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多種元素的納米顆粒的新用途

2021-01-11 科技報告與資訊

催化劑在很多應用領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通過加速化學反應,降低工業製造過程中有害氣體的排放,催化劑還能提高化學過程的效率,應用於從電池到啤酒和洗衣粉等等的眾多領域。儘管催化劑作用顯著,但它們的工作方式對科學家來說往往是個謎。了解催化過程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催化劑。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和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現,在通常會快速降解催化材料的化學反應過程中,某種類型的催化劑表現出特別高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這項研究中的催化劑是合金納米顆粒,或者說是由鈷、鎳、銅和鉑等多種金屬元素組成的納米顆粒。這些納米顆粒可以有多種實際應用,包括燃料電池、二氧化碳捕獲、生物傳感器以及太陽能電池等。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研究了 "高熵"(高度穩定)合金納米顆粒。研究人員利用阿貢的納米級材料中心(CNM)的氣體流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實時捕捉整個氧化過程。為了進行TEM,科學家們將納米顆粒嵌入氮化矽膜中,並將不同類型的氣體通過通道流過顆粒。一束電子探查了顆粒和氣體之間的反應,揭示了氧化的低速率以及某些金屬如鐵、鈷、鎳和銅在這個過程中向顆粒表面的遷移情況。發現高熵合金納米顆粒比一般金屬顆粒能夠更好地抵抗氧化。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項研究中的發現可以使許多能源存儲和轉換技術受益,如燃料電池、鋰空氣電池、超級電容器和催化劑材料。納米顆粒還可用於開發耐腐蝕和高溫材料。

