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團霧多發季,這份霧天安全行車知識請收好

2020-11-21 澎湃新聞

進入團霧多發季,這份霧天安全行車知識請收好

2020-11-19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秋冬季節

全省進入多霧的時節

������

霧天行車有多危險

霧天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先來看一起事故案例

������

2020年9月27日,遼寧境內因大霧導致高速公路多車連環相撞。

點擊觀看視頻

⏬⏬⏬

視頻來源:旋渦視頻

再來看一組GIF圖

������

霧天低能見度

給安全出行帶來不利影響

霧天的安全駕駛常識

所有駕駛人一定要提前了解

牢記在心!

1、大霧天氣裡行車要合理的使用車輛燈光

車輛燈光的正確使用是確保霧天行車安全的重點。在霧天行駛時,駕駛人應將前後霧燈全部開啟,如果霧氣非常大,還可將雙閃燈打開,開啟霧燈和雙閃燈的主要作用,是為了讓其他車輛的駕駛人可以更好地觀察到你,避免追尾和刮擦事故的發生。

2、注意限速行駛

即使在輕霧區也要適當降低行駛速度,適當加大行車間距。

當能見度在500—200米時,必須開啟防眩目近光燈、示寬燈和尾燈,時速不得超過80公裡,行車間距應保持在150米以上。

能見度在200—100米時,必須開啟霧燈和防眩目近光燈、示寬燈和尾燈,時速不超過60公裡。

能見度在100—50米時,除打開上述燈光外,時速不能超過40公裡。

能見度在50米以下時為特濃霧,交警部門按照規定可採取局部或全路段封閉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措施,此時已經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駕駛員必須按規定開啟霧燈和防眩目近光燈、示寬燈和尾燈,在保證安全的原則下,駛離霧區,但時速不得超過20公裡,也可找就近的服務區暫避,等霧散後再行車。

3、行車過程中要頻繁和平緩踩剎車

大霧中行車頻繁和平緩踩剎車,一是可以控制車速,二是剎車時尾燈變亮,可提醒後面的車輛注意保持車距。在霧區行車時,一般不要猛踩或者快松油門,更不能緊急制動和急打方向盤。如果認為確需降低車速時,先緩緩放鬆油門,然後連續幾次輕踩剎車,達到控制車速的目的,防止追尾事故的發生。

