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刊登於《自然》!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2020-12-04 浙江大學

《周易》有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所謂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堅強與堅韌並存,是歷史和自然對一個完美事物的重要標準之一。金屬材料的製備和使用淵源千年,是我們建設和改變世界所用的最大量和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完美難以企及,金屬材料的強與韌往往不可兼得。因此從幾千年前冷兵器時代武器製造開始,人們就一直在追求堅強與堅韌並存的金屬材料,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已經意識到,金屬材料的不同處理過程一定在改變著什麼,因為它會帶來強韌性的顯著變化。隨著我們認知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我們已經知道,這個「什麼」,就是材料的結構。所謂「千錘百鍊」也就是說的這個改變結構以求更好性能的本徵關係。

近年來,這個歷史悠久的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領域又被激起了一朵浪花。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近日,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子顯微鏡中心張澤院士團隊的餘倩和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朱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Ritchie合作,從解密高熵合金中元素分布開始著手,揭開了廬山真面目。餘倩說:「準確認識高熵合金中高強塑性背後的本徵原因將幫助我們揭秘高效的強韌化機理,有利於材料性能優化設計和高性能合金的研發。」

北京時間10月10日,這項成果在線刊登在國際頂尖雜誌《自然》(《Nature》)上。論文的第一單位為浙江大學,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學高溫合金研究所丁青青博士,清華大學陳曉博士、喬治亞理工Ying Zhang為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是浙江大學電子顯微鏡中心餘倩教授,喬治亞理工Ting Zhu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obert Ritchie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餘倩與課題組同學合影

百鍊剛如何化為繞指柔

何為高熵合金?這是由多種元素高濃度固溶在一起所形成的晶體結構清楚而元素分布混亂的固溶體,其中一種典型的高熵合金Cantor alloy由鐵,鈷,鎳,鉻和錳這幾種元素組成。由於性能由結構決定,晶格又是位錯等缺陷結構和行為的本徵調控單元,解密高熵合金中基元-序構-性能的關聯性是關鍵。然而鐵,鈷,鎳,鉻和錳皆為近鄰,電負性、原子半徑、原子序數等差異不大,從晶格尺度直接解析高熵合金的變形機理非常困難。

「作為一種最重要的晶體缺陷,位錯的結構、位錯何時啟動,啟動之後如何滑移和交互作用直接影響材料的強度和塑性變形能力。而從位錯理論來看,位錯的結構、行為又直接受原子尺度的晶格所影響,特別是各種原子的排列、分布等。」餘倩說。

「丘陵」起伏

位錯滑移宛如「交叉潮」「回頭潮」

餘倩課題組首先通過原子尺度的元素分布表徵,揭示了高熵合金多種元素如何固溶在一起的重要疑問。「我們發現了高熵合金中獨特的濃度波起伏,相比於傳統固溶體合金中在晶格尺度趨於平直的元素濃度波起伏,高熵合金中,即使是CrMnFeCoNi合金也存在各種元素的濃度在晶格間25%到15%的震蕩。這樣的濃度起伏會帶來納米尺度晶格阻力的震蕩和局域層錯能的變化。」餘倩說。緊接著,通過在保證完全固溶的前提下增加元素間電負性和原子大小的差距,貝紅斌老師製備了納米尺度各種元素濃度起伏在60%到0之間的CrFeCoNiPd合金

這就好比一堆蘋果、梨、橙子,乍一看都差不多,換上一個西瓜,就很顯眼了,「把錳換成了鈀,晶格調控效應放大了,便於我們『看清』背後的機理。」丁青青說。

在高倍電鏡的放大下,研究人員看到,一條條的位錯線,好像一浪又一浪的錢塘潮,滾滾向前。普通材料的位錯線是沿著固定的滑移帶像一線潮那樣奔湧向前。但是CrFeCoNiPd合金中,位錯線卻走得磕磕絆絆。打個比方,本來整體往前走的一線潮,就像遇到了丘陵般起伏的水底,改變了方向和形狀,形成了「交叉潮」甚至「回頭潮」。

CrFeCoNiPd合金中較大晶格阻力導致位錯在FCC晶格中滑移時即可產生位錯塞積

這些「丘陵」就是不同元素的濃度起伏,他們的存在是晶格尺度下的調控位錯移動的本質。

科研人員把這樣的位錯移動稱為交滑移,位錯不沿著原有的晶面走,而是選擇了另一個晶面。這樣,位錯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會增加,提供了更多變形的可能,同時也「呼喚」更強的外力來推動位錯往前走。

