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進入「尷尬期」 新界等核心地區仍是「香餑餑」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要聞 香港房價進入「尷尬期」 新界等核心地區仍是「香餑餑」2019年1月6日 09:15:00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克而瑞研究中心」,作者為丁祖昱,原標題為《總結與展望之香港篇:市場進入觀望期 房價易調趨勢難調》,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總結:香港房價出現逆轉, 成交量大幅下降, 市場進入觀望期

2018年四季度末, 香港房價出現逆轉, 成交量大幅下降, 市場進入觀望期。房價跌幅較大的地區集中於九龍新界的剛需盤(69平米以下)及九龍區的首改盤(70平米-159.9平米)。其他地區, 尤其是港島地區, 各面積段房價仍然堅挺。2019年香港房價仍會持續一段時間的調整, 然而目前超過三分之二的家庭已如期償還房貸, 加上11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未能有效改善香港中長期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 其中調高公營房屋比例更有可能增加未來私人住宅供應的壓力。預料未來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明朗因素陸續散去, 房價有望於明年二至三季度恢復至上升趨勢。

1、政策: 「明日大嶼」計劃——願景雖美好,落實起來困難重重

2018年11月9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發表任期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報告中涉及土地及房屋政策的重點有4個,分別是「明日大嶼」、「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土地共享」和「活化工廈」計劃。其中「明日大嶼」計劃最受關注,政府建議在大嶼山東部用30年造一個1700公頃人工島,預料可提供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入夥後可供70萬至110萬人居住,當中的七成住宅樓面面積將作公營房屋。

此項計劃實施起來有不少的挑戰。首先,政府並未詳細交代1700公頃的計劃詳情。早於2014年前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已有東大嶼的發展計劃,其後出版的《香港2030+》計劃中提及東大嶼都會將有1000公頃的人工島面積,分別為2025年交椅洲動工的300公頃及2034年喜靈洲的700公頃。然而此次報告提及的交椅洲額外700公頃土地,並未有官方來源考究,相信數字僅為第三方估算,缺乏實際規劃。

其次,政府對於工程進度過於樂觀。預期於2032年入夥的交椅洲300公頃土地(現新增至1000公頃),定位為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提供約400萬平方米商業/寫字樓的樓面總面積計劃。其中涉及的基礎建設工程,更甚於當年的「新機場計劃」填海計劃(又稱玫瑰園計劃,總面積1250公頃土地)。當年「新機場計劃」歷時8年,耗資1553億港元,並由於造價太高而經過多次修改。即使考慮到目前填海技術的進步,「明日大嶼」在落實的過程中仍會有不少障礙,7年的施工計劃又未有實際的施工時間表,相信實際入夥日期將超出政府預期。

圖片來源: 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

最後,公營房屋比例的調高有可能惡化未來私人住宅供應的壓力。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承諾日後開拓的新增土地,70%用於公營房屋。目前公私營房屋比例為6:4,即公營及私營房屋平均每年為2.8萬及1.8萬個單位。若在未增加總土地供應的前提下,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至7比3,公營房屋供應量將會由27600個單位,增至32200個;私營房屋供應量則會由18400個減至13800個,即大幅減少4600個。若然政府未能在短期內增加房屋的總供應量,私營房屋市場則很有可能因為供應短缺而產生房價急升。

2、供應: 空置稅初見成效 未來一年新盤主要集中於新界北

政府於二季度末實行的一手空置稅初見成效。由運輸及房屋局統計數據指出, 香港落成1-2年但仍未售出的單位數目, 由2018年6月底的4,400個單位, 下降至2018年9月底3,200個單位, 環比下降27%。然而由於三季度新落成樓盤數目不少, 整體落成未售單位數僅降至8900個單位, 環比下降3.3%。

近年已落成未售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數目持續上升,從2013年3月底約4000個未售單位增加至2018年6月底約9200個。為了防止開發商消極推盤進一步擴大供需不平衡的缺口,政府在6月新政中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徵收「額外差餉」。若開發商在獲得預售證的12個月內沒有成功租售,則須按年繳付「額外差餉」,約等於樓價的5%(以2018年3月住宅物業平均租金回報率為2.5%計算)。除此之外政府修改「預售樓花同意方案」,規定每次推售的私人住宅單位數目不能少於預售樓花同意書總數的20%。新政將有效促使開發商釋放手中現有的空置房。

住宅落成量方面,2018年前10個月私人住宅各類單位落成13070夥,與差估署此前公布的全年目標比較, 完成率約73%。意味著目前市場上新增私宅供應仍舊主要依靠開發商推出的現有樓盤,對長遠供求的影響十分有限,受限於此房價仍將維持在高位。

