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就是今天」:新界農地10年升值10倍 香港政府1200億港元新界...

2021-01-11 搜狐網

本報記者 江家岱 香港報導

  歷時逾20年,香港特區政府在7月4日公布了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綱要。整個新市鎮計劃耗資1200億港元,其中300億港元用於收購發展商及私人農地,平均每平方英尺超過2000港元,新界農地瞬間升值10倍以上。

  香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政府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會率先發展新界古洞北及粉嶺北,作為粉嶺和上水的擴展區。預計將興建公私營住宅共計6.07萬個,比原先增加28%;安置人口則由13.4萬增加31%至17.49萬。

  他說:「政府會採用"加強版"的傳統發展模式,即按照規劃收回用作公共工程、公營房屋和私人發展的土地,進行清拆、平整後再進行公開招標拍賣。但在特定條件下,允許符合條件的業權人就私人發展用地提出契約修訂和原址換地申請。」

  具不完全統計,恒基、新鴻基和

新世界

這三大發展商,在該地塊內坐擁近500萬平方英尺的農地儲備,約合50公頃,相當於政府可收回土地總面積(162公頃)的1/3。

  「發展商當年收取農地的平均成本大約只有每平方英尺200港元,現在政府的帳面收購價超過每平方英尺2000港元,10年不到升值逾10倍,絕對是一個難以拒絕的offer。」法國巴黎銀行董事總經理及房地產研究主管李偉烈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以帳面收地價計算,恒基地產每股資產淨值(NAV)有望提升20%。

  農地變「金磚」

  陳茂波表示,新市鎮可發展土地有333公頃,其中48.5%為私人擁有,約162公頃,扣除48公頃為私人發展用途,其餘114公頃(折合1225萬平方英尺)需強制徵地。若簡單按照300億港元的收地賠償金額計算,每平方英尺的帳面地價約2450港元。

  記者翻閱幾大地產商的年報資料,其中以李兆基旗下的恒基地產擁有最多的新界農地儲備,共計4280萬平方英尺;新鴻基地產和新世界發展分別擁有2700萬和2045萬平方英尺,長江實業約有997萬平方英尺。

  其中,恒基地產詳細公布了位於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農地儲備。截至2012年年底,該集團在古洞北和粉嶺北共計擁有314萬平方英尺的農地;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早前透露,集團約有100萬平方英尺土地位於新發展區範圍內。

  「地產商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低價收購新界農地,及至2007年政府公布新界東北初步規劃,收購步伐有增無減,尤以恒基地產最為進取。」李偉烈告訴記者,收購農地前後平均,成本只有每平方英尺200港元,因缺乏地鐵、商場等住宅配套,地產商遲遲未向政府申請補地價轉為住宅用途,「等的就是今天。」

  據他測算,地產商若自行開發農地,每平方英尺的建造成本至少3000港元,周邊地區的售價為每平方英尺5000至6000港元。簡而言之,地產商若直接賣地予政府,所得到的回報與辛苦開發三四年的利潤相若,絕對是筆「好買賣」。

  高緯環球大中華區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張翹楚坦言,政府出價頗有「說服力」。「收地的現金賠償通常為每平方英尺800港元,考慮到新規劃大幅提升了地積比,土地實際利用價值因此翻倍。地產商或積極考慮政府的邀約。」

  記者就此致電恒基地產,發言人回應說,集團仍須詳細研究政府新規劃,暫不便直接評論。

  政府主導進度表

  兩個新發展區的土地面積共計614公頃,約等於18個銅鑼灣區。經過第三輪公眾諮詢,政府決定將最高地積比率由原先建議的2至5倍,分別放寬到古洞北的3.5至6倍,和粉嶺北的2至6倍。圍繞未來的港鐵古洞北站,建立中高密度的住宅區。

  陳茂波介紹,兩區的公營房屋比例由49%上調至60%,在資助房屋佔的土地用地方面,由原本的31%顯著提升至47%,即公私營房屋比例大概為60%與40%,首批居民最早可於2022至2023年入住。

  他強調:「政府主導的發展模式可有效保證新發展區的基建配套和建造進度,採用先徵地後拍賣不等於完全隔絕私人發展商的參與。只要地產商按照政府制定的時間表造樓售賣,且單塊土地面積不小於4000平方米,就可以提出原址換地或修改地契用途。」

