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晚報:全球首輛飛行汽車已上路 北京首條磁懸浮列車開測

2020-12-06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origin

「智東西」晚報第664期
2017.6.12 周一

#周末要聞#

1、北京首條磁浮列車開始測試 年內或試運營

從本周開始,北京市域鐵路S1線開始聯調聯試。S1線是北京市首條中低速磁浮軌道線,有望在年內載客試運營。屆時,門頭溝區、石景山區往來城區更加便捷。S1線是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運營示範線。從現場來看,聯調聯試的車輛運行速度很慢,正在和各個系統進行磨合。

S1線設計時速100公裡,採用6輛編組,額定載客1032人。乘客人數少的時候,可以單車運行,編組靈活性強。S1線將在門頭溝區的石門營站和石景山區的蘋果園站之間運行,可實現與多條地鐵的換乘。包含乘客上下車時間在內,北京S1線磁浮列車運營全程不超過20分鐘,將方便北京門頭溝、石景山等地居民往來北京中心城區。

2、15日起北京網約車不得在火車站巡遊攬客

日前,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發布了《關於在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南站出租汽車營業站安裝固定視頻監控設備的通告》。《通告》明確了調整後的三大火車站出租汽車營業站區範圍,並對電子監控區域進行了公示。

根據《通告》,網約車不得巡遊攬客和在巡遊車調度站排隊攬客。以北京西站為例,凡預約接客人的出租汽車,進入北京西站後一律停放社會停車場內。

6月15日開始,三站將啟用電子監控設備,進行執法取證。6月15日開始,凡違反上述規定的,交通執法部門將依據相關法規給予行政處罰並適時將違法記錄計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

3、女子騎共享單車肇事逃逸被抓 涉案單車剎車不靈

據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官方微博消息,5月27日,一名女子騎ofo共享單車肇事後逃逸,深圳警方6月9日將其抓獲。經檢驗,涉案ofo共享單車制動系存在安全隱患。

據初步調查,高某菊於5月27日10時左右在某地鐵口騎行了一輛ofo共享單車,其稱當時看見一輛未上鎖的ofo共享單車就開始騎行,後發生撞人事故棄車逃逸,逃逸過程中,又通過掃碼開鎖的方式另外騎行了一輛ofo共享單車逃離現場。

經檢驗,涉案ofo共享單車制動系存在安全隱患。目前,警方正對該案進一步調查處理,要求ofo公司提供相關證據資料,並將嚴肅處理相關涉案違法行為。

4、Uber董事會將開會討論卡蘭尼克去留問題

6月1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打車應用Uber董事會將在明天(美國時間周日)召開會議,屆時將討論讓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暫時離開風波不斷的公司,並考慮對公司的管理實踐進行徹底調整。

上述消息人士稱,尚不清楚Uber董事會是否會做出決定,改變卡蘭尼克在公司所扮演的角色。預計Uber董事會將採納外部律師的建議,調整公司眾多的內部政策和改變管理方式。這些外部律師被Uber聘請調查公司性騷擾事件和更廣泛的公司文化,但他們未對卡拉尼克本人提出任何建議。

Uber尚未公布這次會議的議程。對於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私營創業公司來說,這次會議可能非常關鍵。該公司在許多國家顛覆了受嚴格管制的計程車行業,但與當地監管機構不斷混戰及其處理員工和司機的方式,讓它遇到了法律上的麻煩。

消息人士稱,Uber董事會可能會於下周二向員工和外界宣布此次會議的決定。

5、Uber任命新業務主管 負責自動駕駛汽車硬體

據《財富》網站北京時間6月10日報導,美國打車公司Uber日前新任命了一名硬體開發主管——布萊恩·扎亞克(Brian Zajac),負責推動該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硬體業務。Uber表示,未來扎亞克將專注於自動駕駛汽車業務部門的硬體開發,直接向Uber先進技術團隊負責人埃裡克·梅霍費爾(Eric Meyhofer)匯報工作。後者在今年4月份接替萊萬多夫斯基,成為該部門負責人。

自2015年以來,扎亞克一直在Uber自動駕駛團隊工作,是Uber自動駕駛團隊元老級人物。此前,他曾為美國軍方和殼牌石油公司研發過機器人系統。而Uber對扎亞克的最新任命,使後者承擔了Uber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內的大量責任。許多觀察家認為,應用無人駕駛消除司機成本,是Uber實現盈利的唯一現實途徑。

