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Ⅱ卷的實驗填空題相對較為傳統,對基本儀器的名稱和使用、基本操作、現象分析、方程式書寫和計算考查較多,對離子檢驗、除雜、探究性和評價性內容考查較少。這就提示我們,在進行實驗複習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落實教材實驗,鞏固實驗基礎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不僅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考查學生實驗探究、證據推理等學科素養,需要學生掌握教材實驗,會辨認常見的實驗儀器,會進行基本的實驗操作,會將反應現象與物質性質建立聯繫,會對常見的實驗誤差及異常現象進行分析。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應該讓學生親自完成高考要求的教材實驗,因條件有限不能完成的,也需給學生展示清晰的實驗視頻,讓學生對整體流程和相關現象有直觀的感受,再通過實驗報告的書寫和誤差分析,鍛鍊學生常規的現象分析與誤差處理能力。
2.進行歸納整理,建立知識框架
實驗題考查的知識點往往跨越金屬和非金屬兩大板塊,而我們常規的學習和複習順序卻是按照鈉、鋁、鐵、銅、矽、氯、硫、氮等元素順序進行的,這使得部分學生不能綜合利用物質性質進行分析和解題。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知識複習過程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常見物質的性質進行梳理歸納,突破各元素物質性質之間的壁壘,建立基本的知識框架,改善學生不能綜合利用知識的現狀。
3.重視習題教學,提升綜合能力
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習題教學密不可分。啟發性實驗習題,幫助學生理解學科概念;驗證性實驗習題,檢驗學生對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的掌握情況;應用性實驗習題,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不同的習題,應根據它的功能有不同的偏重,但講解時,還需教師按照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按一定思路進行分析:第一步,明確實驗的目的;第二步,分析操作流程;第三步,解決異常與誤差,同時,做好關鍵信息的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