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硝技術改造與運行分析

2021-01-1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保網訊:1 前言

某大型化工公司熱電廠配置2臺75t/h 、1臺130t/h、1臺2 4 0 t/ h循環流化床鍋爐,1臺1 2MW汽輪發電機組,為全公司數套化工生產裝置供3種不同規格的蒸汽和部分電力。其中2臺75t/ h、1臺24 0t/ h鍋爐原始排放NOx濃度在20 0~3 50mg/Nm3(幹態,6%氧氣),1臺130t/ h鍋爐在現有的原始排放NOx濃度500~600mg/Nm3(幹態,6%氧氣)。按照《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規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現有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組,現有循環流化床火力發電鍋爐NOx排放值應控制在200mg/Nm3以內。因此進行鍋爐脫硝技術應用研究,選擇合適的脫硝技術實施改造已迫在眉睫。

2 鍋爐煙氣脫硝及氨水製備技術路線的選擇

2.1 鍋爐煙氣脫硝技術路線的選擇

在鍋爐脫硝技術的選擇上,通過對主要煙氣脫硝工藝技術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根據不同的脫硝工藝技術特點,結合循環流化床鍋爐NOx排放的具體情況,確定採用適合循環流化床鍋爐的SNCR脫硝技術。SNCR脫硝工藝技術原理是在爐膛或煙道合適溫度(850~1000℃)的位置噴入氨基還原劑(或尿素),無需催化劑,利用還原劑釋放出的N H 3將煙氣中的NOx還原為無害的N 2和H 2O。因循環流化床鍋爐爐膛溫度較低,在850~9 00℃之間,燃燒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燃料氮氧化物,一般在300mg/Nm3左右。循環流化床鍋爐採用SNCR脫硝技術即可獲得70%以上的脫硝效率,滿足NOx實際排放濃度低於100mg/Nm3的排放要求,且SNCR技術對爐內工況基本無影響,並具有投資小,運行成本低特點,非常適用於循環流化床鍋爐。

2.2 氨水製備技術路線的選擇

SNCR脫硝技術所用的還原劑一般為液氨、氨水和尿素等,在脫硝還原劑的選擇上,綜合考慮還原劑的儲存條件、儲存方式、製備過程中操作與控制、成本等因素,結合公司現有液氨儲存系統和管理經驗,及液氨稀釋技術的發展情況,確定脫硝劑使用20%濃度左右的氨水,並採用以超級吸氨器為主體組成的液氨稀釋系統來製備。

2.2.1 傳統液氨製備氨水工藝技術

由於液氨與水生成氨水是一個放熱過程,放出的熱量會使液氨氣化,要產生液擊現象,因此傳統的液氨制氨水工藝是先將液氨氣化,然後用強化器循環吸收制為氨水。國內大部分工業氨水生產裝置都是採用排管式換熱器,這種裝置不能一次性製備出合格氨水,需要2臺30kW左右的氨水泵,兩個大的氨水製備貯槽及大量的冷卻水,不斷進行循環吸收,歷時2h才能製備出合格氨水。其特點為:生產出合格產品需要時間長、電耗高、產量低、設備佔地面積大,生產環境差。也有企業將排管式換熱器改為液氨蒸發器石墨降膜吸收塔,較之排管式換熱器有一定的改良,環境要好一點,但能耗大、冷卻水用量大、設備多,生產強度受水溫影響較大。

一部分生產量較少的裝置,採用多個可承壓貯槽串聯吸收液氨,各貯槽需要採用階梯型布置或槽之間串氨水泵,通入液氨,再進行靜置降溫後使用。還有一部分氨水用量很少的氨水用戶,採用的是非常原始的方法,就是用水淋方式將液氨汽化,再直接通入軟水中或去離子水中吸收,該方法氨的損失較大。

以上傳統液氨製備氨水的工藝,或因為受溫度的限制,生產設備多、生產周期長且要佔用相當大的場地,設備故障率相對較很高,或系統相對較為簡單,但氨損失均相當嚴重,生產現場氣味很大,操作工人的身體易受到傷害。

2.2.2 以超級吸氨器為主體組成的液氨稀釋系統技術

以超級吸氨器為主體組成的液氨稀釋系統,其生產原理為:軟化水、液氨按比例進入超級吸氨器,直接不循環吸收得到所需濃度的工業氨水。該系統不再需要循環製備增濃,單程即可製備濃度高達30%的氨水,可與SNCR脫硝主體工程的氨水輸送系統統一整體布置。

2.2.3. 超級吸氨器的工作原理

液氨稀釋系統的核心設備超級吸氨器,是一種超速反應吸氨器,可以將液氨與工藝水按比例快速混合不循環吸收為用戶提供所需濃度的氨水,其工作原理見圖1。超級吸氨器內部結構為板式換熱器,材質是不鏽鋼的,本體為密閉結構,其內部設有隔板,將吸氨器本體隔為三個空間,並在隔板底部相連通,每個空間相當於一個換熱器,每個換熱器均由數片波板組合而成,每個換熱器均有相互交錯隔離的兩個流道,分別輸送兩種不同的換熱介質。第3換熱器上端的吸氨器本體上設有脫鹽水進口,在脫鹽水入口一端設有氨氣進口、循環冷卻水出口,連接氨氣進口設有帶孔的噴氨管和氨水分布器,便於氨水均勻分布進入換熱器內。