大量的交滑移作用,使得合金有更好的均勻變形能力又有更好的強度,魚和熊掌可以兼得了。」課題組成員符曉倩說。

CrFeCoNiPd合金中位錯塞積將導致高密度交滑移、二次交滑移

在普通材料中,出現如此大量的劇烈的交滑移並不常見。

實驗發現,在CrFeCoNiPd合金中,鈀的加入引起了所有元素濃度波起伏的加劇。由於濃度波的波幅大大增加,室溫下材料塑性變形方式從傳統的不全位錯滑移、全位錯滑移、孿晶變形等轉變為罕見的大量均勻分布的交滑移為主導的變形方式。同時,原子內應力分布發生變化,引起極小空間尺度的晶格阻力震蕩顯著加劇,在晶格中造出來丘陵的地貌,這是大量交滑移出現的本質原因,也使得材料的力學性能與CrMnFeCoNi合金相比,在保證相當水平的塑性變形能力的情況下,強度顯著提高。

該研究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調控力學性能的特殊機制,與傳統的界面調控(包括晶界、相界、第二相界面等)以及團簇等精細結構調控相比,高熵合金中獨特的濃度波調控極精細並具有連續性,是一種可控和高效的材料強韌化方法。《Nature》的專家評審意見認為,該工作對理解複雜成分合金(傳統固溶強化理論無法適用)中的強化機理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基礎科學認知是應用的基礎,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的特點以及優良的低溫性能,在未來航空、南北極等對溫度要求嚴苛的材料製備上大有可為,同時在防撞領域上也有重要應用。

