默給你帶來很多好處。保持低調,變得謙虛。換句話說,隱藏你的智慧。人越聰明,就越懂得沉默,垂下稻穗。

人們總是羨慕有才智的人。如果他們懂得謙虛,就不會被嫉妒。你的能力將為你說話,你不必炫耀它。

2,缺乏行動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維持現狀,拒絕改變。

洛克菲勒不喜歡那些遵守規則的人。他們無法取得進展。他常說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定很多。你必須有很多想法才能找到最好的。

遺憾的是,這個社會最煩有想法的人,認為他們傲慢自大,自找麻煩,但你自己要知道你是好的!堅持下去,不要讓平庸的人讓你變得平凡。

3,我鄙視那些善於找藉口的人,因為這是懦夫的行為。我也同情那些善於找藉口的人,因為藉口是失敗的根源。

找藉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當一個問題發生時,它是補救和解決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中取得進步。

4,這是公然的挑釁,但我假裝對此充耳不聞。我知道尊重自己比什麼都重要,但是。我一直在心裡與他搏鬥: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超越他,你的強大是對他最好的回擊,是打在他臉上最響的耳光。

面對屈辱要學會忍耐,戰勝他是最好的反擊方式。

洛克菲勒曾和一個有錢人合作,那時他還不是首富,對方立即要求將洛克菲勒的名字從公司名稱中刪除

洛克異常憤怒,但他對一切都保持沉默,因為他知道,如果他生氣,他會被趕出公司。之後,他努力工作,終於買了對方的股份,把自己的名字再次掛上去。

5,沒有體驗過不幸的人,反而不幸。

不幸的經歷是人生的養份,洛克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他曾因家貧在學校很開心想合影時,被攝影師命令他離開。

因為他穿得太寒酸,小小年紀的他,沒有怪父母,他知道爸媽已經盡力給他最好的。他只在心中下定決心,要成為全美最富有的人。

總結:運氣本就是可以改變,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做。對於那些對未來迷茫的創業者來說,《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部作品會告訴你答案。裡面融進了洛克菲勒一生的智慧,你值得擁有!

洛克菲勒有一句看似吹牛的名言:「如果有一天,有人將我剝得身無分文,丟在沙漠,只需要有一群駝隊經過,不久之後我又能建立起一座商業帝國!」

可見,在洛克菲勒眼裡,做生意是有跡可循,有法可依的!對他來說,成為富豪,不是靠運氣也非憑時勢,而是他有獨特的視角去挖掘當下最賺錢的事業並有能力將其變得無比賺錢!

而這些他都傾其所有都寫在他留給洛克菲勒家族後人的《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之中,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直至今日,洛克菲勒家族憑藉第一代老約翰洛克菲勒留下的商業智慧已經傳承到第六代,依舊是美國舉足輕重的億萬富豪家族!早已打破了傳統「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比爾蓋茨就是洛克菲勒的忠實粉絲,他認為,洛克菲勒有著神奇的魔力,他對商業有著獨到的見解,所以對於洛克菲勒那句看似吹牛的話,比爾蓋茨深信不疑!他還多次向外公開推薦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他認為創造財富並不難,難得是如何將其傳承下去,而洛克菲勒家族無疑是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家族之一!

而相比之下,中國的許多富豪對子女後代的教育遠不如洛克菲勒,比如萬達老總王健林,曾經將此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送給王思聰當作20歲的生日禮物,意思很明顯,希望王校長能看懂洛克菲勒的商業智慧,以期他將來能繼承萬達產業吧!

李嘉誠家族現在雖然強大,但是貌似也沒有創富一代的強大!所以李嘉誠也是這本書的忠實讀者,將其放在床頭,每夜研讀,為的也是能將自己的商業思想更好的傳遞給下一代吧!

做生意,在洛克菲勒身上真正印證了那句老話:「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對於洛克菲勒來說,成為億萬富豪猶如喝涼水那樣簡單,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如果沒人點撥,那簡直難如登天!

而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正是老約翰洛克菲勒點撥其後人的商業寶典!如果你也夢想著有一天通過做生意出人頭地,那麼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是你不可錯過的商業聖經!

