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ys and Compounds》:基於本構模型的共晶高熵合金力學行為定量分析

2020-09-21 特鑄雜誌

2004年以來,人們對高熵合金(HEAs)的製備、微觀結構、相組成和特性進行了深入研究,其具有的高強度、高硬度、耐腐蝕性好、熱穩定性高等一系列優良的力學性能,使其無論是作為結構材料還是功能材料,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大量的高熵合金為固溶體合金,鑄造流動性差,宏微觀成分偏析,限制了HEAs的大規模工業應用。為此,引入了共晶高熵合金(EHEAs)的概念,通過改變主元素含量來調整合金的力學性能。

目前,AlCoCrFeNi2.1共晶高熵合金微觀組織變形機理的實驗研究已經比較成熟。然而,對於共晶合金的高強度和高塑性,還沒有合適的理論來解釋,也沒有相關的本構模型能夠更全面、更準確地描述其力學性能。近日,南京工業大學周劍秋教授團隊建立了基於實驗微觀組織的力學理論模型,研究了FCC相、BCC相和相界對合金材料整體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成果以「A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lCoCrFeNi2.1 eutectic high-entropy alloy」為題發表於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上,證實了力學模型能夠驗證AlCoCrFeNi2.1共晶高熵合金的實驗研究數據,為後續共晶合金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jallcom.2020.156610


文中建立了AlCoCrFeNi2.1共晶高熵合金的本構模型。基於EBSD圖和拉伸試驗結果,發現了材料的BCC相中出現了夾雜物相,因此採用Mori-Tanaka均勻化方法和Eshelby等效包裹體理論對其進行了數值模擬以分析複合材料的力學行為。

共晶相界的應力對合金材料的整體力學性能有很大的貢獻。相界不僅阻礙了位錯的運動,而且促進了背應力的產生,改善了材料的塑性變形和加工硬化性能。在FCC相的變形過程中,由於兩種不同滑移系統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位錯亞結構,阻礙了位錯滑移,提高了FCC相的強度。在共晶組織中,FCC和BCC相的體積比直接影響材料的塑性變形能力。共晶合金材料的強度隨著FCC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當FCC相含量增加到兩相強化效果減弱時,材料的強度降低。

在拉伸變形過程中,合金BCC相中產生了納米沉澱。其具有釘扎位錯的作用,對高熵合金材料的力學性能有重要影響。隨著塑性變形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位錯聚集在納米析出物表面,阻礙了位錯的運動,導致應變硬化速率的提高,最終提高了合金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因此,納米沉澱對相對高熵合金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最後,文中還提到了應變速率對材料的影響。應變速率越高,位錯密度越大,位錯強化機制在塑性變形過程中的作用越顯著。同時,位錯的增加抑制了材料的變形過程,提高了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當位錯增加到飽和狀態時,位錯強化作用減弱,隨後相界面強化和沉澱強化開始起作用。

綜上所述,理論計算結果與文中的實驗數據吻合較好,證明了模型的準確性。結果表明,共晶相界面和背應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強度和塑性,同時EHEAs的力學性能對兩相體積比、納米沉澱相和應變速率非常敏感。此外,該研究為通過優化材料結構參數來設計具有優良力學性能的EHEAs提供了理論框架。

