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毒者的「擺渡人」:走出戒毒所,才是戒毒的第一步

2020-11-29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就此別過,相忘於江湖吧。」隔著一扇藍色的鐵門,徐峰向一名即將離開這裡的小夥,揮了揮手。

他在這裡工作了9年,類似的場景,經歷過無數次。「最好的消息,就是沒消息。」在這位戒毒所管教民警的眼中,所謂的「沒消息」,就是指「這個人出去後,沒有再復吸」。

鐵門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像極了某種隱喻——鐵門內的每一位管教民警,都像是靈魂的擺渡者,讓一個個吸毒人員走出這裡,擺脫「毒海」,開始新生。

「身邊有一個朋友吸毒,你就危險了」

徐峰 西安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一中隊中隊長

幾年前,徐峰一度進入了某種職業倦怠期。

9年警察生涯,徐峰每天都要和戒毒人員零距離接觸   記者 黨運 攝

「復吸率太高,你會覺得毫無成就感。」今天中午,面對三秦都市報記者,他長長嘆了一口氣,有些痛心疾首,「時不時,就會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他們太傻!太幼稚!太無知!」

對進入這裡的每一名吸毒者而言,鐵門內的世界,更像是一所學校。這裡最缺少的是自由,培養的恰恰是每一名吸毒者獲得自由的能力。

在為期兩年的戒毒生涯中,他們會接受統一的教育康復、體能康復,旨在增強主動戒毒意識。

徐峰曾在西安市武警支隊服役過23年,轉業後成為戒毒所的一名管教民警。「很多年輕人,對毒品一無所知,你怎麼就敢碰?」9年警察生涯,徐峰每天都要和戒毒人員零距離接觸,目睹過無數個家庭因為吸毒而破裂,甚至毀滅。

他說,毒品對人的危害不僅僅只限於肉體,更可怕的在於對人精神上的控制和摧殘。這種精神依賴,就是「心癮」。

如果說毒品是魔鬼,「心癮」就是這個魔鬼最恐怖的手段。「哪怕只吸一口毒,就像在心裡種下了一粒看不見的種子。種子慢慢長出有毒的觸角,蔓延於血脈,控制住人的神志,這種看不見的癮,才是毒品最殘害人的地方。」

徐峰向三秦都市報記者講了3句話。這3句話,都是他所經歷過的3名「溜冰者」的真實故事:

一首歌連續唱3天,不吃不喝不睡覺;

一部新手機,放在水龍頭下,用刷子蘸著水使勁刷,不吃不喝不睡覺刷3天;

一塊木地板,不吃不喝不睡覺地擦,要把顏色都擦掉才甘心。

3個故事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吸食毒品都會帶來異常的情緒高度亢奮,不吃不喝不睡覺。「這正是新型毒品的藥理性所致,只要你沾染了第一次,想徹底戒掉,太難太難。」

徐峰說,任何一個人,只要你身邊的朋友裡有一個人吸毒,那麼,你就危險了。「撕掉遮羞布,永遠不要找客觀原因。」他說,很多戒毒學員,總是喜歡找各類客觀原因,比如父母關係不和睦、交友不慎、家庭發生過重大變故等等。

事實上,最核心的原因,永遠是自己,「是你對自己的放縱。」

「走出戒毒所,才是戒毒的第一步」

楊競 西安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女子中隊管教民警

     楊競28歲,工作一年,長相頗為清秀,是戒毒所9名女管教民警之一。

楊競:「走出戒毒所,才是戒毒的第一步。」 記者 黨運 攝

在此之前,她的人生經歷極為簡單: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國企幹行政,工作3年後,考公務員進入公安隊伍。

女吸毒人員有專門的區域,從年齡論,她們很多都屬於楊競「阿姨輩」的人。「剛開始,我挺好奇的,她們有過怎樣的人生?為何會走到這一步?」楊競說,戒毒人員是違法者,但他們是病人,也是受害者,挽救一個吸毒人員,其實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一個多月前,楊競接到一名戒毒學員丈夫打來的電話。「她的父親不在了,3天後出殯。」電話那頭,這位丈夫幾次哽咽了,「老爺子生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看到女兒最後一眼。」

放下電話,楊競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她將這件事上報給了戒毒所領導。領導特別批准,同意由民警帶領,允許這名女學員去參加葬禮。