扎亞克的到來,是否能夠彌補萊萬多夫斯基的離職帶來的缺憾,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無論如何,此次人事變動是Uber公司在2017年這個多事之秋經歷的又一次重大變革。

6、特斯拉市值首度超越寶馬 成市值第四高車企

兩個月內,從美國兩大車企到德國豪車巨頭,特斯拉實現了市值三連超。本周五美股高開,三大股指齊創盤中新高,特斯拉股價開盤不到一小時漲逾1%,盤中升破376美元/股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620億美元,超越德國寶馬,成為僅次於日本豐田、德國戴姆勒和大眾的全球市值第四高汽車製造商。

特斯拉本周五的搶眼表現不算意外,即使周五股價沒有創新高,以最近的猛漲勢頭,特斯拉市值進一步趕超汽車業資深「前輩」也只是時間問題。本周四收盤時,特斯拉股價就以約374美元/股創下歷史新高,市值達到608億美元,遠超通用的515億美元和福特的442億美元。

不過高漲的股價背後,特斯拉的真正實力和前景也受到質疑。其不到傳統汽車巨頭百分之的汽車銷量以及尚未落實的Model 3發售都讓許多人看空特斯拉。

7、馬斯克:特斯拉充電站將來全用太陽能和電池

對於Twitter用戶譴責特斯拉Supercharger充電站使用「骯髒能源」供電,特斯拉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日前打破沉默做出回應。馬斯克在Twitter上稱,特斯拉目前正在部分Supercharger充電站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他說:「所有Supercharger充電站都將被改造成太陽能或電池供電。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發電站都將不再依賴電網。」

《華盛頓郵報》公布數據顯示,目前天然氣發電佔美國發電量34%,其次為煤炭發電和核電。特斯拉的Supercharger充電站網絡僅需30分鐘就能幫助電動汽車充滿足夠行駛274公裡的電量,這成為吸引特斯拉車主的最大福利之一。到2017年年底,特斯拉計劃將充電站數量翻倍。

不過雖然電動汽車能夠幫助削減汽車總體溫室氣體排量,但環保專家們認為,要使電動化的好處發揮到最大,必須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8、全球首輛合法授權的飛行汽車已經上路

根據法新社消息,全球首輛獲得捷克官方授權能夠在道路行駛和空中飛行的飛行汽車 GyroDrive 已經正式推向市場。製造該產品的創業公司 Nirvana Systems 成為世界上首個出售飛行汽車的公司。

據 設計者Pavel Brezina 介紹,GyroDrive 採用雙座空間設計,飛行時最高速度可以達到 40 公裡/小時,上升速度可超過 180 公裡/小時,由於是混合動力,駕駛員可以自由切換汽油飛行和電動飛行模式,而 GyroDrive 的最大飛行距離為 600 公裡。GyroDrive 在公路上行駛時速最高為 180 公裡。

GyroDrive 目前的初始價格為 150 萬克朗(約 43.6 萬人民幣),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規格配置,最高售價為 400 萬克朗(約 116.3 萬人民幣)。

9、CB Insights:2017年Q1 AR / VR投資增長60%

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AR / VR)將成為科技巨頭競爭的下一個平臺。根據最近的報導,Facebook和蘋果已經分別為其AR / VR工作招聘了1000多名工作人員。而在今年第一季度,AR / VR投資增長了60%。

數據顯示,Rothenberg Ventures是該領域最活躍的投資者,投資前沿科技是這家風投的宗旨,因此Rothenberg Ventures積極投資AR/VR也不奇怪。其River Accelerator專門關注種子階段AR/VR初創企業。近期的投資包括醫療機器人(300024)和VR醫療科技公司Vicarious Surgical,以及社交遊戲製造商VRChat。

boostVC排在第二位,這是一個專注於區塊鏈技術和VR的加速器。 最近的投資是Vizor,這是一家位於芬蘭的VR內容創作平臺。排在第三位的是Vive X,是VR頭盔製造商HTC建立的加速器。最新的投資包括Snobal和Soccerdream。