相關焦點

  • CivilFEM的本構模型
    (摘自百度百科)在CivilFEM powered by Marc中,提供了鋼、混凝土、巖石、土和用戶自定義等材質的多種本構模型,用戶根據實際的工程情況,選擇不同的本構模型,從而更好地模擬與分析工程問題。
  • npj: 高熵合金—基於第一性原理的屈服強度預測
    高熵合金由於HEAs具有高維度的組分空間,並且對於合金的組分沒有明顯的物理限制,所以高熵合金擁有巨大的優化空間,以提高一種或多種材料屬性(例如力學屬性裡的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塑性,等等)。 但這為指導新型多組分貴金屬HEAs的設計、預測其屈服強度帶來了挑戰。
  • 順序激活多級加工硬化誘導超強異構共晶高熵合金!
    本文發現了一種順序激活的多級應變硬化(SMSH)行為,它能夠使得高強度的超細晶共晶高熵合金(EHEA)保持有效的應變硬化能力。依靠結構異質、晶粒尺寸控制、晶內成分精調的三級設計思路,突破了共晶高熵合金的中高堆垛層錯能及超細晶尺度伴隨的低孿生傾向,成功引入了順序激活的多類型形變納米孿晶,同時複合兩級尺度的異質變形硬化效應,創新性地開發出一種順序激活的多階段應變硬化機制,往高強度的超細晶共晶高熵合金中注入了持續且有效的應變硬化能力,實現了共晶高熵合金的超優強塑性結合。
  • 高熵合金:性能的預測
    該研究用原子尺度的模擬闡明了高熵合金中的臨界強化機制,並預測了性能更好的合金元素比例。
  • npj: 相穩定性預測—看看熵的臉色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高熵合金含有多種元素而且比例很大,容易導致相分離,通常具有淺混合焓和相似級別的熵。就各種熵來說,電子熵與振動熵和位形熵相比,貢獻很小,對任何合金的相穩定性沒有顯著貢獻;位形熵能夠穩定固溶體;振動熵卻在不同合金系統中表現出不同作用,或促進或破壞固溶體的穩定性。振動熵是衡量原子鍵柔軟度的指標,研究它在不同體系中的變化方式,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預測單相多組分合金的穩定性。據此他們認為,與有序金屬間化合物不同,高熵合金的穩定性需要綜合考慮各種熵的貢獻。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簡稱HEAs,是由五種或五種以上等量或大約等量金屬形成的合金。以往的合金中主要的金屬成分可能只有一至兩種。例如會以鐵為基礎,再加入一些微量的元素來提升其特性,因此所得的就是以鐵為主的合金,比如鋼。但是高熵合金中所有組元的元素都接近於等比例,比如A、B、C、D、E五重元素都接近20%的比例混合。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高熵合金的各種性能也沒有讓人失望,穩定的單相組織(常見FCC、BCC、HCP)給予它很好的抗腐蝕性能;遲滯擴散效應也賦予了它突出的抗蠕變性能,同時CoCrFeNi基優異的低溫拉伸性能以及ZrHfTaW等難熔金屬優良的高溫壓縮性能,這些性能都給高熵合金替代傳統金屬帶來了可能,使得高熵合金很大的應用前景。
  • 北科大呂昭平團隊:調控短程有序化提升高熵合金力學性能
    導讀:本文簡要總結了短程有序(SROs)的形成、表徵及其對高熵合金(HEAs)變形行為影響。結果表明,SROs的存在是HEAs的一個普遍而關鍵的結構特徵,調整SROs的程度是優化HEAs力學性能的有效途徑。
  • 香港城大&西北工大提出新型高熵合金設計思路!打破「炒菜」法
    導讀:成分經過精心調整的沉澱硬化高熵合金(HEAs)顯示出優異的力學性能,具有巨大的工程應用潛力。然而,多元HEAs的組成設計仍不可避免地依賴「炒菜」式的試錯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個指導沉澱硬化HEAs定量設計的框架。
  • npj: 生物相容性高熵合金—電子結構和多原子鍵合
    高熵合金這種結構導致體系具有較高的混合熵,有利於在較高溫度下形成無序固溶體,因此焓值在確定其組成這一特性與其他基於基態能量的焓值計算方法有很大不同,對於不同組成的多組分HEAs,基於基態能量的焓值計算方法是非常繁瑣和費時的。而該方法巧妙利用了鍵序密度,在保證計算精度的情況下,大幅壓縮了計算成本。
  • 超彈性材料的非線性行為分析
    從材料力學性能研究的角度,建立非線性材料密封封材料力學性能測試標準方法,以及通過測試獲取應用於密封件CAE仿真分析的材料參數,對於密封件的選材、結構設計、仿真分析和正向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材料測試與參數仿真應用包含如下幾部分內容。
  • 材料本構+非線性(結構&材料&狀態)+疲勞+結構動力學+誤差分析&控制
    超彈性材料主要具有高彈性、耐放射、耐高溫、耐低溫、耐油、耐高度真空、耐老化、耐水、耐腐蝕、電氣絕緣、高密封性等特點。材料本構+非線性(結構&材料&狀態)+疲勞+結構動力學+誤差分析&控制A 總綱1.
  • 湖南大學《IJP》:揭示高熵合金位錯和析出物相互作用機理
    導讀:沉澱物不僅在增強強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保持合金的高韌性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於解析度和時間的限制,難以通過原位TEM實驗直接觀察到高熵合金(HEA)中納米級析出物與位錯的相互作用。最近提出了由近等原子的五種或更多金屬組成的多組分合金,並將其命名為高熵合金(HEA),多元素合金(MEA),多組分合金(MA),多主要元素合金(MPEA) ),複雜的濃縮合金(CCA),成分複雜的合金(CCA)。
  • 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
    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軟體V3.4.1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Steven J. Phillips基於 Java平臺設計的一款用於預測物種潛在分布軟體。目前在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應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藥材適宜性評價及區劃)。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高熵合金相結構新發現
    >成功製備出近等原子比高熵十次準晶,填補了高熵合金相結構家族中無十次準晶相的空白。對於(近)等原子比多主元高熵準晶而言,雖然有科學家預測了可能存在該類準晶的一些合金體系,然而在實驗上無人證實。因高熵準晶同時具備結構複雜性和成分複雜性,即不同於傳統的準晶,也不同於已有的高熵合金。因而如何製備出該類合金,它們又有會有什麼樣的結構和性能等問題就引起了高熵和準晶領域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和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