截至2018年10月私人住宅各類單位落成量

資料來源 :差餉物業估價署

注: 從2003年開始,數字不包括村屋。

2018年第三季度施工量達到1900個單位,同比上升100%,上半年合計施工量達到16500個單位,幾乎已達到去年全年的施工量。考慮到數字是根據建築商向政府提交的住宅地基動工通知來計算, 距離落成需要約3-4年的建設周期, 2020-2021的房屋供應狀況有一定保障。

截止2018年9月30日私人住宅施工量

資料來源:運輸及房屋局,香港特區政府

土地招標方面,山頂文輝道住宅用地流標,主要是發展商出價未達到底價,是近3年來首次有土地流拍。入標的發展商包括新地、長實、恆地、嘉華,以及由九龍倉、新世界、南豐、信置及中國海外等合組的財團。文輝道地皮是區內8年來首幅住宅用地,位處山頂最高地段。市場估值最高424.5億元,每呎樓面地價最高10.5萬元,原本預計會成為新地王。

政府推出的住宅地皮近年都有流標個案,2015年底至2016年初,3個月內分別有青衣細山路地皮及元朗凹頭地皮流標,而白石角科進路用地亦在2014年初流標,這3幅地皮重推後都獲發展商吸納。

資料來源:香港地政總署

3、需求: 市場進入觀望階段 部分區域房價出現降幅

一手住宅成交量在11月僅錄得720宗,接近2017年年初的低位。二手住宅月度成交亦下降至1915宗, 同比下降55%, 已然反映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2011年1月-2018年10月住宅市場一手、二手市場買賣合約數

資料來源 :差餉物業估價署

均價方面, 房價出現跌幅的地區集中於九龍新界的剛需盤(69平方米以下)及九龍區的首改盤(70平方米-159.9平方米)。其他地區, 尤其是港島地區, 房價依舊堅挺, 並未受近期市場觀望情緒影響。

成交額方面, 2018年10-11月的千萬豪宅市場急速冷卻, 11月1000萬以上的市場總成交金額僅為4.78億港幣, 同比下降58.9%。然而從購房總金額的結構來分析, 目前500萬-1000萬的房子佔據了市場一半的交易金額, 並未受到市場成交總量下降的影響。側面印證在香港已經很難找到總價低於500萬的住宅, 300萬以下的私人住宅(不包括政府補貼用房)更是十分罕見。

資料來源 :土地註冊處

4、貸款: 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數目仍為零,居民槓桿率仍在合理水平

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公布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調查結果,受訪認可機構並無錄得任何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的個案,連續7個季度錄得零負資產。依據政府2017年的《中期人口統計簡要結果》顯示,目前香港約有122萬家庭戶擁有自置單位,其中66%已償還完貸款。說明信貸市場整體仍處於相當健康的狀態, 短期內香港樓市沒有恐慌性拋售的壓力。10月份新申請貸款個案較9月份按月增加34.8%,至10754宗。10月份新批出的按揭貸款額較9月份減少4.6%,至301億港元。當中,涉及一手市場交易所批出的貸款增加28.1%,至80億港元;涉及二手市場交易所批出的貸款減少13.4%,至102億港元。至於涉及轉按交易所批出的貸款,則減少12.1%,至119億港元。

10月份新取用按揭貸款額較9月份減少5.3%,至312億港元。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作為定價參考的新批按揭貸款所佔比例,由9月份的83.2% 下降至10月份的50.8%。以最優惠貸款利率作為定價的新批按揭貸款所佔比例,由9月份的15.1% 上升至10月份的47.3%。

10月份的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按月增加0.7%,至12985億港元。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維持於0.02%,經重組貸款比率維持於接近0%。

資料來源 :香港金融管理局

展望:2019年新盤貨源集中於新界,核心地區仍供不應求

政府自2010年陸續實施額外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及從價印花稅, 加上限售政策及金管局嚴格的住宅按揭壓力測試, 使樓市的交易成本大幅上升。這使目前香港市場上的購房客多數為長期投資者, 能夠在香港現階段置業的買家多是資產水平及收入水平出眾, 承擔風險能力較高的客群。展望未來,儘管香港樓市面臨加息期、貿易摩擦、中美資金回流、恒生指數等負面壓力,市場仍然缺乏恐慌拋售的基礎。這也意味著房價難有深度調整, 負面因素一旦消除便會誘發房價回升。