論文標題為《In Situ Oxidation Studies of High-Entropy Alloy Nanoparticles》。

相關焦點

  • 納米技術的10大非常規用途
    當各家公司都忙於兜售巨大屏幕之時,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製備像素的方法,只有數百納米大小。這種方法利用了一種叫做GST(熱管理產品中發現的一種材料)的相變材料。實驗過程中,科學家將7 nm厚的GST層夾在兩片透明電極之間。每一層(只有300*300 nm)作為一個像素,可通過電開閉控制。利用電流,科學家能夠產生具有良好質量和對比度的圖像。
  • 美媒:科學家編制新「元素周期表」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美媒稱,科學家已經開始為量子點——即他們稱之為「人造原子」的東西——編制新的「元素周期表」。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2月18日報導,量子點是由半導體材料製成的納米級粒子。從電視機到雷射器再到對身體無害的醫療應用,研究人員正在迅速探索量子點的各種新用途。報導稱,與碳納米管、石墨烯薄膜和經典的巴克敏斯特富勒烯一樣,量子點被認為是一種納米材料,但由於它們捕捉電子的方式,它們也能導電。這也是它們適合擁有自己的「元素周期表」的原因所在。科學家可以把它們按與自然界中「真實」元素的原子極其類似的結構進行排列。
  • 科學家在心臟細胞內發現有毒金屬納米顆粒,致一名年僅3歲的幼兒...
    但一種比懸浮微米顆粒PM2.5還小的納米顆粒其實是最大的空氣殺手。早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城市居民的心臟存在數十億種納米顆粒,數量可能是生活在汙染較輕地區的居民心臟中的10倍。 而最近,由蘭開斯特大學的Barbara Maher教授和蒙大拿大學和墨西哥瓦萊大學的LilianCalderón-Garcidue as教授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有毒金屬空氣汙染納米顆粒正在進入生活在空氣汙染城市的居民心臟細胞中,對線粒體組織造成損害。 線粒體是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
  • 發現均一米狀形貌銀納米顆粒高產率合成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徐紅星研究組發現微結構決定的具有均一米狀形貌的新奇銀納米顆粒的高產率合成。 金屬納米顆粒由於其良好的電學、光學、熱導、催化以及磁學性質而得到廣泛的研究。近年來,金屬納米顆粒奇異的光學性質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其中,金銀納米顆粒由於在可見和紅外光頻區有著很好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性質而格外引人注目,在表面增強光譜、生物檢測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通過控制納米顆粒的形貌可以有效的調製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性質。
  • 張輝團隊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團隊將Ferritin的納米顆粒展示技術應用到新冠疫苗的研發當中,利用Ferritin自組裝成24聚體的能力,將RBD抗原密集地展示於納米顆粒的表面。同時為了充分調動T細胞協同免疫,團隊將富含T細胞表位的HR抗原也引入到納米顆粒疫苗表面,通過SpyTag/SpyCatcher系統將RBD和HR雙抗原共同展示在納米顆粒表面。Ferritin通過細菌系統表達,RBD和HR通過真核CHO-S系統表達。
  •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的硼鑭系元素納米結構
    碳納米結構,如二維石墨烯的發現有助於引發納米技術革命。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硼,元素周期表上的碳的鄰居,也可以製造出有趣的納米結構,包括二維的硼烯(borophene)和類似空心籠狀結構的,稱為硼球烯(borospherene)。
  • 【行業動態】科學家開發出治療腦部疾病的納米顆粒給藥系統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Yun 導言:布萊根婦女醫院與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開發用於治療腦部疾病的納米顆粒藥物遞送系統,解決了科學家在將治療劑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時面臨的挑戰。
  • 中山大學張輝團隊開發新冠病毒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研究概述目前全世界已經開發了多種應對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疫苗,這些疫苗均通過獨特的方式誘導了一定的免疫反應。為提供更多強力有效的備用疫苗,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團隊基於自組裝的幽門螺旋桿菌鐵蛋白(Ferritin)二十四聚體,開發了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圖一  A: 熱衝擊前後的碳纖維及其表面顆粒;B:熱衝擊示意及流程;C: 顆粒電鏡照片和元素分布;D:八元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元素分布。如圖二所示,因熱力學驅動,不同元素在傳統工藝下通常會形成相分離結構,熵值比較低。而高熵合金中不同元素均勻分布,不存在相分離,因此熵值較高,也帶來新穎性能。今天,胡良兵教授等運用CTS法,突破熱力學限制,成功製備了從一元到八元的一系列高熵合金納米顆粒,而且在室溫下保持11個月,結構穩定。
  • 納米科學:X射線的新用途,用於不規則原子的雷達槍!
    納米科學:X射線的新用途,用於不規則原子的雷達槍!長期以來,X射線一直被用於拍攝微小物體,甚至是單個原子。現在,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發現了原子尺度X射線的新用途:使用它們像雷達槍一樣測量複雜和雜亂的原子團的運動和速度這有點像警察的速度陷阱 - 原子和納米級缺陷,」佛蒙特大學物理學教授Randall Headrick說。這項新技術於3月28日在「 自然物理學 」雜誌上發表。X射線具有很強的內在力量。
  • Ange Chem Int Ed: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基於鉑的納米顆粒 有望高效...
    2019年2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相比當前藥物而言,利用鉑納米顆粒(platinum nanoparticles)有望高效殺死肝癌細胞。
  • 【納米】金屬納米顆粒製備的新方法
    金屬納米顆粒由於具有較好的光學、催化、磁學效應而在生物、催化等領域受到廣泛關注。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張輝教授團隊針對新冠病毒開發出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目前團隊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報臨床批件。
  • 中山大學團隊研究開發新型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通訊員 吳立堅)近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教授張輝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
  • 納米科學:科學家們觀察量子點,呼吸,以應對壓力!
    這種超快的「呼吸」提供了關於這些微小結構在開始融化時如何改變形狀的新見解 - 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指導研究人員定製其用於各種應用的用途,在使用SLAC的Linac相干光源(LCLS)X射線雷射器(美國能源部科學用戶設施辦公室)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將納米晶體暴露在一束雷射中,然後緊接著一個超亮的X射線脈衝,記錄了由此產生的結果。
  • 美國科學家稱納米顆粒會損傷DNA 可誘發癌症
    具有強滲透性的納米微粒會對DNA造成損傷 美國科學家提醒人們——  用納米化妝品小心引癌上身  近年來,作為高科技產品的納米技術一直受到熱烈的追捧,被應用到包括化妝品在內的許多領域。  然而,《科學美國人》雜誌北京時間今晨報導稱,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化妝品的納米物質不僅對人體有害,對生態環境也有嚴重的破壞作用。  納米顆粒可誘發癌症  一直以來,納米材料在化妝品中都是作為高科技賣點的,比如,防曬功能更強,可有效殺滅隔絕有害菌。
  • 上海生科院發現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影響巨噬細胞功能新機制
    生意社01月08日訊   由於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納米顆粒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妝品、藥品等領域。二氧化鈦(TiO2)納米顆粒更是存在於飲料、醬油等多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之中。
  • 新冠疫苗新成果:中大張輝團隊開發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北京時間11月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教授張輝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
  • 納米藥物如何有效攻克多種類型癌症?
    我們已經在實驗室中證明這種納米藥物可以特異性靶向癌細胞並清除它們,」OSUCCC–James神經腫瘤科主任Vinay Puduvalli說道。「我相信這項研究將為治療惡性腦瘤和其他惡性腫瘤打開新的思路。」【2】科學家開發的全新納米藥物抗癌效果更顯著!
  • 我們應該擔心食品中含有的納米顆粒麼?
    最近,法國宣布從2020年起禁止使用一種納米級食品添加劑,原因是缺乏證明其安全性的證據。納米粒子是什麼?納米顆粒是極其微小的顆粒。它們的外部尺寸小於100納米,即0.0001毫米。那是很小的!並不是所有的納米粒子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