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深究!五元高熵合金納米粒子的自催化形成過程

2020-09-09 材料material

高熵合金(HEA)納米顆粒有望成為可調諧的催化劑,令人驚訝的是,Pt-Ir-Pd-Rh-Ru納米顆粒可以在溫和的低溫溶劑熱條件下合成。鑑於在富氧環境下合金的形成通常是困難的,尤其是五種不同的金屬可以在一個高度複雜的溶劑反應中同時被還原和合金化。


近日,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Bo Brummerstedt Iversen等研究者,使用原位X射線散射和透射電鏡研究了Pt-Ir-Pd-Rh-Ru納米粒子的溶劑熱形成的機理。相關論文以題為「Auto‐catalytic formation of high entropy alloy nanoparticles」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09002


高熵合金(HEAs)具有獨特的性能,擁有豐富的原子尺度調整可能性。對於塊狀HEAs,其特殊的力學性能(屈服強度、延展性和硬度)已被預測和證明,而且儲氫能力、熱電性能、超導性和偽元素的概念也已被探索。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在多相催化中具有廣泛的研究價值,在還原氧或二氧化碳、氧化甲醇、甲酸或CO和氨分解等具有挑戰性的反應中,都已經報導了顯著的成果。不同的表面位點不僅促成了優異的性能,而且還使局部金屬環境、金屬配體效應以及與單個金屬相比增強了化學穩定性。由於其多組分的性質,HEAs構成了材料科學家的「遊樂場」,其中變化的組分,化學計量和晶體結構允許實現獨特的性能和調整到特定的應用。


雖然基於熔體的方法(電弧熔煉、鑄造、區域熔煉、雷射熔覆)在生產大塊HEAs中已被證明是有效的,但所應用的高溫並不適用於獲得納米尺寸的產品,並且額外的合成步驟,如球磨或部分脫合金也是必要的。Singh等人利用回流合成技術在相對較低的溫度(298 ℃)下生產了HEA納米顆粒,但這需要使用複雜(且苛刻)的化學物質,如苄醚、油胺和三乙基硼氫化鋰,而且該過程對產品組成的控制有限。


另一種方法是將預凝膠浸漬的載體材料暴露在極高的加熱和冷卻速率下,這種方法已經成功地獲得了小的、均勻的但熱力學不穩定的納米顆粒。然而,該方法在載體材料的選擇上受到限制,因為載體材料必須是導電的,具有較大的表面積,並且能夠承受衝擊加熱。最近,針對HEA納米顆粒開發了一種通用的環境友好、簡單和可擴展的溶劑熱蒸壓工藝,其反應溫度低至200℃。金屬鹽前體形成HEAs必然涉及到金屬的還原,令人感興趣的是,五種不同金屬的乙醯丙酮前體,如Pt、Ir、Pd、Rh和Ru,可以同時還原並合併成均勻的納米顆粒。


本文中,研究者利用原位X射線衍射和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結合能量色散能譜(STEM-EDS)研究了溶劑熱合成的PtIrPdRhRu納米顆粒的形成機理。對於單個的乙醯丙酮金屬前體,單個金屬納米顆粒的形成在Pd溫度為150℃到Ir溫度為350℃之間。PtIrPdRhRu HEAs的合成在200℃下進行,合成時間為77分鐘,如圖1。然而,對於混合物,由於在形成微晶的(111)面進行自催化金屬還原,均相Pt-Ir-Pd-Rh-Ru HEA納米顆粒可以在200 ℃左右獲得。HEA納米顆粒由初始Pd核心形成,該Pd核心主要在不斷生長的納米晶體的(111)面上自動催化其他金屬的還原。在整個反應過程中,自催化活性保持不變,從而形成具有伸長形態的結晶自催化的形成機理表明,許多種類的HEA納米催化劑都可以通過可伸縮的溶劑熱反應獲得。