根據市場上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新盤貨源預計達26268個。區域方面,近44%的新增貨源將集中於靠近深圳的大埔及屯門區,其中恆大的管翠路8號和中國海外的天鑽項目預料各可提供超過1500個單位。新界東的將軍澳及觀塘則佔23%,其中會德豐地產可提供的樓盤超過2000個。核心地區新增貨源仍然稀缺, 相信未來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明朗因素陸續散去, 房價又將恢復至上升趨勢。

2019年預計新推住宅項目分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CRIC

(編輯:朱姝琳)

相關焦點

  • 新界核彈引發香港大地震
    春節前,南京河西的一塊土地以超過4.2萬元/平米的樓板價成交,香港新界樓板價還不到南京河西的4成。記憶中幾代人的TVB裡都有這樣的橋段,類似於買完大跌,待了幾年才開始暴漲,但是整體還是上漲趨勢。年第四季度,香港房價下跌7.5,標普今日發布報告稱,2016年香港房地產行業形勢將更加嚴峻,房價預計將較2015年下滑10%-15%。香港地產業瀕臨加速貶值危機。
  • 香港新界東北區 發展規劃再引爭議
    證券時報記者 呂錦明  「香港新界東北區發展計劃」,被外界視為香港特首梁振英力爭在任內解決港人住房及土地供應的一件利器。日前,這項計劃的修訂方案再次進入港人視線,但是和上次一樣,修訂方案又一次引發爭議,主要原因是港府公布的計劃是要先進行古洞北及粉嶺北涉及333公頃土地的發展,但其中並未將位於古洞南面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納入計劃範疇。
  • 香港新界社團聯會第11屆常務理事會就職典禮舉行
    人民網香港6月7日電 (記者 曹海揚) 香港新界社團聯會昨晚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7周年暨第11屆常務理事會就職典禮聯歡晚會。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梁振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林武等各界人士出席典禮。
  •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新界西一向給予人「偏遠」的感覺,地區「次一等」,屬於上車客的首選地區,是故樓價一向落後。有代理表示,通常要待外區樓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市民買不起市區樓後,「牛市最後一瓢水」就會流入新界西。
  • 港島、九龍、新界-香港是怎麼組成的?
    香港曾是離我們最近的發達地區,那富足豪奢的生活,如夢似幻的維港夜色,如數家珍的歌星影星,讓人心嚮往之。 和廣州相比,香港的地理環境並沒有那麼優越,多山多島;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然,清朝再怎麼不堪,也不可能在1840年就將香港割讓出去。 香港的山地佔據了絕大部分的面積。和旁邊深圳相比,城市化用地少了很多(雖然深圳的地已經夠少了)。在這侷促的空間裡,養活著香港800萬人口,也真是不小的奇蹟。
  • 新界北區香港陽江千名義工撐政改 2017一定要得
    圖:義工團賓主合照  香港特區政府政改方案的通過,是對香港的政治、經濟、民生影響巨大,有利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為令本港巿民進一步了解「落實2017普選特首」的歷史使命,由「新界社團聯會北區地區委員會」及「香港陽江義工團
  • 香港樓市:「帶血的饅頭」深度
    1985年至1997年,香港樓市經歷了連續12年的大漲,香港房價漲幅超過6倍。1996年,由於買房人太多,房子供不應求,開發商不得不實行搖號購房——香港比內地大概早了20年進入全民搖號買房的時代。
  • 「等的就是今天」:新界農地10年升值10倍 香港政府1200億港元新界...
    本報記者 江家岱 香港報導  歷時逾20年,香港特區政府在7月4日公布了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綱要。整個新市鎮計劃耗資1200億港元,其中300億港元用於收購發展商及私人農地,平均每平方英尺超過2000港元,新界農地瞬間升值10倍以上。  香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政府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會率先發展新界古洞北及粉嶺北,作為粉嶺和上水的擴展區。
  • 香港預測10年後將達766萬人 集中在新界九龍
    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29日對外公布一份人口推算報告預測,指未來10年香港人口增長大多會集中在新界和九龍地區,預計全香港人口約增長66.37萬人,人口總數將達到766萬人。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中新社香港12月29日電(記者 曾嘉)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29日對外公布一份人口推算報告預測,指未來10年香港人口增長大多會集中在新界和九龍地區,預計全香港人口約增長66.37萬人,人口總數將達到766萬人。據記者從規劃署了解,特區政府定期會對人口進行測算和預測,用以制定相關公共政策。
  •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新界西分會舉辦2019年己亥新春聯歡晚會
