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眾所周知,我們所居住的星球實際上可以稱之為一個巨大的「水球」,地表海洋面積約佔地球總面積的71%,而地表陸地面積約佔地表總面積的29%,根據地球的直徑為12756公裡並結合求面積計算公式(4πr^2)可得出,地表的總面積約為5.11億平方公裡,而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則分別為3.63億平方公裡和1.48億平方公裡。
而地球的上陸地則形態多樣,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這5大地形,並且地表形態都有海拔和地勢,因而陸地上就有江河和湖泊、沼澤等的形成。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與湖泊有關的內容。
湖泊是地表相對封閉可蓄水的天然窪池,其成因有很多,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形成的湖泊主要有構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河成湖、海成湖、冰川湖、喀斯特湖、風成湖等,人為因素形成的則是人工湖,例如像三峽大壩建成後所形成的總庫容約393億立方米、面積達1084平方公裡的三峽水庫以及位於埃及境內的尼羅河幹流上納賽爾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它是由於亞斯文大壩建成後形成的一個水域面積達5120平方公裡、蓄水量達164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
據科學家計算,地球上湖泊的總面積為270萬平方公裡,大約佔到了陸地面積的1.8%,其中面積大於5000平方公裡的湖泊就有35個(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青海湖4583平方公裡還上不了榜),面積由大到小排名前十的湖泊依次是:裏海、蘇必利爾湖、維多利亞湖、休倫湖、密西根湖、坦噶尼喀湖、貝加爾湖、大熊湖、馬拉威湖、大奴湖,且在這十大湖泊中除了裏海是鹹水湖,其它9個均為淡水湖。
而在全球十大湖泊中,儘管貝加爾湖面積不是最大的,但是其淡水儲量卻是全球最大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貝加爾湖也就是我國古代所指的「北海」,曾經是蘇武牧羊的地方,它的形狀狹長彎曲,仿佛就像是一輪彎月鑲嵌在歐亞大陸上。1689年9月7日中國清朝與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沙皇俄國」等)籤訂了《尼布楚條約》,該條約規定之一便是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邊界,貝加爾湖就位於這一界線以西約800餘公裡【另一說法是雍正時期先後籤訂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屬於中國的貝加爾湖及其周圍一大片領被土割讓給俄國】。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處在布裡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交界處,總面積為3.15萬平方公裡(大約相當於兩個北京市的面積)。貝加爾湖大約是2500萬年前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後的強烈地震所引起的地層斷裂陷落而成,屬於構造湖。
也正是因為地殼運動的內力作用,使得貝加爾湖成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並且隨著湖區地震的發生,湖的深度還在不斷增加,2015年測得的最深處就達1637米,平均深度為730米,總庫容約為23.6萬億立方米。
值得分析的是,23.6萬億立方米的淡水儲量是個什麼概念呢?這幾乎相當於佔全世界淡水資源的20%,比北美五大湖區的總蓄水量還要多出8000多億立方米,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大淡水湖。
而且根據中科院此前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所有鹹水湖和淡水湖加起來的總蓄水量大約為7000億立方米,如此算來一個貝加爾湖的蓄水量就相當於我國所有湖泊之和的約33.71倍。並且我國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長江年徑流量約為9600億立方米,如果用長江注滿貝加爾湖且忽略蒸發和滲漏的話,一共需要整整24年才能注滿。
鑑於貝加爾湖蓄水量大,且所處的地方地廣人稀、環境優美、水質好,因此不少網友表示要是能夠從貝加爾湖調水解決我國華北等地區水資源緊張的局面該有多好。你認為從貝加爾湖調水到我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