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大-北科大-南京理工等:首次揭示高熵合金超低溫變形機制
高熵合金(HEAs)基於新型合金設計,由多個主要元素組成,各元素為相等或接近等摩爾比,通常表現出高延展性和良好的強度。對於典型的面心立方(FCC)高熵合金,如CrMnFeCoNi (Cantor alloy),其室溫延展性為40-45%。對同一合金,當試驗溫度從室溫降至77 K時,其抗拉強度和極限抗拉強度增加了約80%。
-
香港城大-北科大-南京理工等:首次揭示高熵合金超低溫變形機制
高熵合金(HEAs)基於新型合金設計,由多個主要元素組成,各元素為相等或接近等摩爾比,通常表現出高延展性和良好的強度。對於典型的面心立方(FCC)高熵合金,如CrMnFeCoNi (Cantor alloy),其室溫延展性為40-45%。
-
高熵合金相結構新發現
>成功製備出近等原子比高熵十次準晶,填補了高熵合金相結構家族中無十次準晶相的空白。該研究提出的高熵準晶的設計理念也為設計新型高熵準晶提供了新思路。相關論文以題為「Near-equiatomic high-entropy decagonal quasicrystal in Al20Si20Mn20Fe20Ga20」發表在Sci. China Mater.,何戰兵的博士生馬海坤及趙良群碩士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劉彬介紹,相較於傳統鑄造高熵合金,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在組織結構上容易獲得成分均勻、組織細小的合金材料,可製備高熔點材料(包括鎢基耐輻照合金、難熔高熵高溫構件、高熵硬質合金等)、高性能塗層(包括超硬、耐磨、耐輻照、耐腐蝕等)等,也可通過增材製造技術(雷射送粉法LMDF、選區雷射熔化SLM、電子束粉床法EBM)製備複雜構件。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原來的人一般都不會這麼設計材料,因為所有元素含量多了容易偏析,容易生成複雜的有害相,並且成本也會顯著提高。不過從基礎研究的角度來看,在另一個金屬固溶體裡,沒有區分哪個元素是溶質,哪個元素是溶劑,所有元素「平等」,這樣的結構聽起來還是挺有趣的。 我開始接觸到高熵合金這個概念的時候大概是2013年,當時這個方向還沒有現在這麼火。
-
Nature 報導北理工材料學科:高熵合金、含能、納米新能源
導讀3月21日,《Nature》在其Spotlight欄目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並對北理工在高熵合金為代表的毀傷與防護、含能、納米新能源、二次電池、阻燃等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高熵合金研究進展:致力於開發高密度、超高強度和延展性的高熵合金,王富恥教授領導的北理工衝擊環境材料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設計了一種具有新的強化機制的納米結構,在保持延展性的同時提高合金強度。多元合金具有更強的耐蝕性和抗氧化性,是一種理想的防護塗層材料。
-
綜述| 高熵合金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及應用
20 世紀70 年代開始發展的Ti-Al 等二元的金屬間化合物,以及近年非晶合金(金屬玻璃)的開發及應用],這些合金材料的設計都沒有掙脫傳統合金設計理念的束縛, 即都是以一種(含量一般超過50%)或兩種金屬元素為主,在此基礎上有目的的添加其他元素以達到改善金屬性能的目的。
-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具有單一的晶體結構。大量的試驗證實,高熵合金可以形成單一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相或者體心立方面心立方簡單的混合相結構。高熵合金在鑄態和完全回火態會析出納米相結構甚至非晶質結構。當高熵合金熔化時,所含元素原子混亂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因涉及各主元素眾多原子的擴散再分配,將阻礙晶體的形核和生長,因此,有利於納米相的形成。
-
高熵合金:性能的預測
該研究用原子尺度的模擬闡明了高熵合金中的臨界強化機制,並預測了性能更好的合金元素比例。
-
「高熵合金」越是低溫越堅韌
一種名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設計,已經帶來了一類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一種叫做鉻錳鐵鈷鎳(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經檢測它不僅是現有記錄的最硬材料之一,而且在低溫下強度、延展性反而提高。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npj: 高熵合金—基於第一性原理的屈服強度預測