  地政總署署長寧漢豪表示,政府會在2015年末至2016年初開始徵收第一期住宅用地,若地產商在此之前未能與當局談妥換地及補地價的條款,就會被強制收地。

  香港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許智文對本報表示,公私營協同發展的模式為新市鎮開發提供了彈性。但可以想像,無論政府收地的對象是大地產商還是私人業主,都可能會遭遇超額索賠。政府須清楚計算各項開發成本,防止超標。

  作者:江家岱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705/n380745963.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導》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3-07/05/content_70211.htm?div=-1 report 2874 本報記者江家岱香港報導歷時逾20年,香港特區政府在7月4日公布了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綱要。整個新市鎮計劃耗資1200億港元,其中300億港元用於收購發展商及私

");}

相關焦點

  • 萬科香港新界樓盤售出697套 收入約44億港元
    萬科香港新界屯門樓盤上源已售出697套收入約44億港元   據香港媒體4月3日報導,萬科置業(香港)營銷與客戶關係部董事周銘禧表示,此前推出的屯門項目「上源」目前已銷售697套,佔可銷售單位數量約
  • 香港新界東北區 發展規劃再引爭議
    證券時報記者 呂錦明  「香港新界東北區發展計劃」,被外界視為香港特首梁振英力爭在任內解決港人住房及土地供應的一件利器。日前,這項計劃的修訂方案再次進入港人視線,但是和上次一樣,修訂方案又一次引發爭議,主要原因是港府公布的計劃是要先進行古洞北及粉嶺北涉及333公頃土地的發展,但其中並未將位於古洞南面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納入計劃範疇。
  • 香港房價進入「尷尬期」 新界等核心地區仍是「香餑餑」
    要聞 香港房價進入「尷尬期」 新界等核心地區仍是「香餑餑」2019年1月6日 09:15:00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克而瑞研究中心」,作者為丁祖昱,原標題為《總結與展望之香港篇:市場進入觀望期 房價易調趨勢難調》,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 香港預測10年後將達766萬人 集中在新界九龍
    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29日對外公布一份人口推算報告預測,指未來10年香港人口增長大多會集中在新界和九龍地區,預計全香港人口約增長66.37萬人,人口總數將達到766萬人。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中新社香港12月29日電(記者 曾嘉)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29日對外公布一份人口推算報告預測,指未來10年香港人口增長大多會集中在新界和九龍地區,預計全香港人口約增長66.37萬人,人口總數將達到766萬人。據記者從規劃署了解,特區政府定期會對人口進行測算和預測,用以制定相關公共政策。
  • 新界核彈引發香港大地震
    春節前,南京河西的一塊土地以超過4.2萬元/平米的樓板價成交,香港新界樓板價還不到南京河西的4成。記憶中幾代人的TVB裡都有這樣的橋段,類似於買完大跌,待了幾年才開始暴漲,但是整體還是上漲趨勢。年第四季度,香港房價下跌7.5,標普今日發布報告稱,2016年香港房地產行業形勢將更加嚴峻,房價預計將較2015年下滑10%-15%。香港地產業瀕臨加速貶值危機。
  • 新鴻基地產香港新界粉嶺北農地擬轉商住發展 佔地約9.8萬平方呎
    5月6日據港媒報導,新鴻基地產一幅位於新界粉嶺北農地,向政府申請放寬密度,以用作綜合商住發展。   報導稱,該宗地塊位於上水奕翠園以北,佔地約9.8萬平方呎,擬建496夥,預計最快2031年落成。其中,擬建單位中逾5成為面積431至753平方呎單位,另外面積少於430平方呎單位佔約3成,主打中小型單位。
  • 香港頂級開發商免費送土地給市民了,一口氣拿出27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界發展發布截至6月底的年度業績公告稱,期內收入約767.636億港元,同比增26.5%。有分析師指出,相比於香港其他幾家大型地產公司同期負增長的營收,新世界發展的營收數據非常亮眼。  截至26日港股上午收盤,新世界發展股價大漲3.4%,報價10.34港元。
  • 金力集團斥4030萬港元收購香港新界大埔兩處物業
    金力集團(03919)發布公告,於2018年3月6日,該公司全資附屬立仁控股有限公司作為買方,與賣方訂立該協議,據此,買方向賣方收購目標公司全部股權,總代價為4030萬港元。
  • 新界東北發展受困 港人反對港深融合
    旨在解決香港住房困難卻引發反對浪潮眾所周知,香港地少人多,平均每個家庭居住面積不足50平米,供求失衡下樓價10年間翻了超過3倍。在新界東北建立新市鎮項目正是基於解決香港住房緊張的考慮而提出的。1998年首次提出,2007年正式列入「香港十大基建工程」,到目前為止經歷了三次面向全體公眾諮詢,卻到近期最後臨近實施一刻遭遇民眾強烈抗議。9月22日,負責香港土地和規劃的發展局罕見地在香港報紙刊登全版廣告,簡介新界東北土地的整體開發計劃。同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論壇,致辭開篇便主動強調新界是為了解決香港人的住房需要發展規劃而建。
