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熵合金納米顆粒,高溫下如何氧化?

2020-11-04 X一MOL資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雖然高熵合金在高溫、防腐蝕、催化等領域已經展示出優異的應用潛力,目前對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複雜應用環境下的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表現仍然知之甚少。例如,高熵合金納米顆粒是否能在氧化氣氛中保持足夠穩定?是否會比單質金屬或二元合金有更好的抗氧化性?高熵合金是否會展示出不同尋常的氧化動力學?為解答這些問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Reza Shahbazian-Yassar課題組利用原位透射電鏡技術結合氣體反應杆,實現了納米尺度下實時原位觀測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400攝氏度空氣氣氛下下的氧化過程,並證實了高熵合金的確顯示出比單質金屬更高的高溫穩定性。


作者首先利用球差透射電鏡表徵了FeCoNiCuPt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氧化前的初始形貌(圖1)。STEM照片(a-c)、原子解析度EELS(d-e)以及EDS(f)證實各個元素在不同大小的顆粒間均勻分布,並且顯示出均勻、完整的FCC單相結構。

圖1.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透射電鏡表徵


將此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置入原位氣體反應杆,通過控制恆定400度反應溫度,作者實時捕獲了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氧化全程。圖2展示出的時間序列TEM照片可以看到顆粒表面逐漸形成氧化層並且增長符合對數速率。相比較類似大小單質Co納米顆粒在同樣條件下的氧化行為,高熵合金納米顆粒顯示出非常緩慢的氧化行為。

圖2.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400攝氏度下的高溫氧化過程


通過對原位氧化實驗後的納米顆粒進行表徵(圖3),EDS結果顯示出Fe、Co、Ni和Cu均向外擴散和氧結合成氧化態,貴金屬Pt則留在顆粒內部。證明了氧化是由Kirkendall效應主導的擴散過程。EELS的金屬價態分析顯示Fe在氧化層中處於3價,而Co、Ni和Cu則為2價。

圖3. 原位氧化實驗及離位氧化實驗後的STEM, EDS及EELS表徵


為進一步確定氧化層中的成分和結構,HRTEM和STEM(圖4)表徵了氧化後的高熵合金結構。可以清晰的看到氧化層中出現不屬於HEA FCC結構的晶面間距,並且大部分符合Fe2O3、CoO、NiO及CuO的面間距。此結果和EELS的價態分析保持一致,證實了氧化層的非晶態中含有過渡金屬的微晶顆粒。

圖4. 高分辨透射電鏡HRTEM 和原子解析度STEM 表徵


作者最後進行了原位EDS來揭示高熵合金氧化過程中的成分演變(圖5)。Fe、Co、Ni、Cu的偏析同時發生並向外擴散,與顆粒表面氧氣結合成為氧化態,並且氧化層逐漸變厚導致反應逐漸減慢。貴金屬Pt則留在顆粒內部形成Pt-rich的核殼結構。在整個過程中,四種過渡金屬同時偏析形成的無序態氧化層是導致高熵合金氧化減緩的關鍵因素,也成為高熵合金區別於其他單質金屬和合金的主要來源。

圖5. 原位EDS揭示高熵合金氧化過程的實時成分演變


此項研究通過實時原位觀測高熵合金納米顆粒氧化過程的結構和成分演變信息,證實了高熵合金納米顆粒不同於單質金屬的高抗氧化性,對於設計未來能應用於催化、能源領域的高穩定性、高抗腐蝕性合金提供了關鍵見解。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ACS Nano 上,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Michael R. Zachariah、匹茲堡大學Wissam A. Saidi、阿貢國家實驗室Yuzi Liu和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Reza Shahbazian-Yassar是共同通訊作者。

In Situ Oxidation Studies of High-Entropy Alloy Nanoparticles

Boao Song, Yong Yang, Muztoba Rabbani, Timothy T. Yang, Kun He, Xiaobing Hu, Yifei Yuan, Pankaj Ghildiyal, Vinayak P. Dravid, Michael R. Zachariah*, Wissam A. Saidi*, Yuzi Liu*, Reza Shahbazian-Yassar*