圖1 在200℃的原位反應器中合成77分鐘的樣品的STEM-EDS分析。


圖2 對原位X射線散射數據進行順序修正的結果。


圖3 單金屬乙醯丙酮前驅體實驗的時間分辨X射線散射數據。


圖4 溶解金屬乙醯丙酮酸的PDFs


圖5 不同反應溫度下合成的樣品的STEM-EDS元素圖以及原位X射線數據對應的衍射圖。


綜上所述,研究者利用原位X射線散射實驗跟蹤了PtIrPdRhRu高熵合金納米粒子的成核和生長過程。自催化意味著合金化是一個動力學驅動的過程,其中金屬摻入受還原速率而不是混合的熱力學能量增益控制。這意味著該方法可能並不局限於形成熱力學穩定的合金,因此可以生產具有獨特性能的新材料,該方法具有必要的廣泛可用性和可調性。(文:水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多元金屬納米顆粒在催化、儲能、和影像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傳統溼法合成很難得到三元以上的金屬納米顆粒。熔煉法可以得到五元以上機械性能優異的塊體高熵合金,但卻非常難以納米化。胡良兵及其合作者發展了全新的兩步碳熱衝擊法(carbonthermal shock, CTS),可以得到八元高熵合金納米顆粒,且具備優異的催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高溫下如何氧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雖然高熵合金在高溫、防腐蝕、催化等領域已經展示出優異的應用潛力,目前對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複雜應用環境下的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表現仍然知之甚少。例如,高熵合金納米顆粒是否能在氧化氣氛中保持足夠穩定?是否會比單質金屬或二元合金有更好的抗氧化性?
  •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具有單一的晶體結構。大量的試驗證實,高熵合金可以形成單一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相或者體心立方面心立方簡單的混合相結構。高熵合金在鑄態和完全回火態會析出納米相結構甚至非晶質結構。當高熵合金熔化時,所含元素原子混亂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因涉及各主元素眾多原子的擴散再分配,將阻礙晶體的形核和生長,因此,有利於納米相的形成。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年高熵合金(多主元合金)在論文中第一次被提出後,關於高熵合金的文章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在這裡我們詳細介紹高熵合金兩年內高被引的11篇文章,希望這些高質量的文章能祝你更好地理解高熵合金,也給你靈感閃現的瞬間。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簡稱HEAs,是由五種或五種以上等量或大約等量金屬形成的合金。以往的合金中主要的金屬成分可能只有一至兩種。例如會以鐵為基礎,再加入一些微量的元素來提升其特性,因此所得的就是以鐵為主的合金,比如鋼。但是高熵合金中所有組元的元素都接近於等比例,比如A、B、C、D、E五重元素都接近20%的比例混合。
  • 胡良兵Nature時隔一月又發Science封面:合成八種元素的高熵合金
    Mike Morgan for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多金屬納米粒子(NMNPs)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催化,能量儲存和生物/等離子體激元成像。將多種金屬元素合金合成單個納米級產品提供了可能會超過單一元素(或一元)納米粒子材料性能的前景。製備NMNPs的當前和主要途徑來自溼化學合成,可以獲得各種粒度,形狀和相。然而,大多數通過溼化學方法的研究報告中合金組成不超過三種元素,這限制了組成空間。此外,更多的合成技術,包括基於印刷和光刻的方法,已經將組元向四元甚至五元納米結構轉移。
  •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2:00:56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Raymond E.
  • 綜述| 高熵合金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及應用
    圖2 是等摩爾二元到七元合金的XRD 分析結果。這種情況的出現是高熵效應引起的,由於合金元素種類較多,這些元素所形成的混合熵較大,產生較大的熵變,比形成金屬間化合物的熵變還要大。因此由高熵效應可知, 形成脆性金屬間化合物的反應將不會發生,而是促進元素間混合,最終形成簡單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
  • 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導讀:本工作首次用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了平均晶粒尺寸為25 nm 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與SPD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不同,該方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具有超高的硬度和極佳的熱穩定性。在600 ℃退火1小時後,硬度從484 HV前所未有地增加到791 HV。更令人興奮的是,即使在1100 ℃的高溫退火後,仍能保持原始的高硬度。