3天後,這名女學員被4名民警帶著,出現在父親的葬禮上。「謝謝你們,」女學員給4名民警深深鞠躬,「我雖然無法成為父親的好女兒,但一定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戒掉毒癮。」

這件事,讓楊競收穫到一種沉甸甸的成就感。「愛是吸毒者最好的救贖。」她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戒掉毒品,除了個人意志力,愛是個很重要的因素。管教民警的愛、家人的愛、朋友的愛,也包括社會各界的包容與關愛。

「走出戒毒所,才是戒毒的第一步。」楊競說,戒毒是一場依靠親情與愛才能打贏的持久戰,除了個人決心,社會監督與家庭溫暖形成的合力,是重塑一個吸毒者的重要力量。

「正視毒之猛,不只在禁毒日」

李恆濤 西安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女子中隊中隊長

今年春天,李恆濤回到周至老家。走著走著,後面有人衝著他喊了一句,「李隊長。」

這個人,李恆濤不陌生。2009年,曾因為吸食海洛因,進入戒毒所強制戒毒,李恆濤正是他當年的管教民警。

「正視毒之猛,不只在禁毒日。」李恆濤說     記者 黨運 攝

警察的職業敏感,讓李恆濤在感到意外之餘,不忘問他一句,「還吸不?」這人笑著擺手,「早不吸了,現在開了個小賣鋪,都挺好。」

這是李恆濤職業生涯中,接觸到的戒毒最成功的學員,「他們被我們教育、感化、挽救,早早解戒,這是一件讓人自豪的事。」

對每一名初次進入戒毒所的學員來講,恐懼,幾乎是第一個念頭。這種恐懼中,既有對失去自由的不適,也有對未來生活手足無措的擔憂。

從這個意義上講,管教民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大家排除恐懼,讓他們擁有融入社會、融入家庭的信心。「可以肯定地說,不論吸毒人員在民警面前,表現出來的是啥態度,有一點他們心裡很清楚,就是自己錯了。」

每次有新的戒毒人員進來,李恆濤都要和對方聊天、談心,彼此建立了解和信任。他願意將自己的角色,分為3個層次:老師——醫生——警察。

「作為老師,需要說服教育;作為醫生,需要普及毒品常識,懂得疾病救治;作為警察,需要告訴戒毒學員,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違法的。」

工作11年,李恆濤管教過的戒毒學員,累計超過1000人,這其中,有3個人他印象深刻:第一個人目前在大連,成功戒毒5年;第二個人目前在北京,成功戒毒5年;第三個人目前在西安,成功戒毒4年。

「正視毒之猛,不只在禁毒日。」李恆濤說,作為個人,築緊思想防線的籬笆,生活有追求,行為有尺度,精神有寄託,內心有信仰,方能五毒不侵。

                                   三秦都市報記者 宋雨

 