10、《精靈寶可夢Go》將採用蘋果最新AR技術

在上周舉行的WWDC 2017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正式公布了新的iOS11行動作業系統,其中增加了對AR(增強現實)的支持,推出開發者AR平臺ARKit。而風靡全球的AR手遊《精靈寶可夢GO》有望藉助這次iOS系統升級給蘋果用戶帶來更真實的畫面體驗。

《精靈寶可夢GO》的開發商Niantic工作室在最近一篇博客中提到他們將採用iOS11的最新AR技術,讓遊戲畫面變得更精美。博文中稱,新的AR技術將使虛擬的圖形「具備更多的細節,準確度和真實度也會更高,玩家與精靈們的互動也會更加栩栩如生。」

值得一體的是,《精靈寶可夢Go》的更新內容也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被提及,遊戲的開發團隊也作為受邀嘉賓參與討論ARKit功能。目前,Niantic所承諾的AR體驗升級還處在原型開發階段,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發布。

11、視覺方案商明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6月11日消息,明鏡科技有限公司(DDD.)創始人程正透露,公司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華蓋資本,此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及市場推廣。據悉,DDD.是2016年阿里巴巴雙十一AR創意互動服務提供商。

DDD.是一家視覺互動創意雲SaaS服務提供商,主要業務是為客戶提供品牌創意、營銷和視覺互動一站式解決方案。據了解,2016年DDD.便已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松禾資本、真順基金。

在產品上,DDD.團隊推出了國內首款基於視覺創意的SaaS雲服務工具、在線的視覺創意內容網。在3D模型方面,官方稱其所有模型均支持在線3D展示,並提供縮放、旋轉等交互查看服務,可用於模型再編輯、VR展示,以及AR互動應用。

12、加州大學研發柔性VR手套 創造虛擬觸覺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工程師正在使用柔性機器技術來製造輕便的數據手套,從而讓用戶在與虛擬環境交互的時候感受到觸覺反饋。研究團隊日前在期刊《Electronic Imaging》中公布了他們的成果。

該團隊通過集成了柔性人造肌肉的柔性外骨骼進行開發,研發出了比其他競爭對手都更輕便的VR手套。該手套目前由3D列印技術製作,已對15位用戶進行了非正式試點,取得的反響不錯。

目前這一項目仍處於原型階段,而工程師正在努力降低手套的價格,減少設備的體積,並讓其更便於攜帶。

13、懟高通有代價 iPhone8或不支持千兆網速

今年秋季,蘋果將發布十年版手機在內的三款新機,華爾街和消費者對此頗為期待,認為蘋果手機銷售有望擺脫下跌。不過彭博社日前爆出一個壞消息。由於蘋果和高通之間的訴訟大戰,蘋果今年的新手機極有可能無法實現對手具備的千兆網速(1Gbps)。

之前,蘋果和高通之間爆發了訴訟大戰,雙方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相互起訴,高通甚至起訴了蘋果的幾家手機代工廠。雙方關係的進一步緊張使得蘋果有意擴大來自英特爾的基帶晶片訂單。然而由於英特爾在基帶研發技術上落後於高通,暫時還無法在今年實現對LTE千兆網速的支持。

對此,為了讓今年秋天推出的三款手機具有類似的通信性能,蘋果極有可能以英特爾的基帶晶片為標準,採取更低的網速(蘋果此前也是這麼做的),這意味著iPhone7/iPhone7s以及iPhone8很可能將無緣千兆4G網絡。

14、供應鏈爆料:iPhone 7s 將採用玻璃後蓋設計

根據臺灣供應鏈提供的最新的消息,今年秋天推出的iPhone7/iPhone7s將會採用玻璃後蓋混搭鋁合金邊框的設計。

我們都知道,採用這樣的設計很有可能是為了實現無線充電功能,而一直都有傳聞提到,iPhone 8 很有可能會配置無線充電功能,現在看來,或許 iPhone 7s 也很有可能獲得這個功能,畢竟採用鋁合金後蓋的話,是無法採用這個功能的。