成品氨水出口設置在第2換熱器上,第1換熱器設有液氨進口和循環冷去水進口。液氨從設備液氨進口進入後,被均勻的分配到波紋板換熱器中,在換熱器中液氨與循環水換熱氣化,氣化後的氨通過入噴氨管與脫鹽水混合,並通過氨水分布器均勻地進換熱器內。超級吸氨器採用分布器多點注氨,形成多界面的高效混合過程,大大加快了液氨溶解的速度,提高氨水製備效率。為了達到更好注入效果,需要在氨水分布器的分配支管上適當開孔,這樣能有效保證混合效果。通過在設備進水口設置脫鹽水調節閥門來控制脫鹽水的流量,利用脫鹽水水流量調節配置不同濃度的氨水。液氨溶解於水的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熱量,用循環冷卻水將液氨溶解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移走,得到濃度30%以下的任何濃度合格的氨水。

超級吸氨器是一種既環保又節能的生產設備,其特點為:①混合的過程與移熱的過程同時進行,設備緊湊,體系溫度穩定,氨水濃度控制靈活,不會出現超溫超壓現象,設備運行安全。②超級吸氨器內部結構為板式換熱器,運行安全可靠。③佔地面積少,主體為1個長、寬不到1m,高2m左右的箱體。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9年會
    (二)循環流化床鍋爐低成本超低排放專題研究:1、CFB鍋爐全負荷、低成本、低能耗超低排放技術研究;2、半乾法脫硫工藝在CFB鍋爐上穩定經濟運行及優勢;3、超低排放形勢下CFB鍋爐爐內爐外聯合高效脫硫、脫硝技術。
  • 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脫硫脫硝燃燒優化調整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由於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在投入使用中具有燃燒汙染物排放量低、燃料適應性廣以及負荷調節範圍大等優勢,所以應用廣泛。但同時,在控制其環保排放指標的過程中仍有多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其燃燒汙染物的排放。基於此,主要結合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的脫硫脫硝燃燒問題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探究優化調整脫硫脫硝技術方案。
  • 130t/h循環流化床鍋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及其效果分析
    1低氮燃燒技術改造1.1鍋爐使用情況概述寧波眾茂杭州灣熱電有限公司使用的4號鍋爐由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型號為UG - 130 /5.3- M5的次高溫次高壓循環流化床鍋爐,單鍋筒橫置式,單爐膛,自然循環,全懸吊結構,全鋼架 П 型布置,設計煤種為煙煤。
  • 關注|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脫硫脫硝燃燒優化調整分析 - 全國...
    基於此,主要結合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的脫硫脫硝燃燒問題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探究優化調整脫硫脫硝技術方案。關鍵詞: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脫硝;燃燒;優化在實際應用中,循環流化床鍋爐(CFB)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通過合理地控制爐膛溫度以及分級燃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降低NOx排放的作用。
  • 循環流化床鍋爐SNCR+SCR聯合脫硝流場優化研究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年來,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霧霾問題嚴重,「超低排放50355」新標準被提上日程,各行業開始進行脫硝、除塵、脫硫提效改造。原先應用於高濃度NOx循環流化床鍋爐上的低氮燃燒技術、SNCR及低氮燃燒+SNCR技術已經不能滿足NOx排放值小於50mg/m3的要求,為了控制NOx的排放濃度,必須採用SNCR+SCR聯合脫硝技術對NOx進行控制。
  • 循環流化床鍋爐低NOx燃燒環保改造
    一般來說,CFB 鍋爐的 NOₓ 排放值確實要顯著低於那些未採取有效爐內低氮燃燒技術的普通煤粉鍋爐,但仍未達到國家現階段 NOₓ排放標準。當然,目前有極少部分 CFB鍋爐 NOₓ 排放濃度已經達到 90~150 mg/m3,但這部分達標機組比例不超過 10%,大部分循環流化床鍋爐仍需進行改造。
  • 生物質鍋爐脫硫脫硝技術
    經對生物質直燃鍋爐煙氣調研、測試、分析,生物質鍋爐煙氣有如下特點:①爐膛溫度差別大,生物質鍋爐主要有爐排爐和循環流化床爐,每種爐型又分為中溫中壓爐、次高溫次高壓爐、高溫高壓爐,膛溫度分別為 700~760℃、880~950℃、850~1100℃;②生物質中氫元素含量較高,煙氣中含水量也高,可達到15%~30%;③煙塵含鹼金屬質量分數較高,可達8% 以上;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低、波動大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由於當前環境汙染嚴重及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2 號265m2燒結機實施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改造,採用中冶節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的低溪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新建一套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系統。
  • 循環流化床鍋爐低氮燃燒技術試驗研究
    近年來,電力需求增速變緩,越來越多的機組需要調峰運行,大量CFB鍋爐在低負荷情況下,由於循環灰量少,分離器入口溫度低於850℃,導致SNCR反應無法進行,採用單一的SNCR脫硝技術無法滿足NOx超低排放要求,採用低氮燃燒技術降低原始排放結合SNCR脫硝系統是實現CFB鍋爐NOx超低排放的有效途徑。
  • 東方電氣研製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9月16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在國信平朔電廠正式投入商業使用。