  • 港三高官齊談新界東北發展:不遷不拆不可行
    — 曾俊華  南都訊 記者何薇 發自香港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歷時多年,近日再次在立法會內外引起爭議,成為香港全城焦點。香港特首梁振英表態稱,發展新界東北是未來重要的新市鎮,不可「為保育而保育」;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坦言,政府在推動社會建設時,得到7 0 0萬市民一致支持的完美結局,是「可遇不可求」;港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則撰文發表網誌再次重申,不可能「不遷不拆」。
  • 威高國際(01173.HK)擬1.18億港元收購香港新界北新康街物業
    3月3日丨威高國際(01173.HK)公布,2019年3月2日,公司全資附屬卡萊美化妝品有限公司與一名獨立第三方賣方及地產代理美聯物業(商鋪II)有限公司訂立臨時買賣協議,公司附屬同意向賣方收購香港新界北新康街88號地下整層
  • 立法會遇暴力衝擊 香港開發新界為何這麼難?
    新界發展計劃在上屆特區政府手中通過,近來,這一計劃遭遇巨大阻力。  新界計劃研究了16年  香港被稱作全球最擁擠的城市,不全因為土地太少,而是因為香港用地極「省」。令人吃驚的是,香港未開發的土地佔總面積的70%,多數是受法律保護的生態保育用地。
  • 2028年香港人口將達789萬 新界人口最多
    新華社香港7月24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24日發表「人口分布推算2019-2028」報告書。報告書推算,2019年香港人口將達750萬,2028年將達到789萬。  報告書推算,在2018年至2028年期間,新界及九龍的人口會分別增加43萬人及10萬人,在2028年人口將分別達到436萬人及237萬人,而同時期香港島的人口則由125萬逐漸減少至116萬。  就佔全港人口的份額而言,在2018年至2028年期間,新界所佔的百分比會由53%上升至55%,九龍所佔百分比維持在30%,香港島所佔的百分比則會由17%下跌至15%。
  • 位元堂(00897.HK)擬4700萬港元出售新界大埔商鋪物業
    位元堂(00897.HK)宣布,於2019年4月30日,公司間接全資附屬Guidepost Investments Limited擬向買方出售目標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並轉讓股東貸款的利益,代價為4700萬港元。
  •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員參與新界沙田區升旗禮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 (記者 張曉曦)7月1日,多位身穿制服的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員,在香港新界馬鞍山曾璧山中學參與「慶香港回歸 賀國安立法」升旗禮。
  • 香港新界社團聯會第11屆常務理事會就職典禮舉行
    新界社團聯會會長梁志祥在致歡迎詞中說,新界社團聯會新一屆35位常務理事會中,包含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4名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21名區議員。新界社團聯會力求進入香港各級議會,目的是要更好地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並透過參政議政,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新界西分會舉辦2019年己亥新春聯歡晚會
    2019年02月22日 16:14:10 來源:東南網香港站 賓主合影  (記者黎夏怡)2月18日晚,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新界西分會(下簡稱「新界西分會」)在香港荃灣舉行2019年己亥新春聯歡晚會。
  • 中國香港新界為什麼有那麼多荒山野嶺和空地?為什麼沒開發?
    「專制」的港英政府離開後,新界開發變成了燙手山芋。近年環保組織、居民開始出來抗議,如今教育界和反對派也加入其中,抗議浪潮越滾越大。 新界地近深圳。自1990年代末開始,剛剛誕生的香港特區政府就展開「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籌劃在新界東北的古洞北、粉嶺北、打鼓嶺、洪水橋等地興建新市鎮,然而因為種種抗議聲,這一「研究」竟研究了16年。
  •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新界西一向給予人「偏遠」的感覺,地區「次一等」,屬於上車客的首選地區,是故樓價一向落後。有代理表示,通常要待外區樓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市民買不起市區樓後,「牛市最後一瓢水」就會流入新界西。
  • 港島、九龍、新界-香港是怎麼組成的?
    嶺南是多山的,只有在珠江口才有不大的平原面積,最中心的當然就是廣州了。只要珠江還在,那珠江口的廣州永遠就是華南的最中心,就像長江口的上海將永遠是華東的最中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