4、勤按喇叭

在霧天視線不好的情況下,勤按喇叭可起到警告其它車輛的作用。當聽到其它車的喇叭聲時,應當立刻鳴笛回應,提示自己的行車位置。

5、要注意行車路線的選擇

霧天行車要儘可能靠路中間行駛,不要沿著路邊行車,以防刮、碰、撞防護欄,避免與路邊緊急停靠的車輛相撞。

6、前擋風玻璃除霧技巧

霧天駕車,前擋風玻璃上很容易起霧,此時千萬不要邊擦霧邊開車,因為這會分散駕駛人的注意力,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遇到前擋風玻璃起霧時,應打開冷氣,或稍微打開車窗,這樣可消除或避免玻璃起霧。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進入團霧多發季,這份霧天安全行車知識請收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團霧高發期來臨,如何安全行車?
    團霧高發期來臨,如何安全行車?>團霧因局部水汽受輻射降溫而引起。當低層水汽條件比較好的時候,團霧比較容易出現,尤其是雨後1到2天,天氣晴好時間較為容易出現。>冬天是團霧多發季,團霧又被稱作交通安全的「隱形殺手」。團霧具有突發性、濃度大等特點。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能見度很低。
  • 威海這幾段高速團霧多發,威海高速交警提醒您安全駕駛
    霧天經過這些路段,如何行車?團霧是一種區域性強、霧氣更濃、能見度更低的霧,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進入「團霧」前,如距離和車速都能滿足變道條件,打開汽車雙閃,減速駛入最右側車道,儘快駛離高速。 另外,橋面也更容易有霜凍、結冰,行駛時,要握穩方向盤,切忌緊急制動、猛打方向。
  • 秋季是霧的高發季節,霧天行車您得掌握這些駕駛技巧
    進入秋季  多霧天氣會經常伴隨著我們的生活  由於霧天行車能見度低  視線不清,駕駛員容易產生錯覺  同時由於路面溼滑  車輛制動性能變差  容易發生側滑或造成車輛傾翻  因此霧天行車需要掌握一些駕駛技巧
  • 房車實用知識貼|冬季霧霾出沒,請收好這份霧霾應對攻略!
    一旦遇到霧霾天  開車一定要慢、穩、細  同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時刻觀察好周圍的情況  為了自己和家人  也為了他人的安全  請在霧霾天行車時  牢牢記住以下幾點:  擦乾淨車玻璃  車玻璃一定要擦乾淨,霧天溼度大,水氣易凝結在風擋玻璃
  • 包茂高速大霧致4死6傷,遇霧天需注意什麼
    冬季是雪霧的多發期,其中霧是最經常出現的一種天氣。這種天氣給我們開車帶來了非常大的阻礙和危險性,因此學會霧天駕駛的技巧還是比較重要的,加上西安高速周邊山區路段更容易出現團霧現象需更加注意行車安全。  車輛一旦進入團霧區域,應立即減速,打開所有車燈,可通過路面標線及前車尾燈引導視線。特別是進入能見度很低的團霧區域時,切記不能就地停車,因為就地停車最危險,最易引發連續追尾事故。如果不能駛離高速公路,應選擇緊急停車帶或路肩停車,並按規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和放置停車警告裝置,並將車上乘員轉移至安全地帶,等能見度好轉時再繼續行駛。
  • 義烏周邊高速迎大霧高發期 老司機「霧」必小心 
    金華高速公路多地處山區,溼度大,晝夜溫差尤為明顯,易發團霧。據統計,2019年僅11月,金華因起霧採取封道管制13次,12月因起霧封道10次,多發生在義烏周邊的杭金衢高速、諸永高速與甬金高速,普遍發生在夜間至清晨,一般至早上八九點日曬之後才能消散。那麼何為團霧?團霧,指的是受局部地區氣候環境影響,形成的小範圍濃霧。
  • 【健康知識】極端天氣如何做好自我防護?這份手冊請收好!
    【健康知識】極端天氣如何做好自我防護?這份手冊請收好!行車時要降低車速,前後車輛要保持距離,雨天能見度較低時,可以打開防霧燈。駕車出行,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儘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應在水位還未完全漲上來前快速撤離危險區域。千萬不要在車內等待救援,以免水位過高時電動門窗自動鎖定,危及人身安全。
  • 健康防護,這份文明小貼士請收好
    健康防護,這份文明小貼士請收好 2021-01-08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霧天+雨天一起來了,這些你一定要注意
    @鄢陵人 面對冬季晝夜溫差較大 大霧團霧頻發 如何正確駕駛呢 貼心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 霧天行駛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用車小知識:雨天前檔玻璃起霧影響行車安全怎麼辦?
    大家好,歡迎來個解個車。我國多數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到春季,雨水相對就會多起來,春雨貴如油,對於農作物的生長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可是對於城市行車一族來說,雨天行車,多少有些不便,也對安全行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昆明易結冰、起霧路段提前了解一下
    銀昆高速空港東收費站、小團山立交、野毛衝大橋路面有少量結冰,屬事故多發路段。 空港大道對龍河大橋溫度較低時橋面易結冰,屬事故多發路段。 哨關大道沿線橋面易結冰,屬事故多發路段。 機場北高速轉嵩昆高速匝道易結冰,已發生多起交通事故,屬事故多發路段。
  • 科學防護 | 冬季防疫小知識 這份防控指南請收好~
    科學防護|冬季防疫小知識 這份防控指南請收好~ 公共場所如何防禦新型冠狀病毒
  • 吃人的「團霧」又來!22分鐘內,3起事故致9人遇難9人受傷!
    那麼團霧是什麼?!晝夜溫差大,大霧天氣頻發,一般在大霧之前,天氣部門和交通部門都會提前預警,一些高速路段有可能因為大霧而封閉。但是有一種天氣是很難提前預料的,而且它的區域性很強,它就是「團霧」!什麼是團霧?「團霧」本質上也是霧,是受局部地區微氣候環境的影響,在大霧中數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範圍內,出現的霧氣更「濃」、能見度更低的霧。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一片朦朧。團霧預測預報難、區域性強,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一組動圖告訴你,開車遇到團霧有多可怕!
  • 汛期出行,請收好這份防觸電指南!
    汛期出行,請收好這份防觸電指南!請接收這份汛期戶外出行防觸電指南01雷雨天氣出行,不要與路燈杆、信號燈杆、空調室外機、落地廣告牌等金屬部分接觸。大風一旦將廣告牌颳倒,就很可能將緊靠的電線砸斷或搭在電線上。人體一旦接觸那些被砸斷的電線或金屬廣告牌,都是十分危險的。
  • 全國高速公路「團霧地圖」出爐 一圖看懂我國哪裡團霧高發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1月24日)早晨,因團霧影響,陝西包茂高速關莊溝大橋路段發生交通事故,已致3死6傷。進入秋冬季,團霧開始多發起來。團霧濃度高,範圍小,突發性強,對交通危害性強,被稱為「高速路上的流動殺手」。
  • 諾如病毒進入高發季!這份校園防控小貼士請收好
    隨著天氣日漸寒冷,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進入高發期。 市教育局諾如病毒校園防控提示: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一要及時開展諾如病毒防控知識宣傳,二要做好公共場所通風、公共物品消毒及患者隔離工作,三要第一時間報送校園防控信息,四要同時關注全體教職員工的健康狀況。
  • 這份攻略請收好!
    這份攻略請收好!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動篩查無症狀感染者、落實「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線。尤其是進入秋冬季節以後,大量的普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流感、其他病毒性疾病與新冠肺炎臨床表現極為相似,單靠臨床診斷無法確診。怎樣知道自己是否存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核酸檢測怎麼做?做完檢測多久可以拿到報告?
  • 注意安全!這份熱水袋使用指南 請收下!
    注意安全!這份熱水袋使用指南 請收下!一入秋氣溫便開始驟降,很多老寒腿群體們便翻出了自己塵封已久的保暖好物——熱水袋,紛紛表示: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早用早暖和呀!熱水袋對於畏寒群體來講確實是一件寶物,但在享受其帶給我們的舒適體驗時,也要注意使用方法。
  • 颱風多發季節,行車多注意!
    在我國,春季冬季一般不會發生颱風而夏秋季為颱風多發季節也就是現在所處的8、9月份強颱風的發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嘯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卡友們在這個颱風多發季節開車在外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幾點1注意關注氣象信息出發前一定要注意諮詢氣象信息最好通過官方網站、交通廣播等途徑提前了解出行路況風雨較大的天氣儘可能不要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