  • 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術探討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根據國家環保政策及對燃煤電廠汙染物實施超低排放的要求,在充分發揮CFB鍋爐清潔燃燒技術優勢的基礎上,基於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產生機理,依託SNCR技術,通過配煤摻燒,優化燃燒方式,實現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低於50mg/Nm3的目標。關鍵詞:循環流化床鍋爐(CFB)、氮氧化物、環保指標、超低排放。
  •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據哈爾濱鍋爐廠有限公司性能設計處副主任王君峰介紹:「哈鍋66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順利通過國內專家評審。二次再熱流化床鍋爐也應該是未來的研發方向。」  記者注意到,《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明確強調:「適時開展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技術研究。」「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也把 「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技術研發與示範」列入其中。
  • 「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技術」專刊即將出版
    我國每年煤炭開採、洗選加工副產的低熱值煤超過7億噸,這些劣質燃料難以在常規煤粉鍋爐或其他燃燒設備中燃用,只能採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燒,這是我國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發展的動力。循環流化床燃燒中,爐內添加石灰石可低成本脫硫;循環流化床鍋爐內部特有的低溫燃燒和快速床中特殊的氣固流動結構營造出的還原性氣氛,可將NOx生成濃度控制在較低水平,從而實現低成本汙染物控制,促進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迅速發展。
  • 東方電氣研製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白馬項目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9月16日分,國信平朔電廠的控制大廳內,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平朔電廠所用的鍋爐是目前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循環流化床機組鍋爐,參數達到660MW。2013年,東方鍋爐自主研製的當時世界首臺最大容量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白馬電廠投運。經過7年的攻堅克難、不斷超越,參數更大、技術更先進、性能更優越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平朔電廠投運。
  • 東方鍋爐自主研發的330MW亞臨界褐煤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順利移交...
    人民網成都8月26日電 (記者梁小琴)記者從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經過720小時可靠性運行試驗,我國首個出口的330MW褐煤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性能指標、環保性能、可靠性指標都滿足了歐洲標準要求,於8月8日在波赫斯坦納瑞(STANARI)順利移交業主,項目提前45天完成工程任務,進入兩年質保期運行,標誌東方鍋爐大容量高水分褐煤循環流化床鍋爐取得成功。
  • 生物質燃料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生物質燃料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韓曉多(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150300)  摘要:簡述了循環流化床鍋爐工作原理和特點,稻殼的輸送方式,生物質顆粒上料流程,生物質的特性和燃燒過程及燃燒後結焦與積灰、焦油的防治。
  •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概況、耐火材料應用和技術要求
    摘要:根據四川白馬電廠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情況,結合循環流化床鍋爐循環系統中爐膛、回料器、外置床、灰控閥等重要設備工況特點,分析了各部位耐火材料作用行為和特性要求。運行6年的實踐證明:大型循環流化床CFB鍋爐設備合理選擇耐火材料,可有效解決金屬受熱面磨損造成爆管,克服金屬材料高溫變形、耐磨性能差、不耐高溫等問題,保證了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 流化床流動和燃燒特性對SNCR脫硝的影響研究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者採用數值模擬方法對CFB鍋爐SNCR脫硝系統進行了優化。李穹等對國內某100t/h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旋風分離器部分進行了SNCR脫硝數值模擬,研究均勻煙氣速度入口條件下溫度、氨氮摩爾比等對SNCR脫硝效率和氨逃逸率的影響,結果發現脫硝效率和氨逃逸率隨氨氮摩爾比增加而增加;莫桂源對國內某75t/h循環流化床進行SNCR脫硝數值模擬,文中單獨對旋風分離器進行了模擬,並且給定旋風進口煙氣溫度
  • 循環流化床鍋爐石灰石給料系統堵管原因分析及處理
    關鍵詞:循環流化床鍋爐;石灰石給料系統;堵管原因;處理1設備概況某廠4×200 MW機組,電廠690T/H循環流化床鍋爐型號SG-690/13.7-M451,是由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聯合開發的超高壓中間再熱、單汽包自然循環、島式緊身封閉布置、全鋼構架支吊結合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其主要組成部分有鍋筒、懸吊全膜式水冷壁爐膛
  • 東方鍋爐研製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  9月16日, 東方電氣集團公眾號發布消息稱,9月16日零時整,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鍋爐」)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