不過如果無線充電會成為 2017 款 iPhone 的標準配置的話,那麼或許蘋果還會單獨銷售無線充電配件,這意味著在配件上今年消費者還要付出額外的成本。

15、蘋果正式規定:打賞屬應用內購買 抽成30%

近日,蘋果開發者網站《App Store審核指南》指出,iOS軟體可以使用軟體內購買來讓消費者面向數字內容的提供者支付「小費」。相關的軟體不得採用其他的按鈕、外部連結或者其他方式,讓消費者使用蘋果之外的支付渠道。翻譯一下就是,打賞行為現在被歸入了APP內購買,消費者只能通過蘋果認可的支付渠道(Apple Pay、銀聯、支付寶,不含微信支付)給出打賞,同時打賞費用還會被蘋果抽成30%。

此前,在iOS端,蘋果要求,無論在何種App購買音樂、小說還是視頻,都只能通過蘋果App Store的支付渠道購買(也就是「App內購買」),但規定並未涉及「打賞」。目前,今日頭條、知乎、映客已經在近期改變了用戶讚賞的支付方式。還有一些App開發者稱也會在日後版本更新以滿足此要求。

而騰訊微信則予以強硬回應。今年4月,騰訊微信公開表示,針對iOS版本下架了微信公眾號內的用戶對作者「讚賞」功能。

16、全票通過 六模全網通成為國際標準

6月9日GSMA國際標準組織於瑞典GSMA-TSG 第29次全會議上,《GSMA-TS.37多卡終端技術規範》中加入六模全網通終端相關要求的提案標準也獲得會議全票通過,明確規定了全網通終端應同時支持LTE(TDD, FDD)、 WCDMA、 GSM 、TD-S 以及CDMA 網絡制式。

此前在4月27日,GCF國際標準組織在英國舉行的CAG#50會議上,有關六模全網通終端認證標準提案(「WI-261:All Mode Dual SIM Muti Standby Device Testing」)就已獲得通過正式發布。獲得兩大國際標準組織認可,標誌著全網通終端成為國家標準後,再次躍升成為國際標準。

分析認為,由於中國較早將全網通設定為國家標準予以推行,在其成為國際標準之後,將有利於提升國產手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17、傳MTK子公司絡達擬在大陸IPO:PA業務或被出售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聯發科已順利公開收購轉投資的PA廠絡達將於7月納為子公司。市場傳出,聯發科正進行組織重組,擬將旗下物聯網部門與絡達整並為新公司,並改於大陸登記並推動掛牌上市(IPO)。其中絡達的功率放大器(PA)部門有可能出售,潛在買家不少,包括大陸PA晶片廠Vanchip、國民技術都被點名是可能對象。

雖然現行法令規定陸資不能投資臺灣IC設計業,但若聯發科將絡達新公司登記在中國大陸,屆時將可不受政策限制,擴大為新絡達引資或出售部門的評估彈性。據傳已有中國買家詢問收購或入資意向。潛在買家不少,包括大陸PA晶片廠Vanchip、國民飛驤都被點名是可能對象。

今年絡達在PA市場表現還不錯,如果整合了物聯網業務的新絡達在大陸註冊並成功吸引陸資參股,相信對未來的業務擴展有好處。

18、eSIM技術熱度上升 手機或將進入無SIM卡時代

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研究報告表示,包括蘋果、三星和華為在內的一線手機廠商將在2019年推出搭載eSIM技術的手機。Intel、微軟以及一些OEM廠商日前在臺北電腦展宣布,他們將在今年開始普及eSIM技術,華碩、惠普、華為、聯想、VAIO、小米等都已參與到聯盟中。英特爾早些時候已宣布,將為現有和未來的產品加入對 e-SIM 的支持。

採用eSIM卡後,用戶無需在購買設備後再插卡,而是直接採用以軟體註冊或直接購買等方式使用自己的運營商網絡和套餐,不再受到網絡制式的限制。SIM卡製作、分發、運輸等成本被省去之餘,用戶更不必擔心卡芯的損壞、沒編號等問題。eSIM技術不僅為手機設計留下更多空間,而且在安全性上也強於實體SIM卡。

intel、微軟與一眾廠商支持eSIM標準,代表了PC業界已全面擁抱eSIM。手機領域,蘋果、三星近日也「化敵為友」合推eSIM技術。另外,AT&T、德國電信、Orange、西班牙電信和沃達豐等大型運營商已參與了eSIM計劃。根據調查公司Smart In sights預測,未來10年內,傳統的實體SIM卡將會減少至少16%的出貨量。