    2019年02月22日 16:14:10 來源:東南網香港站 賓主合影  (記者黎夏怡)2月18日晚,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新界西分會(下簡稱「新界西分會」)在香港荃灣舉行2019年己亥新春聯歡晚會。
  • 香港全球房價最高,本地人都是如何買得起房子的?
    如果一個內地人第一次來到香港,一定會被經常看見街道上的賣房海報驚到,動輒幾千萬上億港幣,簡直驚呆!儘管內地的房價已經讓人目瞪口呆了,不過香港的房價更是讓人不忍直視。既然香港房價如此恐怖,那為什麼還有很多內地人不停地奔赴香港,而香港人也都安居住在本地,為什麼不選擇來內地買個大點的房子呢?
  • 立法會遇暴力衝擊 香港開發新界為何這麼難?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6月17日表示,為增加住宅單位,香港新界的村子「不可能不拆」。上周五,抗議新界拆遷的示威者在香港立法會上演了史無前例的暴力衝擊事件。新界發展計劃在上屆特區政府手中通過,近來,這一計劃遭遇巨大阻力。  新界計劃研究了16年  香港被稱作全球最擁擠的城市,不全因為土地太少,而是因為香港用地極「省」。令人吃驚的是,香港未開發的土地佔總面積的70%,多數是受法律保護的生態保育用地。
  •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員參與新界沙田區升旗禮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員參與新界沙田區升旗禮 2020-07-01 18:26: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 2028年香港人口將達789萬 新界人口最多
    新華社香港7月24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24日發表「人口分布推算2019-2028」報告書。報告書推算,2019年香港人口將達750萬,2028年將達到789萬。  報告書推算,在2018年至2028年期間,新界及九龍的人口會分別增加43萬人及10萬人,在2028年人口將分別達到436萬人及237萬人,而同時期香港島的人口則由125萬逐漸減少至116萬。  就佔全港人口的份額而言,在2018年至2028年期間,新界所佔的百分比會由53%上升至55%,九龍所佔百分比維持在30%,香港島所佔的百分比則會由17%下跌至15%。
  • 香港不如深圳?GDP遭反超,豪宅70萬一平,市值差距再縮小
    香港位於中國南部,與深圳市相鄰,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及周邊島嶼等,陸地總面積1106.6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香港總人口約為752萬人,雖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但仍只有深圳一半左右,甚至不及其非戶籍人口數量多。深圳統計局數據顯示,深圳在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萬億元,同比增長6.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4萬元,同比增長3%。
  • 新界東北發展受困 港人反對港深融合
    1998年首次提出,2007年正式列入「香港十大基建工程」,到目前為止經歷了三次面向全體公眾諮詢,卻到近期最後臨近實施一刻遭遇民眾強烈抗議。9月22日,負責香港土地和規劃的發展局罕見地在香港報紙刊登全版廣告,簡介新界東北土地的整體開發計劃。同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論壇,致辭開篇便主動強調新界是為了解決香港人的住房需要發展規劃而建。
  • 惠州市惠城區(香港)聯誼會 慶祝香港回歸暨新界西分會成立
    圖:惠州市惠城區(香港)聯誼會慶祝香港回歸暨新界西分會成立,賓主合照  惠州市惠城區(香港)聯誼會(下稱聯誼會)於5月15日假大埔林村許願樹廣場舉行「慶祝香港回歸十九週年暨新界西分會成立就職典禮」,該會會長王觀強
  • 中國香港新界為什麼有那麼多荒山野嶺和空地?為什麼沒開發?
    香港被稱作全球最擁擠的城市,不全因為土地太少,而是因為香港用地極「省」。令人吃驚的是,香港未開發的土地佔總面積的70%,多數是受法律保護的生態保育用地。 新界地近深圳。自1990年代末開始,剛剛誕生的香港特區政府就展開「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籌劃在新界東北的古洞北、粉嶺北、打鼓嶺、洪水橋等地興建新市鎮,然而因為種種抗議聲,這一「研究」竟研究了16年。
  • 亞洲城市房價收入比全球最高,香港排第一!
    來源: 南方都市報APP5月14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全球80城房價收入比研究報告》。報告選取了五大洲的80個城市,其中40個城市來自發達國家和地區,40個城市來自發展中國家。報告顯示,從全球來看,發展中國家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高於發達國家和地區。
  • 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是真是假?
    導讀 香港,一個充滿了時尚與魅力的城市,更充滿了無盡的都是傳說,悽怨的新娘潭傳說,詭異的香港九龍地鐵廣告,離奇的狐仙報仇故事,都為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期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網上廣為流傳的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