ACS Nano, 2020, DOI: 10.1021/acsnano.0c05250

相關焦點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而高熵合金中不同元素均勻分布,不存在相分離,因此熵值較高,也帶來新穎性能。今天,胡良兵教授等運用CTS法,突破熱力學限制,成功製備了從一元到八元的一系列高熵合金納米顆粒,而且在室溫下保持11個月,結構穩定。
  •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具有單一的晶體結構。大量的試驗證實,高熵合金可以形成單一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相或者體心立方面心立方簡單的混合相結構。高熵合金在鑄態和完全回火態會析出納米相結構甚至非晶質結構。當高熵合金熔化時,所含元素原子混亂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因涉及各主元素眾多原子的擴散再分配,將阻礙晶體的形核和生長,因此,有利於納米相的形成。
  • 五元高熵合金納米粒子的自催化形成過程
    高熵合金(HEA)納米顆粒有望成為可調諧的催化劑,令人驚訝的是,Pt-Ir-Pd-Rh-Ru納米顆粒可以在溫和的低溫溶劑熱條件下合成。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在多相催化中具有廣泛的研究價值,在還原氧或二氧化碳、氧化甲醇、甲酸或CO和氨分解等具有挑戰性的反應中,都已經報導了顯著的成果。不同的表面位點不僅促成了優異的性能,而且還使局部金屬環境、金屬配體效應以及與單個金屬相比增強了化學穩定性。
  • 新方法大幅提高納米晶高熵合金硬度
    導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劉彬介紹,高熵合金具有四大核心效應,包括熱力學上的高熵效應——單相固溶體結構、晶體結構上的嚴重晶格畸變效應、動力學上的擴散遲滯效應、雞尾酒效應——優異的綜合性能。比如,晶格畸變提高了高熵合金的強度,使其具備優異的力學性能;納米孿生誘發高熵合金優異的斷裂韌性,在低溫環境中具備極好的應用潛力;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和擴散遲滯效應導致高熵合金在高溫下結構穩定。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因為這可能是最早的幾篇用納米力學的辦法研究高熵合金文章,應該是第一個用納米力學(微柱壓縮)研究體心立方高熵合金的文章(當時這個領域大家主要工作都放在塊體的面心立方的Canton alloy CrMnFeCoNi上)所以也很快被Acta Materialia接受了 。
  • 綜述| 高熵合金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及應用
    動力學理論可解釋高熵合金具有納米化的傾向。高溫液態下的高熵合金,各元素原子之間混亂無序的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各元素之間的分離過程以及元素的長程擴散過程均非常緩慢,並在重新分配的過程中粒子間相互作用,結果導致成核及長大延遲,最終導致了納米相的形成。在原子大小差異較大情況下,例如快速凝固、真空鍍膜,形成的晶格會產生扭曲, 這會使合金更能展現納米化、非晶化得傾向。
  • 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導讀:本工作首次用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了平均晶粒尺寸為25 nm 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與SPD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不同,該方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具有超高的硬度和極佳的熱穩定性。在600 ℃退火1小時後,硬度從484 HV前所未有地增加到791 HV。更令人興奮的是,即使在1100 ℃的高溫退火後,仍能保持原始的高硬度。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高熵合金的各種性能也沒有讓人失望,穩定的單相組織(常見FCC、BCC、HCP)給予它很好的抗腐蝕性能;遲滯擴散效應也賦予了它突出的抗蠕變性能,同時CoCrFeNi基優異的低溫拉伸性能以及ZrHfTaW等難熔金屬優良的高溫壓縮性能,這些性能都給高熵合金替代傳統金屬帶來了可能,使得高熵合金很大的應用前景。
  • 科學家發現多種元素的納米顆粒的新用途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和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現,在通常會快速降解催化材料的化學反應過程中,某種類型的催化劑表現出特別高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這項研究中的催化劑是合金納米顆粒,或者說是由鈷、鎳、銅和鉑等多種金屬元素組成的納米顆粒。這些納米顆粒可以有多種實際應用,包括燃料電池、二氧化碳捕獲、生物傳感器以及太陽能電池等。
  • Nature 報導北理工材料學科:高熵合金、含能、納米新能源
