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暑天把孩子留車內導致的悲劇!臺灣清華大學研發石墨烯智能玻璃 高溫就變不透明!

2021-02-15 蓋世汽車新材料

臺灣清華大學把玻璃變得聰明了。為減少粗心在酷暑把孩子留車內導致熱衰竭的悲劇,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戴念華帶領學生團隊,運用石墨烯研發出達到一定高溫就會由透明轉變為不透光的智能玻璃,可降低車內溫度、節省能源,也可應用在智慧住宅,除得到創新大獎,也正在申請臺灣在內的多國專利。

戴念華說,石墨烯(GO)具有將光能轉變為熱能的特性,與溫感性水凝膠混和後成為液態物質,注入兩片玻璃之間,只要環境溫度高於32度以上,1至2分鐘智能玻璃就轉為不透光,阻隔大部分光線,未來應用在汽車側邊玻璃上,就能避免車內溫度快速上升;當發動汽車、開啟冷氣,玻璃降溫後又會恢復全透明狀態。調整配方後,也能因應不同需要,造出不同顏色的智能玻璃。

「你看看,用強光一照,玻璃變色了!」戴念華指導學生組了一個樂高模型屋來做實驗,採用石墨烯智能玻璃的半邊屋子,室內溫度在光照5分鐘後因變色阻光只有攝氏34度,但採用一般玻璃的那半邊卻已飆到44度,兩者整整相差10度,證明智能玻璃的隔光、隔熱效果極佳。

戴念華教授尖端奈米碳材料實驗室(ACNM)研發出的「溫感性水膠應用於彩色可圖案化兼具隔熱之智能玻璃」,榮獲今年的東元國際創意競賽季軍,成員包括清華材料所博士生蕭仲軒,及碩士生洪雅敏、簡明紳、蔡孟庭、李明曜。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各地頻頻出現飆破攝氏50度高溫的熱浪等極端氣候。戴念華指出,能減少室內能源消耗的隔熱、遮光建材技術愈來愈受到矚目;且水凝膠中還能添加彩色顏料,讓智能玻璃也五彩繽紛、賞心悅目。

石墨烯智能玻璃的變色功能乍聽之下與感光變色太陽眼鏡相近,但原理卻完全不同。研發團隊中的清華材料所碩士生李明曜表示,市面上感光變色鏡片將氯化銀或滷化物塗布於鏡面或添加於鏡材之中,經紫外光照射後產生化學反應,導致玻璃變色而遮擋部分可見光;清華智能玻璃則是運用溫感高分子發生相變化,成本比變色鏡片低,且不局限單一顏色,可多彩呈現。

