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1 引言
CFB鍋爐普遍採用SNCR方式脫除煙氣中的NOx,反應溫度窗口為850~1050℃。近年來,電力需求增速變緩,越來越多的機組需要調峰運行,大量CFB鍋爐在低負荷情況下,由於循環灰量少,分離器入口溫度低於850℃,導致SNCR反應無法進行,採用單一的SNCR脫硝技術無法滿足NOx超低排放要求,採用低氮燃燒技術降低原始排放結合SNCR脫硝系統是實現CFB鍋爐NOx超低排放的有效途徑。
吳劍恆等通過延長還原性氣氛的富燃料區反應區間,增強二次風穿透性,提高爐膛中心區域傳熱強度的方法,使某75t/hCFB鍋爐NOx原始排放從180mg/Nm3降至140mg/Nm3,機械不完全燃燒損失降低1%~1.5%。陳建軍等在優化二次風噴口布置的基礎上增加FGR系統,使某130t/hCFB鍋爐NOx排放降至50mg/Nm3以下。清華大學提出的基於流態重構低床壓降節能型CFB鍋爐技術路線,通過增加有效床料濃度,NOx原始排放濃度從192mg/Nm3降至113mg/Nm3。Artur在蒸發量為1296t/h的CFB鍋爐上試驗發現,FGR可均衡CFB鍋爐爐膛縱向溫度分布,加快爐膛下部熱通量恢復。本文通過對某130t/hCFB鍋爐進行低氮燃燒改造,分析改造後爐膛參數變化,為同類型機組的改造提供參考。
2 研究對象
某電廠1號爐為濟南鍋爐廠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聯合開發的YG-130/9.8型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鍋爐,單爐膛,自然循環,全懸吊結構,全鋼架π型布置。爐膛採用膜式水冷壁、汽冷式旋風分離器,尾部豎井煙道布置兩級3組對流過熱器,過熱器下方布置3組省煤器及一、二次風各3組空氣預熱器。鍋爐採用SNCR脫硝方式,改造前鍋爐NOx原始排放濃度約300mg/Nm3,最高排放濃度約350mg/Nm3。鍋爐常用燃料為煙煤,同時摻入5%幹汙泥,燃料性質分析見表1
3 技術方案
3.1 分離器提效改造
Mazyan等以直徑190mm的分離器為模型,經數值模擬發現,在分離器上部增加切向進氣室,分離器效率最高可增加50%,壓降增加不超過8%;王勇以某410t/hCFB鍋爐為研究對象,經優化中心筒插入深度,延長中心筒長度至入口煙氣高度的1/2,提高了分離器效率;李楠採用帶偏置的漸縮型中心筒,增加鍋爐循環灰量,降低床溫30℃,脫硝還原劑20%氨水的消耗量由20t/d降低為4t/d。
分離器內部的煙氣為混合有寬篩分顆粒的氣固兩相流,在離心力與重力作用下,顆粒經離心分離和沉降分離後被分離器捕捉。基於此原理,Muschelknautz等提出了計算分離器效率數學模型,採用式(1)計算分離器切割粒徑dv。
其中,μg為氣體黏度;Ve為分離器下部錐體體積;ρs為顆粒密度;ρg為氣體密度;Hc為中心筒底部至分離器錐體底部距離;μθcs為氣體切向速度。切割粒徑越小,分離器效率越高,由式(1)可知,切割粒徑與氣體切向速度成反比,通過提高氣體切向速度,可減小切割粒徑,提高分離效率。國內工程經驗表明,分離入口煙氣速度在30m/s左右可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表2)。本文研究對象改造前分離器入口煙速為18.17m/s,有較大改造空間,通過重新製作分離器入口煙道澆注料,縮小煙道寬度,煙氣速度由18.17m/s提高至26m/s。
3.2 FGR改造
增設FGR系統,根據鍋爐煙氣O2體積分數較低的特點,在保證總流化風量的情況下,降低一次風量及密相區氧含量,強化密相區還原性氛圍,抑制床溫。1號爐額定負荷下,一、二次風量各為62000Nm3/h,一、二次風率均為50%,煙氣量155000Nm3/h,增加FGR系統後,將10%煙氣通過FGR管道引入一次風機,一次風流量不變,一次風O2體積分數降至17.75%,折算為21%的空氣流量為50190Nm3/h,二次風流量從62000Nm3/h增加至73810Nm3/h,一次風率降低至40%,二次風率提高至60%,可強化空氣分級燃燒效果,降低NOx生成量。
2.3二次風口改造
鍋爐原有上、中、下3層二次風,前牆4列,後牆2列,左右側牆各布置2列。3層二次風口距離布風板高度分別為2626、1626和833mm。本次改造將前牆和後牆原下二次風口整體上移,具體為將原下層二次風口封堵,在距布風板3600mm開孔作為改造後上二次風,鍋爐左右側牆原下二次風口封堵,其餘不作改動,如圖1所示。改造後的下二次風口距布風板1626mm,擴大了密相區還原性範圍。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