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文字記者:吳雅蘭丨柯溢能

攝影記者:盧紹慶丨部分圖片由課題組提供

攝像記者:汪曉勇

GIF製作、今日編輯:佳樂

責任編輯:金云云

相關焦點

  • 識得「廬山」真面目,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美東時間3月29日下午,美國Science雜誌刊登題為Carbothermal shock synthesis of high-entropy-alloy nanoparticles的封面文章,報導馬裡蘭大學胡良兵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李巨教授、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王超教授關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 綜述| 高熵合金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及應用
    該理念提出20 年來,很多學者和團隊已經參與到對高熵合金的研究中來,並積累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綜述了近些年來各位學者對高熵合金基礎理論的研究成果,包括其定義、組織結構、性能,部分研究成果以及應用前景展望。
  • 太原理工:新型中熵合金,突破強度和塑性矛盾
    編輯推薦:同時提高材料的強韌性一直是材料科學家追求的目標,本文通過添加Si設計了新穎的CrCoNi中熵合金,強度和延展性獲得大幅度提升,抗拉強度960MPa,均勻伸長率92%,這主要歸因於Si的添加會產生較低的堆垛層錯能,並誘發FCC-HCP相變。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npj: 高熵合金—基於第一性原理的屈服強度預測
    高熵合金由於HEAs具有高維度的組分空間,並且對於合金的組分沒有明顯的物理限制,所以高熵合金擁有巨大的優化空間,以提高一種或多種材料屬性(例如力學屬性裡的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塑性,等等)。 但這為指導新型多組分貴金屬HEAs的設計、預測其屈服強度帶來了挑戰。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高熵合金」越是低溫越堅韌
    一種名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設計,已經帶來了一類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一種叫做鉻錳鐵鈷鎳(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經檢測它不僅是現有記錄的最硬材料之一,而且在低溫下強度、延展性反而提高。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太原理工《Materials Design》:新型中熵合金,突破強度和塑性矛盾!
    >>相關論文以題為「Novel Si-added Cr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s achieving the breakthrough of strength-ductility trade-off」發表在Materials and Design。
  • 極限抗拉強度1100 MPa,德國亞琛3D列印高熵合金NADEA
    以往,這些高熵合金是通過鑄造出來的,然而,鑄造時容易出現成分偏差現象。並且硬度很高,難以進行後期的機械加工。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3D列印在高熵合金的製備方面提供了一條曲徑通幽的解決辦法。HiPEACE高熵合金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日立製作所和日本東北大學開發出了在拉伸強度和耐腐蝕性能方面出色的3D列印高熵合金「HiPEACE」。日立和日本東北大學調整了粉末床的電子束能量及掃描速度,並將預熱處理的溫度(預熱溫度)控制到必要的最低限度。通過降低預熱溫度,拉大與熔融溫度之間的溫度差,從而加快凝固速度。
  • 一文讀懂高熵合金
    由於高熵合金可能具有許多理想的性質,因此在材料科學及工程上相當受到重視。過往的概念中,若合金中加的金屬種類越多,會使其材質脆化,但高熵合金和以往的合金不同,有多種金屬卻不會脆化。雖然高熵合金組成元素較多,但是在凝固後往往能夠形成相對簡單的相結構。隨機互溶的固溶體是高熵合金典型的組織,包括FCC、BCC以及HCP結構。此外,非晶態相也會在合金中生成。
  • 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導讀:本工作首次用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了平均晶粒尺寸為25 nm 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與SPD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不同,該方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具有超高的硬度和極佳的熱穩定性。在600 ℃退火1小時後,硬度從484 HV前所未有地增加到791 HV。更令人興奮的是,即使在1100 ℃的高溫退火後,仍能保持原始的高硬度。
  • 一種同時提高強度與應變硬化的調和結構高熵合金
    導讀:調和結構(HS)是由三維連續連接的超細晶(UFG)與嵌入其中的粗晶(CG)共同組成,被認為是提高金屬材料強度和塑性的一種有效的微觀結構設計策略。本研究中通過控制機械研磨及隨後的燒結(SPS),成功製備出殼層分數可調的(約16%~70%)非等原子比FeMnCoCr高熵合金樣品。微觀組織結果表明,殼層由完全再結晶的UFG組成,平均晶粒尺寸小於1μm。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我猜測這種高熵合金脆性主要是因為晶界偏析引起,而晶體本身的塑性還可以。我們用電弧熔煉的辦法製備樣品,這種高熵合金的樣品做不大,最大紐扣大小。問題是怎麼能測出來這個高熵合金本徵的斷裂韌性和帶晶界的斷裂韌性呢?正好,2014年秋天我拿到一個JSPS(日本學術振興會)的交流項目,在日本京都大學機械系北村隆行組交流了半年。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劉彬介紹,高熵合金具有四大核心效應,包括熱力學上的高熵效應——單相固溶體結構、晶體結構上的嚴重晶格畸變效應、動力學上的擴散遲滯效應、雞尾酒效應——優異的綜合性能。比如,晶格畸變提高了高熵合金的強度,使其具備優異的力學性能;納米孿生誘發高熵合金優異的斷裂韌性,在低溫環境中具備極好的應用潛力;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和擴散遲滯效應導致高熵合金在高溫下結構穩定。
  • 新型超高強和高塑性高熵合金
    本文表明,在共格納米層狀合金中可以實現顯著增強的拉伸延展性,該合金表現出超過2 GPa的屈服強度和16%的均勻延伸率的前所未有的優異組合。超高強度主要來自層狀邊界強化,而大的延展性則與由獨特的納米層狀結構調節的漸進加工硬化機制有關。共格納米層策略可以潛在地應用於許多其他合金,並為設計用於技術應用的超強而可延展的材料開闢新的途徑。
  •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具有單一的晶體結構。大量的試驗證實,高熵合金可以形成單一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相或者體心立方面心立方簡單的混合相結構。高熵合金在鑄態和完全回火態會析出納米相結構甚至非晶質結構。當高熵合金熔化時,所含元素原子混亂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因涉及各主元素眾多原子的擴散再分配,將阻礙晶體的形核和生長,因此,有利於納米相的形成。
  • 《Nature Commun》雙相高熵合金的超高應變硬化!
    高熵合金(HEA)最初是作為多個主要元素以相等或接近相等的原子比的濃縮固溶體開發的,在過去的十年中,它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近日,浙江大學、韓國首爾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高熵合金應變硬化是由於三維錯層錯網絡的形成而造成的,它阻礙了位錯運動並進一步為hcp的形成提供了優選的位置。通過TRIP效應進入相位,發生局部化學成分的變化加劇的現象,為高熵合金的力學行為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多主元合金)在論文中第一次被提出後,關於高熵合金的文章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在這裡我們詳細介紹高熵合金兩年內高被引的11篇文章,希望這些高質量的文章能祝你更好地理解高熵合金,也給你靈感閃現的瞬間。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平衡強度和塑性需要以下標準來選擇一個用於HEA系統的元件:通過選擇一個低於平均VEC的元素來提高基體強度,而通過選擇另一個高於矩陣平均VEC的元素來提高基體塑性。通過添加Ni和Mo調節價電子濃度,基體的XRD衍射峰以及壓縮性能變化。
  • 新方法大幅提高納米晶高熵合金硬度
    導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