相關焦點

  • 「戒毒所+醫院」戒毒又治病
    原標題:「戒毒所+醫院」戒毒又治病 「我有病,你們讓我出所吧!」徐某因吸毒被公安機關送到河南省鄭州市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接受強制隔離戒毒後,多次以身體有病為由拒絕接受教育矯治。 像徐某這樣聲稱有病的戒毒人員,在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並非少數。
  • 戒毒所裡面怎麼戒毒的
    戒毒所全名是強制隔離戒毒所。吸毒被抓一般是行政拘留,外加三年社區戒毒。第二次被抓一般會被定為吸毒成癮人員,然後送強制隔離戒毒。強制隔離的期限是兩年。「戒毒人員不是罪犯!不是罪犯!不是罪犯!」「戒毒人員是違法者、受害者和病人。」「我們真的在盡力,但是復吸率還是很高,毒品的危害性真的很大!」「不要碰一口!
  • 如何有效戒毒?聽聽戒毒所民警怎麼說
    大量事實表明,毒品的危害並不只是摧毀人的軀體,消耗社會財富,同時還引發諸如愛滋病等各種疾病和暴力、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都一直致力於尋找根除毒品、戒除毒癮的各種辦法,但均不理想。 根據本人在強制隔離戒毒機構工作7年的經驗來看,絕大多數冰毒吸食者是沒有戒斷症狀的,與毒品隔絕給他們帶來的心理痛苦甚至還沒有戒菸的痛苦大。
  • 兩名戒毒人員「變身」志願者
    該項目從2012年8月開始實施,以「禁毒社工+禁毒志願者+強戒所」為運作模式,組織志願者成立「信心彩虹」小組,每月與三水戒毒所的虎門籍戒毒人員開展書信幫教,在信中傾聽戒毒人員的心聲,給予他們關懷和鼓勵,讓他們堅定戒毒決心。此外,社工、志願者和家屬還會定期入所探訪,以便在戒毒學員出所後,能及時協助他們順利回歸社會。
  • 戒毒過程中和戒毒結束後的幾個重要注意事項
    自願戒毒就是去專業的自願戒毒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相比於強制戒毒,不留案底,不予處罰。在環境方面,自願戒毒醫院條件、環境會比強戒所好不少。事實上,這種想法在戒毒醫生那裡是不會被允許的。因為脫毒並不能代表戒毒成功。戒毒成功是一個雙重標準,不僅是身體不需毒,心裏面也不想毒。自願戒毒主要分為生理脫毒、心理脫毒、回歸社會的三個階段,缺一不可,多數人自戒都能夠做到生理戒毒這個步驟(意志不堅定的人除外),即使是沒有藥物的幹戒,或許也能夠控制自己遠離毒品,與之相比自願戒毒的優勢僅僅是減輕痛苦。
  • 大辛莊戒毒所「多項措施」開展五四紀念活動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五四」運動101周年到來之際,為了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精神,進一步引導和激勵廣大戒毒人員的戒毒信心和決心,並以良好風貌和積極作為迎接全國兩會召開,大辛莊戒毒所以大隊為單位組織廣大戒毒人員以「匯聚青春正能量」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
  • 吸毒者成功戒毒:若有地獄 戒毒就是從地獄爬回人間
    後來,當她回到戒毒所做演講,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臺下:「如果你出所之後,整個城市沒有一扇門為你開,沒有一張床能安身,口袋裡沒有錢,銀行裡沒有存款,舉個手好不好?我可以負責你們三天的吃住,當然也不要五星級(酒店)哦。」 很少有人舉手。的確,像她這樣佔據了這麼多難處的人不多。可即便有父母心疼,有丈夫呵護,或有妻子等待,走出戒毒所之後,戒毒人員們融入社會的道路卻還是崎嶇。
  • 原長洲戒毒所所長被判刑
    記者今天獲悉,昨天下午,經廣州市黃埔區法院認定,原長洲戒毒所所長羅賢文因「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至此,長洲戒毒所已有數人「栽倒」在此案之上。  廣州市長洲戒毒所隸屬於廣東省第二工人療養院,於1991年9月經廣州市禁毒機構批准成立並被廣州市公安局列為全市定點收治強制戒毒人員的場所之一。被告人羅賢文於2000年5月至2002年3月擔任該所所長。
  • 五原戒毒所民警艾永臣系列組詩
    內蒙古戒毒 天淨沙 ‧ 當歌 葉落蒼狗愁眠,孤狼大漠炊煙。悠琴夕下,空訴浪子心歡。 冷寂不知璀璨,無情難道嬋娟。醉酒當歌,還是今秋作伴。 西江月 ‧ 莊周 酒後方知日月,顛完才識春秋 定風波 ‧ 雪見 不言輕舟趕路人,
  • 成功戒毒的兩位明星 戒毒故事流傳全球
    截至目前,我們能了解到的曾經有嚴重毒癮史並成功戒毒的,其戒毒故事流傳全球的只有兩位。如果你有成功戒毒的明星推薦,請告訴我們。 多年前,我們曾在臉書上和保羅有過簡短的溝通,他表示很興奮,有中國的讀者看他的戒毒故事書籍。從高山跌落到淵底,又爬上高山,了不起的人。
  • 【戒毒知識】吸毒人員在什麼情況下會被 強制隔離戒毒呢?
