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吸毒的人還可以戒毒嗎?

2020-12-04 39健康網

在絕大多數人的腦海中:

毒品,總是與注射器相伴。

注射吸毒作為常見的吸毒方式之一,相較起常規的口服、鼻吸等吸食方式,其危害性要大的多!

為什麼吸毒者會發展成「注射吸毒」?

毒品給吸食者帶來了強烈的刺激和快感,然而與此同時,人體則會對於毒品產生一定的「耐受性」。

隨著吸毒時間越長,吸毒者所能感受到的快感會逐漸降低,普通的毒品量和口、鼻吸入方式帶來的快感越來越難以滿足吸毒者的需求。

因此,他們往往會鋌而走險,選擇將毒品直接注射入體內,以獲取更大的快感。

注射吸毒會給軀體帶來哪些危害?(北京戒毒醫院)

總的來說:長期靜脈注射毒品會對皮膚、消化系統、免疫系統以及生殖系統等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戒斷期間也會伴有極度抑鬱及衰竭狀態,吸食者會出現強烈的自傷念頭,且有自傷行為發生。

1.長期注射吸毒對皮膚的影響:

會使局部血液循環不暢通而引起皮膚紅腫、潰爛。濫用針頭,會使吸食者出現各種繼發性感染綜合症,如B型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症、HIV等。

2.長期注射吸毒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聚減,降低了對食物的興趣,身體得不到滋養,長期營養不良。

3.長期注射吸毒對身體的其他影響:

因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吸毒者比平常一般人容易受細菌感染,導致患上傳染疾病。

由於毒品中摻雜著許多雜質,純度極不穩定,這些摻雜物種類十分複雜,再混合不潔淨的自來水,未消毒的注射器,這些細菌直接隨針頭進入血液,易發生血管梗阻。繼而激起腦栓塞,大動脈栓塞,不得不用截肢保全性命。

注射毒品將面臨哪些後遺症?

1、血栓性靜脈炎

依賴者一次又一次地從靜脈注射毒品,致使靜脈內膜發生炎性改變。多數依賴者首先是選擇肘窩附近靜脈,隨著時間延長,大靜脈發生硬化、阻塞,不能作注射之用,於是只好選擇遠端更小的靜脈進行注射,進而引起手部筋膜腔感染。

2、動脈炎和動脈瘤

依賴者為了追求動脈注射時的特殊感覺,如「手部旅行」或「閃電感」,從尺脈或撓動脈注入毒品,引起相關部位出現燒灼樣感覺和充血樣潮紅。動脈注射可引起動脈痙攣,出現缺血症狀;反覆動脈穿刺可引起創傷和細菌感染;炎症和藥物的局部刺激,可使動脈壁變薄而形成動脈瘤。

3、栓塞

注射毒品會造成血管內膜損傷,血管內膜不光滑可引起血栓形成,形成的血栓在血管中到處流動,遇到有小動脈時便可以引起栓塞。栓塞使該處動脈血流肌斷,引起所供血區域組織缺血、壞死。常見的有肺血栓塞、腦血栓塞、肢體動脈栓塞等。

注射吸毒還可以戒掉嗎?

華佑醫療集團首席醫療官 李曉東教授指出:

注射吸毒的患者同樣是可以戒毒成功的!

發展為注射吸毒的患者通常是由於對海洛因產生了較強的耐受性和需求性,對於長期濫用的患者而言,其戒毒的難度也自然會隨之提高。

面對毒品所帶來的軀體傷害與心癮的渴求,一定要儘早前往專業的成癮治療機構,採取戒毒醫療幹預才是好的解決方法。

華佑醫療集團會根據不同患者的軀體症狀與身體狀況出發,分階段、個性化地為每一位患者制定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更好地軀體脫毒、疏導心癮。

