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方法!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2020-07-02 材料material

導讀:本工作首次用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了平均晶粒尺寸為25 nm 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與SPD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不同,該方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具有超高的硬度和極佳的熱穩定性。在600 ℃退火1小時後,硬度從484 HV前所未有地增加到791 HV。更令人興奮的是,即使在1100 ℃的高溫退火後,仍能保持原始的高硬度。其基本機制歸因於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高熵合金獨特的微觀結構。


熱穩定性是納米金屬材料最關鍵的問題之一。CoCrFeNiMn作為經典的FCC結構高熵合金,由於其良好的延塑性、強度和耐腐蝕性得到了廣泛的研究。通過高壓扭轉、等通道角壓、旋轉壓鑄和軋制等劇烈塑性變形(SPD)方法製備的超細或納米晶高熵合金進一步表現出優異的力學強度。但是,在大於800 ℃熱處理後其強度急劇下降到與鑄態合金相同的水平,限制了納米高熵合金在高溫下的應用。因此,尋找並開發具有良好高溫穩定性的納米高熵合金作為下一代高性能合金的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馮濤教授(通訊作者)、蘭司教授(通訊作者)與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HorstHahn院士就納米結構CoCrFeNiMn高熵合金開展了相關合作研究。該工作運用原位同步輻射高能X射線散射、透射電鏡TEM、電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徵手段,研究了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在升溫過程的微觀結構演化和力學性能之間關係及其強化機制,發現其硬度與多種強化機制有關。研究成果近日以「Ultrahigh hardness with exceptional thermal stability of a nanocrystalline CoCrFeNiMn high-entropyalloy prepared by inert gas condensation」為題發表在Scripta Materialia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scriptamat.2020.06.042

全新方法!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在早期退火階段(30-400℃),其強化機制主要受益於BCC析出相的存在、晶界能的釋放和樣品孔隙率的下降。隨著退火溫度的增加(400-600℃),其硬化的主要機制是Cr-rich BCC相的析出和退火孿晶的生成。而在高溫(900-1100℃)退火後其硬度仍保持高水平,主要是退火孿晶的進一步增多以及異質結構形成的貢獻。研究還發現該合金的晶粒尺寸在高溫900 ℃退火後仍保持在超細晶(~458 nm)水平,相較於SPD法製備的同類高熵合金小了將近40倍。這是由於其最初的獨特晶粒尺寸分布所造成的。這一研究結果為製備具有超高硬度和極佳熱穩定性的新型納米結構金屬材料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全新方法!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圖1.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的微觀結構和硬度:(a), (b)分別為原始粉末和塊體的TEM圖。(b)中的插圖是塊體納米高熵合金的晶粒尺寸分布;(c)和(d)為樣品等時(1小時)和等溫(600 ℃和900 ℃)熱處理的維氏硬度變化;(e)退火引起的最大顯微硬度增量(ΔHV/HV0,HV0為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及其他合金經過SPD後的初始硬度)。


全新方法!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圖2.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樣品在退火過程中的微觀結構:(a)和(b)為樣品在30 ~1000 ℃的原位同步輻射XRD圖;(c) BCC和Cr-rich特徵峰從30 ~ 800 ℃的歸一化積分。


全新方法!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圖3.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樣品600 ℃退火1 h的微觀結構:(a)和(b)為TEM圖像。(c)是典型的衍射圖樣。(d)為STEM圖像,(e-i)為(d)所示區域的EDX元素分布圖。

全新方法!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圖4.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樣品900 ℃退火1 h的微觀結構: (a) EBSD平面圖;(b)取向差分布圖,其中的60°為孿晶晶界(TB);(C)在高溫(700-1200 ℃)下,本工作與其他方法製備的CoCrFeNiMn和HfNbTaTiZr HEAs的晶粒尺寸比較。