    強制隔離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所規定的戒毒措施之一。強制隔離戒毒決定由公安機關下達,屬行政強制措施。強制隔離戒毒的執行目前則分別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強制隔離戒毒制度統一併取代了此前由公安機關負責的強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的勞動教養戒毒。
  • 探秘江蘇自願戒毒康復所 用「心」治療讓強戒變自戒
    「我要寫一首歌送給您,一段段旋律都是您的恩情,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有你我才真實存在……」6月21日,父親節,曉風在家人面前,深情地唱出了這首《致父親》。據了解,今年30來歲的曉風是江蘇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的一名戒毒學員,也是戒毒所激浪樂隊的主唱,他們演唱的歌曲都是樂隊自己創作的。
  • 地球青年| 戒毒後他闖蕩非洲成酋長,這次向戒毒所捐萬隻口罩
    魏明情是榕城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管理科科長,也是鄭嶽峰的「恩人、兄弟」,曾在2000年到2015年的15年間幫助鄭嶽峰戒毒。 離開戒毒所後,鄭嶽峰一直與他保持著聯繫。 二人聊到疫情,魏明情說戒毒所內口罩庫存不多了,希望鄭嶽峰幫他在奈及利亞買5000隻口罩寄回去,鄭嶽峰當即決定再追加5000隻,為戒毒所湊齊1萬隻口罩。第二天一早,鄭嶽峰就動身了。
  • 當家中出現吸毒者,其家屬應該怎麼辦才使患者戒毒時不走歧路?
    1、家屬不要因各種原因不接受或進行戒毒治療。  要知道,昨天吸毒者還好好的,並沒有什麼危害表現出來,可今天因為吸食冰毒過量,出現了嚴重幻覺,做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須知,吸毒者的思維是活躍的,今天想戒毒,不代表明天也想戒毒!
  • 在家戒毒效果怎麼樣?戒毒成功率高不高
    核心提示:「在家怎麼戒毒有效?」、「我不想去戒毒醫院以及戒毒場所進行戒毒,我害怕自己的個人信息會被他人知道,要是其他人知道我吸毒會看不起我的,所以我想要自己進行戒毒,我們選擇自己在家戒毒有什麼好方法介紹呢?聽說現在有解毒藥可以幫助戒毒,可以給我推薦幾款藥嗎?」「吃什麼藥可以戒斷毒癮?」這些都是想要戒毒的吸毒者心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 浙江一戒毒所嘗試催眠戒毒法,真切如《盜夢空間》
    從2016年至今,浙江省已有六十多名戒毒人員自願接受了胡鐘鳴的催眠戒毒治療,其中,六七成吸毒人員毒品的渴求度下降,也降低了因吸毒導致的失眠、焦慮、抑鬱、衝動等心理問題的發生率。適合人員:首先要沒經過任何治療,然後是敏感度高11月20日下午,良渚戒毒所,剛剛入所的戒毒人員正在學太極。
  • 省女子戒毒所 珍愛生命 科學預防
    本報訊(郭超)近日,省女子戒毒所戒毒醫療中心主任楊旭霞為封閉執勤區內的民警職工及戒毒人員進行了一場愛滋病、性病預防知識專題講座。  楊旭霞通過愛滋病感染治療經典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什麼是愛滋病、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對人體的危害、防治措施及其他性病知識。
  • 謝東與女友昨被強制戒毒 開始3個月的戒毒生活
    3月13日,走出拘留所的謝東和女友被送往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開始為期3個月的戒毒生活。之前,謝東擔任北京市禁毒自願者的資格被取消。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吸毒人員第一次被抓獲後將被警方拘留並登記在冊,納入黑名單。第二次落網就會被強制戒毒3個月。3月13日上午8時,一輛載著謝東和女友的警車從拘留所駛出,一路開到了位於順義區潮白河畔的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
  • 曾經,得知感染愛滋病她哭得聲嘶力竭 如今,她為戒毒所民警送上新婚...
    戒毒人員在進行康復治療。戒毒人員進行瑜伽鍛鍊。不久前,北碚強制隔離戒毒所收到了一盒喜糖,這讓民警們既高興又感慨,因為送來喜糖的是一名感染了愛滋病的戒毒人員。拿到這盒喜糖後,民警們的心裡可謂是五味雜陳:「這一盒喜糖,不僅是她抗擊愛滋病的記錄,也是對我們平時工作的肯定……我們祝願她今後的生活能像這盒喜糖一樣甜蜜,徹底走出愛滋病的陰影。」小李原本是一個相當漂亮的女孩,白皙的皮膚,大大的眼睛,從小與身患肺氣腫、肝腹水的母親相依為命,父親在其六歲時就拋棄了她們。
  • 廣州黃埔長洲戒毒所戒毒女被強迫賣淫案內幕(圖)
    阿文打電話到長洲戒毒所,一名在電話中自稱是羅所長的人談妥由阿文帶「大哥」前來選人,以每人1000元的價格買幾個「粉妹」(戒毒所裡對吸毒女的稱呼)。當天,兩人來到戒毒所時,接待室裡已有六七個人,他們罵罵咧咧地說:「羅所長言而無信,說好1300元一個人的,現在卻要1500元,否則不讓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