19、谷歌將在2019年10月停止支持Pixel/Pixel XL

去年十月,Google發布了Pixel和Pixel XL旗艦產品,這家科技巨頭計劃在三年內提供技術支持。這意味著在2019年10月之前,Pixel和Pixel XL所有者將享受設備上的技術支持。同時,Google確認在2019年10月以後,它不會為Pixel和Pixel XL智慧型手機提供安全更新。

基本上,在2019年下半年後,Google不會向用戶提供任何安全保護或技術支持。此外,Pixel和Pixel XL將不會在2018年10月之後收到任何主要的Android作業系統更新,一年後安全更新將停止。今年晚些時候,Google正在準備發布三款全新Pixel 2智慧型手機,採用高通驍龍Snapdragon 836或835平臺,並配有4GB內存,

對此有安卓用戶吐槽稱,谷歌「喜新厭舊」,反觀蘋果,iOS更新仍然支持iPhone 5s。

20、驍龍836或下月推出 首發平臺或是三星Note8

6月10日消息  據外媒Goandroid報導,高通正著手準備推出驍龍835處理器的升級版,該款處理器或命名為驍龍836,將於7月推出。消息還表示將於今年9月發布的三星Galaxy Note 8或成為搭載驍龍836的首發平臺。

今年年初,高通發布了全新的高端移動平臺驍龍835,採用三星10nm製程工藝。報導稱,驍龍835的升級版或被命名為驍龍836,其在主頻上提高至2.5GHz,稍高於驍龍835的2.45GHz主頻;另外,驍龍836的GPU主頻也提高至740MHz。整體而言,驍龍836僅在835的基礎上做了小幅升級。

消息還稱,多家手機廠商在其下半年的新款旗艦機中都將有可能採用驍龍836處理器,其中就包括三星的大屏旗艦Galaxy Note 8以及LG公司的V30。而業界普遍認為三星Galaxy Note 8將成為搭載該款處理器的首發機型。

此外,還有消息稱高通驍龍835正式推出之後,下一代高端處理器驍龍845在明年1月就會推出。

21、高通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正式遭歐盟反壟斷調查

據路透社北京時間6月10日報導,針對高通公司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交易,歐盟反壟斷部門在周五展開了調查。歐盟此舉是在進一步施壓高通,讓後者作出讓步以緩解他們的擔憂。高通向Android智能機製造商和蘋果公司供應晶片,它對恩智浦的收購是半導體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

歐盟委員會對於合併後公司在擠壓對手和提高價格方面的能力和動機列出了一系列擔憂。歐盟委員會稱,高通可能會對其產品進行捆綁銷售,在基帶晶片和近場通訊(NFC)晶片領域排擠對手。歐洲委員會還表達了汽車晶片領域競爭被削弱的擔憂,該委員會將在10月17日之前就高通的收購交易作出決定。

高通稱,公司有信心緩解歐盟的擔憂,依舊預計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這筆交易。美國反壟斷部門已在4月份批准了這筆交易,沒有要求高通作出讓步。不過路透社在6月2日報導稱,由於在歐盟的初步審查中拒絕作出讓步緩解擔憂,高通可能會面臨歐盟的漫長調查。

22、美國五大科技巨頭股票下跌 虧損近千億美元

6月11日,國外媒體報導,Alphabet、蘋果、Facebook、亞馬遜、微軟,被美國媒體稱為「big 5 tech」(五大科技巨頭)。根據FactSet消息,在周四收盤價和周五收盤之間的市值損失已經超過975億美元,拖累納斯達克成一年中最糟糕的一周。

蘋果周五股價下跌近4%,其他四家公司下跌超過3%。在大部分時間裡,標普500的科技行業裡,只有3隻股票處於綠色:IBM、天睿和西聯匯款。蘋果、Facebook、亞馬遜、Netflix和Alphabet全部的交易量是其30天平均數量的2倍以上。


