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形更輕更薄
首先讓我們看看這款天線的外形:
我書讀得少你不要騙我,動中通在哪裡?
是的,我們通常見到的車載動中通是這樣的:
至少也得是這樣的:
頭頂一個「龜殼」或「鍋蓋」奔馳在曠野或穿梭於車流,你考慮過車的感受嗎?所以你一般沒見過跑車裝動中通吧,不是高富帥用不起衛星通信,礙於面子,實在是做不到啊。
動中通的大塊頭,是由其工作原理決定的。
傳統動中通為了實現不間斷地獲取信號,必須保證天線始終高精度對準衛星,在移動、搖晃甚至顛簸的交通工具上,解決這個問題靠的是自動跟蹤系統(包含天線座、陀螺儀等)。這個系統按說是個劃時代的進步,因為它完美解決了移動中自動跟蹤衛星的難題,缺點是沉重而體積龐大,這完全限制了動中通對顏值的追求。而且現在,它落後了!
mTenna天線輕、薄!小到可以集成在汽車頂棚中,是因為Kymeta公司創新性地將電磁超材料應用於衛星天線。
「超材料」在2008年被美國國防部列為六大顛覆性技術之首,據Kymeta公司介紹,電磁超材料不是從自然中發現的,而是從能產生電磁響應的人造材料中提取的。在一套mTenna產品中,可調諧元件以一種精確計算好的模式排列。當元件以全息的形式被激活產生波束時,射頻(Radio Frequency)的能量是分散的。波束的方向是由電子激活的特殊元件規範的。這種設計能波束方向保持持續的、即刻的改變。
簡單地說就是,電磁超材料技術使天線就算不指向衛星,也能夠獲取、掌控、鎖定任何衛星的波束。
慢走,不送~大塊頭的衛星自動跟蹤系統。
二、價格更低廉
傳統動中通有個致命痛點——價格昂貴,市價從幾萬元至百萬元不等。高昂的價格決定了動中通很難在市場上得到普及,目前的應用市場主要集中在軍民用應急通信及電視轉播方面。
而mTenna天線的成本,據說跟同面積的LCD屏幕是差不多的(LCD屏幕比LED屏幕還便宜),售價也將大大低於傳統動中通。
三、功耗更低更節能
以某國產車載動中通為例,標準功耗為220W;而Kymeta公司稱,mTenna的功率僅為3W!
另外,對於汽車、高鐵、飛機等高速移動的物體來說,阻力都是左右油耗和操作性能的關鍵因素。龐大的體積會產生更多的風阻,導致燃油成本的增加。Kymeta公司的天線尺寸更小、重量更輕,顯然更容易得到客戶的青睞。此外,mTenna 的另一個優勢是,它本身沒有任何可移動部件,這意味著更小的摩擦、更少的磨損以及更低的噪音。
可以預見,具備以上三個特點的天線一旦量產,足以給傳統衛星天線行業帶來一場地震。儘管車載mTenna天線還沒有在市場上正式推出,但本月6號,Kymeta公司已與美國松下航空電子公司達成協議,合作開發mTenna天線的船載版本,應用於船舶海上寬帶通信,預計正式產品將於2017年量產上市。
船載mTenna天線,直徑1750px,厚度15 cm-20 cm,重1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