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騰訊用大殺器微信祭出一招「紅包」,結結實實給馬雲的阿里上了一課。自馬雲手持來往頻繁攻往騰訊腹地開始,騰訊就沒有中斷過在支付方面對阿里的回擊。阿里在騰訊的進擊之下只能從輿論角度進行側面迎擊,一不留神卻又被百度抄了小弟高德的「後路」,憑藉一招「景區熱力圖」,好好向同行展示了一下什麼叫做玩轉大數據、不忘接地氣。業內專家認為,百度在春節期間的持續曝光和亮相,正是其三巨頭地位的映射,百度地圖的用戶量在超過50%市場份額後還能保持超行業均速的發展速度,熱力圖的春節火爆,證明了在地圖這個領域百度地圖已經難尋對手。
2月2日晚,百度地圖景區熱力圖閃亮登場央視晚間新聞,網際網路界巨頭和媒體霸主攜手,在馬年春節上演了一出大數據的完美秀。這個春節,央視幾乎被網際網路企業霸佔,小米、阿里、騰訊、360輪番登場,讓央視的廣告充滿了網際網路色彩。然而與大打廣告戰的土豪戰術來比較,百度通過大數據進行技術切入,顯然巧妙得多也深入人心的多。
最重要的是,央視能夠覆蓋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觀眾群體,尤其是在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收視率更是顯著增長。也就是說,這個時間段內,央視的資源已經極其稀缺,如果換算成商業價值,那真可謂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網際網路界確實不乏土豪,諸如阿里、百度、騰訊都屬於打定主意能夠一擲千金的主兒,新貴小米、360在營銷上的投入也不洗血本,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企業之間關係糾結,一旦錯過有利陣地,也就讓老對手撿了便宜。
其次,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日益深遠,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的爭奪已經趨於白熱化,尤其是新增用戶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轉移,從年輕人群向全年齡段擴大,這直接導致網際網路公司所擅長的「以巧撥千均」式的營銷效果越來越差,而傳統的媒體渠道覆蓋面廣、影響人群基數大的優勢反而顯現出來。因此要面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打響最關鍵的一槍,就必須借勢央視這樣的霸主級傳統媒體,佔據春節這個黃金時間點。
然而用戶記得住一個百度的廣告,記得住第二個騰訊的廣告,還能記住蘇寧京東小米們輪番的廣告轟炸麼?雖然我們看到每一支廣告都儘可能的使信息簡單直接,但十幾支廣告混雜在同一個時間段一齊開炮,其結果就只能是哪一支的留存效果都很差。在這個時候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就能夠發現百度與央視合作通過大數據與LBS技術積累推出「據說春晚」這麼一檔節目,是多麼的匠心獨具。
新聞講究的是什麼?真實、可信、及時傳遞。再來看看百度景區熱力圖是如何產生的?基於2.5億用戶的實時定位申請,通過算法篩選出每座城市最熱門的景點與商圈,以10分鐘一次的速率實時呈現這些景點及商圈的人流變化,通過顏色過度和圓點來區分密度。可以看出,這款產品天然帶有極強的社會實用價值,又與新聞節目所要求的特點高度契合。
看起來是為節目量身定製的產品,偏偏又能契合春節用戶出行的真實需求,同時又能完美展現自身的行業一哥位置和技術實力,這是一般企業能玩的起的嗎?必須不是!
我們說,百度這次是利用景區熱力圖為所有的網際網路小夥伴們好好上了一課。在所謂的「營銷」大帽子下面,用戶成為了太多企業爭搶的目標,當狼越來越多,欺騙、忽悠、期貨、炒作等等負面因素就越來越多,企業不可能無上限的付出營銷成本,用戶也就不可能從企業身上佔到任何便宜。那麼所謂的忠誠度和粉絲文化也就只是企業兌換利潤的籌碼而已。透支營銷,總會摔跤,最後勝者只能是那些有些胸懷,不太計較蠅頭小利,目光越過一城一池的企業。胸懷天下者未必定鼎天下,而鼎定天下者,卻各個有這樣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