每日一早報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hawkren001」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批上路,萬億美元市場待開發
    這也是全球首輛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常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黑科技交通工具正逐漸走入現實。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得上路資格首款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由荷蘭製造商PAL-V打造。舉個例子,開車從北京首都機場到北京展覽館需要1個小時,但飛行只需不到10分鐘;上海至杭州單程至少2個小時,但如果開飛行汽車只需要33分鐘。當前,隨著生產技術的迭代升級,飛行汽車已擺脫製造技術的束縛。
  • 長沙研製出全國首輛磁懸浮列車
    長沙晚報記者 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記者 王斌 實習生 申瀟軼   1995年,是我國科研界和交通界一個令人振奮的年份。這一年的5月11日,我國第一臺單轉向架磁懸浮列車在國防科大實驗室試車成功,中國人正式圓了自己的磁懸浮列車夢。這一事件,入選當年我國的十大科技新聞。從此以後,我國的磁浮交通運輸技術向前邁進一大步,逐漸走在國際前端。
  • PAL-V:全球首輛飛行汽車上路
    誰不曾夢想擁有一輛飛行汽車? 開車在空中兜風? 現在這個夢想離我們近了一步。在 2012 年飛行和駕駛測試原型機後,PAL-V 就開始設計其商業產品 Liberty。近日,Liberty 通過了嚴格的歐洲道路通行考核,現在可以掛正式牌照上路。
  • 楊叔子等院士建議興建世界首條超導磁懸浮列車
    楊叔子等院士建議興建世界首條超導磁懸浮列車     武漢晚報    本報訊(記者邵瀾)在去年11月份北京舉行的院士大會上,曾發生過一件鮮為人知的大事——14名知名院士聯名「上書」科技部等部委,希望能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
  •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正式掛牌上路 | 美通社
    在2012年飛行和駕駛測試原型機後,PAL-V就開始設計其商業產品Liberty。近日,Liberty通過了嚴格的歐洲道路通行考核,現在可以掛正式牌照上路。就高速環形跑道、剎車和噪音汙染測試而言,PAL-V現在已經可以上路了。 PAL-V未來幾個月將進行耐力測試,人們從現在起可以在歐洲道路上見到PAL-V。 自2015年起,PAL-V Liberty設計就開始陸續通過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航空認證。 最終化預計於2022年完成。
  •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準備上路
    ,這是被業內譽為最有希望量產的飛行汽車。就高速環形跑道、剎車和噪音汙染測試而言,PAL-V現在已經可以上路了。據悉,這款三輪的「汽車」在路上行駛起來非常的便捷,重量也只有660公斤。它外表酷似直升飛機,也似乎看不出一點汽車的影子,尖銳的車頭倒是極其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而且既然他可以合法上路,自然而然汽車的大燈、後視鏡、尾燈等等缺一不可,但是有一說一,PAL-V的胎寬以及輪胎大小著實令人擔心,如果在路上猛轉彎容易造成車輛側翻等問題。
  • 世界首輛「倒掛」磁懸浮列車大連誕生(圖)
    點擊進入>>>   世界首輛「倒掛」磁懸浮大連誕生這種輕型吊軌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達這是繼去年9月,大連自行研製的「草上飛」「中華01號」永磁暗軌磁懸浮技術驗證車成功運行後,大連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輕型吊軌磁懸浮技術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作為世界上首輛「倒掛」在空中的磁懸浮列車,「中華06號」的成功運行也同時宣告,我國誕生了自己的高速永磁懸浮列車。  據介紹,磁懸浮列車依靠磁場力使列車和導軌脫離接觸,處於懸空狀態,列車的動力和制動也是通過磁力來實現。
  • 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的電源系統簡介
    摘要:對我國首條中低速常導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的電源系統進行了簡單介紹,包括整流站,主牽引逆變器,輔助變流器 我國首條中低速常導磁懸浮列車試驗線位於湖南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南院,如圖1所示。
  • 創造歷史 全球首臺飛行汽車Liberty獲批上路
    PAL-V Liberty已獲得批准,可以在歐洲道路上行駛,這是全球第一臺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據了解,這款飛行汽車由荷蘭製造商PAL-V打造。今年2月以來,Liberty陸續通過多個測試,包括嚴格的歐洲道路準入測試、制動和噪音汙染測試等,目前被正式允許上牌上路。
  •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開始預售了 然而李書福早有打算...
    去年,吉利收購美國飛行汽車公司太力(Terrafugia)曾引發市場轟動。現在,全球首輛面向消費者銷售的飛行汽車已經正式發布了!這是真的!