高熵合金(HEAs)是一類隨機合金,一般由5種或5種以上的元素組成,各種元素的比例接近於等組分,通常能表現出非常優異的力學性能。由於HEAs具有高維度的組分空間,並且對於合金的組分沒有明顯的物理限制,所以高熵合金擁有巨大的優化空間,以提高一種或多種材料屬性(例如力學屬性裡的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塑性,等等)。 但這為指導新型多組分貴金屬HEAs的設計、預測其屈服強度帶來了挑戰。
-
北科大呂昭平團隊:高熵合金最新展望,短程序及其對力學性能影響
中熵合金中的短程序相關研究,包括短程序的形成原因,結構特點,對力學性能影響以及表徵,提出了較寬範圍的短程序概念,強調其對力學性能的影響以及可調控性,並針對其表徵上的困難,建議可能的技術解決手段。 背景介紹 高熵合金,以其多主組元,高構型熵的設計理念以及獨特的性能,成為近十多年來合金領域內的熱點材料。在研究初期,高/中熵合金所形成的單相固溶體,其組成原子被認為是完全無序分布在晶體點陣中。
-
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導讀:本工作首次用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了平均晶粒尺寸為25 nm 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與SPD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不同,該方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具有超高的硬度和極佳的熱穩定性。在600 ℃退火1小時後,硬度從484 HV前所未有地增加到791 HV。更令人興奮的是,即使在1100 ℃的高溫退火後,仍能保持原始的高硬度。
-
《Scripta Materialia》綜述:難熔高熵合金髮展的機遇和挑戰
導讀:含難熔主元素的複雜濃縮合金(CCA)具有無序體心立方(BCC)和有序B2相的微觀組織,與高溫合金非常相似。在這些BCC基耐火合金中複製高溫合金微觀結構——這一簡單想法帶來了一系列大膽的挑戰。本文討論了將RSAs作為新型高溫結構材料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對能超越鎳基高溫合金性能的研究工程已經持續了60多年,實現這一目標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是巨大的。
-
中國高校發力:浙大、西工大、南開、同濟在CNS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其中浙江大學餘倩教授團隊發表一篇Nature,西北工業大學、南開大學等發表一篇Science,同濟大學發表一篇Cell。從研究領域來看,除了一篇論文屬於生命科學領域外,其餘三篇均為材料科學領域。隨著中國科學家在各個研究領域的快速突破,相信未來原創性科研成果將越來越多。浙江大學再發Nature:高熵合金既強又韌的關鍵「基因」獲突破!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熔煉法可以得到五元以上機械性能優異的塊體高熵合金,但卻非常難以納米化。胡良兵及其合作者發展了全新的兩步碳熱衝擊法(carbonthermal shock, CTS),可以得到八元高熵合金納米顆粒,且具備優異的催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多主元合金)在論文中第一次被提出後,關於高熵合金的文章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這種新型合金剛被提出時定義為:由等摩爾比的五個或更多元素組成的合金,又要求每個摩爾濃度在5~35%之間。隨著研究的深入,又提出中熵合金和低熵合金的概念,要求也越來越低,成分可以使三種或四種元素混合,摩爾比也可以是非等摩爾,無疑是壯大了多主元合金家族。
-
安徽工大&北科:增材製造高耐蝕性CoCrFeMnNi高熵合金
導讀:本文採用選擇性雷射熔煉(SLM)製備了CoCrFeMnNi高熵合金(HEA)。與鑄態相比,SLMed的CoCrFeMnNi HEA的腐蝕電流密度下降了58%,表明SLMed的HEA具有比鑄態合金更好的耐腐蝕性能。高熵合金(HEA)通常具有優良的性能,例如良好的熱穩定性,強的耐腐蝕性和較高的延展性,這歸因於HEA的高混合熵和緩慢的擴散作用。傳統的製造工藝,例如鑄造,機械合金化,粉末冶金和表面沉積,已被廣泛用於製造HEA 。
-
西安交大研究人員揭示體心立方結構高熵合金的特殊位錯動力學機制
近些年興起的高熵合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合金設計理念,其由多種元素以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混合而成,打破了傳統合金以一種或兩種元素為主、輔以少量其他元素來改善合金性能的設計理念。BCC高熵合金體系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尤其是潛在的高溫力學性質,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儘管前期對BCC高熵合金的設計和開發開展了大量研究,但相關位錯運動學的研究則開展較少。
-
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