這本原價59元,現在好書推薦活動期間,一套三本只需要89元,一本還不到30塊錢,包括《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巴菲特給女兒的一生忠告》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10條家訓富足六代,趕緊收藏
    這句話就是美國著名的商人洛克菲勒所說,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自信,也沒有人懷疑過他說這句話的真實性。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出生於一個貧寒之家,16歲就開始工作。比爾·蓋茨甚至把洛克菲勒作為自己唯一的崇拜對象……不僅如此,他還將自己的經驗傳給他的後代,使洛克菲勒家族連續幾代人一直是美國的財富家族,如今已到第6代,沒有任何衰敗的跡象。
  • 洛克菲勒家族擁有著頂端權力與財富,但為何子孫6代都不爭資產?
    「富不過三代」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了六代。所以,約翰·D·洛克菲勒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謎一樣的存在。他在接受《福布斯》雜誌採訪時說:「我的人生非常精彩,我相信,物質很大程度上可以讓一個人過得快樂。不過,如果你沒有好友和重要的親人,生活會非常空虛和難過,那時物質的東西也不重要了。」
  • 洛克菲勒10句經典名言:每個人都能成為大人物,我也曾是窮孩子
    古今中外,很多富人的後代,素來難逃「富不過3代」的魔咒。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6代,仍未出現頹廢和沒落的跡象。洛克菲勒,即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他出身貧寒,卻雄心壯志,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
  • 洛克菲勒:身價3360億,培養了113位諾貝爾獎得主,財富已傳承6代
    洛克菲勒和比爾·蓋茨不一樣,他沒有任何家庭背景,是實實在在靠白手起家的。洛克菲勒的父親,算是個江湖混子,整天坑蒙拐騙,鎮上的人說他:除了不喝酒之外,簡直就是無惡不作,還犯了重婚罪,在兩個地方成立了家庭。
  • 中國唯一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字,卻讓家族富了幾百年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家族,富過了15代。而這個家族能富15代的秘訣,只有30個字。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貝氏家族。元朝末期,各地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 一生換6顆心臟,活到101歲,洛克菲勒家族富6代而不衰的秘籍
    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時代的機遇出現,抓住了就「暴富」了,多抓住幾次,就成名了,但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仿佛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次時代的機遇,家族富裕六代,如今依舊是美國第一財團。而洛克菲勒家族能夠傳承六代依舊霸佔十大財團榜首的原因,在於「初代富豪」大衛·洛克菲勒的爺爺,「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約翰·D·洛克菲勒。約翰出身貧寒,性格嚴肅,總是沉默寡言神秘莫測,極度自律,不煙不酒,不賭不色。 他的一生只有兩個小目標,第一是賺到10萬美金,第二是活到一百歲。
  •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在貝聿銘的百年人生裡,他獲得了一個建築師能擁有的全部榮譽。但是,貝老留給國人最深刻的記憶,卻並非他的建築成就,而是是他背後那個生生不息的家族,孕育出大師的那片沃土。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但是,貝聿銘所在的貝氏家族,卻傳承了幾百年,富過15代。而其中的奧秘,就藏在其家族的30字家訓之中。01元末明初,天下大亂,為躲避戰禍,貝氏一族舉家遷到蘇州。
  • 對「不幸」的態度,決定幸福的程度
    所以真正幸福的婚姻不是不可以遭遇挫折,而是我們在遭遇挫折或者不幸的時候,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或者說當我們遭遇不幸的時候,是否有勇氣和我們的愛人一起去面對。因為他們對於幸福的認知存在偏差,甚至認為只要嫁給了對方,對方就必須確保自己一輩子都不會遭遇各種不幸。所以今天的你,如果正遭遇人生的不幸,生活也非常的不堪,請一定不要輕易的選擇和自己的愛人分手。因為只要你們能夠共同努力,並且能夠彼此依靠,那麼當你們扛過了這樣的一段不幸之後,你們的情感必然會更加的緊密,同時這個時候的你,也一定能夠體會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 洛克菲勒告誡兒子:世界上有兩種人很難富有,切忌深交
    他把事業和個人成長的價值觀,通過家訓的形式傳承給後代。歷經百年,洛克菲勒家族已延續了六代,依舊是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們的每一代後輩都富可敵國,沒有出現半點衰敗的跡象。洛克菲勒知道如果想自己的財富能夠一代的傳承下去,只能將自己的繼承人培養出色。他把自己的經驗和所得寫成一封又一封留給了自己的後代,變成家訓,後又被整理成書籍。
  • 人生三大不幸,孔子都經歷了?無論你多麼不幸,總有人比你更不幸
    我們對他的學問思想存而不論,單是看他的生活本身,置於今日社會, 也是不幸的。「 幼年喪母,中年喪偶,老年喪子」是我國人所謂的人生三大不幸,孔子都經歷了。《史記》記載:「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 孔子三歲而叔梁紇卒,葬於防。」因此孔子跟母親相依為命,未能得到父親家族的士大夫身份和地位。他自承:「 吾少也賤。」
  • 人生三大不幸,孔子全佔其二,另一不幸竟是被妻拋棄