李明曜笑說,製作智能玻璃最困難之處其實很不「高科技」,將液態物質注入兩片玻璃之間常會產生氣泡,只要有氣泡就得不斷重來,屢屢手工失敗,打碎了不少「玻璃心」。但這些問題在未來工業化自動量產後都可以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夏季兒童被鎖車內窒息身亡,這樣的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近幾年 兒童被鎖在車內窒息身亡的事件時有發生 讓人痛心不已的悲劇歷歷在目 持續高溫酷暑的天氣 孩子在封閉的車內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究與產業化進展
    其在觸控屏、顯示面板、智能玻璃、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柔性顯示和觸控技術的快速發展,ITO 在變形和彎折時易斷裂的缺點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石墨烯材料的光學透過率高達97.7%、理論載流子遷移率為200 000 cm2/(V·s)、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及良好的柔性,在透明導電膜市場中有很好的競爭力。
  • 透明可摺疊鍵盤 健康智能手錶 人造皮膚 重慶智造石墨烯產品研發獲...
    年輕耍酷的配樂,是否想擁有一款可以彎曲的智慧型手機?這些,都將因為石墨烯的誕生,而不再僅僅是夢想。  9月12日,記者從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重慶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投資項目籤約儀式暨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由重慶自行研發生產的基於石墨烯柔性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將於年底上市,「人工皮膚」也將於年底進入臨床試驗。
  • 重慶這個智能玻璃幕牆可變色「降溫」
    全國首個智能玻璃節能幕牆安裝完成,在高溫下,玻璃幕牆開始變霧,窗外景色朦朦朧朧,此時的大量紫外線、紅外線將被阻隔在室外。   上午10點半左右,智能玻璃節能幕牆悄然發生了變化。透明玻璃漸漸霧化,從展覽館內往外看,就像隔著一層薄霧。而另外三面玻璃幕牆沒有任何變化。   隨著氣溫升高,智能玻璃節能幕牆的霧化現象也越來越明顯。展覽館外的景觀像隔著一層越來越厚的「霧氣」,顯得夢幻而有詩意。   中午1點左右,智能玻璃節能幕牆變成了不透明的白色玻璃幕牆。
  • 重磅綜述:石墨烯導電材料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進展
    作為光電器件中的核心部件,透明電極在發光二極體(LED)、液晶顯示器(LCD)及有機太陽能電池等方面應用十分廣泛,通常要求其在550nm下可視光源穿透率在80% 以上,面阻抗為1000Ω/sq 以下或者滿足1000S/m 的電導率。  透明電極應用在多個方面,包括觸控螢幕,太陽能電池,智能窗戶玻璃,液晶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等。
  • 一文帶你了解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國際上石墨烯的發展熱潮也逐漸影響到我國的學術界與企業界,尤其自2010年石墨烯的發現者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我國各級政府部門逐漸加大了對石墨烯研究的支持力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先後啟動了多項針對石墨烯重大項目的研究,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許多地方也先後提出了支持石墨烯研發的策略與方案,許多企業也紛紛通過調研、合作研發、中試投資等方式介入石墨烯產品的研發
  • 高溫天氣車內放礦泉水瓶小心引火燒車
    進入三伏以來,長沙分分鐘37℃的高溫,熱到我們簡直快「原地爆炸」。不單是我們,汽車這種鋼鐵硬漢也容易著急「上火」。近日,臺灣有輛小客車,因車內放了兩瓶礦泉水,在陽光下暴曬幾個小時後,導致防滑墊起火,擋風玻璃碎裂。為什麼礦泉水瓶會有如此大的威力?
  • 【奮進科學城】透明鍵盤、人工軟骨…這些石墨烯「黑科技」你造麼 ?
    >超級電容器單體(左)超級電容器模(右)智博會上,重慶石墨烯研究院展示了額定電壓為3.2V的EDLC圓柱型系列產品和EDLC 16V,400F超級電容標準模組。該產品由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孵化公司——重慶中科超容科技有限公司獨自研發。
  • 小米透明電視引爆全網,但是為什麼說石墨烯電池才是真黑科技?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一款定價49999元的透明電視。據介紹,這款電視採用了透明OLED 屏幕,屏幕看上去就是一塊透明玻璃,影像宛若懸浮在空中。雷軍稱,這是全球首款量產的透明電視。在很多人驚嘆全世界首款透明電視的時候,小米的黑科技之中卻還有一個更加值得關注的東西,這就是小米的石墨烯電池,相比於電視的驚豔,電池似乎就顯得不是那麼突出,然而仔細想想可能石墨烯電池更加黑科技。
  • 高溫天氣車內放這些物品很危險
    這樣隨意的行為,卻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事件1 車內放礦泉水暴曬起火不久前,臺灣一輛小客車內,車主將兩瓶礦泉水隨手放在儀錶盤上的防滑墊上,導致車內物品起火,擋風玻璃碎裂,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中午時分,胡先生開車外出,發現車內一片狼藉:車副駕座椅上有幾片打火機的殘骸,香菸盒也「粉身碎骨」,扯斷的菸嘴、菸絲和香菸散布車內各個角落。「我不知道香菸盒裡還藏著個打火機。打火機在高溫暴曬下爆炸,真是太驚險了!」胡先生說。幸好車子沒受損。
