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實驗複習要注意四劑歸納及使用!

2021-01-07 騰訊網

致各位讀者:因為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想正常看到「唐山市高中化學微課堂」的推送,需要大家在閱讀後,在文末右下角點一下「在看」或者將公眾號設為「星標」,我們每次的新文章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裡,人海茫茫,不想和大家錯過,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

推薦相關閱讀

乾燥劑

根據乾燥劑的性質可將乾燥劑分為酸性乾燥劑、鹼性乾燥劑和中性乾燥劑等。

1、酸性乾燥劑

(1)濃硫酸乾燥劑。

可用濃硫酸乾燥中性氣體,如氧氣、氫氣、氮氣、一氧化碳及甲烷等;還可以用來乾燥非還原性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 硫、氯氣、氯化氫等。因為濃硫酸是具有氧化性的酸性乾燥劑,所以不能用來乾燥鹼性氣體氨氣,及還原性氣體硫化氫、溴化氫、碘化氫等。濃硫酸作為乾燥劑可盛 裝在洗氣瓶中使用。

(2)P2O5乾燥劑。

可用來乾燥中性氣體,如氧氣、氫氣、氮氣、一氧化碳、甲烷等;也可用來乾燥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及氯氣等。五氧化二磷具有強烈的吸水能力,所以它是中學化學實驗室中效果最好的乾燥劑。

2、鹼性乾燥劑

(1)鹼石灰乾燥劑。

它是在新製取的CaO粉末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應後經乾燥製得,其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主要用來吸收氨氣中的水分、二氧化碳等。鹼石灰可盛裝在乾燥管、乾燥塔及乾燥器中使用。

(2)CaO乾燥劑。

可以用來乾燥中性氣體和鹼性氣體。可在乾燥管、乾燥塔及乾燥器中使用。

3、中性乾燥劑

CaCl2乾燥劑。氯化鈣為多孔性固體,有較強的吸水能力。可用來乾燥大多數氣體,但不能用來乾燥氨氣,因氯化鈣與氨氣可形成配合物。

催化劑

中學化學實驗中用到的催化劑有:二氧化錳、硫酸、鐵粉、氧化鋁等。

1、二氧化錳催化劑。

如,KClO3分解製取氧氣的實驗;過氧化氫分解實驗。

2、硫酸催化劑。

如,乙烯的實驗室製取實驗;硝基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纖維素硝酸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糖類(包括二糖、澱粉和纖維素)水解實驗。其中-的催化劑為濃硫酸,濃硫酸同時還作為脫水劑,的催化劑為稀硫酸,其中也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做催化劑。

3、鐵催化劑。

如溴苯的製取實驗(實際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與鐵反應後生成的溴化鐵)。

4、氧化鋁催化劑。

如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指示劑

分為兩種主要通過顯色反應來辨別。

1、酸鹼指示劑 。

常用的酸鹼指示劑有石蕊試劑、酚酞試劑和甲基橙試劑。

(1)石蕊試劑。溶解於酒精,用水稀釋而製得。變色範圍是pH在5~8之間, pH小於5時為紅色,大於8時為藍色,在5~8時為紫色。

(2)酚酞試劑。把酚酞溶解於酒精, 用水稀釋而製得。變色範圍是pH 在8~10之間,pH小於8時為無色,大於10時為紅色,在8~10之間為淺紅色。所以酚酞試劑主要用於鹼性物質的檢驗。

(3)甲基橙試劑 。把甲基橙溶解於水中製得。變色範圍是pH在3.1~4.4 之間,pH小於3.1時為紅色,大於4.4時為黃色,在3.1~4.4時為橙色。

2、褪色指示劑。

品紅試劑 將品紅溶入水而製得。主要用於某些褪色性的物質檢驗,如SO2、Cl2(HClO)、H2O2、Na2O2等。

氧化劑

中學化學實驗室中的常用氧化劑有:KMnO4溶液、溴水、氯水等。

1、KMnO4溶液

將KMnO4晶體溶入水中製得,其濃度一般為0.1%,這種氧化劑主要用來檢驗有機化學中的不飽和烴(如烯烴、炔烴等)和帶有烴基的單環芳香烴(如甲苯、 二甲苯等),因為KMnO4溶液可以氧化不飽和烴的不飽和鍵及烴基芳香烴的側鏈而使本身褪色。

2、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

(1) 氧化碘離子,生成單質碘。(2) 氧化不飽和脂肪烴(如烯烴、炔烴等),用溴的褪色來檢驗不飽和脂肪烴的存在。(3) 氧化苯酚,產生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澱,此反應特別靈敏,常用來定性或定量的測定苯酚的存在。

3、氯水

主要表現在氯氣的氧化性和次氯酸的氧化性,常用來氧化溴離子或碘離子。

唐山市高中化學微課堂簡介

見微知著,小課堂大教學!