    古人常說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這三大不幸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可以說是一個人所不能承受之痛,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發生在孔子身上的這種不幸。孔子孔子的第一大不幸:少年喪父。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原宋國人士,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在那裡定居,任職陬邑大夫。《孔子家語》記載,叔梁紇最先娶了施氏,一連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世界上的這兩種人可能不會富有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世界上的這兩種人永遠不會富有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於現狀的人他們深信自己條件不足,認為創造成就只是幸運兒的專利,他們沒有這個福氣。這種人願守著一個很有保障卻很平凡的職位,年復一年渾渾噩噩。
  • 洛克菲勒:擁有這2種思維的人,往往難有作為,切記不能深交
    洛克菲勒是第一位資產達到億萬的富豪,也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驕傲貪圖享樂,而是低調做事。他教育出的後代都是優秀的繼承者,他的教育理念也一直在家族中流傳,在那個「創業容易守業難」的時代,他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洛克菲勒寫下自己的忠告在書信中,將自己在創業中踩過的雷,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累積的各種智慧經驗,都知無不言記錄在內。
  • 洛克菲勒:如何能「變有錢」?做好3個人生定律,你就成功了一半
    洛克菲勒在他那個年代就已經掙到了十多億美元,折合今日,這些錢相當於3000多億美元!著實令人震驚,要說歷史上最有錢的人,洛克菲勒當之無愧。洛克菲勒家族綿延至今,迄今為止,足足繁榮了六代,子孫後代都是富豪。中國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打破這個魔咒,發達了六代之久呢?這還要歸功於洛克菲勒的教育理念。
  • 從一無所有到億萬富翁,財富傳承6代,洛克菲勒:要感謝一個農民
    洛克菲勒,美國實業家和超級資本家。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1890年,石油公司就擁有了10萬名員工。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歷史上除君主以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終於後面來了一輛,開車的正好是昨天幫助過他的那位農民。他坐在那位農民的車上,感到從未有過的自足與得意,他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如此和諧。車在馬路上疾馳,開車的農民突然問洛克菲勒:「你想去哪兒?」
  • 洛克菲勒:缺少人脈,該接觸什麼樣的人?別讓人脈只用來介紹生意
    已經富到第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仍然坐擁上百億資產,涉足石油、銀行、房地產等多個行業。中國有句老話——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6代人卻依然站在世界財富金字塔的頂端。他們是如何打破這個魔咒的呢?細數他們的家族的發展史,秘密就在其中。老約翰·洛克菲勒白手起家,靠石油打天下,創立標準石油公司,壟斷美國90%的煉油業。
  • 洛克菲勒告誡兒子:世界上這3種人永遠都不可能富有,不能深交!
    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並且是公認的「石油大王」。同時也是是美國資本家,慈善家。洛克菲勒家族到現在已經整整有了200年歷史,現在已經突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甚至連比爾蓋茨都曾說過:「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洛克菲勒」。
  • 人生有三種不幸,被沈從文的語錄道出,很多人三種全佔,警醒世人
    人生有三種不幸,是哪三種呢?如果不讓大家往下讀,也不讓大家去讀沈從文的語錄,大家會怎麼回答呢?相信每個人所認為的不幸,可能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所遇到的不幸事兒也不一樣,所以回答估計也都不太一樣!不太一樣,也沒有關係,我們不妨試著一起來回答一下。相信有的人認為人生的不幸莫過於愛上了一位不該愛的人,為什麼不該愛呢?
  • 洛克菲勒家族久盛不衰的秘訣之一:主動結交可以讓你價值互補的人
    比爾·蓋茨甚至把洛克菲勒作為自己唯一的崇拜對象:"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族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從老洛克菲勒至今,洛克菲勒家族已至第六代,但擁有的財富依然令世人矚目。
  • 心理學:你的不幸,往往來自你的過度臆想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的不幸,往往來自頭腦過度的臆想。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打破思維的偏見,重新理解自己的人生,你就能擺脫不幸,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人的記憶並不是可靠的一個人對自我的感知,往往來自我們內心的感受,而不同的內心感受所帶來體驗完全不同。舉個例子,同樣出身在貧窮家庭,父親酗酒的兩兄弟,成長後,成就大不相同。哥哥成為一個知名企業家,而弟弟重複了父親的生活,不斷酗酒,自甘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