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擔心食品中含有的納米顆粒麼?

2021-01-21 生物谷

2019年6月5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我們選擇把錢花在家庭用品上是基於它們的外觀、感覺和味道,以及我們認為它們可能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製造商應用

納米

技術--一種利用

納米

尺度上發生的效應的技術領域--來創造我們想要在這類產品中得到的特性。例如,牙膏中的白度,或防止襪子中的

細菌

生長。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納米

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在納米尺度上的化學和物理相互作用比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要小得多。藥物、微型傳感器、快速計算機和食品科學都是我們可以利用

納米技術

的領域。


但一些人擔心納米顆粒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最近,法國宣布從2020年起禁止使用一種納米級食品添加劑,原因是缺乏證明其安全性的證據。


納米粒子是什麼?


納米顆粒是極其微小的顆粒。它們的外部尺寸小於100納米,即0.0001毫米。那是很小的!


並不是所有的納米粒子都是一樣的。它們可以由各種不同的物質組成--金屬,如銀和金,碳,甚至粘土--它們可以有不同的結構和化學成分。這些性質最終決定了納米粒子的行為、功能以及它們是否安全。


納米粒子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被製造出來。天然存在的納米顆粒可以在火山灰、水道、細沙和灰塵中找到,甚至可以在病毒等生物物質中找到。當用於醫學、技術或科學時,納米顆粒通常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它們的性能而製造的。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納米顆粒的好處來自於它們極其微小的尺寸。例如,材料可以製成更強、更輕或更好的導電體。在醫學上,納米顆粒可以被製造出來進入人體難以到達的地方。這對治療或

診斷

癌症和感染等疾病很有用。


但有時你不打算攝入的納米粒子進入體內,或者少量被用於產品中。這讓一些人好奇如何知道它們是安全的呢?


納米粒子天然存在於食物中


首先,食品中的納米顆粒並不新鮮。納米顆粒自然存在於一些食物中:牛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牛奶中的酪蛋白膠束是由蛋白質構成的納米球體。通過自然地聚集在一起,膠束中的營養物質更容易被我們吸收。


除了牛奶,一些食品成分也可以自然地組裝成納米顆粒。在消化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利用來自膽囊的膽汁將我們攝入的脂肪"納米化"成膠束,以便我們能夠吸收它們。


膠束還能使脂肪更有效地混合到水中--當我們用洗滌劑洗碗時,就會產生膠束。


納米顆粒可以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比如在均質化、乳化、研磨和研磨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也會從金屬餐具和其他烹飪工具上脫落下來。


納米顆粒存在於一些添加劑中


常見的添加劑,如二氧化鈦(一種增白劑)和二氧化矽(一種抗凝劑),都含有納米顆粒。這是因為它們是以粉末的形式加入的,其中一些粉末顆粒將是納米級的。這些成分只佔食物的一小部分,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是納米級的。


二氧化鈦最近成為頭條新聞,因為一項研究表明,它對小鼠腸道中的

細菌

有影響。這聽起來很可怕,當給老鼠注射大劑量(大約每天每公斤體重50毫克)後,效果就顯現出來了。這是估計的人體接觸量的50到25倍。它也被添加到他們的飲用水中,所以周圍沒有食物可以讓這些顆粒通過消化與之結合(當我們吃含有納米顆粒的產品時就是這樣)。


2015年,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食品標準委員會委託進行的兩項評估發現,目前的證據表明,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矽納米顆粒的吸收效果並不好於微型顆粒(大小為其1000倍的顆粒),而且大部分被排出體外。


新用途正在探索中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納米顆粒如何給食物帶來新的好處。例如,在食物中添加營養物質可以幫助我們從加工食品中獲得更好的營養,減緩營養物質的分解,幫助營養物質更好地被吸收。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納米鹽和糖可以使食物更健康。顆粒越小,它們就越快、更容易進入你舌頭上的味蕾,所以我們需要吃的東西就越少,才能嘗到甜味或鹹味。同樣,使用納米顆粒可以降低添加劑的含量,從而使它們更容易在產品中混合。