  • Nature 報導北理工材料學科:高熵合金、含能、納米新能源
    導讀3月21日,《Nature》在其Spotlight欄目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並對北理工在高熵合金為代表的毀傷與防護、含能、納米新能源、二次電池、阻燃等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跳轉閱讀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該校「5+3」學科群中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面向國家對新材料的重大需求,致力於發展在燃燒、爆炸、衝擊、高溫等條件下服役的新材料,以及二次電池、納米新能源、光電等材料前沿新材料。
  • 納米結構高熵合金,實現2000%的史上最大伸長率!
    本文製備的高熵合金在1073K高應變速率下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伸長率2000%,這是先進材料科學的巨大突破(a huge breakthrough)。研究表明,超塑性變形的主要機制與晶界滑移相關,晶內位錯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對變形的調節有重要作用。
  • 「高熵合金」越是低溫越堅韌
    在77K溫度下,背散射電子成像顯示,斷裂錯位作用形成的晶格結構導致了變形,由此引起納米結對現象。  一種名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設計,已經帶來了一類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一種叫做鉻錳鐵鈷鎳(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經檢測它不僅是現有記錄的最硬材料之一,而且在低溫下強度、延展性反而提高。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一種改善中高熵合金性能的新途徑
    可以通過調整熱力工藝參數來改變納米級的局部有序度,從而為調節中熵合金和高熵合金的機械性能提供新途徑。傳統金屬合金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混合物,其中少數種類原子在低於極限溶解度時傾向於隨機分布,或者在高於極限溶解度時析出形成第二相粒子。多元元素合金的概念擴展了這一觀點,因為它們通常是金屬元素等原子混合物的單相固態體。三元體系通常稱為中熵合金(MEA),四元或五元體系稱為高熵合金(HEA)。
  • 新方法大幅提高納米晶高熵合金硬度
    導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 打破常規,突破極限:蒸汽淬火,獲得55種納米尺度的不同合金
    鑑於動力學和熱力學之間緊密的相互作用,非常規合金的製造仍然具有挑戰性。例如,高熵合金(HEAs)使材料科學的範式轉變成為可能,但這些轉變受到傳統的液-固轉換的阻礙。相反,蒸汽-晶體轉變提供了形成合金最有效的動力學途徑。
  • 北科大:發現高熵合金準晶結構
    導讀:本文報導了Al20Si20 Mn20Fe20Ga20熔紡帶中含有近等原子合金元素的五元十次準晶(DQC),並對DQC的結構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合金和DQC的構型熵均滿足HEAs準則,表明DQC具有較高的熵。該發現為發展高熵準晶提供了新的策略。
  • 高熵合金相結構新發現
    >成功製備出近等原子比高熵十次準晶,填補了高熵合金相結構家族中無十次準晶相的空白。高熵合金含有多種主要合金元素,其晶體結構卻往往是傳統的晶體相,如常見立方相。然而作為結構和成分均複雜的多組元高熵準晶卻難以在實驗上製備和理論上預測,其結構特點也知之甚少。迄今為止,雖然在四元、五元及多元非晶合金中發現有準晶,但這些準晶大都是三維二十面體準晶。且合金成分往往以一種主要元素為主,屬於傳統合金的範疇,不屬於多主元高熵合金。
  • 《Intermetallics》發表論文首次揭示納米氧化物對高熵合金結構和性能的影響
    高熵合金(HEAs)由於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如高硬度和強度、優異的耐腐蝕性、優異的抗疲勞性能和良好的熱穩定性等,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研究。CoCrFeNi是一種具有優良延展性的面心立方結構HEA,在實際應用中,研究人員嘗試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其強度。
  • 北科大呂昭平團隊:高熵合金最新展望,短程序及其對力學性能影響
    背景介紹 高熵合金,以其多主組元,高構型熵的設計理念以及獨特的性能,成為近十多年來合金領域內的熱點材料。在研究初期,高/中熵合金所形成的單相固溶體,其組成原子被認為是完全無序分布在晶體點陣中。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劉彬介紹,高熵合金具有四大核心效應,包括熱力學上的高熵效應——單相固溶體結構、晶體結構上的嚴重晶格畸變效應、動力學上的擴散遲滯效應、雞尾酒效應——優異的綜合性能。比如,晶格畸變提高了高熵合金的強度,使其具備優異的力學性能;納米孿生誘發高熵合金優異的斷裂韌性,在低溫環境中具備極好的應用潛力;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和擴散遲滯效應導致高熵合金在高溫下結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