進而擺脫毒品,走向無毒的新生活!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

相關焦點

  • 【戒毒知識】吸毒人員在什麼情況下會被 強制隔離戒毒呢?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 向死而生,吸毒女孩講述五年的生死戒毒經歷
    直到遇上前男友,這個命中注定要將我拉入無間地獄的冤家,才正式拉開我萬劫不復的吸毒之路。與前男友相識相戀之時,他已經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吸毒,傳統的燙吸已經不能滿足他。靜脈注射是將毒品打進血管,讓藥力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天堂「般的欲仙欲死。
  • 從未吸毒卻被強制戒毒3個月
    對我拳打腳踢 硬逼我承認吸毒  李國輕是平頂山市寶豐縣人,井下採煤工。李國輕說,今年1月11日,他咳嗽,就到小診所買了幾包藥吃。12日上午10時許,他到平頂山商場準備買雙皮鞋,沒想到剛到商場門口,就被3個人強行帶到一輛車上。3人自稱是衛東區公安分局五一路派出所的民警,抓他的原因是有人舉報他吸毒。  「我一個挖煤的,怎麼會吸毒?
  • 男子不贍養母親被親弟舉報吸毒 被抓時正注射毒品
    來源:紅星新聞日前,四川自貢高新公安分局丹桂派出所在「迎慶一號」行動中查處一起吸毒案件。吸毒男子李某被處以強制戒毒兩年的處罰。令人意外的是,舉報李某吸毒的正是李某的親弟弟。李某辦案民警介紹,早在2010年,李某就因吸毒被警方強制戒毒。強制戒毒期滿後李某不思悔改,再次復吸,整日遊手好閒,拒不照顧和贍養癱瘓在床的母親。
  • 親戚或朋友吸毒怎麼辦?怎麼勸其戒毒?
    核心提示:吸毒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深重的災難。吸毒者是社會中的一類特殊群體,他們既是違法者,又是受害者。從醫學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三重性質的身份。要正確對待吸毒者,即不要把吸毒者看作是犯罪分子,不要歧視他們,又要區別於一般的病人,要嚴格管理,科學戒毒。那麼家屬們應該怎樣幫助吸毒者戒毒呢?
  • 母親逼吸毒兒子戒毒21年無果:有時想一刀捅死他
    但陳芳怎麼都沒想到孩子會吸毒。直到發現兒子屁股上的一些膿包,陳芳才起了疑。此時,要帳的人也找上門來。一再追問下,兒子承認,自己吸毒已經有一年多了。吸毒時,這個酷愛唱歌的兒子才16歲。「晴天霹靂,氣得不行。」陳芳扶著額頭,頓了頓。憤怒又自責的陳芳把兒子送進了戒毒所。
  • 戒毒所裡面怎麼戒毒的
    戒毒所全名是強制隔離戒毒所。吸毒被抓一般是行政拘留,外加三年社區戒毒。第二次被抓一般會被定為吸毒成癮人員,然後送強制隔離戒毒。強制隔離的期限是兩年。「戒毒人員不是罪犯!不是罪犯!不是罪犯!」「戒毒人員是違法者、受害者和病人。」「我們真的在盡力,但是復吸率還是很高,毒品的危害性真的很大!」「不要碰一口!
  • 成功戒毒的兩位明星 戒毒故事流傳全球
    多年前,我們曾在臉書上和保羅有過簡短的溝通,他表示很興奮,有中國的讀者看他的戒毒故事書籍。從高山跌落到淵底,又爬上高山,了不起的人。但是,一個注射海洛因的搖滾明顯與以此習慣喝酒精含量為28%的漱口水的印第安家庭婦女並沒有什麼不同。
  • 脫毒者的「擺渡人」:走出戒毒所,才是戒毒的第一步
    在這位戒毒所管教民警的眼中,所謂的「沒消息」,就是指「這個人出去後,沒有再復吸」。鐵門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像極了某種隱喻——鐵門內的每一位管教民警,都像是靈魂的擺渡者,讓一個個吸毒人員走出這裡,擺脫「毒海」,開始新生。
  • 哪種戒毒方式好
    核心提示:毒品就是會讓人上癮的一種東西,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毒品有鴉片、冰毒、海洛因、大麻、嗎啡、古柯鹼等等,吸食這些毒品以後會讓吸毒者上癮,停止吸食的時候出現全身痛苦的戒斷反應的。感染毒品以後會重危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同時還會給吸毒者的家庭帶來嚴重的傷害,給社會的安定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拒絕毒品是戒毒好的辦法,那麼,常用的戒毒方法有什麼呢?
  • 在家戒毒效果怎麼樣?戒毒成功率高不高
