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獲悉,中國首臺應用於合成氨領域的常壓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當天在貴州宏盛化工有限公司一次點火成功,進入熱態調試運行階段。該氣化爐也是中國首臺以無煙煤為原料的循環流化床氣化裝置。
最新進入熱態調試運行階段的該氣化爐,採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發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由中科合肥煤氣化有限公司總承包,是宏盛化工30萬噸合成氨系統造氣工段升級改造項目的一期工程。
該項目一期新建一臺6萬標方每小時常壓循環流化床富氧氣化爐,替代原有24臺碳化煤球間歇式固定床氣化爐,不僅可消除煤球製備的粉塵排放和固定床氣化爐的含酚廢水排放、焦油汙染等問題,還可選用當地粉狀無煙煤作為原料,為企業節約大量用煤成本。改造完成後,宏盛化工噸氨成本將大幅降低,僅一期工程即可每年為企業節約運行成本6600餘萬元人民幣。項目二期全部建成後,企業總產能將擴大到30萬噸/年,實現全面技術轉型升級、節能降耗。
據了解,化肥是糧食生產重要保障,而合成氨是氮肥的主要原料。目前,中國中小合成氨裝置生產能力約為3000餘萬噸/年,仍佔中國合成氨總產能一半以上,其造氣工藝大多採用間歇式固定床煤氣發生爐,全國約有3000臺在運行,普遍存在能耗高、汙染重等問題,技術改造升級已成為中小合成氨企業謀求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求。
業內專家稱,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發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裝備與中小合成氨原有工藝設備相適配,初投資低,特別適用於中小合成氨企業的改造和升級。宏盛化工升級改造項目的順利實施,將為中小合成氨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提供經濟適用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提升中國合成氨領域的環保水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