綜上所述,本工作首次通過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了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與鑄態樣品和用其他方法製備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相比,該合金具有極高的硬度和熱穩定性能。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的合金的這種優異性能是由於其複雜的微觀結構和多種強化機制的結合。特別是該合金在高溫退火後仍能保持較高的硬度,高溫退火不僅涉及析出相硬化,還涉及孿晶的生成和異質結構組織引起的背應力強化。本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納米結構合金製備技術---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感謝蘭司教授等人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新方法大幅提高納米晶高熵合金硬度
    導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 《Acta》大塑性變形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的新型鋁合金
    編輯推薦: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大塑性變形製備具有高強度和高熱穩定性的新型可時效強化鋁合金的方法。通過高壓扭轉使合金得到40000左右的剪切應變。理論分析了大塑性變形對顯微結構和性能的影響。本研究提出的改善Al-Zr合金的處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合金性能。高強度鋁合金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得到多種應用,尤其是汽車和航空工業領域。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多元金屬納米顆粒在催化、儲能、和影像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傳統溼法合成很難得到三元以上的金屬納米顆粒。熔煉法可以得到五元以上機械性能優異的塊體高熵合金,但卻非常難以納米化。胡良兵及其合作者發展了全新的兩步碳熱衝擊法(carbonthermal shock, CTS),可以得到八元高熵合金納米顆粒,且具備優異的催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因為這可能是最早的幾篇用納米力學的辦法研究高熵合金文章,應該是第一個用納米力學(微柱壓縮)研究體心立方高熵合金的文章(當時這個領域大家主要工作都放在塊體的面心立方的Canton alloy CrMnFeCoNi上)所以也很快被Acta Materialia接受了 。
  • 一種新方法製備超強納米結構高熵合金
    導讀:本研究通過磁控濺射法成功製造了一種等原子高熵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達到7.2nm,可達到13.76GPa的超高硬度。本文展示的一種製造超納米結構HEAs的新方法,在高熵合金中形成了超納米雙相玻璃晶體結構,突破了現有等原子高熵合金的最高硬度。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高溫下如何氧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雖然高熵合金在高溫、防腐蝕、催化等領域已經展示出優異的應用潛力,目前對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複雜應用環境下的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表現仍然知之甚少。例如,高熵合金納米顆粒是否能在氧化氣氛中保持足夠穩定?是否會比單質金屬或二元合金有更好的抗氧化性?
  •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具有單一的晶體結構。大量的試驗證實,高熵合金可以形成單一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相或者體心立方面心立方簡單的混合相結構。高熵合金在鑄態和完全回火態會析出納米相結構甚至非晶質結構。當高熵合金熔化時,所含元素原子混亂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因涉及各主元素眾多原子的擴散再分配,將阻礙晶體的形核和生長,因此,有利於納米相的形成。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7月25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高溫結構材料研究所所長劉彬在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承辦的有色金屬雲課堂上介紹了粉末冶金高熵合金的性能特點、製備方法和成形方法等,並對粉末冶金高熵合金的發展和應用進行了展望。
  • Nature 報導北理工材料學科:高熵合金、含能、納米新能源
    導讀3月21日,《Nature》在其Spotlight欄目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並對北理工在高熵合金為代表的毀傷與防護、含能、納米新能源、二次電池、阻燃等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高熵合金研究進展:致力於開發高密度、超高強度和延展性的高熵合金,王富恥教授領導的北理工衝擊環境材料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設計了一種具有新的強化機制的納米結構,在保持延展性的同時提高合金強度。多元合金具有更強的耐蝕性和抗氧化性,是一種理想的防護塗層材料。
  • 科學網—研製出高穩定性金屬納米多層膜塊體
    中科院固體物理所研製出高穩定性金屬納米多層膜塊體   本報訊(記者李瑜)近期,中科院固體物理所內耗與固體缺陷研究室核材料研究團隊基於界面工程設計、採用大塑性變形方法,成功製備出了同時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的高界面Cu/Ta納米多層膜塊體。
  • 五元高熵合金納米粒子的自催化形成過程
    高熵合金(HEA)納米顆粒有望成為可調諧的催化劑,令人驚訝的是,Pt-Ir-Pd-Rh-Ru納米顆粒可以在溫和的低溫溶劑熱條件下合成。高熵合金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在多相催化中具有廣泛的研究價值,在還原氧或二氧化碳、氧化甲醇、甲酸或CO和氨分解等具有挑戰性的反應中,都已經報導了顯著的成果。不同的表面位點不僅促成了優異的性能,而且還使局部金屬環境、金屬配體效應以及與單個金屬相比增強了化學穩定性。
  • 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納米結構高熵合金,實現2000%的史上最大伸長率!
    導讀:高應變率超塑性在高強度材料中極為罕見,尤其是高熵合金缺乏超塑性成形能力。本文製備的高熵合金在1073K高應變速率下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伸長率2000%,這是先進材料科學的巨大突破(a huge breakthrough)。研究表明,超塑性變形的主要機制與晶界滑移相關,晶內位錯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對變形的調節有重要作用。
  • 識得「廬山」真面目,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綜述| 高熵合金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及應用
    晶體結構的納米化能增加高熵合金的熱學、電化學性能以及物理性能等[9-10]。   如上所述,不同的原子間尺寸差異較大,易引起晶格畸變,這種晶格畸變會對材料的熱力學、電學、光學以及化學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晶格畸變會導致固溶硬化、熱阻及電阻的增高。此外,經機械加工後,可獲得納米晶粒的高熵合金。
  • 高熵合金在塗層領域的應用
    高熵合金因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優異的耐疲勞和耐磨性能,延性良好等特點而被廣泛關注。近年來,研究者通過調整高熵合金的組成和改變其微觀結構來進一步優化其性能,如添加陶瓷相形成陶瓷顆粒增強高熵合金複合材料。其中,WC具有較高的硬度,一定的塑性和良好的潤溼性,常用作金屬複合材料的硬質相。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多主元合金)在論文中第一次被提出後,關於高熵合金的文章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在這裡我們詳細介紹高熵合金兩年內高被引的11篇文章,希望這些高質量的文章能祝你更好地理解高熵合金,也給你靈感閃現的瞬間。這裡提出了一種將多達8種不同元素合金化為單相固溶納米顆粒(稱為高熵合金納米顆粒(HEA NP))。將前體金屬鹽混合物熱衝擊加載到碳載體上[溫度~2000K,持續時間55Ms,速率~105K/S ]。通過控制碳熱衝擊(CTS)參數(基體、溫度、衝擊持續時間和加熱/冷卻速率),合成了具有所需化學(成分)、尺寸和相(固溶體、相分離)的多種成分納米顆粒。
  • 「高熵合金」越是低溫越堅韌
    一種名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設計,已經帶來了一類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一種叫做鉻錳鐵鈷鎳(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經檢測它不僅是現有記錄的最硬材料之一,而且在低溫下強度、延展性反而提高。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納米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MMNCs)由於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在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這些材料中,高能量消耗仍然是分散增強以實現微觀結構均勻性和高級力學性能所必需的。選擇性雷射熔化(SLM),也稱為雷射粉末床熔合(L-PBF),是一種應用於金屬和陶瓷的添加劑製造(AM)技術。在製造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等獨特的結構和性能方面顯示出了巨大潛力。
  • 電弧增材製造高熵合金玩出新高度:多股絞絲增材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溫州大學陳希章教授團隊首次突破了多股絞絲增材製造高熵合金製造技術,為大尺寸和複雜形狀高熵合金材料及產品的製造提供了一種高效有前途的製造方法,製造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達到強度2.8GPa和延伸率42%的優異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