納米顆粒還可能延長貨架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並減少對添加脂肪的需求。毒性測試將是將這些新技術推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總而言之,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食用納米顆粒--天然存在於添加劑中--卻沒有證據表明它有危害。(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提出一種含有三種成分的新止血材料:藻酸鹽、殼聚糖和銀納米顆粒
    科研人員提出一種含有三種成分的新止血材料:藻酸鹽、殼聚糖和銀納米顆粒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09-21 17:17:51
  • 澳監管機構承認食品中含可能對人體有害添加劑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 澳大利亞食品監管機構近日承認,澳大利亞多種食品內含有兩種可能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而此前該機構表示對此不知情。據澳大利亞《時代報》近日報導,澳新食品標準局上周稱,大量受消費者喜愛的沙拉醬、調味汁中含有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矽的納米微粒,這兩種納米添加劑可能對人體有害。
  • 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影響巨噬細胞功能新機制
    由於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納米顆粒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妝品、藥品等領域。
  • Commun: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自發形成納米顆粒
    如果沒有低價而高效的製造納米級物體,納米技術的前景就無法實現,而這些納米級物體必須進一步防止其聚集。對於納米顆粒來說尤其如此,與普通顆粒不同,其具有特殊的光學、電子、磁性或催化特性。在電紡絲纖維中加入功能性納米粒子是電紡絲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
  • FDA確認,不粘炊具含有有毒化學物質,正在汙染我們的食品和水源
    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一直在進行各種食品和水源中是否含有不粘鍋中常見化學成分全氟烷基磺酸銨的研究。該機構解釋說,這些化學物質已廣泛用於不粘炊具、廚房紙、食品包裝、清潔產品和其他工業產品中,已滲入我們的食品和供水中,並汙染了我們的牲畜和用於施肥的汙水汙泥。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與肝臟損害、某些類型的癌症、甲狀腺疾病、不育症、高膽固醇、肥胖症和其他幾種健康狀況有關。 FDA在全國雜貨店的各種肉類、海鮮和巧克力蛋糕中發現了極高有毒化學物質。
  • 單顆粒ICP-MS應用:帶您了解防曬霜中的納米科技
    請跟隨我們一起了解下。最近隨著對環境的更加關注,防曬產品中的納米顆粒對環境的影響引起了人們的重視,TiO2顆粒集中在水環境中,對魚類和其他生物有害。因此,了解防曬產品中TiO2的粒徑和數量,對評估其防紫外線性能和對環境的潛在危害,都非常有意義。
  • 國初科技新型膜技術提純濃縮超微納米顆粒
    超微納米顆粒一般是指粒徑在1~100nm間的微型納米粒子。在工業領域大量應用納米金粒子和納米銀粒子作為催化劑,由於納米金粒子也具有抗氧化性強,生物相容性好,密度高,也可以應用於生物醫藥行業;納米銀粒子除了作為催化劑使用,也應用於電鍍和新能源領域,因為其特有的高效殺菌特性,在現代醫學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其它常見的納米SiO2、納米ZnO、納米SiO2複合粉體材料,在紡織以及其他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
  • 磁性納米顆粒可以輕鬆去除廢水中的微汙染物!
    微汙染物對水道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但是從廢水中去除它們需要相當大的技術資源。現在,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這些有問題的物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使用大量的化學物質,包括化妝品、藥物、避孕藥、植物肥料和清潔劑——所有這些都有助於使人們的生活更容易。
  • 上海生科院發現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影響巨噬細胞功能新機制
    生意社01月08日訊   由於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納米顆粒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妝品、藥品等領域。二氧化鈦(TiO2)納米顆粒更是存在於飲料、醬油等多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之中。
  • 【納米】金屬納米顆粒製備的新方法