  • 麻省理工學院:透明石墨烯電極將導致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麻省理工學院最近開發出一種新的製造工藝,一種製造大面積、高質量、如原子薄的石墨烯的新方法,可能會導致超輕量、柔性的太陽能電池以及新型發光器件和其他薄膜電子產品。載體允許將厚度小於1納米的超薄石墨烯片從基材上提起,從而實現快速的卷對卷製造。近年來,對於在光電子設備中的各種應用,尋找一種方法來製造很薄的、大面積的、透明的、在露天環境中穩定的電極,一直是薄膜電子學的主要追求,例如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屏幕,或者像太陽能電池捕獲太陽能的屏幕。
  • 科學家研發出透明木材 或可替代玻璃
    你可以想像,木頭比玻璃更適合做窗戶的材料嗎?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發的「透明木材」不但透明度可以媲美窗戶,而且比窗戶鎖熱能力更強、更環保、更耐用、更安全也更輕。截圖來自每日郵報網站Scientists have designed 『transparent wood』 that could replace conventional glass in windows.科學家研發出了可以替代傳統窗玻璃的「透明木材」。
  • 清華大學與深圳市共建「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與深圳市共建「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清華新聞網12月7日電 12月4日上午,由清華大學與深圳市攜手共建的「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Shenzhen Geim Graphene Research Center,簡稱SGC)在深圳正式揭牌成立。
  • 看這款「揚州造」智能玻璃能調光可變身投影幕和觸控螢幕
    【核心提示】玻璃是家居和辦公場所都必不可少的。但是,你見過只要在透明玻璃上貼一層膜,透明狀態立刻變成霧化狀態;此外,加個投影機,這塊玻璃還能變成一塊投影屏幕。昨日,在揚州晶彩智能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內,記者見到了這款揚州造智能玻璃。
  • 【揭秘】磨砂玻璃遇透明膠帶變透明,這是真的嗎?
    貼上透明膠帶的磨砂玻璃會變透明,這是真的嗎?快和主頁君一起看看下面這個小實驗!OMG!
  • 玻璃通電後變得不透明
    液晶玻璃也叫電控液晶玻璃,電控調光玻璃,調光玻璃,得名於調光玻璃的核心材料---液晶膜。液晶玻璃是一種將液晶膜通過高溫高壓的方式,夾層封裝而成的高科技光電玻璃產品,使用者可以藉由電流的通電與否來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從而達到控制玻璃透明與不透明狀態的最終目的。中間層的液晶膜作為調光玻璃的功能材料。應用原理是:液晶分子在通電狀態下呈直線排列,這時液晶玻璃透光且透明;斷電狀態時,液晶分子呈散射狀態,這時候液晶膜透光但不透明。科學家利用這個特性研發出液晶玻璃產品。
  • 自主研發電致變色薄膜技術,「光羿科技」獲麥星投資領投的2000萬...
    電致變色技術主要用來幫助材料實現在不同的電流、電壓、光線下變換不同的顏色,近年來逐漸被應用在智能眼鏡、汽車玻璃和建築玻璃等方面,未來還將擴展至智能家居、AR頭顯、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受制於傳統的電致變色技術發展不足,國內幾十年來對應的落地場景大多局限在公共建築和高端車型方面。
  • 讓太陽能電池板變透明?用上石墨烯吧!
    太陽能電站的電池板反射的光線能對飛過的鳥類造成傷害,對此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通過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屋頂瓦片融合來減少這些汙染,不過他們還是希望能將太陽能電池板變得更透明來減少光線折射。這個願望或許即將實現,根據國外媒體消息,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石墨烯同樣可以作為太陽能電極使用。
  • 保暖「黑科技」:藍牙智能溫控石墨烯圍巾
    「在5伏的電壓下,電加熱織物的溫度可以在一分鐘內從24℃升高到36℃。也就是說,它既可以實現被動隔熱,也可以實現主動產熱。」 柏浩說,團隊近期還研發了耐高溫隔熱織物和水下隔熱織物,探索仿生纖維的更多可能性。
  • 深企研發石墨烯防霧護目鏡,創始人曾發明非典首臺紅外體溫檢測儀
    74歲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始院長、烯旺科技創始人馮冠平迅速組織清華大學長庚醫院、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等多家單位科研團隊,用一周左右時間研製出了石墨烯防霧光療護目鏡。考慮到此前有一些研究機構曾嘗試在護目鏡上塗一層化學物質或納米材料,但效果並不理想,且不能保證眼睛的安全,馮冠平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在護目鏡上加入石墨烯材料。 「我們利用功能化石墨烯薄膜具有防水霧、透明特性和電熱效應,使防護目鏡上的水滴形成平整的水分子膜而不起霧,電熱效應使水分子膜快速乾燥,同時,透明的石墨烯薄膜對視線幾乎無影響,真正達到高效防水霧增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