    核心提示:「在家怎麼戒毒有效?」、「我不想去戒毒醫院以及戒毒場所進行戒毒,我害怕自己的個人信息會被他人知道,要是其他人知道我吸毒會看不起我的,所以我想要自己進行戒毒,我們選擇自己在家戒毒有什麼好方法介紹呢?聽說現在有解毒藥可以幫助戒毒,可以給我推薦幾款藥嗎?」「吃什麼藥可以戒斷毒癮?」這些都是想要戒毒的吸毒者心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 怎樣才能做到戒掉毒癮不再繼續吸毒?廣州華佑戒毒醫院
    核心提示:藥物濫用(吸毒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部疾病,其複雜性不言而喻,藥物依賴後的臨床表現也非常複雜,不僅導致戒斷症狀、神經系統損害,各種軀體併發症等生理功能障礙,還嚴重損害藥物依賴者的心理、家庭、職業及社會功能。
  • 阿芳的故事 從戒毒醫生墮落為吸毒者
    據戒毒所民警介紹,近年來,吸毒者年齡呈明顯下降趨勢,一些吸毒者,甚至從14歲開始染毒。夜場、網吧都是毒品傳播的重要場所。少女混跡夜場被人下毒的案例也屢見不鮮。民警藉此提醒,身處這些地方,一定要特別警惕任何人遞來的煙、酒、飲料。
  • 國外禁吸戒毒模式述評
    美沙酮維持療法是我國香港地區最廣泛採用的戒毒治療模式,自1972年香港衛生署開設美沙酮門診為戒毒人員提供此項服務計劃,治療費用主要來自政府投入,戒毒治療者只需象徵性地支付1港元就可獲得足以維持每天戒毒需要的劑量,這個模式在香港推行較為有效,資料顯示「以香港為例,香港現有吸毒人數為近2萬人,每天約有8000人到美沙酮維持診所去接受治療,約佔香港現有吸毒人數的40%」。
  • 川網記者對話戒毒人員 實景模擬吸毒環境測試戒毒者敏感度
    在戒毒所內,四川新聞網記者還看到了「微型情景模擬(KTV)」,以模擬吸毒環境的方式,來測試戒毒人員的生理反應。這種治療方式,走在了全國前列。  人物一:姜山  對不起家人 時間都浪費在了「毒」上  2012年10月,姜山再次走進四川省資陽強制隔離戒毒所。
  • 女兒出生幾小時就注射毒品 美國夫婦因吸毒被捕
    海外網7月25日電 一對美國夫婦因吸毒等多項罪名被捕,而這對夫婦在被捕後向警方交代,他們曾在孩子出生當天向其注射毒品,原因是孩子在出生時便已染上毒癮。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網站報導,美國猶他州一對夫婦因在他們的孩子出生當天,給新生兒注射毒品,被警方拘留。據報導,孩子的母親名為克裡斯滕松(Lacey Dawn Christenson),26歲,除了剛出生的女兒之外,她還育有三名幼子。女孩的父親名叫王爾德(Colby Glen Wilde),29歲。夫婦倆均有吸食毒品的經歷。
  • 如何有效戒毒?聽聽戒毒所民警怎麼說
    核心提示:吸毒問題是當今嚴重的全球性社會問題之一。在西方,吸毒問題是一種嚴重的社會病。大量事實表明,毒品的危害並不只是摧毀人的軀體,消耗社會財富,同時還引發諸如愛滋病等各種疾病和暴力、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都一直致力於尋找根除毒品、戒除毒癮的各種辦法,但均不理想。
  • 自願戒毒回家後,家屬怎麼判斷真的戒毒成功了?
    在大多數吸毒的惡性循環狀態下,很多人在清醒的時候也會出現內疚、羞恥的想法,即便是戒毒以後的生活中回想起來也可能會對自己感到憤怒,這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支撐可能會感到絕望、抑鬱。當負面思想入侵,又碰到舊環境中的人和物,很有可能會拉回曾經的歧路。所以,戒毒需要臨床治療與心理治療、社會康復治療相結合,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支持。
  • 戒毒靠毅力能不能戒掉?
    靠毅力能不能戒毒? 吸了好幾年的毒品,一直戒不掉,是因為缺乏毅力嗎? 關於戒毒和毅力兩者的關係,至今仍在不斷的爭論。筆者認為,僅靠毅力來戒毒是不科學的,因為吸毒成癮是一種大腦疾病。但是,如果戒毒人員缺乏毅力,沒有堅持戒毒的意願,只會為戒毒增加難度。
  • 我們要怎麼對待吸毒成癮的人?
    湖南康達戒毒宣教科在深入社區進行戒毒宣傳時發現,大多數人對吸毒人群都是一種排斥和厭惡的態度,這讓一些想戒毒的患者感到「社會容不下我」、「家庭也拋棄我」...這讓一些真心想戒掉毒癮的人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於是繼續投入吸毒群體的懷抱——在吸毒中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