    目前,製備金屬納米顆粒的傳統方法包括還原法與熱分解法。但是,傳統方法製備合金納米顆粒卻具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Ni-Pd, Ni-Pt, Cu-Pt的二元合金納米顆粒。在該方法中,澱粉和蔗糖可採用其他能夠形成交聯結構的物質所替代,如纖維素、明膠等。該方法是對熱分解法製備金屬納米顆粒的方法的延伸,極大地擴充了製備金屬納米顆粒的方法,且具有一定的普適性。
  • 法國研究關注食品中二氧化鈦納米微粒安全性
    新華社巴黎8月24日電(記者張雪飛)法國一份專注於日常消費產品調研的雜誌24日說,調查顯示法國市場上銷售的各類甜食中幾乎都存在不同含量的納米級二氧化鈦微粒,該雜誌呼籲關注長期食用納米微粒對人體健康可能構成的威脅。
  • :精確原子數氧化鈦納米顆粒氧化一氧化碳
    凝聚相催化科學研究在控制納米顆粒的尺寸精度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特定尺度的納米顆粒通常具有結構多樣性的特點,實驗表徵獲得的催化性能和結構性質來源於統計平均,較難準確建立催化劑的構-效關係。如何在原子精度上獲得納米顆粒的反應性能隨元素組成、配比以及尺度「連續變化」的衍變規律,是納米催化領域極具挑戰性的前沿課題之一,尤其是二元或多元納米顆粒體系。
  • 單顆粒ICP-MS應用 | 西紅柿吸收金納米顆粒
    伴隨著工程納米材料在各個不同產品和過程的使用不斷增加,人們開始對納米顆粒的釋放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產生了擔心要研究納米顆粒對環境的影響,就必須探索納米顆粒如何通過在水和土壤中的遷徙而被植物吸收的。如果納米顆粒最終為食品作物所吸收,那麼人類就直接面臨ENPs釋放造成的影響。這項研究工作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從植物中提取其吸收的納米顆粒的程序並藉助單顆粒等離子體質譜儀進行分析。
  • 【中國科學報】長春應化所發現多功能診療納米顆粒
    >  日前,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田華雨和陳學思報導了一種多功能診療納米顆粒,其可同時實現「增強滲透滯留」(EPR)效應和體內快速清除功能。該成果近期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  具有診療功能的納米顆粒在臨床轉化中面臨許多挑戰。其中,具有適宜尺寸的納米顆粒可以具有較好的EPR效應,從而在腫瘤內蓄積,但可能引起潛在的體內毒性。較小納米顆粒雖能實現快速腎清除,但其腫瘤蓄積和滯留較差,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EPR效應和腎清除之間的兩難問題限制了納米顆粒的進一步臨床應用。
  • Small:細胞對納米顆粒的攝取
    石棉在被發現有對人體有不良作用的時候,早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而現今社會,新材料則需要通過更加複雜和嚴格的測試才能進入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尤其是納米材料,正受到公眾愈來愈多的關注。這不僅僅因為無數的警示科幻片中基於其尺寸效應的描述:各種形狀和組成的納米顆粒越來越有規律,並且被廣泛地應用到電子和醫藥研究領域;更加由於它們與體相的同種類物質相比,行為和性質往往具有驚人的不同。
  • 「誘餌」納米顆粒可以阻斷愛滋病毒並防止感染
    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張教授實驗室的化學工程師兼項目副科學家Weiwei Gao說:"這裡的關鍵創新是,我們正站在愛滋病這個大問題的另一邊。傳統的藥物開發方法要求我們找出如何阻斷病毒中的關鍵蛋白質或信號通路,使其不能攻擊人體。問題是在這些病毒中有這麼多的途徑,很難找到一個真正關鍵的途徑。
  • 新仿生配體增強納米顆粒生物相容性和穩定性
    鑑於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上的重要應用,如何製備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納米顆粒一直是科學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高溫下如何氧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雖然高熵合金在高溫、防腐蝕、催化等領域已經展示出優異的應用潛力,目前對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複雜應用環境下的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表現仍然知之甚少。例如,高熵合金納米顆粒是否能在氧化氣氛中保持足夠穩定?是否會比單質金屬或二元合金有更好的抗氧化性?
  • 美國科學家稱納米顆粒會損傷DNA 可誘發癌症
    然而,《科學美國人》雜誌北京時間今晨報導稱,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化妝品的納米物質不僅對人體有害,對生態環境也有嚴重的破壞作用。  納米顆粒可誘發癌症  一直以來,納米材料在化妝品中都是作為高科技賣點的,比如,防曬功能更強,可有效殺滅隔絕有害菌。
  • 室溫下非晶金屬納米顆粒的類液體行為研究獲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汪衛華研究組在低維非晶顆粒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博士生曹乘榕等在研究員白海洋的指導下,和谷林研究組合作,通過PLD在非晶氮化矽襯底上沉積Pd80Si20超薄膜,形成不同尺寸的PdSi納米顆粒(如圖1所示)。