講更好的課,做更好的人!

精準的信息資源,及時的精準推送,高雅的品味風格!

為高中化學教師服務,為高中學生服務!

唐山市高中化學微課堂,歡迎各位朋友的到來!

這裡,將提供與高中學生學習同步的微課支持。如果您希望提前學習化學課程,如果您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沒有學懂的內容,如果您想在化學學習中得到更多名師的幫助,請來這裡吧!

如果您是一位學生家長,歡迎您來這裡,將所有的高中化學教學微課的視頻下載下來,提供給您的孩子,將減少他下載的時間,並能節省他的手機流量。

這裡,將提供大量的試題資源、教師的教學設計文稿。如果您是化學教師,這裡是你業務交流的家園。您既可以從這裡得到化學名師的教學微課,又可以將自己錄製的微課作品發布到這裡,讓這個平臺,成為您專業發展的舞臺!

本公眾號的底部菜單共有三個,分別是「高中微課」、「複習備考」和「名師精品」。點擊後,會出現相應的菜單,繼續點擊可以進入到相關頁面,豐富多彩的教與學的資源,就呈現在您的面前了。

1.高中微課:這裡有化學1(必修)、化學2(選修、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共5本書的所有微課視頻,共176節微課,適合高一、高二的師生觀看。

2.複習備考:這裡有高三專題複習(必修)的微課70節。選考複習包括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共40節微課。

在複習備考菜單中,有試卷講評和試題資源兩個子菜單。點擊進入,精彩內容立即呈現。

其中包括唐山市各年級考試的試卷講評課的全部微課,都是命題人主講,水平非常高。每次考試之後的第二天會及時發布,請唐山市的師生及時關注,不要錯過。

其中的試題資源包括高考真題的專項講練,也包括高考衝刺每日一題,還有全國各地的模擬名題。都可以列印下來,作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非常好的資料。

3.名師導學:本欄目包括知識歸納、方法指導、開拓視野、名師課堂、精品課件等子欄目。其特點是名師之作,精品多多。適合高中所有年級的師生學習參考。

本欄目中,有很多如何學習化學、如何面對高中學習、如何學好某一部分內容的專題文章,都是化學名師的經驗之談!

本公眾號將超前高中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步推送高一、高二的精品微課,同時推送高三專題複習的精品微課。歡迎各位粉絲推薦給您的高中學生朋友。 如果希望下載本微課的視頻,需要百度一下,那裡會告訴您如何將微信中的視頻文件,下載並保存到本地電腦中。對於用平板電腦做翻轉課堂的學校,本公眾號會是您的最好的選擇!

歡迎各位朋友多轉發,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和使用本公眾號,共同提高化學教學水平,提高化學學習水平!