    導讀3月21日,《Nature》在其Spotlight欄目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並對北理工在高熵合金為代表的毀傷與防護、含能、納米新能源、二次電池、阻燃等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跳轉閱讀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該校「5+3」學科群中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面向國家對新材料的重大需求,致力於發展在燃燒、爆炸、衝擊、高溫等條件下服役的新材料,以及二次電池、納米新能源、光電等材料前沿新材料。
  • 《Intermetallics》發表論文首次揭示納米氧化物對高熵合金結構和性能的影響
    高熵合金(HEAs)由於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如高硬度和強度、優異的耐腐蝕性、優異的抗疲勞性能和良好的熱穩定性等,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研究。CoCrFeNi是一種具有優良延展性的面心立方結構HEA,在實際應用中,研究人員嘗試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其強度。
  • 一種改善中高熵合金性能的新途徑
    可以通過調整熱力工藝參數來改變納米級的局部有序度,從而為調節中熵合金和高熵合金的機械性能提供新途徑。傳統金屬合金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混合物,其中少數種類原子在低於極限溶解度時傾向於隨機分布,或者在高於極限溶解度時析出形成第二相粒子。多元元素合金的概念擴展了這一觀點,因為它們通常是金屬元素等原子混合物的單相固態體。三元體系通常稱為中熵合金(MEA),四元或五元體系稱為高熵合金(HEA)。
  • 一文讀懂高熵合金
    由於高熵合金可能具有許多理想的性質,因此在材料科學及工程上相當受到重視。過往的概念中,若合金中加的金屬種類越多,會使其材質脆化,但高熵合金和以往的合金不同,有多種金屬卻不會脆化。高熵合金其內部微觀結構混亂,原子排布隨機、無序。這種合金是通過對高溫液態金屬快速冷卻(快速淬火)實現的。
  • Acta Materialia:析出強化型FeCoNiCrTi0.2高熵合金在室溫及低溫狀態下的優異拉伸性能
    根據文章報導,FeCoNiCrTi0.2高熵合金在兩種相同成分且相連的納米析出相的作用下,得到強化。該工作研究了析出強化的FeCoNiCrTi0.2高熵合金在室溫和低溫下的拉伸性質,以及相應的缺陷結構演化,所得結論為通過析出強化和孿晶/堆垛層錯相結合的方法設計用於低溫環境的高熵合金提供了指導。圖1:不同狀態下FeCoNiCrTi0.2高熵合金的結構和形貌表徵。
  • 「高熵合金」越是低溫越堅韌
    在77K溫度下,背散射電子成像顯示,斷裂錯位作用形成的晶格結構導致了變形,由此引起納米結對現象。  一種名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設計,已經帶來了一類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一種叫做鉻錳鐵鈷鎳(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經檢測它不僅是現有記錄的最硬材料之一,而且在低溫下強度、延展性反而提高。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納米結構高熵合金,實現2000%的史上最大伸長率!
    本文製備的高熵合金在1073K高應變速率下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伸長率2000%,這是先進材料科學的巨大突破(a huge breakthrough)。研究表明,超塑性變形的主要機制與晶界滑移相關,晶內位錯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對變形的調節有重要作用。
  • 高熵合金在塗層領域的應用
    高熵合金因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優異的耐疲勞和耐磨性能,延性良好等特點而被廣泛關注。近年來,研究者通過調整高熵合金的組成和改變其微觀結構來進一步優化其性能,如添加陶瓷相形成陶瓷顆粒增強高熵合金複合材料。其中,WC具有較高的硬度,一定的塑性和良好的潤溼性,常用作金屬複合材料的硬質相。
  • 一種新方法製備超強納米結構高熵合金
    導讀:本研究通過磁控濺射法成功製造了一種等原子高熵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達到7.2nm,可達到13.76GPa的超高硬度。本文展示的一種製造超納米結構HEAs的新方法,在高熵合金中形成了超納米雙相玻璃晶體結構,突破了現有等原子高熵合金的最高硬度。
  • 《Acta》揭示超低溫下中熵合金抗疲勞裂紋增強機制
    難熔合金通過加入幾種耐火元素試圖實現高溫強度和室溫延展性,而許多鉻鈷鎳基合金在低溫下已經表現出優異的機械性能。例如,Cantor (CrMnFeCoNi)高熵合金,其抗拉強度超過700 MPa,延展性約為70%,斷裂韌性值超過200 MPa√m,並且這些性能在低溫下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