  • 迪士尼研發無皮膚機器人;全球首臺飛行汽車獲批上路
    2、全球首臺飛行汽車獲批上路當地時間10月28日,飛行汽車PAL-VLiberty已獲得批准,可以在歐洲道路上行駛,這是全球第一臺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雖然Liberty成為首款獲準開上路的飛行汽車,但目前其還不能被允許上天飛行。因為從根據相關法規,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50千克就屬於大型無人機類別,飛行地點、航線及空域都受限制,Liberty重量就達660公斤,明顯並不符合現有要求。不過Liberty已在申請歐洲航空安全局航空認證,預計2022年完成審批。
  • 全球首條磁懸浮列車,投資6000億時速可達500kmh,就在日本!
    要是問你世界上第一條高鐵是哪個國家建的,想必你肯定不知道,是由日本所建,日本是一個對鐵路情有獨鐘的國家,其在1964年的時候就開通了世界上首條高速鐵路,不僅如此,日本如今已經對磁懸浮列車有所成就,世界上首條磁懸浮列車,即將在日本誕生!
  • 智東西晚報:手機流量漫遊今日取消 特斯拉Model 3實現周產5000臺...
    「智東西」晚報第977期2018.7.02 周一#今日要聞#1、好消息!2、特斯拉已實現周產5000輛Model 3目標7月1日,據外媒報導,特斯拉汽車公司位於美國加州弗裡蒙特(Fremont)工廠的2名工人匿名證實,在第二季度的最後一周,特斯拉終於實現了周產5000輛Model 3電動轎車的目標。
  • 北京S1線最新消息:首列磁浮列車開通時間、票價(圖)
    本報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賀勇)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北京首列磁浮列車已到達北京S1線石門營車輛段,之後將會啟動列車調試,預計將在2017年實現載客運行。票價暫未公布。  這列S1線磁浮列車設計時速約100公裡,不僅具有傳統軌道交通系統的優點,更凸顯了磁浮交通安全可靠性高、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噪聲低等優勢。
  • 科普 超導磁懸浮列車的原理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懸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來推動的列車。由於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走時不需接觸地面,因此只受來自空氣的阻力。磁懸浮列車的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裡以上,比輪軌高速列車的300多公裡還要快。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
  • 全面解析磁懸浮列車優缺點 未來高鐵技術哪家強?
    日本超導磁懸浮列車16日在運行試驗中創下載人行駛每小時590公裡的世界最高速度紀錄。世界第一條城際超導磁懸浮高速鐵路也已於2014年底在日本正式動工建設。日本新幹線、法國TGV、德國常導磁懸浮……人們對列車時速的追求似乎是永無止境的。那麼,磁懸浮能代表未來高速鐵路發展的方向麼?還有哪些高鐵技術能和磁懸浮叫板?
  • 中國首輛實用型磁懸浮車體總成下線 宜城市運行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齊中熙)中國實用型中低速磁懸浮車首輛車體總成,日前在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唐車公司完成製造,並開始靜強度試驗。這標誌著中國此項「十一五」科技計劃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2005年,中國北車唐車公司研製出了國內首輛常導中低速磁懸浮工程化樣車。
  • 智東西晚報:川普:美國將暫緩對中國加徵關稅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
    「智東西」晚報第1335期2019.10.12 周六#今日要聞#1、川普:美國將暫緩對中國加徵關稅10月12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五下午其中規定,北京順義區26條道路自10月11日起成為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道路,自動駕駛車輛每天可在9時至17時上路測試,上路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應取得臨時行駛車號牌。至此,順義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從11.2公裡擴展至145公裡。
  • 沒有輪子、會飛的火車——磁懸浮列車
    從人類起源至今,人類出行的交通方式一直在更替變換,從步行到人力車和人力船,到牛車和馬車等畜力車,到帆船和滑翔機等依靠自然外力工作的交通工具,到蒸汽火車和內燃汽車等利用化石能源工作的交通工具,再到電力機車和電動汽車等利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
  • 北京首條磁懸浮來了:磁場強度比剃鬚刀還小
    磁懸浮軌道列車因為快速、噪音小、轉彎半徑小等特點而被視為未來城市內軌道交通的主力發展方向。來自《北京晚報》的消息顯示,北京第一條中低速磁浮線路S1線很快就要建成通車了。目前,全線8座車站中已經有4座車站完成土建結構封頂,預計將在年內實現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