相關焦點

  • 高考化學實驗複習反思
    高考化學試題中,實驗題一直是考查熱點。實驗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考查學生的裝置識別、邏輯推理和現象分析能力。本文從一道性質探究類實驗題出發,談談對高考實驗複習的幾點反思。
  • 高考化學一輪複習技巧
    一輪複習中,同學們要認真閱讀、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別是高三選修教材)中實驗和習題的可變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實驗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實驗、一題多解和變式練習等),進行深入地理解、應用,夯實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題型。
  • 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化學實驗題複習必備
    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化學實驗題複習必備高中化學與實驗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化學的學習必須通過實驗進行,一旦脫離實驗,化學中的很多題都難以解答.而且高中化學實驗題也是高考中的必出題型,並且所佔分值非常可觀,那麼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現在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
  • 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策略與方法
    為此,複習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研究《考試說明》,把準考試方向  《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科學依據,是高三化學整個複習過程中師生應時刻遵守的綱領,是高考複習的指揮棒,它明確地傳達出「考試目標」、「考試範圍」、「命題指導思想」、「題型比例」、「題目難易比例」和「組卷原則」等重要信息。
  • 夯實基礎:高考化學一輪複習備戰技巧
    一輪複習中,同學們要認真閱讀、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別是高三選修教材)中實驗和習題的可變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實驗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實驗、一題多解和變式練習等),進行深入地理解、應用,夯實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題型。
  • 2010高考化學備考「四大要素」提高複習效率
    高三化學複習是一項系統的學習工程,要提高複習效率,就需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探索,不僅要想方設法跟上老師的複習思路,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何來搞好這一年的化學複習呢?據初步統計,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論大大小小共有220多個,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也就是說,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複習在整個化學複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不過關,後面的複習就會感到障礙重重。因此,必須切實注意這一環節的複習,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努力把每一個概念及理論真正弄清楚。
  • 高考化學必背複習知識點歸納
    高考化學考點知識  1、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多變一  分解反應:一變多  置換反應:一單換一單  複分解反應: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
  • 高考化學複習一定要背的25個精華知識點
    化學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化學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理綜高考複習衝刺:瞄準中檔題 複習有側重
    複習實驗可概括為:理解實驗方法和原理;學會正確使用儀器進行觀察和測量;會控制實驗條件減小實驗誤差;會分析處理實驗數據,了解有效數字。  -分析題型重點突破  支招人:曹仁政(貴大附中一級教師)  針對不同題型應採用不同的複習突破方法。
  • 化學實驗大題常考的"四劑"歸納及使用方法!(內附酸鹼指示劑表)
    原標題:化學實驗大題常考的"四劑"歸納及使用方法!(內附酸鹼指示劑表) 化學姐 最近有很多同學問化學姐,說顏色指示劑都有哪些?濃硫酸作為乾燥劑可盛裝在洗氣瓶中使用。 (2)P2O5乾燥劑。 可用來乾燥中性氣體,如氧氣、氫氣、氮氣、一氧化碳、甲烷等;也可用來乾燥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及氯氣等。五氧化二磷具有強烈的吸水能力,所以它是中學化學實驗室中效果最好的乾燥劑。
  • 高考前生物一定要這樣複習!
    考生、家長們一定要鎖定中國吉林網、吉刻APP,關注「名師在線」。——專訪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高三生物學科組組長徐麗芹距離2018年高考還有不到10天,這段時間怎麼複習?吉網、吉刻APP記者專訪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高三生物學科組組長徐麗芹,就對於考前生物的複習,徐麗芹給出了最全面的建議。
  • 學會歸納,精準複習!高中化學教材常考實驗知識點總結
    眼看著又要到期末考試了,很多同學都陷入了兵荒馬亂之中,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著手複習,於是心浮氣躁地東一榔錘西一棒頭,花費時間不少,最後也沒啥效果。那麼到底該如何在短期內進行快速提升呢?可以從做好下面兩步開始:杜絕盲目刷題,既要保「質」,也要保「量」。
  • 高中化學實驗題複習建議
    全國Ⅱ卷的實驗填空題相對較為傳統,對基本儀器的名稱和使用、基本操作、現象分析、方程式書寫和計算考查較多,對離子檢驗、除雜、探究性和評價性內容考查較少。這就提示我們,在進行實驗複習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2021高考化學複習「五合一」專題設計-82-化學實驗中的安全問題
    課程簡介 2021高考化學複習「五合一」專題設計,包括教學設計PPT、教學視頻、配套練習Word版、學案Word版、問卷星在線測試、問卷星在線測試Word版。
  • 高三化學第二輪複習計劃 如何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
    高三化學複習過程一般分三輪進行,第一輪按章節複習,第二輪主要進行專題複習,同時進行相應的專項訓練。那麼,高三化學第二輪要怎麼複習呢?高三化學複習計劃1.專題複習,構建知識網絡二輪複習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好專題複習,構建知識網絡。
  • 2013高考一輪複習:化學離子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鹼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後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 高中化學,教材常考的20個化學實驗總結,高考複習必備一手資料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發展的長河中,化學實驗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許多重大發現都是在實驗中獲得的。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化學素養的重要內容,無論是課堂的演示實驗還是自己動手的學生實驗,都應高度重視,思考每一步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還能怎樣做,哪種做法更好?注意實驗操作的科學規範,正確處理和分析實驗數據,把動手與動腦思考結合起來,把化學實驗原理與實驗設計、安全操作結合起來,從本質上掌握化學實驗的規律性。
  • 高考理綜各部分複習備考策略
    二十幾天有計劃地以化學課本、配套練習用書、平時複習筆記和自己平時積累的錯題檔案為藍本,利用最佳記憶時間來梳理記憶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學概念、化學理論、反應規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實驗原則等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備忘錄上一定是自己總結出的最中心、最精闢、最重要、最能體現主題的結論。強化記憶,為高考取勝做好基礎保證。  2.抓住重點,查漏補缺,提升能力。
  • 英語「四位一體」高考總複習教學方法實驗研究總結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由包天仁教授30年前創立,經過二十多年的全國立項實驗、再實驗的反覆實踐、磨合、發展、創新,已經被證明是一個理論框架明晰、操作方法具體、教學材料充裕、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學法。英語「四位一體」高考總複習教學方法是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一個具體教學方法。它的基本教學原則是: 循序漸進,階段側重,精講精練,五技並舉。基本框架主要包含兩個金字塔,即大「四位一體」和小「四位一體」。
  • 高考化學複習四大坑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一、離子方程式書寫不可忽視的五大型  1. 過量型  ①按照組成比例寫出不足量物質參加反應的離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